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基金定投的文章,說30歲的人,每月堅持定投幾百塊,堅持30年,可行嗎?

Linzq768


定投基金30年後作為養老基金使用完全可行,在國內這樣的案例可能還比較缺乏,但是再國外已經非常流行了,除了為自己提供養老服務,還會位子女教育基金做一個準備。相對來說國外的股市發展比國內更為成熟,自然定投的概率和效果都比較可觀。


基金定投是除了社保養老金以外的一項非常強而有力的措施,可以嘗試。這裡要注意的問題是投資什麼樣的基金?是否一直投資呢?


1、什麼樣的基金適合長期持有?

炒股或是買基金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20年前還存在的比較優質的股票現在看來已經非常落後,有的甚至已經退市成為歷史。那麼我們在基金定投中,什麼樣的基金是適合長期持有並且是可持續發展的呢?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我自己比較偏愛滬深300和中證500這兩支寬基指數基金,可以長期定投和持有,完全不用擔心消失問題。


2、選定基金後一直定投嗎?

當然不是,我們的市場特點是熊長牛短,簡單說,在熊市投資的全部損失的資金會在牛市悉數迴歸,甚至還是上漲不少。關鍵是牛市的所有盈利同樣也有可能在熊市化為烏有,所以,定投中需要觀察時機。


這裡還要補充一點“複利”相信每一個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個字代表的含義,但遺憾的是我們的基金並沒有自帶複利的功能。需要我們手動操作方能實現,我簡單講,基金淨值為1元時我們買入10元,到淨值上漲為1.5元時含本金在內的資金是15元,手裡的基金單位卻還是10不變。想要獲得複利,我們必須在淨值為1.5時賣出,等回落到1元時在買入方能得到更多的持有數量。表達上可能比較通俗,大家理解就好。如果一味的持有,不做其他任何操作複利是很難自動產生的,因為你的收益不會自動轉化為持有基金的數量,只是價格上漲而已。


關於“複利”的問題也說明,我們在為自己定投基金中,需要做到熊市佈局,牛市止盈這樣操作才能更好的獲得最大的收益率。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的小夥伴歡迎留言哈!


城惜水樹


如果真能夠做到每月堅持定投一定金額的資金,堅持30年,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會有不錯的一份收益。但是,這種定投策略是定投收益率最低的一種,採用“止盈線”定投法才是最佳定投方式。

1.為什麼基金定投是一種穩健高收益的理財方式?

大家查一查股票軟件,或者在網上搜索基金網站,會看到有數千只基金,比股票數量更多。那麼想在這個市場賺錢就需要很高的水平。而基金定投卻是參與該市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採用分期購買固定額度基金,從而實現將成本拉低到一個平均水平,一旦股市向上波動,就有可能實現高盈利。例如,定投12個月,每月1000元,基金從2000點跌倒了1000點,這個時候,定投的成本會低於1500點的價格,一旦基金回到1500點,就可以賺錢。而直接買基金,大概率賺不到錢。這就是基金定投的奧秘。

2.基金定投是有訣竅的,採用“止盈線”定投法,獲利最多。

基金定投有非常多種策略,樓主所說的長期不做任何動作的定投30年方法,是定投當中最差的一種策略。除非30年期間大盤一直向上不回頭,否則這樣的策略都不能賺到相對好的收益。

最佳定投法“止盈線”:採用這種方法就是在定投初期,設定好定投賣出的止盈線,一旦到達,嚴格執行賣出,鎖定收益,再次啟動新一輪的定投。

舉例:每月定投500元,止盈線年化收益率15%,24月後,收益率到達了30%,立刻執行賣出,鎖定這部分收益。然後從25個月開始新一輪定投,無論何時,只要收益率達到年化15%,就賣出。如此循環下去,這樣的操作,比定投不動一直投下去收益高數倍。

歷史數據顯示,採用“止盈線”定投法年化收益率超過10%。

3.確定了定投策略,投指數基金是最好的選擇。

我國市場上可選參與定投的基金有數千只,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選擇某一隻或者某幾隻參與定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麼對於基金定投來說,有沒有一種簡單易行且相對靠譜的捷徑?

答案是肯定的,選指數基金進行定投,對沒有太多理財知識的朋友,這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選擇上證50指數基金和滬深300指數基金進行定投,想要獲取收益高一些的朋友可以選擇增強型的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定投是風險收益率最為適中的選擇,推薦指數:十顆星。

基金定投是非常推薦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其風險相對較低,適合於長期採用。歷史數據顯示,只要策略設計得當,採用“止盈線”定投法,年化10%以上是很容易實現的。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30歲的人每月定投幾百塊基金,到60歲(假定)退休的時候有一筆財富,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操作難度比較大。難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定投基金一般都是指定投偏股型基金,要對一隻基金定投30年,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和信心,如果題主問題是每月幾百塊可以定投不同的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難度較大。這種難度主要是堅持的難度。

2,每月定投幾百塊,每年不到1萬,30年總投入假定是30萬,收益率我們暫時無法估算,因為中國股市目前也才30年,我國第一隻股票型基金成立於2001年,至今不足20年。所以,30年後的基金,屆時是不是已經清盤或者終止,都無法去預判,收益率更是無法判斷。這種難度主要是風險和收益都不可預測和不可控的難度。

3,基金定投也很容易坐過山車,因為A股穿越週期的牛股太少,即便基金有配置這種牛股,由於倉位的限制以及其他虧損股的抵消,實際上很難有穿越牛熊的基金,所以就需要適時贖回。這種難度是預判高低位並且有效執行的難度。

每月堅持定投,在30年的人生長河中,你已經由意氣風發的30而立之年,步入60歲的花甲之年。在這期間,比每月定投幾百元基金更重要的是規劃並且執行好人生的計劃,以及把握重大的機會。普通人的財富一般都是30-50歲積累起來的,普通人依靠基金定投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基本不會出現,所以,需要降低預期,小富即安。

更多行業乾貨與投資經驗,敬請期待。

具備豐富的投資經驗,分享實用而又專業的財經知識。原創不易,歡迎不吝點贊關注或評論轉發,謝謝。


龍珠財經


美國有個出名的財經女人suze, 寫了本書叫著致富的勇氣。一時洛陽紙貴。

她從餐館女招待打工開始到現在大富大貴,她就是極力推薦定投。

理論依據很簡單,過去幾十年,美國股票投資回報是8%, 平均每年。

看上去很美好是不是。也是事實對不對?

很美好,平均值並不等於每個人都有這運氣。簡單來說,100個人一個人賺了200萬,其他人虧了100萬,平均每人賺10萬。

那麼我不買個股,買指數可以把,基金都是這樣分散風險。還有,恭喜,碰到日本股市二十年沒漲,你會悔不當初。

我學巴菲特,專門等大跌,恭喜,你要有錢,還要活得那麼久。。

所以,投資不是這麼簡單。

ps, 那本書,作者suze orman, 書名 the courage to be rich


老曾經


定投的主要目的是:攤平成本,避免買在高點。

如果以30年以一個緯度,是有些久的,30年是一個康波週期,但一個康波週期有4-5個小經濟週期都會被錯過。

以2003年上市的滬深300指數來說



2005年807點到2007年的5891點,這期間720%的收益率

2005年807點到上週收盤的3872點,經過了15年的時間,479%的收益率,平均每年31%的年化收益率,比巴菲特都牛!雖然這裡不是複利每年的31%,但也很牛逼了。

所以,如果真的要決定定投30年,那麼給你的建議是定投指數基金,最好是滬深300這樣的大指數,畢竟中國股市與國運息息相關,說白了,這往後30年的中國發展和你30年後的定投收益直接正相關。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助到你,感謝閱讀。


杜耶說財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種做法是可行的。

我身邊就有不少同事這麼做,但目前都還沒有30年時間,最多的就也十幾年時間,從他們定投基金的總體收益上漲情況看,比炒股要強很多倍。

但他們都表示能否堅持到30年,那還真難說。一方面,定投基金時間過長,需要定力,沒有相當定力的人是很難堅持30年的;另方面,定投基金也需要一定的實力,如果沒有一定實力,中途或遇到其他變故,定投就有可能中斷,堅持的時間就會是白費了。

因此,如果一旦確定定投,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資金承受能力,不用投多,少一些,這樣就不會導致中途中斷。


開偉觀察


1基金定投有四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 指數基金 股票基金,風險和收益遞進,貨幣和債券基金定投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波動和收益性都處於很低的水平,一般的定投都是股票和指數型基金,這兩種

2首先說一下定投基金的原理,定投基金的原理是平均成本法原則,它看的是最後的一個週期性回報,通過長期的定投,攤薄投資成本,用時間換成長空間,中間過程你看這個定投基金都是虧損狀態為主,它要的是一個週期性的投資回報。

3定投30年有些太長遠,那是一個很長遠的投資規劃了,很多也是標題黨,拿著巴菲特的名言再吸引眼球,放在中國市場來說,每十年都是一個經濟週期,都會有經歷牛熊市的週期點,指數基金定投好的是在熊市的時候低位買入,持續的定投,等待經濟週期性的轉變,隨著牛市迴歸,指數上漲,你的定投基金自然就有了週期性的回報,以一個十年經濟週期算就是最長的投資了,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

4最近股市指數一直上漲,今天也突破3000點了,目前比較火熱的就是中證500和滬深300指數基金定投,很多人甚至做短線定投,獲取短期指數波動回報,不過這樣的風險也比較大,等於是做炒股指。一般情況下的定投,都是2-3年獲取週期性回報。如果開始買在高位,通過長期定投,獲取週期性回報的時間在3-5年,這屬於運氣差開始定投在較高指數位置的,運氣好的,買在相對低位一年內就可以獲得回報,就像最近指數波動大漲,很多指數基金早去年就提前建倉進去了,這波上漲都不知道賺了第幾波的指數紅利了。

5小白投資者,沒有投資經驗,又不想看低迷的個股行情,可以選擇定投基金的形式參與股市投資,讓專門的基金經理去運作,節省自己的精力,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要把股票當做發財致富的工具,照顧好家人,好好工作生活才是正事。


路人蟻的世界


題主說的問題,完全可行,但真正考驗的是定力。

一是定投品種。要長年基金定投,通常定投指數類基金,尤其是藍籌類指數基金。

二是定投收益。從統計看,只要指數基金定投20年以上,收益是正數,尤其是20年以上定投收益大概會在12.5%以上。如果只是三五年,或者十年以內,很可能收益為負數。

三是收益計算。按照題主的說法,每月堅持定投幾百塊年,堅持30年,看看收益多少。這裡的計算,是按照紅利再投資計算的。如果每月定投300元,投資年限到期本金收益和:1077083.08元,投資年限到期總收益:969083.08元,資產增加率:897.30 %。如果每月投資500元,投資年限到期本金收益和:1795138.47元,投資年限到期總收益:1615138.47元,資產增加率:897.30 %。如果投資800元,投資年限到期本金收益和:2872221.55元,投資年限到期總收益:2584221.55元,資產增加率:897.3%。

如果投資收益率達到15%,投資年限到期本金收益和:4799586.42元,投資年限到期總收益:4511586.42元,資產增加率:1566.52%。

因此,長期定投的收益是完全有保證的。因為從長期看,股市指數總是向上的。

如果上證指數定投,截止到今天2019年的指數位置,複合收益率也達到13.4%。

四是定投方法。正如題主所說,傻傻的定投就行了,中間不要去什麼買賣收割。定投的關鍵在堅持和耐心。為了抗干擾,最好採用定期定額扣款的被動定投方法,千萬不要自作聰明的去人為操作。這樣,30年後退休時,一定會有筆豐厚的退休多。


投資悟道


我是清風挽故友,一個愛回答的小夥。

題主你好,基金定投一般定投指數基金最佳,一般有上證50指數 滬深300指數 還有各類組合指數,一般定投之前最好對所買的基金要有足夠的瞭解,打開支付寶基金,例如上證50指數,就有數十支產品之多,所以買之前一定要看持倉的股票是那些,佔比權重是多少。所以即便是同一類指數基金,由於佔比權重不一致,導致收益會有偏差。由於是指數基金,一般長投收益不會太差,但也要注意回撤與止盈,不然坐電梯的收益很一般。所謂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傅,平時多積累一些財經知識,打破投資迷惑。

還有一種是海外基金,例如廣發納指100指數,這個是跟蹤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的,還有標普500指數基金,跟蹤的都是大公司,較為穩妥一些,不會出現大的回撤。

其實定投也好,擇時也罷,最主要的是學會止盈,如果短時間內收益達50%以上,就要考慮賣出了,建議瞭解下加速衝頂的理論。人生一般有兩次康波收益期,抓的住一次可以小富,抓的住兩次基本財務自由。

最後祝你投資順利,若是感覺對你有用,請動動小手,點個贊加個關注,你的認可是我堅持回答的動力。


清風挽故友


肯定是可以的,但真正堅持這樣做的人很少,因為幾十年中市場環境變化太快,有時你以為已經是最高點呢,是不但不想繼續投,還可能想把之前的賣掉讓盈利落袋為安。

理論看上去很簡單,數據也是明確的,30年時間看,定投指數基金的成績超過80%各種概念,各種主題的基金,但真正願意這麼幹的人幾乎沒有。

我目前只堅持做到12年,我從2007年開始定投指數基金,每月1000元,從上證綜指5000點多開始投,現在上證綜指是3000點左右,10多年下來,雖然大多數人都喊熊市當頭,炒股吃了不少苦,但從指數基金的表現看,目前上漲80%多一點。在十多年間,我也買了幾隻股票,綜合看,依舊比不過定投基金的表現。

我想,應該會繼續定投下去,但要堅定持有30年,我也不那麼確定,沒有做到的事不能輕易那麼確信。

傻傻的定投,勝過大多數散戶所傳遞的經驗,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試驗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