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有哪些风险和弊端,我们应该如何防控这些风险和弊端?

情感二性文若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智能设备完成支付或者确认支付,说人话就是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

移动支付能够在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到大面积普及,和他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它支付方便,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有他的风险和弊端,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我觉得主要风险有:

  • 1、第三方的技术风险,移动支付一般都需要第三方比如支付宝、微信等的参与,这对交易中各项数据的安全交换,这对隐私保护等提起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 2、交易得过程风险,目前交易分为主动扫码和被动扫码两种。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比如扫码种被人偷换二维码。被扫码种被不法分子在远处扫描,现在新出的手机可以在几十米外扫码,这样得风险已经再新闻种报道过。

  • 这些风险应该怎么规避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 1、要做好相关的法律和规范,都第三方要严格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避免客户信息泄露。
  • 2、要加上个人的防范,不上无名网站,不点垃圾短信,交易时保护好自己的二维码,并且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

手机打字不容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网学知识


在键盘手机的时代移动支付是很难想象的,随着触摸屏的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慢慢地成为了可能!到了2013年左右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上大学,对于农业银行的支付还需要一个支付盾,而且还必须在网页端支付。在支付手段上是非常不方便的!直到支付宝开始出现,移动支付慢慢进入大众的视野,不得不说移动支付现在是非常的方便,我这近半年都已经没有使用过现金支付了。

就像问题所问的,移动支付也会存在着很多让人担心的风险,尤其是在移动支付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拒绝使用移动支付的,尤其担心的就是使用移动支付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其实对于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支付领域的巨头来说,他们也是非常担心泄露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将数以亿计。

对于支付领域的几乎占据了中国90%一上的市场的两家巨头,他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除了可以配合国家相关机关处理一些有关人民利益的事情,比如警察破案之类的,他们是不会也不敢透露个人信息的,但是个人信息就能够获取利益,他们肯定想着如何赚取这一部分钱,所以就会有很多衍生的相关业务产生,比如在支付宝里有很多的其他公司的业务,然后如果你享受这个业务会给授权,那这个公司会用你的数据,所以只要你不随意授权你的信息就会尽可能少的被泄露!

对于这些公司,尤其是用来管理大众的个人财产的,绝对是拥有顶级的网络安全工程师,而且支付宝和微信都会跟国家网络安全部门有很深的合作,如果攻击支付宝是很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从个人层面

其实真正泄露的信息,主要是从个人层面上,只要个人层面能够保持较高的警惕,一般来说移动支付的风险都会很低,大概梳理了一下该如何防范:

1、个人一定要注意不乱扫一些二维码,有可能有的二维码有问题,但是一般来说支付宝和微信都能够识别出来并给你提示!

2、不随意点一些别人分享的链接,链接里面有可能有木马病毒之类的,中病毒手机会很卡,但是现在一般网络环境都比较安全,为了提高警惕,还是尽量少的点不明来路的链接,如果支付宝或者微信被攻击,会进入自锁的状态,将你的账号暂时冷冻!

3、不随意在一些网站填写自己的支付宝等的信息及密码,填写这些信息极其容易被盗号,所以一定要谨慎填写自己的账号信息!

4、换掉手机号,要及时更换自己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绑定的手机号,尽量把自己之前的手机销号之前的三个月就开始更换成新的手机号!

5、网络上会充斥着很多乱七八糟的网站及服务,尽量少的授权给他们获取你的信息,这样能够避免自己的信息被泄露!

大概总结了5条,在个人层面可能泄露信息的情况,可能不全,有补充的朋友可以评论区加上

希望对你和看到的朋友有所帮助!


物理微电子前沿科普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兴、高效、低成本、随时随地的支付工具——移动支付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

但是,移动支付快速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背后,支付安全的漏洞也应运而生。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

  • 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运营主体

目前,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工具均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是连接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商家的重要枢纽和桥梁,其运营模式是一种能够实现跨银行服务的移动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存在的风险

移动支付风险主要来源于支付产业链上的技术风险、标准规范上的法律风险和实际使用中的应用风险三大方面。


1. 技术风险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运营模式下的移动支付,都是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各方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然而,移动支付产业链比较长,涉及银行、非银行机构、清算机构、移动设备运营相关机构等多个行业。

在技术实现上,仅安全方面就包含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比如,条码支付技术等。


2. 法律风险

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比较长,涉及行业较多,而每个行业相关的标准规范侧重点不相同,甚至会出现重复和冲突的地方。标准规范上的不同容易导致移动产业链上的各成员采用不同的行业标准,存在支付漏洞及隐患,进而滋生移动支付风险。


3. 应用风险

在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中,第三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336.55亿笔,金额12.68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3.66亿笔,金额1378.22亿元。

目前,在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主导运营模式下,用户将银行卡与开立的第三方支付账号绑定,当用户选择移动支付时,资金将从绑定的银行卡转移至商家第三方支付账号内。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银行、移动设备、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商家、用户等协力合作,任何一方的差错都会影响移动支付的完成。比如,支付二维码的恶意掉包、读取;钓鱼网站或木马程序窃取用户信息等。


移动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包括:

  • 移动支付条码生成和受理管理

  • 移动设备技术实现和及时升级

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及规范

3. 普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4. 加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总结

总而言之,移动支付风险的防范不仅要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着重发力,完成相关技术及时升级和规范制度的建立健全,作为移动支付过程参与者的用户也要不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封闭有效的安全支付体系。

不过,随着移动支付技术不断升级,一些新的创新技术的应用,移动支付环境也会更加安全。

再者,近日央行发布数字货币,已经开始在苏州等地进行试点封闭测试。这样一来,移动支付方式或将在未来被替代,迎接而来的是数字人民币时代。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