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一德格天1


科举制的出现,可以算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这种模式,即使在现在看来,都有很多值得认可的优点。科举制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隋文帝时期,可以看成是中央集权向着门阀政治宣战的重要起点。


中央集权和门阀政治,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时期的叫法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的天子和诸侯的对抗、两汉时期的贵族和平民,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才成了主流说法。

在乱世之中,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开始抱团取暖,他们开始训练自己的武装,并且建造城池,逐渐成了一方势力。在东晋时期,这种门阀集团,已经可以左右整个国家,可以说,东晋的皇帝多半是傀儡,而权力都在这些门阀之手。

到了隋朝,国家的权力基本上成了两个集团所有,一个叫关陇贵族集团,一个叫弘农杨氏集团。这两大政治势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强盛的朝代,隋朝和唐朝。而且,这两个朝代一脉相承。因为隋朝建立者和唐朝建立者是姑表亲戚。

但随着隋文帝的统一,他并不希望权力继续由门阀掌握,但要彻底消灭门阀,就是坏了自己的国家根基,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于是隋文帝选择了一种比较隐蔽的方法,拉拢平民的势力,成为自己的政治资本,从而削弱门阀贵族的势力,这就是科举制度。

只是,隋朝的持续时间太短,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却没有来的及全力执行,国家就亡了。所以,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进士和举人

唐代的科举制度,虽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执行起来,并没有因为制度的不健全而打折扣。

相反,唐朝的科举的考试科目很多,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据史料记载,在初唐时期,科举科目有五十多种。当然,唐朝的政府也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非得五十科都精通,一般情况下会有所偏重,比如说,你可以主考几科,这就类似于文理科的划分,或者是专业的划分。

其中,最为常见的科目叫做秀才(在初唐时期,秀才是考试科目的名称)、明经、进士(同样,这也是科目之一)、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

后来,还加上了策论等内容,其中明经科、进士科、秀才科比较抢手,而明算、明法这些科目,比较偏门,就好像现在的高数和政治这类学科,会让很多人觉得困难枯燥。

也就是说,在科举开始之时,我们所说的秀才和进士,并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学科,到了盛唐以及后来的中唐晚唐时期,科举开始以明经、进士、策论三科为最主要的科目。

其中,进士科含金量最高,从进士科考中的人,人们都会非常敬重。而其余的科目,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没落。

而唐代科举,考生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生徒,一种是乡贡。这个怎么区分,如果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是全日制,一个是函授或者自考。

生徒是从书院里选送的,含金量比较高,乡贡则是州县考出来的,这个叫解试,这些考中的,叫做举人,然后进入尚书省进行考试,叫做省试。

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秀才、进士都是指考试的科目,只有举人试考生的身份,所以,在唐朝史书中,说举进士这样的字样,说的并不是这个人有了进士身份,而是他考的试进士科。

而如果有幸在进士科中得到录用,就会有状元、榜眼、探花一说,但这些人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太高的官职,只能从一些中层干部做起。比如柳宗元,他考进士科崭露头角,一下子声名鹊起,但他最初的官职,只是一个校书郎,相当于校对图书典籍的文员罢了。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九龄,进士及第之后,也不过是个校书郎而已。可见,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飞黄腾达,只是开了一个门,然后自己得一步一步自己走。

而举人,只是一个考生的身份而已,不会给你官府的身份,当然,你如果真的很有本事,并且有足够的运气,可以找一些私人幕僚一类的工作。这些幕僚,没有正式编制,所以可大可小,就看老板的器重如何,但不是正式编制,想要往政治核心努力,就很难了。

唐朝的科举,是相当难的,录取率也低的可怜,到了宋朝时期,科举制再次进行改革,虽然宋朝延续了唐朝了大部分的考试科目,但考试渐渐频繁起来,一般情况下,三年就有一次科举,有时候两年,甚至一年就会有一次。

而且,宋朝的科举,录取率也提高很多,唐朝只有进士及第,宋朝多了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这两个等级。打个比方,录取分数线是九十分,九十分以上的是进士及第,八十到九十的就是进士出身,及格的都可以叫做同进士出身,这样录取率就大幅增加。

但进士出身的人在宋朝虽然多,却也没有一飞冲天的资格,就拿吕蒙正来说,这个人不但考了进士,而且是状元,这么厉害的人物,得到的第一个官职是升州通判,一个地方小官,随后就调回中央,当了左拾遗,也是一个七八品的小官而已,不过比起柳宗元,吕蒙正这个官,虽然也不大,但比起校书郎,还是有些实权的。

可见,像吕蒙正这样的状元,柳宗元这样的大才,即便中了进士,哪怕是状元,最初的官职,也不会很大。

说完举人和进士,再说说秀才和贡士。

秀才的历史,要追溯到汉代,那时候讲究的是举孝廉和秀才,孝廉靠的是品德,秀才靠的是学问,而在汉朝时候,举孝廉成了平民当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也让社会风气变得淳朴友善,也让汉王朝长期处于稳定局面。

但这样的局面到了汉朝中后期(这里西汉和东汉末年差不多),所以在民间就有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来讽刺这种情况。

但无论这种选官方法后面变得多么荒唐,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通过举孝廉或者举秀才,是可以直接当官的,这比科举开始更加容易一些,比如刘备的爷爷刘雄,就曾经举孝廉入官,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刘雄的最初官职,只记录了他最大官职只是一个县令罢了,可见举孝廉起步点也不会很高。

如果是通过秀才入士,相对来说,起点会高一些,因为这些人,往往在入士之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才学,这样才会被举荐秀才,因此这些人先有才名再当官,所以皇帝会更放心发一些重要工作交给他。

就比如西汉时期的贾谊,年轻时候就已经才名远洋,被选中秀才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博士,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一岁,而只过了一年,就升为太中大夫,俸禄是一千石,而且有实权,这种升迁速度已经是飞快了。但绝大部分秀才,却没有贾谊这样的速度和运气。

但汉朝以后,秀才就没了原来的那些特权,唐朝只是出现了秀才科,但很快就废弃了,接下来的历朝历代,秀才变成了一种称呼,专门称那些读书人,却没有考上功名,他们在地方上虽然也有一定的名声,但无官可做,顶多是一个教书先生而已。

秀才到了东汉,叫做“茂才”,但性质是一样的,就不多说了。

最后再说说贡士。这个贡士,要是论起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和举人一样,贡士也是一个称呼,一般乡试中考中的,就可以成为贡士,但在唐朝时期,这种贡士和举人一样,有一定的名声,可以进一步考进士,从而走上仕途,但朝廷不会给这些人官职(当然,当私人幕僚,朝廷不限制)。

经过长久发展,贡士始终是一种称呼,没有哪些人因为贡士而当了朝廷任命的官员,但到了清朝贡士的地位有了一些提升,清朝规定:凡是经过会试晋级,都能成为贡士。这些贡士,可以参加殿试,然后才能称为进士(可见,这时候的进士,已经算是一种称呼了)。而进士的前三名,依然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些贡士,在原则上讲,还是没有官可做的,但因为十分接近进士,所以在明清时期,贡士要比秀才和举人的地位都高,很可能还没有经过殿试,就已经被达官贵人拉到自己帐下,所以像范进这类只是中了举人,就被乡绅县令巴结,就不足为奇了。


小小嬴政


严格来说,只有进士能当官,而且只要高中了进士,就是一定能当官;贡士属于进士的一个阶段,贡士必然是进士;举人属于后补官员序列,可以当官,只是要等空缺;秀才基本上是不能当官的,但也不绝对,历史上也有秀才出任官员的案例。


一、秀才也有机会当官

关于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一定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古代科举的功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学历的概念,不能用科举来对比我们现如今的高考。很多人戏称酸秀才就是现在的小学文凭,这属于很搞笑的观念。因为在古代,秀才很难考!

具体有多难考呢?

首先,想考秀才,家里得有钱。

读书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很耗钱的事情。中国古代社会,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这些文盲家庭的父母并非不懂让孩子读书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只是当时的生产力实在太落后了,读书的成本又太高,穷人家根本供不起孩子读书。即便供得起,也耗不起。毕竟读书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因而在古代,读书只是有钱人家才玩的起的游戏。

其次,秀才很难考,难度约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毕业。

在古代,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第一步就要先去县里考试,考中了的人叫“童生”,只有考中了“童生”才有继续考试的资格。

单单就这个“童生”就已经很不好考了,五六十岁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而童生里面最高的一等才叫秀才。

有清一代,童生总数约为200~300万,秀才为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一亿到四亿,在两百多年间,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帝国总共就产生了不到五十万秀才,大家可以估算一下比例。是不是堪比现在博士生毕业?

如果谁能考上秀才,那就要恭喜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被统治阶级接纳为官场的预备队员了,可以拥有诸多的特权。比如见官可以不下跪,受审可以不用上刑,享受一定的免税待遇,不用服徭役等等。这些待遇就表明,秀才已经与普通的“民”有了本质性差别

所以说在古代社会,能当上秀才的人,就已经在地方上是个人物了。

至于说秀才能不能当官,这个可以明确的说:一般是不能的,但也不绝对。

比如明朝的万历时期,由于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又不下批文。所以导致陕北的县令极度缺乏,县太爷离职了以后,居然出现了没人来接任的情况。为了维护基础统治,当时的陕甘巡抚衙门就下令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这种情况在清朝也有,晚清时期的秀才也有不少出仕做官的案例。

只不过直接提拔秀才当官,这是很罕见的一种情况。并且秀才也当不了大官,县令已经顶了天了。所以秀才想当大官,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往上考。



二、举人可以当官

考秀才已经很难了,考举人是难上加难。就明清两朝而言,一般来讲,偏远地区,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算是县令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绩的。

据统计,整个清朝两百六十年,总共产生了十五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每年的在全中国参加工作的人里挑出混的最好的六百个人,他们大概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

全中国有两千来个县,每三个县才能出一个的人才,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而当上举人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举人是通过乡试考出来的,是要在省里考试的。考上举人之后,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那在乡下真的是爆炸性的消息。堪比现在某个人被清华录取了的感觉。



其次,当上了举人,就可以看作是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虽然官不大,也就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等于副县长一类,但是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那也很了不起了,已经属于“大老爷”行列的人物了。

这里插一句,在古代社会,“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几乎等同于种姓制度,是不可跨过的绝对鸿沟。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乡绅,县太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威。而举人能够轻易当上副县长(县丞),自然也属于“大老爷”的行列。所以地方乡绅会拼命巴结举人,具体的丑陋巴结嘴脸可以参见“范进中举”。

在明清两代,都有举人当大官的案例。比如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左宗棠。海瑞官至右佥都御史退休,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忠介;左宗棠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和贤良祠。



不过举人当大官毕竟是少数,海瑞和左宗棠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举人身份只是让他们踏上仕途的敲门砖,他们之所以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主要还是靠得他们的能力。对于一般的举人来说,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又想当大官,那就只有继续考了。



三、贡士相当于是进士

中了举人的人,很少有甘心到此为止的,因为他们只要再上一格,就可以从白金进入王者段位——贡士。

这里插一句,唐、宋时期的贡士和明、清时期贡士概念不一样。唐宋两代的贡士,指得是州府和县一级科举考试(乡贡、乡举)的科举中试者;而明清两朝的贡士,指得则是会试的科举中试者。

虽然明清两朝的贡士还要再经殿试后,才能赐出身,才能被称为进士。但是由于殿试考试只是对贡士中试者的复试,也就是再考一场,确定名次而已。因此在明朝两朝,考上了贡士就等于是进士了。

那么,考中贡士有多难考呢?朝廷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贡士。我们国家目前现在在任的省部级干部大概三千人,大家可以切身感受一下,贡士身份的稀缺性。所以说,贡士和举人的身份虽然只差一等,但差距是相当大的。




四、进士之间的差距巨大

会试结束后,贡士不能回家。因为殿试是紧接着会试的,贡士只有经过殿试,经过皇帝对他们赐身份后,才算是真正结束了科举考试,踏上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场。

殿试的排名很多人都知道: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出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这里面,一甲和二甲的头几名是朝廷在未来重点要培养的对象,会赐“庶吉士”,明清两朝的殿阁大学士,一大半都是从这些曾经担任过“庶吉士”的佼佼者当中选拔出来的。

即便没有被选拔为翰林,也没有关系。因为进士上榜的人,最惨的待遇也就是发配到地方当县令。而对于秀才、举人来说,如果退休的时候能够当上县令的话就已经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一般来讲,一个进士出身的人,就算这个人再没用,再没有无能,运气再差,一辈子不进中央,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

而大部分的进士,几十年官场混下来,肯定能混个布政使(相当于省长)。能力稍微强一点的,当个巡抚(相当于省委书记)也是绰绰有余。

如果进了中央的话,混个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个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师、少傅(相当于副国级到正国级),也很平常。



也就是说,在古代只要一个人中了进士,大概率注定了一个人的结局。最次也是现在的市委书记,好一点就是省级干部;如果成绩再好一点的(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人,基本可以确定出阁拜相,担任实权的正、副国级干部了。

最后再说说明清时代关于进士的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

第一、探花必须要帅,至少不能丑。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的人,往往并不比中状元的人地位低。有时候中探花的人,可能比中状元的人更高兴,因为这代表着朝廷对自己的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比如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他就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阶是嘉靖时期的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第二、明清两朝的宰相(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大臣)必须是庶吉士。虽然也有特例,比如左宗棠。但如果能当上庶吉士,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就算不能拜相,在中央当个正二品尚书都御史也是板上钉钉,等于实权正国级副国级干部,成为帝国权力最大的几位大佬。而非“庶吉士”出身的进士,则基本上告别了担任宰相的机会。

所以说,秀才与举人有天壤之别,举人和贡士有天壤之别。即便是进士与进士之间,也有天壤之别。


Mer86


科举制,始于隋朝隋文帝时期,盛行于唐朝,废除于清朝,历时1300多年。科举制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古代最公平公正的考试,也是寒门学子能够鱼跃龙门的方法。那么,古代科举制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呢?

首先,人们可以通过县试考取童生,这场考试一般在每年阴历二月举行,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通过考试统称为童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场考试。不管年龄多大,如果只通过这一场考试,就只能称为童生,有一些人,到了50多岁依旧是一名"童生",不免有些讽刺。

其次,第二场考试是府试,通过府试才有资格进入乡试,府试一般是由知县主持,大多是在每年的阴历四月,通过了府试的考生称为秀才。秀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考毕业生,现在公务员考试最低标准都要本科毕业生,高考毕业生的文凭是远远不够的。

也就是说,秀才是不能当官的,大多数情况下,秀才总会让人联想到手无缚鸡之力,;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等等。当然,一个人如果考上秀才,相当于他有了一个能进大学的证,在以前也算是小有做为的。

接着,第三场考试是乡试。乡试三年一次,因为是在秋季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故也称为秋闱,如果你在这一年没有通过乡试,意味着你要再过三年才能进行考试,相当于你又复读了三年高中,其中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如果你考过了呢,恭喜你,你是一名举人了。如果你中了第一名,那你就是解元了。考取举人有多难呢?这是一场省级考试,相当于你与全省的人pk,这个难度可想而知。而考上举人的福利也是很多的,第一,在经济上,赋税徭役豁免权。

也就是说,考上举人后,他名下的土地都能免除国税,这在古代是很不得了的,有多少贫苦百姓被这税收徭役压得直不起腰,所以这算是很不错的福利了;第二,考上举人就能当官了,虽然只是一个中下级的官吏,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总比没有好。

运气好的话能够到一个地方当知县,而那些历史上类似海瑞左宗棠之类能以举人身份独挑大梁的,则属于异数了。这也就不难理解,范进为什么一中举就高兴得疯了,首先,他到四五十岁还是个童生,考中秀才后好不容易才考上举人,如果从十岁开始考试,相当于他考了四十多年的试才得到这个举人,也难怪他会高兴得疯了。

而第四场考试,便是会试了。会试是在春季阴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类似于乡试,它叫春闱。各地举人皆有资格参加,考中前三百名即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的国考,千军万马挤一条独木桥,难度更升一级。考中了可以说是全国少数胜利一派。贡士是可以推荐给皇帝的人才,想想就很厉害,应该说比现在国考还厉害。

最后一场考试,是殿试。顾名思义,是在大殿上的考试,由皇帝主持。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考中了一二三甲皆称为进士,状元能够进翰林院做六品官,榜眼探花为七品。虽然职位不高,但晋升空间很大,可以说前途一片光芒。

总的来说,在古代考试比现在难很多了,并且几年才有一次机会。古人云: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能出人头地。其中的辛酸,不是我们能轻易体会到的。


无笔史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不同的朝代在科举制度上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并不完全相同。这里我们仅仅以清朝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清朝的科考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个等级,院试录取者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乡试录取者为举人,会试录取者为贡士,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而通过了县试、府试,尚为通过院试者都被成为童生,即便年逾花甲也叫童生!



童生在三年一度的乡试中被录取之后,便成为了生员,也就是秀才。同时,也获得了进入县学、府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秀才是没有资格为官的,考取秀才仅仅是获得了进入“公务员考试”的入场券。而且,并不是所谓秀才都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乡试。秀才在府学、县学学习期间还要参加定期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含补考,也就是所谓录科、录遗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那么,考取秀才的难度有多大?起码要远高于现在高考进入一本线的难度。以清朝中后期为例,全国大概五十万上下的考生,而每年录取的秀才只有两万名左右,这个比例要远低于现在的高考一本的录取比例,不是低于、是远低于!



获得了生员资格之后,接下来便是乡试了。乡试虽然也是分省进行,但却是全国性的考试,其性质有些类似于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省考,但又有所不同。乡试录取者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但解元仅仅是名次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优待。考取举人之后,不仅获得了进入下一阶段会试的资格,而且也获得了进入仕途的资格,即所谓一榜出身官员。但是,举人入仕的难度很大、比例很低,通常以县丞、主簿、教喻这些八九品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以下)为主,直接被授予县令及以上官职者是凤毛麟角、几乎没有,而且举人入仕后升迁也是非常不易的。即便如此,能够直接入仕的举人也已经是福星高照了,大多数举人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要么继续参加会试,要么入高官幕府、成为幕宾,这才是大多数举人的归宿。晚清名臣左文襄公便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后来的“发乱”,估计左宗棠一辈子也就只能在高官幕府之中度过了。当然,举人还是有不少特权的,如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税、见官不拜等等,其社会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举人老爷”这个称呼便是最好的例证。乡试录取比例要高于院试,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以内,各省不一,多者百分之七八、少者百分之二三,总之也是相当的难!而且,这一切是建立在院试基础之上的,可见其录取率何其之低,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省考。



考取举人之后,如果还有进一步角逐的能力,便可以参加会试了。会试有些类似于现在公务员考试的国考,但是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参试者必须先获取举人资格,否则无法参考。会试同样是全国性考试,但并不分省进行,而是由礼部组织,统一在北京的贡院进行。会试录取者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录取比例大致百分之八上下,如果与乡试的比例相乘,其录取比例要远低于现在公务员国考的录取比例,可见其难度之大!贡士通常不直接授予官职,而是统一参加下一阶段的殿试,之后再根据具体名次授予官职。



接下来便是殿试了,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但是,殿试并不采取淘汰制,也就是说所有参与殿试的贡士都可以获得进士资格。那么,殿试的意义何在呢?一是彰显皇帝的重视与权威,二是对录取的贡士进行重新排名。换句话说,贡士的第一名会元未必就是殿试的第一名状元!殿试排名分为三个等级,即所谓的三甲(不是医院的三甲哦)。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就是人们常说的传胪。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一个同字,区别是非常大的,说明你成绩一般,只是因为会试过了,没有被刷掉而已。所谓“同进士对如夫人”便是世人对同进士出身的调侃,如夫人是什么?小妾!当然,这仅仅是赐进士及第和赐进士出身者对赐同进士出身者的一种轻视而已,实际上能够考中进士者,哪怕只是赐同进士出身,在全国而言也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



考取进士之后,便正式获得了官场的入场券,无论一甲、二甲还是三甲,都会被授予官职,没有例外。通常一甲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一甲第二、三名,也就是俗称的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如果以正七品对应现在的正县处级来算,状元便是副厅局级起步,傍晚、探花是正县处级起步,比现在的公务员国考起步要高多了。



接下来是二甲、三甲,其中一部分人经过二次遴选后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剩余者或被授予六科给事中、六部主事、中书舍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京官官职;或被外放地方,授予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职。总之,无论大小,人人有份。至于之后的发展,那就看个人的能力与本事了。中国历史上默默无闻的状元、榜眼、探花太多、太多,反倒是不少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者却成了国之栋梁。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古代能考中秀才、举人、贡生、进士的难度多大?想想范进就知道了,考了大半辈子,最后还疯了。古代的官职很多,具体秀才、举人这些能当什么官,无法全列出来,我对比现在的职位大家会更明白。

  • 秀才,相当于基层的公务员,属于特权阶层。

  • 举人,正宗基层的国家干部,县局级别。

  • 进士,起步就已经是县局级别,以后发展看自己能力。如曾国藩、李鸿章就是普通的进士,后来都成了正国级。

对于考中进士这些的难度,我也拿现代的难度对比:

  • 秀才,考中难度等于考上现在比较优秀的一本大学,对应普通211/985院校。

  • 举人,考中难度等于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国家级TOP2。

  • 进士,考中难度等于获得牛津剑桥这样的博士学位,世界级TOP10.


古代考试制度由来已久,每个朝代考试的难度和考中后分配的职位都不一样,所以我就拿比较近的朝代来表述。因清朝的科举制度发展比较完善,那就定义为“晚清”。

古代的莘莘学子们悬梁刺股,呕心沥血就为了博得几个头衔,秀才、举人、贡生、进士。但也有不知道真相的人把现在的学历跟以前对比成了,秀才对应小学;举人对应大学、进士对应名牌大学。中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范进中举》,他坚持科考到54岁,一朝中举,直接疯了,如果举人只能对应大学,那么以古代死读书的那股劲,范进肯定不会疯。


都说科举难,却不知道难在哪,可以说科举就是难在录取率,下面分析科举录取率。

科举难度第一步:秀才=985/211本科

秀才考试每三年举办两次,人口大的县录取名额在三四十个,中级县二三十个,小县只有十来个。如果放在今天来算,等于是全县统一考试,要进前三四十名。

举个例子:

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也是非常用功读书之人,但屡次不中,一直考到了43岁,连续考了17次才终于考上秀才。

所以,秀才只是小学水平?如果是这样,古代秀才应该烂大街才对。

科举难度二:举人=清华北大

秀才考完后就开始考举人,秀才已经如此难了,那要举人不是难上天?那是肯定的,不然范进也不会考到54岁才中举人,也不会一激动就疯了。

选拔举人的考试叫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举行,因时逢秋季,又称“秋闱”。此时各省的秀才集中在省会的贡院考试,但可不是所有秀才都有资格参加考试,他们必须是各州、县学政举办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者方有资格参加。

跟我们现在的高考不一样,今年考不过,明年还可以接着考,但这样复读一年,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可是在古代,今年考不上,就得再等三年,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并且举人的录取率可是低得吓人,清朝规定,各省举人录取名额参考各省人口、教育水平高低、每年给中央缴纳税收的金额。缴纳金额高、人口多、教育水平高就多录取些,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为什么说相对而言,再来个数据:

  • 天子脚下的河北省,录取人数为120人

  • 江苏安徽两省合起来,各录取120人

  • 广东、河南、山东、山西、四川这些中等省份,各录取六七十人

  • 浙江、江西、福建算考试大省,各录取八九十人

  • 云南、两湖、广西,各录取四五十人

  • 远的地方,如贵州、陕西、甘肃这些考试小省只能录取三四十人

请注意,以上说的数字不是“每年”,而是“每科”,因为三年才开一科,所以上面是三年每省的录取人数。也就是说平均1年大概只录取40人,小省一年也就是录取15到20人,这个录取率比国内TOP2的清华北大还要低吧。

这样的录取率、这样的科考难度,让考生们压力大到崩溃,以至于经常有考试出现自虐现象。

“场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于蛇,一以烛签自刺,一自碎其睾丸”

这可不是我信口胡说,这事就发生在1903年的浙江乡试的考场。

科举难度三:进士=世界名校TOP10博士学位

考上了举人后,这时统治阶层的最高殿堂向你打开,“会试”在向你招手,在这里你可以放手施展自身才华,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阵容。会试在乡试过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由礼部主持,称为“春闱”。这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场,但录取率低到令人发指,为什么?因为几年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都会一同应试。

也就是说,你要面对的不光是“应届生”,也不光是“复读生”,你要面对的是“历届复读生”。这个历届是多少届,大家都不清楚,可能是三五年前落榜的,也可能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甚至还有六七十年前落榜的。试想下,你要面对的是三五十年前落榜的复读生,五十年,半个世纪,他们还一直在考试,这样的人战斗力得有多强?

从时间线上来说,你17岁参加高考,有一批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和你一起考试,争取你的名额,你觉得你考中的几率多大,你的信心剩下多少?

进士的难度有多大,上面写了应该多少了解了,再来个数据看下进士的录取率:

  • 会试的录取人数没有规定,但一般也就是百余名到二三百名

  • 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也就是录取了406人

  • 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一共就录取96人

  • 清朝267年开科112科,总录取的进士人物为26849人,按清朝统治时期267年算,平均每年录取100人,平均每科录取240人。

这样的考试难度,这样的录取率,已经等于世界TOP10的大学博士学位难度了。世界排名十的大学,每年合计产出的博士生应该多于进士的十倍不止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当你走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走过了童生-秀才-举人-贡生后,你现在就是庞大帝国统治阶级的一员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放声大笑了。现在的你可以在这个国度横行无阻,吃喝不愁,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买你的账,所以你真的可以笑了。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一下,为什么成为进士可以大声欢笑

按60年为一代人来算,清末咸丰11年、同治13年、光绪34年,三朝一共58年,录取的进士人数分别为:

咸丰1046人、同治1588人、光绪4088人,合计6688人。再看这一时期的全国人口,大概为4亿人左右,4亿人里录取6688人,大概是0.0017%,也就是万分之0.17,十万分之1.7,百万分之17,100万里录取17人,是不是可以放声大笑,如此低的录取率,其难度大到难怪那些考生捏爆一个蛋。

科举制度的难,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别说范进会疯,换我,我也疯。


大国布衣


科举制度是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就是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科举是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径。

清朝时,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进士(贡士),殿试分三甲,下面我们看看明清特别是清朝为例,看看各级科举考试合格者能做什么官?

院试考秀才,不能做官

院试,是由各省教育主管官员学政主持的地方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全部考试合格者称秀才,又称生员,因为只有考中秀才,方具备进入官方学校(包括府、州、县等举办的学校)学习。

只有进入官学学习,才具备进一步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清朝不支持读书人自学,直接报考举人或进士,必须经由官学报考。

秀才是功名的一种,也是最低级的功名,秀才不能做官,本质上还是百姓,不过可以享受免赋税徭役、升堂时免下跪礼等待遇,很多秀才一辈子考不中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只能为自己这一点点“特权”沾沾自喜。

乡试考举人,可以做官

乡试,是各省自行组织,在省城举行的考试,参加考试者都是秀才,考中的叫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就是因为曾在乡试中高居榜首。

考中举人后,可以进一步向上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如果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做官,但是需要参加吏部“大选”,但不一定能选上。

首先,吏部大选得要有“缺额”,“缺额”不常有;其次,有“缺额”时,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一点不比考进士难度小;再次,参加大选,走后门打招呼的很多,不花钱没关系,根本竞争不过人家;最后,举人做官只能做最低级的佐贰官员,如主簿、县丞等,只有极少数能靠自努力升迁,做到州县主官。

会试考贡士,直接做官

会试,是礼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参加者都是各省选拔出来的举人,考试合格者被称为贡士,因为是各省举人齐集京城考试,相当于各地向朝廷推荐人才,所以被称为“贡士”。

贡士需要再参加殿试,殿试通过后赐出身,才能叫进士,但从实际情况看,只要通过会试考中贡士者,基本都可以获赐进士出身,所以后人也常把进士等同于贡士。

殿试是由皇帝亲测,根据考试成绩排出等级名次,其中一甲3名,分别是状元、榜眼、谈话,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也就是说,三甲指的不是殿试的前三名,而是三个等级,我们现在时常用“名列三甲”形容前三名,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错误,真正的前三名应该是名列一甲。

考中贡士者,可以直接授官,一甲前三名授官最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进士则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从考中难度来看,科举考试越往上,录取率越低,考试难度越大,呈现金字塔状分布。考中的级别越高,做官的起点越高,所以读书人都把考中进士作为毕生最高追求,只有屡试不第的举人才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做一个芝麻官。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考取了秀才、举人、贡士之后按理来说都不能直接做官(举人、贡士若是国家正处在用人之际也是可以当官的,不过是非正常途径罢了),只有在得到皇帝认可的“殿试”中被录取成为进士才能名正言顺地步入官场。


秀才

本意是指才华灵秀之人。

农人之子常为农,扑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是赖也。—《管子·小匡》

在唐宋时期,“秀才”是用来泛指读书人的,这个称号并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

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秀才”这个名目也变得来之不易了:首先要在“童子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后被录取,然后在能成为府学、县学的生员后,饱览四书五经,大概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才能称之为“学者”,即秀才。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在第一关“童子试”中屡战屡败,读了一辈子的书到死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可悲!

举人

举人本意是“被推举之人”,得名于汉代的察举制,到了明清时代则成了乡试录取者的代名词。

考上了秀才之后要想接着往仕途发展就得接着参加乡试(省级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被录为“举人”。


成为了“举人”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官场,即使在日后的会试中名落孙山也仍然有当县令这一类地方官员的机会。

贡士

别以为考上了举人就万事大吉了,古代读书人要想真正出人头地还得接着考“会试”(国家级考试),会试中的金榜题名者就称为“贡士”。

进士

“贡士”之后便是古代文人心向往之的最高名誉“进士”了。

高中了“贡士”之后,就意味着全国性的考试都不在话下了,才可以参加由皇帝亲自选题的“殿试”,而殿试中的前三名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难度如何


照这样说,在明清朝考取一个秀才已经是难如登天了(其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外省学生考清华北大),要是考中了举人、贡士、进士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这也难怪古人都把科举高中认为是“光耀门楣”的事!

“科举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真没说错。幸好我们没有生在封建社会,不然也难免不会成为孔乙己、范进那样的人,你们说呢?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


晓史才能明事


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都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考中者的称呼,秀才是读书人的第一道门槛,只要通过县、府、院组织的考试,考中即为秀才,也称进学;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也叫孝廉,我们熟悉的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叫贡士;贡士随即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多人,赐同进士出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贡士参加殿试都能成为进士,殿试只是排一下名次,不存在落第的情况。

秀才一般没有担任朝廷命官的机会,可以做乡村教师,办个私塾,给孩子们开蒙。举人可以做教谕之类的教育官员,也有做知县等基层官员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中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访,书中这样写道:“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晚清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后来封侯拜相入阁,但他靠军功上去的,这属于特例。进士出身的都能担任朝廷命官,名次高、学问好的可以进翰林院,干上几年十几年可以当侍郎、尚书,也可以外放封疆,前程光明;名次和学问差点的进士也能分配到各省担任知县,运气好的可以干到督抚大员,一般当个知府没问题。

至于古代科举的难度,应该比今天的高考难。举一个例子,明清两代共录取进士51624名,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05年废除科举,一共537年,平均每年录取不足百人,比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少多了——难怪范进中个举人都高兴疯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古代科举有多难?解缙、杨慎、徐渭,大明朝三大才子,然而徐渭却只是秀才:他考了8次举人不中!再想下那些一路过关斩将的学霸...我们常叹古人那么博学有才,这毫不夸张。



古代科举考试完美攻略

古代科举制度到底有多难

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主考八股文,出题四书五经。文章风格、布局、字数都有规定。考科举,从四岁就要背书学习,从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由简到难,滚瓜烂熟。

当然,这远没结束,还有一大硬件:写诗。不会写诗,做秀才都不够格,还考进士!

八股文写的天下第一,也不见得你真行,因为到了殿试,还要考策论和史学:要博古通今,有灵心、慧眼和辨思,书呆子就不行了。




最后完美过关杀入殿试,成功了。But,大才子龚自珍“楷法(字)不中程,不列优等,不得入翰林”。所以老龚说“他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史载,朱元璋欲点解缙为状元,但解缙人矮,性不羁,名不吉:“解”谐音“泄”、“谢”; 名“缙”为官; 字“大绅”为绅士。解缙最终状元变二甲第四。


科举考试录取率极低(以明朝为例)

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衰于清,以明清最完善,我们就以明为例。

秀才录取名额:一个大县约30~40人;小县10人左右。姑且按一个县平均录取25名秀才。

举人录取名额:整个明朝录取举人共11万左右。11万÷276年=398.5人。全国一年才录取398个举人,当然最可怜的是那个半个人的。

进士录取名额:明朝进士共约24600人,均分到每年,大概全国录取进士90人!

明朝人口约1.5~2亿,大家感受下,这个科举晋级难度,估计下自己在古代是状元或探花🤓。


秀才到进士的巅峰逆袭之路

古代科举考试晋级之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共四级。

1.院试:即考取秀才资格。登科前叫“童生”、“孺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其实老百姓眼里,秀才是很有才分的,很光彩的。

官职前途:秀才,最低等级功名,并无入仕资格,当不上官。但秀才再低也是功名,享有见官不跪、免除徭役、罪不上刑等特权。秀才有些实惠好处:当地办个学堂,当个老师;在县衙谋个文秘等差事;或就近县府学校再学习,再往上考。


2.乡试:即考取举人资格。三年一考,考生为秀才,考中后是举人,第一名举人称解元。考期八月,故又称“秋闱”。 习惯上俗称举人为“老爷”,雅称孝廉。举人基本就卡住了,再升难如登天。

官职前途:于普通人家,举人足以光宗耀祖,十里八乡都会知道,社会地位挺高。举人可出仕为官,大概九品、八品小官。举人是地方上层阶级,名下土地不用交税,乡绅、土豪、县衙都会很给面子,县太爷也常请当地举人前去议事。


3.会试:即考取贡士资格。考点为所在首都礼部官衙,考生为举人,登科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所有贡士都是准进士。考期在乡试后次年春, 故称“春闱” 。

官职前途:举人属于省府公务员,贡士属于被中央政府录取的学生,但是,目前只是取得了殿试资格,所以这不代表贡士就可以进中央当官。


4.殿试:即考取进士资格。殿试就牛了,中央在向你招手,皇帝亲自主持,登科就叫进士。殿试分三甲,一甲仅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所谓若干,不定,百名上下,但以上都是进士(只排名,不刷员)。如解缙、纪昀和纳兰性德,均二甲第四,即全国第七。

官职前途:进士已经封顶,都够格做京官,都是处级干部了。当然,也有些桎梏和潜规则,尤其三鼎甲,必是才学+才情+人品+相貌皆出众,否则梦都不用做。但无论如何,对他们来说,机会有了,人生巅峰有多高,就看各自本事了。


总结

古代科举制度有多难,多折磨人,可见一斑!太多人终生都考不了一个秀才!蒲松龄71岁才中贡生;祝枝山19岁中秀才,考7次不中进士;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徐渭终生未中举……

当然,再变态的科考,总有变态的考生。大明三大才子中的另外两位:解缙和杨慎,都是19岁中进士;苏轼20岁中进士;柳宗元21岁中进士……

什么概念?就问你19岁能刷到清华博士后吧?19岁中进士比这难多了!三年一考,很多不定因素,还有书法、品性、身高、相貌等形式,一样不出众,注定进不了一甲。弱冠之年便从小虾米刷到了顶级,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上弦月A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215个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今天要给大家聊的问题是在古代,如果说中了秀才,举人或者进士能够当上什么样的官?考中难度大不大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呢?首先我们来搞清楚各个阶段的到底是个啥意思。

1、童生

在明清科举制度中,无论年龄大小,在获得秀才资格之前,都是被称为童生或儒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童生与未获取录取秀才的学生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明代的历史记载,只有通过县试,府试两项评估的学生才能称为童生。而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那些取得好成绩的人才可以成为秀才。

2、秀才

秀才是从隋朝时期才开始有的。直到唐朝时期,秀才才变为了常科考试。但后来,“秀才科”这门考试被废了,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秀才慢慢成为了很会读书的泛称,而到了宋朝时期,只要经历过府试人,就可以被称之为秀才。而能考取秀才的,是可以不用在官老爷那儿下跪的。并且税收也会减少。

3、举人

举人的说法,要从汉代说起。因为当时都比较流行,推荐贤才的制度,所以“举人”被称为所举之人。唐宋两个时期的时候进士有了“进士科”只要是去参加了考试,有司贡举者,就会被称为举人,而到了明清时期,只要是在乡试当中“中试”了就会被称为举人或者叫做状元。

4、贡士

贡士意味贡献给皇帝的举人。中了举人后就可以参加贡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VIP),不会授官出仕,但会取得了参加最后一关殿试的资格。

5、进士

通过最后一级殿试的考试者,被称为进士。隋炀帝年间开始开设进士科目。到了唐代也设有此科,凡应试者统统之为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中了进士就非常厉害了,可以说是直接到达人生巅峰,多数都可以做到京官。

至于考试难度应该是逐一加深的。有一个朝代的科举制度是不一样,所以我们这里以明清为例,只要通过了县试和府试的就可以称之为“童生”难度不大,考过了就像小学毕业一样,所以童生是最简单的。

到了秀才,这个是参加了院试,童生当中成绩最好的。难度就像中学当中全年级第一样。难度不算特别大。

秀才才去考举人,就像是考大学一样。而且是一本大学,这个难度大家可想而知。考完举人还没有完,还要参加一次测试来评估是否有做官的资格。这次考试难度就相当于现在考硕士的难度。而且是一流大学的硕士。

再后来从举人考取贡士。难度大家就可以理解为考博士的那种。而且是一流专家。

从贡士考取到进士,这个难度就相当于博士还要成为博士后,并且还是领域专家的头几名的难度,并且还要有资格给国家出谋划策的那种专家。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能考取到进士,应该说是难度相当之大。但由于古代的人口没有现在人口那么多,所以大家可以把刚才锬锬所说的这些难度有所降低。不管怎么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代也有很多名人是怀才不遇,考了一辈子也没有考上。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