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分別能當什麼官,考中難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科舉制的出現,可以算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次飛躍式的發展,這種模式,即使在現在看來,都有很多值得認可的優點。科舉制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隋文帝時期,可以看成是中央集權向著門閥政治宣戰的重要起點。


中央集權和門閥政治,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時期的叫法不一樣,春秋戰國時期的天子和諸侯的對抗、兩漢時期的貴族和平民,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才成了主流說法。

在亂世之中,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開始抱團取暖,他們開始訓練自己的武裝,並且建造城池,逐漸成了一方勢力。在東晉時期,這種門閥集團,已經可以左右整個國家,可以說,東晉的皇帝多半是傀儡,而權力都在這些門閥之手。

到了隋朝,國家的權力基本上成了兩個集團所有,一個叫關隴貴族集團,一個叫弘農楊氏集團。這兩大政治勢力,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兩個最強盛的朝代,隋朝和唐朝。而且,這兩個朝代一脈相承。因為隋朝建立者和唐朝建立者是姑表親戚。

但隨著隋文帝的統一,他並不希望權力繼續由門閥掌握,但要徹底消滅門閥,就是壞了自己的國家根基,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存在,於是隋文帝選擇了一種比較隱蔽的方法,拉攏平民的勢力,成為自己的政治資本,從而削弱門閥貴族的勢力,這就是科舉制度。

只是,隋朝的持續時間太短,只是提出了一個概念,卻沒有來的及全力執行,國家就亡了。所以,科舉制度在唐朝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

進士和舉人

唐代的科舉制度,雖然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但執行起來,並沒有因為制度的不健全而打折扣。

相反,唐朝的科舉的考試科目很多,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容,據史料記載,在初唐時期,科舉科目有五十多種。當然,唐朝的政府也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非得五十科都精通,一般情況下會有所偏重,比如說,你可以主考幾科,這就類似於文理科的劃分,或者是專業的劃分。

其中,最為常見的科目叫做秀才(在初唐時期,秀才是考試科目的名稱)、明經、進士(同樣,這也是科目之一)、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

後來,還加上了策論等內容,其中明經科、進士科、秀才科比較搶手,而明算、明法這些科目,比較偏門,就好像現在的高數和政治這類學科,會讓很多人覺得困難枯燥。

也就是說,在科舉開始之時,我們所說的秀才和進士,並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學科,到了盛唐以及後來的中唐晚唐時期,科舉開始以明經、進士、策論三科為最主要的科目。

其中,進士科含金量最高,從進士科考中的人,人們都會非常敬重。而其餘的科目,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沒落。

而唐代科舉,考生有兩種來源,一種是生徒,一種是鄉貢。這個怎麼區分,如果按照現在的話來說,一個是全日制,一個是函授或者自考。

生徒是從書院裡選送的,含金量比較高,鄉貢則是州縣考出來的,這個叫解試,這些考中的,叫做舉人,然後進入尚書省進行考試,叫做省試。

由此可見,在唐朝時期,秀才、進士都是指考試的科目,只有舉人試考生的身份,所以,在唐朝史書中,說舉進士這樣的字樣,說的並不是這個人有了進士身份,而是他考的試進士科。

而如果有幸在進士科中得到錄用,就會有狀元、榜眼、探花一說,但這些人一般情況下,不會給太高的官職,只能從一些中層幹部做起。比如柳宗元,他考進士科嶄露頭角,一下子聲名鵲起,但他最初的官職,只是一個校書郎,相當於校對圖書典籍的文員罷了。

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張九齡,進士及第之後,也不過是個校書郎而已。可見,考中進士,並不意味著飛黃騰達,只是開了一個門,然後自己得一步一步自己走。

而舉人,只是一個考生的身份而已,不會給你官府的身份,當然,你如果真的很有本事,並且有足夠的運氣,可以找一些私人幕僚一類的工作。這些幕僚,沒有正式編制,所以可大可小,就看老闆的器重如何,但不是正式編制,想要往政治核心努力,就很難了。

唐朝的科舉,是相當難的,錄取率也低的可憐,到了宋朝時期,科舉制再次進行改革,雖然宋朝延續了唐朝了大部分的考試科目,但考試漸漸頻繁起來,一般情況下,三年就有一次科舉,有時候兩年,甚至一年就會有一次。

而且,宋朝的科舉,錄取率也提高很多,唐朝只有進士及第,宋朝多了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這兩個等級。打個比方,錄取分數線是九十分,九十分以上的是進士及第,八十到九十的就是進士出身,及格的都可以叫做同進士出身,這樣錄取率就大幅增加。

但進士出身的人在宋朝雖然多,卻也沒有一飛沖天的資格,就拿呂蒙正來說,這個人不但考了進士,而且是狀元,這麼厲害的人物,得到的第一個官職是升州通判,一個地方小官,隨後就調回中央,當了左拾遺,也是一個七八品的小官而已,不過比起柳宗元,呂蒙正這個官,雖然也不大,但比起校書郎,還是有些實權的。

可見,像呂蒙正這樣的狀元,柳宗元這樣的大才,即便中了進士,哪怕是狀元,最初的官職,也不會很大。

說完舉人和進士,再說說秀才和貢士。

秀才的歷史,要追溯到漢代,那時候講究的是舉孝廉和秀才,孝廉靠的是品德,秀才靠的是學問,而在漢朝時候,舉孝廉成了平民當官的一個重要的手段,這種手段,也讓社會風氣變得淳樸友善,也讓漢王朝長期處於穩定局面。

但這樣的局面到了漢朝中後期(這裡西漢和東漢末年差不多),所以在民間就有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說法,來諷刺這種情況。

但無論這種選官方法後面變得多麼荒唐,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有效果的。通過舉孝廉或者舉秀才,是可以直接當官的,這比科舉開始更加容易一些,比如劉備的爺爺劉雄,就曾經舉孝廉入官,歷史上並沒有記錄劉雄的最初官職,只記錄了他最大官職只是一個縣令罷了,可見舉孝廉起步點也不會很高。

如果是通過秀才入士,相對來說,起點會高一些,因為這些人,往往在入士之前,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才學,這樣才會被舉薦秀才,因此這些人先有才名再當官,所以皇帝會更放心發一些重要工作交給他。

就比如西漢時期的賈誼,年輕時候就已經才名遠洋,被選中秀才後,第一個工作就是博士,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一歲,而只過了一年,就升為太中大夫,俸祿是一千石,而且有實權,這種升遷速度已經是飛快了。但絕大部分秀才,卻沒有賈誼這樣的速度和運氣。

但漢朝以後,秀才就沒了原來的那些特權,唐朝只是出現了秀才科,但很快就廢棄了,接下來的歷朝歷代,秀才變成了一種稱呼,專門稱那些讀書人,卻沒有考上功名,他們在地方上雖然也有一定的名聲,但無官可做,頂多是一個教書先生而已。

秀才到了東漢,叫做“茂才”,但性質是一樣的,就不多說了。

最後再說說貢士。這個貢士,要是論起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和舉人一樣,貢士也是一個稱呼,一般鄉試中考中的,就可以成為貢士,但在唐朝時期,這種貢士和舉人一樣,有一定的名聲,可以進一步考進士,從而走上仕途,但朝廷不會給這些人官職(當然,當私人幕僚,朝廷不限制)。

經過長久發展,貢士始終是一種稱呼,沒有哪些人因為貢士而當了朝廷任命的官員,但到了清朝貢士的地位有了一些提升,清朝規定:凡是經過會試晉級,都能成為貢士。這些貢士,可以參加殿試,然後才能稱為進士(可見,這時候的進士,已經算是一種稱呼了)。而進士的前三名,依然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這些貢士,在原則上講,還是沒有官可做的,但因為十分接近進士,所以在明清時期,貢士要比秀才和舉人的地位都高,很可能還沒有經過殿試,就已經被達官貴人拉到自己帳下,所以像范進這類只是中了舉人,就被鄉紳縣令巴結,就不足為奇了。


小小嬴政


嚴格來說,只有進士能當官,而且只要高中了進士,就是一定能當官;貢士屬於進士的一個階段,貢士必然是進士;舉人屬於後補官員序列,可以當官,只是要等空缺;秀才基本上是不能當官的,但也不絕對,歷史上也有秀才出任官員的案例。


一、秀才也有機會當官

關於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一定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古代科舉的功名,從來就不是一個學歷的概念,不能用科舉來對比我們現如今的高考。很多人戲稱酸秀才就是現在的小學文憑,這屬於很搞笑的觀念。因為在古代,秀才很難考!

具體有多難考呢?

首先,想考秀才,家裡得有錢。

讀書在任何時代都是一件很耗錢的事情。中國古代社會,起碼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這些文盲家庭的父母並非不懂讓孩子讀書能改變命運的道理,只是當時的生產力實在太落後了,讀書的成本又太高,窮人家根本供不起孩子讀書。即便供得起,也耗不起。畢竟讀書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不是一錘子買賣。因而在古代,讀書只是有錢人家才玩的起的遊戲。

其次,秀才很難考,難度約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畢業。

在古代,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第一步就要先去縣裡考試,考中了的人叫“童生”,只有考中了“童生”才有繼續考試的資格。

單單就這個“童生”就已經很不好考了,五六十歲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而童生裡面最高的一等才叫秀才。

有清一代,童生總數約為200~300萬,秀才為46萬人,清朝的人口為一億到四億,在兩百多年間,一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帝國總共就產生了不到五十萬秀才,大家可以估算一下比例。是不是堪比現在博士生畢業?

如果誰能考上秀才,那就要恭喜了。因為這就意味著這個人已經被統治階級接納為官場的預備隊員了,可以擁有諸多的特權。比如見官可以不下跪,受審可以不用上刑,享受一定的免稅待遇,不用服徭役等等。這些待遇就表明,秀才已經與普通的“民”有了本質性差別

所以說在古代社會,能當上秀才的人,就已經在地方上是個人物了。

至於說秀才能不能當官,這個可以明確的說:一般是不能的,但也不絕對。

比如明朝的萬曆時期,由於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又不下批文。所以導致陝北的縣令極度缺乏,縣太爺離職了以後,居然出現了沒人來接任的情況。為了維護基礎統治,當時的陝甘巡撫衙門就下令提拔幾個秀才來當縣太爺。這種情況在清朝也有,晚清時期的秀才也有不少出仕做官的案例。

只不過直接提拔秀才當官,這是很罕見的一種情況。並且秀才也當不了大官,縣令已經頂了天了。所以秀才想當大官,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往上考。



二、舉人可以當官

考秀才已經很難了,考舉人是難上加難。就明清兩朝而言,一般來講,偏遠地區,一個縣能產生一個舉人,已經算是縣令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績的。

據統計,整個清朝兩百六十年,總共產生了十五萬名舉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每年的在全中國參加工作的人裡挑出混的最好的六百個人,他們大概在社會中處於什麼地位?

全中國有兩千來個縣,每三個縣才能出一個的人才,大概是個什麼水平?

而當上舉人是什麼概念呢?

首先,舉人是通過鄉試考出來的,是要在省裡考試的。考上舉人之後,省裡會直接派人來通知,那在鄉下真的是爆炸性的消息。堪比現在某個人被清華錄取了的感覺。



其次,當上了舉人,就可以看作是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雖然官不大,也就是個七品八品的官職,等於副縣長一類,但是對於古代老百姓來說,那也很了不起了,已經屬於“大老爺”行列的人物了。

這裡插一句,在古代社會,“官”與“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幾乎等同於種姓制度,是不可跨過的絕對鴻溝。縣太爺在普通百姓中擁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講“滅門知府,破家縣令”,無論是百姓還是地方鄉紳,縣太爺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絕對的權威。而舉人能夠輕易當上副縣長(縣丞),自然也屬於“大老爺”的行列。所以地方鄉紳會拼命巴結舉人,具體的醜陋巴結嘴臉可以參見“范進中舉”。

在明清兩代,都有舉人當大官的案例。比如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左宗棠。海瑞官至右僉都御史退休,死後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忠介;左宗棠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死後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和賢良祠。



不過舉人當大官畢竟是少數,海瑞和左宗棠能爬到那麼高的位置,舉人身份只是讓他們踏上仕途的敲門磚,他們之所以能爬到那麼高的位置,主要還是靠得他們的能力。對於一般的舉人來說,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又想當大官,那就只有繼續考了。



三、貢士相當於是進士

中了舉人的人,很少有甘心到此為止的,因為他們只要再上一格,就可以從白金進入王者段位——貢士。

這裡插一句,唐、宋時期的貢士和明、清時期貢士概念不一樣。唐宋兩代的貢士,指得是州府和縣一級科舉考試(鄉貢、鄉舉)的科舉中試者;而明清兩朝的貢士,指得則是會試的科舉中試者。

雖然明清兩朝的貢士還要再經殿試後,才能賜出身,才能被稱為進士。但是由於殿試考試只是對貢士中試者的複試,也就是再考一場,確定名次而已。因此在明朝兩朝,考上了貢士就等於是進士了。

那麼,考中貢士有多難考呢?朝廷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大概產生三百人左右的貢士。我們國家目前現在在任的省部級幹部大概三千人,大家可以切身感受一下,貢士身份的稀缺性。所以說,貢士和舉人的身份雖然只差一等,但差距是相當大的。




四、進士之間的差距巨大

會試結束後,貢士不能回家。因為殿試是緊接著會試的,貢士只有經過殿試,經過皇帝對他們賜身份後,才算是真正結束了科舉考試,踏上未來前途無量的官場。

殿試的排名很多人都知道: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出身,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這裡面,一甲和二甲的頭幾名是朝廷在未來重點要培養的對象,會賜“庶吉士”,明清兩朝的殿閣大學士,一大半都是從這些曾經擔任過“庶吉士”的佼佼者當中選拔出來的。

即便沒有被選拔為翰林,也沒有關係。因為進士上榜的人,最慘的待遇也就是發配到地方當縣令。而對於秀才、舉人來說,如果退休的時候能夠當上縣令的話就已經算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一般來講,一個進士出身的人,就算這個人再沒用,再沒有無能,運氣再差,一輩子不進中央,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個五品知府退休,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

而大部分的進士,幾十年官場混下來,肯定能混個布政使(相當於省長)。能力稍微強一點的,當個巡撫(相當於省委書記)也是綽綽有餘。

如果進了中央的話,混個三朝元老退休,追封個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師、少傅(相當於副國級到正國級),也很平常。



也就是說,在古代只要一個人中了進士,大概率註定了一個人的結局。最次也是現在的市委書記,好一點就是省級幹部;如果成績再好一點的(一甲或者二甲前幾名)人,基本可以確定出閣拜相,擔任實權的正、副國級幹部了。

最後再說說明清時代關於進士的一些不成文的潛規則。

第一、探花必須要帥,至少不能醜。在科舉考試中,中探花的人,往往並不比中狀元的人地位低。有時候中探花的人,可能比中狀元的人更高興,因為這代表著朝廷對自己的才華和顏值的雙重肯定。比如張居正的老師徐階,他就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是嘉靖時期的最後一位內閣首輔)

第二、明清兩朝的宰相(內閣大學士、軍機處大臣)必須是庶吉士。雖然也有特例,比如左宗棠。但如果能當上庶吉士,入閣拜相是早晚的事。就算不能拜相,在中央當個正二品尚書都御史也是板上釘釘,等於實權正國級副國級幹部,成為帝國權力最大的幾位大佬。而非“庶吉士”出身的進士,則基本上告別了擔任宰相的機會。

所以說,秀才與舉人有天壤之別,舉人和貢士有天壤之別。即便是進士與進士之間,也有天壤之別。


Mer86


科舉制,始於隋朝隋文帝時期,盛行於唐朝,廢除於清朝,歷時1300多年。科舉制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可以說是古代最公平公正的考試,也是寒門學子能夠魚躍龍門的方法。那麼,古代科舉制是如何劃分等級的呢?

首先,人們可以通過縣試考取童生,這場考試一般在每年陰曆二月舉行,由考生所在縣的縣官主持,通過考試統稱為童生,才有資格進入下一場考試。不管年齡多大,如果只通過這一場考試,就只能稱為童生,有一些人,到了50多歲依舊是一名"童生",不免有些諷刺。

其次,第二場考試是府試,通過府試才有資格進入鄉試,府試一般是由知縣主持,大多是在每年的陰曆四月,通過了府試的考生稱為秀才。秀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高考畢業生,現在公務員考試最低標準都要本科畢業生,高考畢業生的文憑是遠遠不夠的。

也就是說,秀才是不能當官的,大多數情況下,秀才總會讓人聯想到手無縛雞之力,;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等等。當然,一個人如果考上秀才,相當於他有了一個能進大學的證,在以前也算是小有做為的。

接著,第三場考試是鄉試。鄉試三年一次,因為是在秋季陰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故也稱為秋闈,如果你在這一年沒有通過鄉試,意味著你要再過三年才能進行考試,相當於你又復讀了三年高中,其中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那麼,如果你考過了呢,恭喜你,你是一名舉人了。如果你中了第一名,那你就是解元了。考取舉人有多難呢?這是一場省級考試,相當於你與全省的人pk,這個難度可想而知。而考上舉人的福利也是很多的,第一,在經濟上,賦稅徭役豁免權。

也就是說,考上舉人後,他名下的土地都能免除國稅,這在古代是很不得了的,有多少貧苦百姓被這稅收徭役壓得直不起腰,所以這算是很不錯的福利了;第二,考上舉人就能當官了,雖然只是一箇中下級的官吏,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總比沒有好。

運氣好的話能夠到一個地方當知縣,而那些歷史上類似海瑞左宗棠之類能以舉人身份獨挑大樑的,則屬於異數了。這也就不難理解,范進為什麼一中舉就高興得瘋了,首先,他到四五十歲還是個童生,考中秀才後好不容易才考上舉人,如果從十歲開始考試,相當於他考了四十多年的試才得到這個舉人,也難怪他會高興得瘋了。

而第四場考試,便是會試了。會試是在春季陰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類似於鄉試,它叫春闈。各地舉人皆有資格參加,考中前三百名即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類似於現在公務員的國考,千軍萬馬擠一條獨木橋,難度更升一級。考中了可以說是全國少數勝利一派。貢士是可以推薦給皇帝的人才,想想就很厲害,應該說比現在國考還厲害。

最後一場考試,是殿試。顧名思義,是在大殿上的考試,由皇帝主持。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考中了一二三甲皆稱為進士,狀元能夠進翰林院做六品官,榜眼探花為七品。雖然職位不高,但晉升空間很大,可以說前途一片光芒。

總的來說,在古代考試比現在難很多了,並且幾年才有一次機會。古人云: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能出人頭地。其中的辛酸,不是我們能輕易體會到的。


無筆史官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不同的朝代在科舉制度上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並不完全相同。這裡我們僅僅以清朝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清朝的科考分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六個等級,院試錄取者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鄉試錄取者為舉人,會試錄取者為貢士,殿試錄取者為進士。而通過了縣試、府試,尚為通過院試者都被成為童生,即便年逾花甲也叫童生!



童生在三年一度的鄉試中被錄取之後,便成為了生員,也就是秀才。同時,也獲得了進入縣學、府學繼續深造的機會。但是,秀才是沒有資格為官的,考取秀才僅僅是獲得了進入“公務員考試”的入場券。而且,並不是所謂秀才都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鄉試。秀才在府學、縣學學習期間還要參加定期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含補考,也就是所謂錄科、錄遺合格)者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那麼,考取秀才的難度有多大?起碼要遠高於現在高考進入一本線的難度。以清朝中後期為例,全國大概五十萬上下的考生,而每年錄取的秀才只有兩萬名左右,這個比例要遠低於現在的高考一本的錄取比例,不是低於、是遠低於!



獲得了生員資格之後,接下來便是鄉試了。鄉試雖然也是分省進行,但卻是全國性的考試,其性質有些類似於現在公務員考試的省考,但又有所不同。鄉試錄取者為舉人,其中第一名稱解元,但解元僅僅是名次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優待。考取舉人之後,不僅獲得了進入下一階段會試的資格,而且也獲得了進入仕途的資格,即所謂一榜出身官員。但是,舉人入仕的難度很大、比例很低,通常以縣丞、主簿、教喻這些八九品官職(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以下)為主,直接被授予縣令及以上官職者是鳳毛麟角、幾乎沒有,而且舉人入仕後升遷也是非常不易的。即便如此,能夠直接入仕的舉人也已經是福星高照了,大多數舉人並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要麼繼續參加會試,要麼入高官幕府、成為幕賓,這才是大多數舉人的歸宿。晚清名臣左文襄公便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沒有後來的“發亂”,估計左宗棠一輩子也就只能在高官幕府之中度過了。當然,舉人還是有不少特權的,如不用服徭役、不用納稅、見官不拜等等,其社會地位也是比較高的,“舉人老爺”這個稱呼便是最好的例證。鄉試錄取比例要高於院試,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以內,各省不一,多者百分之七八、少者百分之二三,總之也是相當的難!而且,這一切是建立在院試基礎之上的,可見其錄取率何其之低,絕對不亞於現在的公務員省考。



考取舉人之後,如果還有進一步角逐的能力,便可以參加會試了。會試有些類似於現在公務員考試的國考,但是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參試者必須先獲取舉人資格,否則無法參考。會試同樣是全國性考試,但並不分省進行,而是由禮部組織,統一在北京的貢院進行。會試錄取者為貢士,其中第一名稱會元。會試錄取比例大致百分之八上下,如果與鄉試的比例相乘,其錄取比例要遠低於現在公務員國考的錄取比例,可見其難度之大!貢士通常不直接授予官職,而是統一參加下一階段的殿試,之後再根據具體名次授予官職。



接下來便是殿試了,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但是,殿試並不採取淘汰制,也就是說所有參與殿試的貢士都可以獲得進士資格。那麼,殿試的意義何在呢?一是彰顯皇帝的重視與權威,二是對錄取的貢士進行重新排名。換句話說,貢士的第一名會元未必就是殿試的第一名狀元!殿試排名分為三個等級,即所謂的三甲(不是醫院的三甲哦)。一甲只有三名,賜進士及第,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就是人們常說的傳臚。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一個同字,區別是非常大的,說明你成績一般,只是因為會試過了,沒有被刷掉而已。所謂“同進士對如夫人”便是世人對同進士出身的調侃,如夫人是什麼?小妾!當然,這僅僅是賜進士及第和賜進士出身者對賜同進士出身者的一種輕視而已,實際上能夠考中進士者,哪怕只是賜同進士出身,在全國而言也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



考取進士之後,便正式獲得了官場的入場券,無論一甲、二甲還是三甲,都會被授予官職,沒有例外。通常一甲第一名、也就是俗稱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一甲第二、三名,也就是俗稱的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如果以正七品對應現在的正縣處級來算,狀元便是副廳局級起步,傍晚、探花是正縣處級起步,比現在的公務員國考起步要高多了。



接下來是二甲、三甲,其中一部分人經過二次遴選後會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剩餘者或被授予六科給事中、六部主事、中書舍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京官官職;或被外放地方,授予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職。總之,無論大小,人人有份。至於之後的發展,那就看個人的能力與本事了。中國歷史上默默無聞的狀元、榜眼、探花太多、太多,反倒是不少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者卻成了國之棟樑。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古代能考中秀才、舉人、貢生、進士的難度多大?想想范進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輩子,最後還瘋了。古代的官職很多,具體秀才、舉人這些能當什麼官,無法全列出來,我對比現在的職位大家會更明白。

  • 秀才,相當於基層的公務員,屬於特權階層。

  • 舉人,正宗基層的國家幹部,縣局級別。

  • 進士,起步就已經是縣局級別,以後發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國藩、李鴻章就是普通的進士,後來都成了正國級。

對於考中進士這些的難度,我也拿現代的難度對比:

  • 秀才,考中難度等於考上現在比較優秀的一本大學,對應普通211/985院校。

  • 舉人,考中難度等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國家級TOP2。

  • 進士,考中難度等於獲得牛津劍橋這樣的博士學位,世界級TOP10.


古代考試製度由來已久,每個朝代考試的難度和考中後分配的職位都不一樣,所以我就拿比較近的朝代來表述。因清朝的科舉制度發展比較完善,那就定義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學子們懸樑刺股,嘔心瀝血就為了博得幾個頭銜,秀才、舉人、貢生、進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現在的學歷跟以前對比成了,秀才對應小學;舉人對應大學、進士對應名牌大學。中學的時候我們都讀過《范進中舉》,他堅持科考到54歲,一朝中舉,直接瘋了,如果舉人只能對應大學,那麼以古代死讀書的那股勁,范進肯定不會瘋。


都說科舉難,卻不知道難在哪,可以說科舉就是難在錄取率,下面分析科舉錄取率。

科舉難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辦兩次,人口大的縣錄取名額在三四十個,中級縣二三十個,小縣只有十來個。如果放在今天來算,等於是全縣統一考試,要進前三四十名。

舉個例子:

曾麟書,也就是曾國藩的父親,也是非常用功讀書之人,但屢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歲,連續考了17次才終於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學水平?如果是這樣,古代秀才應該爛大街才對。

科舉難度二:舉人=清華北大

秀才考完後就開始考舉人,秀才已經如此難了,那要舉人不是難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進也不會考到54歲才中舉人,也不會一激動就瘋了。

選拔舉人的考試叫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因時逢秋季,又稱“秋闈”。此時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會的貢院考試,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資格參加考試,他們必須是各州、縣學政舉辦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資格參加。

跟我們現在的高考不一樣,今年考不過,明年還可以接著考,但這樣復讀一年,對於學生來說壓力已經非常大了。可是在古代,今年考不上,就得再等三年,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並且舉人的錄取率可是低得嚇人,清朝規定,各省舉人錄取名額參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給中央繳納稅收的金額。繳納金額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錄取些,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為什麼說相對而言,再來個數據:

  • 天子腳下的河北省,錄取人數為120人

  • 江蘇安徽兩省合起來,各錄取120人

  • 廣東、河南、山東、山西、四川這些中等省份,各錄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試大省,各錄取八九十人

  • 雲南、兩湖、廣西,各錄取四五十人

  • 遠的地方,如貴州、陝西、甘肅這些考試小省只能錄取三四十人

請注意,以上說的數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為三年才開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錄取人數。也就是說平均1年大概只錄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錄取15到20人,這個錄取率比國內TOP2的清華北大還要低吧。

這樣的錄取率、這樣的科考難度,讓考生們壓力大到崩潰,以至於經常有考試出現自虐現象。

“場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於蛇,一以燭籤自刺,一自碎其睪丸”

這可不是我信口胡說,這事就發生在1903年的浙江鄉試的考場。

科舉難度三:進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學位

考上了舉人後,這時統治階層的最高殿堂向你打開,“會試”在向你招手,在這裡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華,進入最高統治階層的陣容。會試在鄉試過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由禮部主持,稱為“春闈”。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場,但錄取率低到令人髮指,為什麼?因為幾年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都會一同應試。

也就是說,你要面對的不光是“應屆生”,也不光是“復讀生”,你要面對的是“歷屆復讀生”。這個歷屆是多少屆,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還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試想下,你要面對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復讀生,五十年,半個世紀,他們還一直在考試,這樣的人戰鬥力得有多強?

從時間線上來說,你17歲參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老爺爺和你一起考試,爭取你的名額,你覺得你考中的幾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進士的難度有多大,上面寫了應該多少了解了,再來個數據看下進士的錄取率:

  • 會試的錄取人數沒有規定,但一般也就是百餘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錄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錄取96人

  • 清朝267年開科112科,總錄取的進士人物為26849人,按清朝統治時期267年算,平均每年錄取100人,平均每科錄取240人。

這樣的考試難度,這樣的錄取率,已經等於世界TOP10的大學博士學位難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學,每年合計產出的博士生應該多於進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當你走過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走過了童生-秀才-舉人-貢生後,你現在就是龐大帝國統治階級的一員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放聲大笑了。現在的你可以在這個國度橫行無阻,吃喝不愁,在全國各地都有人買你的賬,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再看一下,為什麼成為進士可以大聲歡笑

按60年為一代人來算,清末咸豐11年、同治13年、光緒34年,三朝一共58年,錄取的進士人數分別為:

咸豐1046人、同治1588人、光緒4088人,合計6688人。再看這一時期的全國人口,大概為4億人左右,4億人裡錄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萬分之0.17,十萬分之1.7,百萬分之17,100萬里錄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聲大笑,如此低的錄取率,其難度大到難怪那些考生捏爆一個蛋。

科舉制度的難,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別說范進會瘋,換我,我也瘋。


大國布衣


科舉制度是官員選拔制度,科舉考試就是公務員考試,科舉考試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讀書人想要入仕做官,科舉是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徑。

清朝時,科舉考試分四級,院試考秀才,鄉試考舉人,會試考進士(貢士),殿試分三甲,下面我們看看明清特別是清朝為例,看看各級科舉考試合格者能做什麼官?

院試考秀才,不能做官

院試,是由各省教育主管官員學政主持的地方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全部考試合格者稱秀才,又稱生員,因為只有考中秀才,方具備進入官方學校(包括府、州、縣等舉辦的學校)學習。

只有進入官學學習,才具備進一步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清朝不支持讀書人自學,直接報考舉人或進士,必須經由官學報考。

秀才是功名的一種,也是最低級的功名,秀才不能做官,本質上還是百姓,不過可以享受免賦稅徭役、升堂時免下跪禮等待遇,很多秀才一輩子考不中舉人、進士,當不了官,只能為自己這一點點“特權”沾沾自喜。

鄉試考舉人,可以做官

鄉試,是各省自行組織,在省城舉行的考試,參加考試者都是秀才,考中的叫舉人,其中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被稱為“唐解元”就是因為曾在鄉試中高居榜首。

考中舉人後,可以進一步向上參加會試考取進士,如果考不上進士,也可以做官,但是需要參加吏部“大選”,但不一定能選上。

首先,吏部大選得要有“缺額”,“缺額”不常有;其次,有“缺額”時,僧多粥少,競爭十分激烈,一點不比考進士難度小;再次,參加大選,走後門打招呼的很多,不花錢沒關係,根本競爭不過人家;最後,舉人做官只能做最低級的佐貳官員,如主簿、縣丞等,只有極少數能靠自努力升遷,做到州縣主官。

會試考貢士,直接做官

會試,是禮部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參加者都是各省選拔出來的舉人,考試合格者被稱為貢士,因為是各省舉人齊集京城考試,相當於各地向朝廷推薦人才,所以被稱為“貢士”。

貢士需要再參加殿試,殿試通過後賜出身,才能叫進士,但從實際情況看,只要通過會試考中貢士者,基本都可以獲賜進士出身,所以後人也常把進士等同於貢士。

殿試是由皇帝親測,根據考試成績排出等級名次,其中一甲3名,分別是狀元、榜眼、談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也就是說,三甲指的不是殿試的前三名,而是三個等級,我們現在時常用“名列三甲”形容前三名,其實是一個常識性錯誤,真正的前三名應該是名列一甲。

考中貢士者,可以直接授官,一甲前三名授官最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他進士則授翰林院檢討等級別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從考中難度來看,科舉考試越往上,錄取率越低,考試難度越大,呈現金字塔狀分佈。考中的級別越高,做官的起點越高,所以讀書人都把考中進士作為畢生最高追求,只有屢試不第的舉人才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做一個芝麻官。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考取了秀才、舉人、貢士之後按理來說都不能直接做官(舉人、貢士若是國家正處在用人之際也是可以當官的,不過是非正常途徑罷了),只有在得到皇帝認可的“殿試”中被錄取成為進士才能名正言順地步入官場。


秀才

本意是指才華靈秀之人。

農人之子常為農,撲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是賴也。—《管子·小匡》

在唐宋時期,“秀才”是用來泛指讀書人的,這個稱號並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趨於完善,“秀才”這個名目也變得來之不易了:首先要在“童子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後被錄取,然後在能成為府學、縣學的生員後,飽覽四書五經,大概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才能稱之為“學者”,即秀才。


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在第一關“童子試”中屢戰屢敗,讀了一輩子的書到死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可悲!

舉人

舉人本意是“被推舉之人”,得名於漢代的察舉制,到了明清時代則成了鄉試錄取者的代名詞。

考上了秀才之後要想接著往仕途發展就得接著參加鄉試(省級考試),成績合格之後才能被錄為“舉人”。


成為了“舉人”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官場,即使在日後的會試中名落孫山也仍然有當縣令這一類地方官員的機會。

貢士

別以為考上了舉人就萬事大吉了,古代讀書人要想真正出人頭地還得接著考“會試”(國家級考試),會試中的金榜題名者就稱為“貢士”。

進士

“貢士”之後便是古代文人心嚮往之的最高名譽“進士”了。

高中了“貢士”之後,就意味著全國性的考試都不在話下了,才可以參加由皇帝親自選題的“殿試”,而殿試中的前三名就是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


難度如何


照這樣說,在明清朝考取一個秀才已經是難如登天了(其難度絲毫不亞於今天的外省學生考清華北大),要是考中了舉人、貢士、進士那就更加不得了了,這也難怪古人都把科舉高中認為是“光耀門楣”的事!

“科舉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真沒說錯。幸好我們沒有生在封建社會,不然也難免不會成為孔乙己、范進那樣的人,你們說呢?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都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考中者的稱呼,秀才是讀書人的第一道門檻,只要通過縣、府、院組織的考試,考中即為秀才,也稱進學;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考中者為舉人,舉人也叫孝廉,我們熟悉的有《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舉人到京城參加會試,考中者叫貢士;貢士隨即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多人,賜同進士出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貢士參加殿試都能成為進士,殿試只是排一下名次,不存在落第的情況。

秀才一般沒有擔任朝廷命官的機會,可以做鄉村教師,辦個私塾,給孩子們開蒙。舉人可以做教諭之類的教育官員,也有做知縣等基層官員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中范進中舉後,張鄉紳來訪,書中這樣寫道:“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圓領,金帶、皂靴。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晚清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也是舉人出身,後來封侯拜相入閣,但他靠軍功上去的,這屬於特例。進士出身的都能擔任朝廷命官,名次高、學問好的可以進翰林院,幹上幾年十幾年可以當侍郎、尚書,也可以外放封疆,前程光明;名次和學問差點的進士也能分配到各省擔任知縣,運氣好的可以幹到督撫大員,一般當個知府沒問題。

至於古代科舉的難度,應該比今天的高考難。舉一個例子,明清兩代共錄取進士51624名,從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05年廢除科舉,一共537年,平均每年錄取不足百人,比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少多了——難怪范進中個舉人都高興瘋了。


民國年間那些事


古代科舉有多難?解縉、楊慎、徐渭,大明朝三大才子,然而徐渭卻只是秀才:他考了8次舉人不中!再想下那些一路過關斬將的學霸...我們常嘆古人那麼博學有才,這毫不誇張。



古代科舉考試完美攻略

古代科舉制度到底有多難

考試內容:明清科舉考試主考八股文,出題四書五經。文章風格、佈局、字數都有規定。考科舉,從四歲就要背書學習,從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由簡到難,滾瓜爛熟。

當然,這遠沒結束,還有一大硬件:寫詩。不會寫詩,做秀才都不夠格,還考進士!

八股文寫的天下第一,也不見得你真行,因為到了殿試,還要考策論和史學:要博古通今,有靈心、慧眼和辨思,書呆子就不行了。




最後完美過關殺入殿試,成功了。But,大才子龔自珍“楷法(字)不中程,不列優等,不得入翰林”。所以老龔說“他勸天公衝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史載,朱元璋欲點解縉為狀元,但解縉人矮,性不羈,名不吉:“解”諧音“洩”、“謝”; 名“縉”為官; 字“大紳”為紳士。解縉最終狀元變二甲第四。


科舉考試錄取率極低(以明朝為例)

古代科舉制度始於隋,衰於清,以明清最完善,我們就以明為例。

秀才錄取名額:一個大縣約30~40人;小縣10人左右。姑且按一個縣平均錄取25名秀才。

舉人錄取名額:整個明朝錄取舉人共11萬左右。11萬÷276年=398.5人。全國一年才錄取398個舉人,當然最可憐的是那個半個人的。

進士錄取名額:明朝進士共約24600人,均分到每年,大概全國錄取進士90人!

明朝人口約1.5~2億,大家感受下,這個科舉晉級難度,估計下自己在古代是狀元或探花🤓。


秀才到進士的巔峰逆襲之路

古代科舉考試晉級之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共四級。

1.院試:即考取秀才資格。登科前叫“童生”、“孺子”。;考中後稱“生員”、“秀才”。 其實老百姓眼裡,秀才是很有才分的,很光彩的。

官職前途:秀才,最低等級功名,並無入仕資格,當不上官。但秀才再低也是功名,享有見官不跪、免除徭役、罪不上刑等特權。秀才有些實惠好處:當地辦個學堂,當個老師;在縣衙謀個文秘等差事;或就近縣府學校再學習,再往上考。


2.鄉試:即考取舉人資格。三年一考,考生為秀才,考中後是舉人,第一名舉人稱解元。考期八月,故又稱“秋闈”。 習慣上俗稱舉人為“老爺”,雅稱孝廉。舉人基本就卡住了,再升難如登天。

官職前途:於普通人家,舉人足以光宗耀祖,十里八鄉都會知道,社會地位挺高。舉人可出仕為官,大概九品、八品小官。舉人是地方上層階級,名下土地不用交稅,鄉紳、土豪、縣衙都會很給面子,縣太爺也常請當地舉人前去議事。


3.會試:即考取貢士資格。考點為所在首都禮部官衙,考生為舉人,登科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所有貢士都是準進士。考期在鄉試後次年春, 故稱“春闈” 。

官職前途:舉人屬於省府公務員,貢士屬於被中央政府錄取的學生,但是,目前只是取得了殿試資格,所以這不代表貢士就可以進中央當官。


4.殿試:即考取進士資格。殿試就牛了,中央在向你招手,皇帝親自主持,登科就叫進士。殿試分三甲,一甲僅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所謂若干,不定,百名上下,但以上都是進士(只排名,不刷員)。如解縉、紀昀和納蘭性德,均二甲第四,即全國第七。

官職前途:進士已經封頂,都夠格做京官,都是處級幹部了。當然,也有些桎梏和潛規則,尤其三鼎甲,必是才學+才情+人品+相貌皆出眾,否則夢都不用做。但無論如何,對他們來說,機會有了,人生巔峰有多高,就看各自本事了。


總結

古代科舉制度有多難,多折磨人,可見一斑!太多人終生都考不了一個秀才!蒲松齡71歲才中貢生;祝枝山19歲中秀才,考7次不中進士;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徐渭終生未中舉……

當然,再變態的科考,總有變態的考生。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另外兩位:解縉和楊慎,都是19歲中進士;蘇軾20歲中進士;柳宗元21歲中進士……

什麼概念?就問你19歲能刷到清華博士後吧?19歲中進士比這難多了!三年一考,很多不定因素,還有書法、品性、身高、相貌等形式,一樣不出眾,註定進不了一甲。弱冠之年便從小蝦米刷到了頂級,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上弦月A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1215個字,閱讀時間大約4分鐘

今天要給大家聊的問題是在古代,如果說中了秀才,舉人或者進士能夠當上什麼樣的官?考中難度大不大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呢?首先我們來搞清楚各個階段的到底是個啥意思。

1、童生

在明清科舉制度中,無論年齡大小,在獲得秀才資格之前,都是被稱為童生或儒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童生與未獲取錄取秀才的學生並不完全相同。根據明代的歷史記載,只有通過縣試,府試兩項評估的學生才能稱為童生。而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試,那些取得好成績的人才可以成為秀才。

2、秀才

秀才是從隋朝時期才開始有的。直到唐朝時期,秀才才變為了常科考試。但後來,“秀才科”這門考試被廢了,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秀才慢慢成為了很會讀書的泛稱,而到了宋朝時期,只要經歷過府試人,就可以被稱之為秀才。而能考取秀才的,是可以不用在官老爺那兒下跪的。並且稅收也會減少。

3、舉人

舉人的說法,要從漢代說起。因為當時都比較流行,推薦賢才的制度,所以“舉人”被稱為所舉之人。唐宋兩個時期的時候進士有了“進士科”只要是去參加了考試,有司貢舉者,就會被稱為舉人,而到了明清時期,只要是在鄉試當中“中試”了就會被稱為舉人或者叫做狀元。

4、貢士

貢士意味貢獻給皇帝的舉人。中了舉人後就可以參加貢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VIP),不會授官出仕,但會取得了參加最後一關殿試的資格。

5、進士

通過最後一級殿試的考試者,被稱為進士。隋煬帝年間開始開設進士科目。到了唐代也設有此科,凡應試者統統之為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中了進士就非常厲害了,可以說是直接到達人生巔峰,多數都可以做到京官。

至於考試難度應該是逐一加深的。有一個朝代的科舉制度是不一樣,所以我們這裡以明清為例,只要通過了縣試和府試的就可以稱之為“童生”難度不大,考過了就像小學畢業一樣,所以童生是最簡單的。

到了秀才,這個是參加了院試,童生當中成績最好的。難度就像中學當中全年級第一樣。難度不算特別大。

秀才才去考舉人,就像是考大學一樣。而且是一本大學,這個難度大家可想而知。考完舉人還沒有完,還要參加一次測試來評估是否有做官的資格。這次考試難度就相當於現在考碩士的難度。而且是一流大學的碩士。

再後來從舉人考取貢士。難度大家就可以理解為考博士的那種。而且是一流專家。

從貢士考取到進士,這個難度就相當於博士還要成為博士後,並且還是領域專家的頭幾名的難度,並且還要有資格給國家出謀劃策的那種專家。

聽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能考取到進士,應該說是難度相當之大。但由於古代的人口沒有現在人口那麼多,所以大家可以把剛才錟錟所說的這些難度有所降低。不管怎麼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古代也有很多名人是懷才不遇,考了一輩子也沒有考上。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