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大熊猫,是一种珍稀动物,更是我国的国宝。如今,它被圈养在大熊猫基地,有专业的饲养员照顾着。我国的科研人员,更是对熊猫的繁衍生存,做出了各种努力工作。众所周知,饲养员负责熊猫的生活起居,每天都喂养小竹子和盆盆奶。不少人感到好奇,那么大熊猫妈妈又是如何带孩子的呢?

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据悉,大熊猫妈妈坐着的时候,喜欢把孩子抱在怀中,在行走时则直接叼住孩子的后颈皮。它的这种做法跟猫妈妈的一样的,大概是方便自己的行为。但是,把孩子叼在嘴里不会伤到它们吗?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其实,熊猫妈妈是有分寸的,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它们深知这不是食物,而是自己的小宝宝,所以照顾的也是细心周到。而且熊猫的皮毛很好,牙齿更不是刀一般的锋利,不至于一口咬下去就伤到皮肤。所以,就算它们把孩子叼在嘴里,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有专家告诉我们,熊猫的脖子内有一根神经,在受到外部刺激时能够传递信号。当神经向大闹传递镇定信号后,身体则会立马做出心跳减速等反应。所以,当熊猫妈妈在叼宝宝时,宝宝只会感到安心并不会害怕。

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这个动作还是熊猫妈妈的终极武器,如果小宝宝调皮捣蛋不听劝,妈妈们就会迅速的叼起它们。不过有很多脾气不好的妈妈,甚至会“啪”的就是一掌,让小熊猫赶紧安静下来,不然听着多闹心啊。其实,不仅仅是大熊猫有这种举动,动物界很多动物都是如此。比如狮子、老虎这些猫科动物,也喜欢这样移动自己的孩子。

毕竟孩子还太小,很多时候移动速度跟不上母亲,遇到危险时只能够选择叼后颈皮这一招。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称之为“夹子催眠”,只会在动物的幼年时期能够见到。有些成年动物,也会有这种条件反射,甚至会继续的延续下去。

为何大熊猫爱把宝宝叼在嘴里?熊猫宝宝不会受伤吗?

这种行为犹如一种信号,在我们人类的身上也有体现。比如小宝宝苦恼时,把她抱起来晃晃就会安静。那是因为他们的神经,接收到了一种讯息,感受到了安全感,相信妈妈会将自己带到安全的区域。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