我們常說藝術很美,那麼,藝術到底美在哪裡?

brainnews


藝術能激發內心的真實感觸才能稱之為美好

藝術是相通的,無論各個領域,各種行業藝術,其藝術精髓都是融會貫通的。

當今,最能代表藝術之美的,也是最熱門的,也最能讓大眾接受的表達方式可以說是電影。

好的電影能夠直達內心,激發受眾對電影呈現藝術的認同,從佈景到妝容,再到各種表現的藝術手法,最後目的都是為了讓觀眾帶入作者想表現的世界。

而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人物表演的癲狂與誇張,最能激發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早把自己歸類為旁觀者,且潛水在背後默默做觀察與評價的,早已承受過各種藝術手法刺激的,眼光犀利,內心平靜難起波瀾的大眾評審們。

而這種癲狂與誇張,早已是一個創作者的內心對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態度。

然而,會有人疑問,我感覺絕大部分藝術創作者還是非常沉穩與壓抑的,並不像你所形容的癲狂與誇張?而且會感覺他們非常平靜,絕大部分並無出格跡象。

其實,真正的藝術表達在內心,再者,受眾早已被各種精彩打磨的見怪不怪了,在這個全球文化經濟互通的年代,各種藝術創作表現者,早已突破內心對自己的束縛,去人生的舞臺開始做自己的主角,寫自己的故事,譜寫人生軌跡了...

同為表現的藝術家們,內心都是惺惺相惜的,睹物若思人,他們瞭解彼此作品表現出的各種情緒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這種感受,則是藝術在各種表現手法上呈現的美好。

這種深讀藝術的層面,不是我等平凡之人所能睥睨之境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就是其表達之境吧。


劉哲up


說到藝術美,我想說並非所有的藝術都是美的。就像爭論“什麼是幸福”一樣,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太一樣。

“牛”人們對美的判斷

而關於判斷美的標準很多,“牛人”們也總結了大量的標準。

比如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認為美因該滿足形式美、思想的美、表達的美三個條件的作品,才能稱之為美。

這是從作品本身來評判美的概念。認為美是表達的最高形式,也是藝術的最高目標。

而法國文學家維克多 切爾布利茲從觀眾的角度去判斷美,他認為美是滿足觀眾對圖像的天生熱愛,並且這種圖像是有一定的思想性的,同時給觀眾的感官、心靈帶來快樂的活動。根據他對藝術的解讀,美只是一種幻覺。美可能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美。

……

普通人的我對美的判斷

無論你相信藝術是什麼,不同藝術作品都會在你身上產生不同的感受。很明顯,解釋美很複雜的,但是理解不理解美對於我們欣賞藝術作品並沒有阻礙。

因為每一件藝術品,無論是一幅畫,一隻花瓶,還是一尊雕像,都會有不同的顏色、線條和紋理,這些都會吸引我們的心靈。

這些藝術品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反過來又會幫助我們判斷藝術是否是美的,這就足夠了。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點個贊;有其它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畫畫資料庫”


油畫揚哥


美是什麼?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個人認為,我們所認為的美,大致分為這幾種基本情況:

1、道德高尚之美:這是人類對善的永恆追求,是人與人之間的脈脈溫情,是人對一個更加和諧舒適的社會關係的嚮往。一切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各種人為的制度都可以納入其中。它是一種最符合當下並且傾向於理想的社會運行機制,符合這種機制的,便會令人欣賞,讓人覺得美的,反之則讓人厭惡,讓人覺得醜。

2、情感真摯之美。人類毫無疑問是感情最豐富的生物,感情對於每一個個體,或許是一個比物質世界更真實的存在。一切物質都不能直接帶給人生什麼,只有當它轉化為一種感受時,才能成為我們真實的擁有。人的情感是如此的微妙複雜,如此的色彩斑斕,人類的情感世界無疑包容著巨大的美的可能性。

3、思維深刻之美。小至原子夸克,大至宇宙時空,具體至眼前事物,抽象至情感以及思維本身,人類的思維觸角幾乎可以深入到天地萬事萬物之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人類的思維火花在閃耀。如果說情感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那麼思維便是一個人的本質表現。思維可深可淺,可寬可窄,思維之美正在於它無限的創造性和穿越表象的深刻性。

4、形式精巧之美。這裡指現實物質(聲音也是一種物質)帶給人的直接感受,包括藝術品的直接感受。如果我們對一個藝術品進行更深入的觀照,那我們感受到的可能是創造思維之美,可能是其中蘊含的情感以及倫理道德之美,那麼就要另當別論了。人為什麼會直接的感受到一些東西是美的,一些東西是醜的呢?或許這需要從原始心理集體無意識等心理學領域進行研究。

這四點從宏觀角度對人類美的領域進行簡單歸納。倫理之美在於和諧,情感之美在於真切,思維之美在於創造,自然之美在於直接符合人類的心理特徵。當然,我們所認為的美,通常並非僅僅是其中的一種,而是多種的融合。尤其當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可能包含更豐富的感受。比如一幅畫,可能第一眼我們便直接覺得它很美,它的色彩,它的形式,給了我們直接美好的感受。而進一步審視,我們可能發覺其中包含著畫家某種強烈的感情或者某種深刻的思考,那種感情令我們感同身受,那種思考令我們深以為然,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也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的溫暖、人倫關係的珍貴——這些將進一步加深我們的審美感受,讓我們對這個作品產生感覺深刻的“美”的體驗。當然,有時候這幾個方面可能是相輔相成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個形式精美的作品,其主題立意我們可能無法接受,一個情感動人的作品,其價值觀念可能卻令人不恥——那麼它的審美感受便要大打折扣,甚至由美轉醜了。

總的來說,藝術作品的美,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從直接的感覺,到深沉的感悟,不同的人,可能會有很不同的感受。但藝術作品的美並非無跡可尋,也並非完全因人而異。好的藝術作品,往往是在四個方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或者某一方面比較突出,其它方面配合較好。

歡迎大家繼續探討。


宋老師聲樂學堂


藝術美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美是藝術家主觀審美感受與客觀現實生活相結合的統一。藝術作品的形象美是藝術家提取生活素材、按照藝術規律、以自己的審美情感相結合,創作出審美理想的藝術作品。



藝術美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繪畫、雕塑、音樂、文學、攝影等美。藝術美是想象的形象表現,有的可以憑藉人們的視覺、聽覺直接感覺到;有的雖然感覺不到,但是人們可以通過想象和聯想的作用產生形象。


例如,王維的山水詩《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裡描寫了雨後秋涼的田園風光,朦朧的遠山,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浣紗歸來的少女甜美的笑聲,漁舟劃過荷花的波動,山水相應,有生有色,有靜有動,通過欣賞者的想象和聯想,呈現出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


黃智637


原本我們只是認為藝術只包含了“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讓人們很熟悉的“繪畫藝術、雕刻藝術、音樂藝術、舞蹈藝術”,其實連我們的生活都是一種“藝術”,人們常說“說話要有藝術,這樣讓人聽起來心裡才舒服”所以說藝術可以很廣泛,藝術的概念可以很細微很抽象,

我們常說“藝術很美,那麼藝術到底美在哪裡呢?”看似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讓人有無限的遐想,如果這是一道多選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毫不猶豫、不假思索的侃侃而談起來,至於藝術是怎麼形成的就不多做解釋了啊,我認為“形象美”是藝術最膚淺的美,比如西方油畫裡的“維納斯”美的就是個天使,



是否有這樣想過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藝術,那會怎麼樣?估計100%的人都會認為“生活好枯燥、好乏味”,就像舌尖沒有了味覺,無法品味“酸甜苦辣鹹”,所以藝術如同一道佳餚,能讓人產生“知覺效果”的,要去理解,“知覺”勝過“視覺”和“聽覺”,我認為“意境美”是藝術的深刻美,比如西方天才藝術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意境感十足,


其實不管是膚淺的“形象美”還是深刻的“意境美”都不是藝術的終極美,藝術的終極美是“無形勝有形”,無時無刻的在昇華人們的文化素養,讓人們完完全全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價值,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藝術真正的美是“美化了生活、創造了世界”,這是藝術的“大愛之美、高尚之美”。


詩夜城主


藝術之美——美在能夠帶給人精神愉悅和精神享受。

  • 藝術到底美在哪裡,首先說人為什麼要追求和欣賞藝術?人作為地球上的高級動物,不僅滿足於吃飽肚子就可以了,人在吃飽穿暖解決了基本的需求之後,人開始追去精神層面的“吃飽”,這可能就是人類和其它低級動物的區別。

  • 藝術給予人的是精神愉悅,週末你去看一部電影、睡前你看一會書、在家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等等,這一切都是精神需求,你完全可以不用做這些事的,但是你的精神生活感受到飢餓,所以你才需要去欣賞藝術。

  • 藝術的美,就是能夠給人帶來愉悅感,快樂和幸福。這可能是其它社會活動所不能代替的,當然愉悅感是最淺層次的,是吸引你去欣賞藝術的前提,但是愉悅感也是最重要的。

  • 藝術的美,再往下延伸,除了給人帶來愉悅感,還會給予人精神力量和靈魂洗滌。比如當你人生失敗無助的時候,看到一本書或聽到一首歌給予你繼續努力奮鬥的力量,雖然並沒有帶給你任何具體的物質幫助,但精神層面的這種看不著摸不到的東西,同樣是讓人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 所以,藝術的美,最重要是美在解決人的精神需求的同時帶給人快樂和幸福,你看到一本書、看到一幅畫,它能夠帶給你一種快樂的氛圍,讓自己被感染被愉悅,所以好的藝術或藝術之美就應該是帶給人類幸福和力量。

以上純屬個人陋見,如有任何的意見或想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交流!感謝!

語見文化


什麼是藝術之美?這個答案與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都差不多是一樣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在不同的民族民風,不同的人類階層,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政治背景都有著它的認知.觀點和審美的。也就是說藝術的美感也同什麼是藝術是一樣的,都是沒有共同的審美觀和統一的制高點。在這話題上有很多人發表了他的觀點,那也只是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而已,不能說他們的觀點就是藝術之美的制高點了。這只是他們各人的自我陶醉而已。也代表著各個觀點和認知,不能說他們的觀點就是審美的制高點或者是對是錯,在這裡你都能看到各自回答都代表著他們的品味,欣賞力,和對藝術的修養認知各自的審美觀點,也就是說什麼樣的人品就回答出什麼樣的答案,下里巴人的觀點不能與陽春白雪的審美比,說這話可能對他們有點傷感,但事實就是這樣。只能說藝術之美是無國界的,但搞藝術的人是有國界有階層的。審美也一樣是有階級和階層的。


藝術東方no1


藝術的美,必須是一種心或靈魂的偉力,是永恆,她本身能跨越國界,超越民族,超時空,是人類共同的大愛!比如說,南京大屠殺這一血淋淋的歷史,催下了無數人之淚水,原子彈一瞬間,奪去了幾十萬日本人民的生命,藝術的美與她的無窮感召之力,就在於表現了戰爭的殘酷與今天和平的幸福,永遠警戒人們,銘記歷史悲劇,珍惜和平,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不分彼此、民族、國家、語言…,是全人類的共同心願與根本利益所在,展示藝術之無窮無盡的美,將人類的心,緊緊相連,大家之家園,我們的心球,地球之村!鄙人所認為的藝術之最美,應當於此,美化人類和平與繁榮,去展示這樣的大愛無疆。藝術之美,不僅僅表現一個人、一件事、一個民族、一顆星星,而是能展示日月同輝,星空燦爛,永恆之美,讓全人類都親如一家,兄弟姐妹…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與語言。


高友峰1


這個問題關係到“美學”,是一個複雜而隨性的答案,也可能無解。需要提醒的是:藝術上的“美”不是指漂亮,美麗,而是給人一種精神感受,進而誕生靈性。它甚至可能是“骯髒的”,“恐怖的”。最重要的是一種超越感官之外的,探索未知領地的魅力。這就是藝術之美所在。

藝術家是除去科學家之外另一類探索未知的群體。他們在意識之中,尋找人類現定思維之外的活動。

思維的固定帶來人類社會的僵化,而藝術家是引領人類,或者稱為先驅者——在精神文明上的進步。

因為藝術家創造的那一點靈光,讓人產生巨大懷疑或者啟發,陷入兩難的重大抉擇,人生境況就此改變。

藝術——超越五感的另一個感官。

美——探索未知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不是道德,不是歷史,也不是政治。

比如《紅樓夢》和《三國演義》,前者顯然重要的多。


用戶1135127147550


談到藝術美的問題 首先要弄明白藝術還有美到底是什麼 以一己之見藝術和美同是人文和思想意識形態的東東 也就是說藝術和美是人類共同認定並具有正能量經得起歷史考量的東東 並可引發人類應有善良和真誠 使人類真正從內心迸發出共鳴 藝術的定義在教科書中是這樣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這是在學校學到的 我覺得藝術還可以引導生活的實踐 和體驗 由是藝術是美的 美是人類對事物最佳評判也是人類實踐生活追求的極至目標 人類之所以追求真善美 我想正在於此(我所述說藝術是正能量的藝術 美是真善美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