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癌症過度治療?

青青養生堂


癌症過度治療在臨床上確實是存在的,而且不是個例,這其中有醫生的原因,治療前對病人整體評估不足;也有病患方面的原因,強烈的求生慾望讓不少病人和家屬病急亂投醫。

去年曾收治一個肺鱗癌晚期病人,病人經歷了漫長的放療和化療過程,後疾病進展出現呼吸衰竭,病人肺功能和營養狀況都極差,可以說已經是終末期了,但家屬仍然不能接受現實,在外院自行購買了安羅替尼並給病人吃,勸說也無用,結果病人吃了3天藥就去世了。病情到這個時候還給病人吃靶向藥物,明顯就是過度治療了。其實有時候家屬需要理性理智一點,要坦然接受現實,當疾病發展到無法控制,病人極度虛弱的時候,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點滴的溫暖,而不是找什麼藥試圖去扭轉疾病發展。

最近聽說老家有個遠方親戚去世了,還蠻驚訝的,因為年前還看到他說確診食管癌準備去開刀,當時精神狀態很好,說話中氣十足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走了。看了一下他的出院記錄,得知手術前CT上就顯示除了食管癌,肺部有磨玻璃結節,懷疑早期肺癌,於是手術時一併切除了,術後病理提示肺部為轉移灶。術後一個半月做PET-CT發現不僅肝臟多個轉移灶,縱膈和腹腔也有多發淋巴結轉移。又過了半月準備在腫瘤科化療的時候查胸部CT發現肺部兩個空洞,考慮是結核所致,後來肺功能逐漸下降出現呼吸衰竭。這個病人如果當初不選擇手術,可能生存期不會這麼短,手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創傷,術後身體整體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身體基礎較好的人一般經過一個月的調養能夠恢復,而如果本身身體狀況很差,病情又比較晚的話,手術有時候會雪上加霜,腫瘤不僅爆發式生長,還會引起其他感染性疾病出現,比如這個病人在免疫力極度低下的時候結核出現活動引發空洞出現。

“過度治療”的根本原因是錯誤觀念誤導,是“以病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要知道癌症是個全身性疾病,並不是切除了就沒事了,也不是用超大劑量化療和放療,癌細胞就全部殺死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治療方式對癌症病人來說是不利的,所以現在的治療理念是強調規範化的個體化治療。手術也好、化療放療也好,都是雙刃劍,使用前需要嚴格的評估,預測利弊。家屬有時候也不能急躁,不要總想著要醫生用盡一切辦法把體內的壞細胞趕盡殺絕,要知道任何一種治療都有不良反應和併發症。有時候治療溫和一點,步子邁小一點,對病人的體質恢復和生活質量提高更有益處。對於晚期癌症的治療,除了設法延長病人的生命以外,更要關注病人的生存質量,這應該是治療腫瘤的宗旨之一。

如今隨著體檢的普及,很多人發現有肺部小結節和甲狀腺結節,尤其是肺部小結節,門診諮詢的肺結節病人問的最多的就是,這是不是肺癌,要不要切除,要知道肺部小結節以良性居多,沒有任何證據高度懷疑是惡性之前,不要隨意動刀,定期複查隨訪是關鍵。不然,白挨一刀,不僅身體受了創傷,而且以後肺功能也會受影響。

癌症過度治療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會讓病人揹負沉重經濟負擔,最後人財兩空。所以作為醫生要擯棄生命不息,化療不止的落後理念,作為家屬和病人有時候要更坦然的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不要病急亂投醫。


胡洋


【 編號WD584】

癌症治療是極其複雜的,需要綜合癌種、組織分級、分期、年齡、體力以及經濟能力等等各種因素,一個合理的治療既不能治療不夠也不要過度治療。治療不夠、或者放棄治療是令人惋惜的,但是過度治療也是痛心的,不是大家所說的“盡心了、心安了就好”,而有可能讓病人遭罪、生存時間並沒有延長!

許多癌症我們認識還不是完全清楚,難以精準治療,其中就有可能出現過度治療。大多數常見癌症早期、Ⅰ期手術之後是不推薦輔助放化療的,但是有20-30%的病人會在5年之內出現復發、轉移,如果能預知哪些人群會復發,術後給予輔助治療,可能效果要好一點吧。基於這種想法,有早期患者在術後會做輔助化療以鞏固療效,但是這樣有70-80%的患者就過度治療了,基於循證醫學是不推薦這樣做的。

非小細胞肺癌ⅠB期,我們國家醫學專家不建議術後輔助化療,但是國外醫學建議ⅠB期具有高危因素,比如腫瘤脈管浸潤、低分化、年齡小於45歲、淋巴結檢出數目少等,是考慮術後化療的,許多醫院也都按“考慮”化療,這樣就有可能過度治療。這種情況還見於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

癌症晚期過度治療說的要多一些,尤其手術。許多人術後(非搶救、姑息性手術)僅僅兩三個月的生存期,應該就是被過度手術了。一些惡性度很高的腫瘤,比如膽囊癌、胰腺癌、小細胞肺癌手術應該慎之又慎。許多癌症晚期、Ⅳ期沒有危及生命、或者沒有非手術不能緩解的症狀時是不要手術的。有胃癌患者鎖骨上淋巴轉移成團塊狀,病人未出現梗阻、穿孔等,體力也還算好,手術後被告知腹腔內這轉移、那轉移……



①不要“急”。病人、家人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癌症治療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也許可能有幾個方案,某些方案醫生也不能判斷優劣。需要全面檢查評估,儘可能精確瞭解目前病情、治療方法、效果以及大概花費,“知己知彼”麼。有一些手術適應症不是很明確,尤其是癌症手術,很有可能被手術,儘可能地少一些“開關”手術。

②多同主診醫生溝通,信任很重要。一個醫生經過醫學院校上學、工作後進修、學習,才得以勝任某些醫學領域工作,專業技術應該不容質疑吧?醫生去醫院工作,不會和病人、家人爭執某些醫學問題,一些質疑可能造成治療不夠,也可能過度醫療,尤其是過度檢查。

③必要時尋求第二診療方案。就是找其他醫生、醫院再看看,這是技術性的事情,不是不信任主診醫生,一個好的醫生是不反對、抵制這樣做的,甚至希望這樣做,需要治療的是疾病,不是誰的“面子”。癌症治療提倡多學科協作MDT,也就是儘可能地多一些醫生的意見。

癌症治療某種意義上講是需要群策群力,需要病人、家人、醫生以及其他相關的人一起去努力,共同抗擊疾病,期望有一個好的結果。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癌症的患者,過度治療和治療不足都是存在的,過度治療會導致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療,大家都知道,無論是手術,放療還是化療,對身體都會有一些損害的,如果不需要接受治療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療,就是過度治療,不僅對患者的身體有害處,還會增加患者的費用。所以,患者不能接受過度的治療。如何避免過度治療呢,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每一種癌症都有與之對應的臨床指南,最權威的是美國NCCN癌症治療指南,還有歐洲的癌症診療指南。美國和歐洲的患者,體質與國人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國內也有專門的癌症診療指南。指南規定了癌症的診斷,分期,治療和複查原則,根據患者的腫瘤分期,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也就知道了。

但是,指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不斷有新的治療方法,新的臨床數據湧現,所以,臨床指南每年都在更新。所以,醫生們也要時刻學習,與時俱進,按照臨床指南,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臨床指南是死的,人是活的,患者不可能按照書本或者指南來生病,需要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例如患者的體力情況,既往治療情況,既往有沒有心肺疾病,合併症,既往手術史等等。還要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條件,承受能力等等。

臨床指南是我們的指導綱要,一個好的醫生,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恰當的治療手段。

現在的治療方案,是根據群體數據制定的,例如某一種化療方案,有1000名患者參加臨床試驗,化療組500例,不化療組500例,化療組的生存率比沒有化療組絕對值提高了5%,差別達到了統計學意義。那麼,根據這個臨床數據,化療可以顯著提高生存率,所有的患者都要接受化療,這些意見會寫入指南。然而,實際上,在這500例化療的患者當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化療中獲益,可能有100例甚至更多的患者,儘管接受了化療,但是生存期並沒有延長,那麼這部分患者就是過度治療了。

現階段,我們還無法精準的預測,到底哪些患者對化療敏感,哪些患者對化療不敏感。在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基因檢測,尋找對化療敏感的基因,預測哪些患者接受化療可以獲益,哪些患者不能獲益,做到真正的精準化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很多患者可能聽說過過度治療,但對其認識卻不多。過度治療,就是超出患者疾病的治療需求。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過度治療很普遍。哪些行為是過度治療,又有哪些表現呢?

1、過度手術:醫生盲目追求手術大和廣,鼓勵多切除周圍正常組織,手術範圍越來越大,

或者是根本不需要進行手術的前提下為了穩妥和保險而選擇一刀切,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治療與後期的康復。

臨床上,有宮頸上皮內瘤患者和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宮頸癌患者本可以選擇宮頸廣泛切除,卻在很多情況下為了追求近期療效提高療效和生存期的延長,子宮全部切除,有的甚至切除了雙側卵巢。

2、加大放化療劑量:有患者和醫生擔心放化療不起作用,想通過增加放化療劑量或者延長放化療週期來延長生存期,但放化療是把雙刃劍,過度放化療可能還會加速病情惡化,甚至加速患者死亡。研究發現,增加放化療劑量不一定可以改善生存率,但會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傷,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患者後期生存質量。

癌症患者可以結合禾存有機硒。近年來,對硒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作用及抗癌作用機理等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結果表明硒在降低人類癌症,特別是在胃腸道、肝臟和呼吸系統癌症發病率方面可能有著重要作用,補硒能使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在癌症高發區採用硒干預也獲得了良好的防癌效果。

3、盲目服藥:盲目使用藥理還未證實、藥效尚未了解的治療手段,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恨不得將所有道聽途說的方法全都嘗試一遍,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傷害,得不償失。

1、學習癌症相關知識:確診癌症後,家長和患者要積極學習癌症相關知識,瞭解病因、治療方案、護理方案、預後等。

2、積極和醫生溝通:主治醫生對患者病情最為了解,多和醫生溝通,治療過程中有任何疑問,都要積極諮詢,將疑慮和醫生說出來,聽取醫生的解答和建議。多和病友溝通,交流治療心得。

3、保持理性:治療時要相信科學,尋找正規治療方案,在醫生提出治療建議後,患者和家屬在選擇治療方案上,不要盲從和迷信,科學考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青青養生堂


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回看幾十年前,可以說“癌症過度治療”在醫學界曾經幾乎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這是由於早期人們對於癌症的認識水平比較侷限,能夠選擇的治療手段也較為有限,因此難免會出現“儘可能加大治療力度=改善預後”這樣的誤區。


不過隨著醫學的進步,對於癌症的治療一方面在遵循指南的基礎上日益走向精準化、個體化,另一方面也逐漸走出了“只求生存時間不問生活質量”的誤區。以乳腺癌為例:在手術方面,從最初Halsted提出的根治術,到改良根治術,再到目前對於部分患者行保乳+放療,趨勢是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把手術“越做越小”;在非手術治療方面,從最初的大劑量化療+放療,到後來的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以及近期大熱的免疫治療,大的趨勢也是要儘可能選擇適合個體的手段來儘可能減少副作用。


以上是單純從治療角度出發所說。還有另一個方面是要考慮患者和家屬的個人意願。比如在臨床上有些患者被確診屬於癌症終末期,原則上再進行任何治療都很可能難以獲益。但患者和家屬一時間難以接受,不甘心放棄。這時醫生就會面臨一個是否要“過度治療”的難題了。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癌症是可怕的,尤其是晚期癌症。隨著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對癌症也重視起來。但遺憾的是目前癌症的治療還沒有大的突破,對於晚期癌症即使投入再多金錢也救不回一條命,因此如何避免癌症過度治療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早期癌症,務必積極行手術治療,越早越好。對於晚期癌症,應該視情況而定。例如現在對肺癌的研究較為透徹,藥物也有很多選擇,尤其是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面試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對於這類病人,建議聽從醫生建議規範治療。對於有些癌症如肉瘤、肝癌和胰腺癌如果發生轉移,可以選擇的藥物很少,又比較昂貴,關鍵是效果很差。建議以對症治療為主,比如止疼和營養支持。我覺得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應該優先考慮患者的生活質量,量力而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三個要點:一個理論邏輯,一個自我判斷,一個個人自信。

一,理論邏輯要點

現有任何治療手段,都不能滅殺乾淨癌細胞。尤其不能清除癌幹細胞。

這是大量臨床實踐證明的真理。

手術切除,不能徹底清除循環系統的癌細胞。放療化療也不能100%滅殺機體中的癌細胞。

而剩餘癌細胞,就是轉移復發的種子!

癌症的治癒,不是依賴於癌細胞滅殺如何,而是決定於機體活力免疫力良好與否,以及致癌傷害清除與否。

這也是臨床實踐證明的真理!

這樣的話,癌細胞總會存在,逆轉與癌細胞存在與否無關。——這就是我們不必糾結於要實行多麼強大的劑量放療化療的根據,更是我們堅決杜絕過度治療,破壞機體活力的根據。

二,自我判斷是否過度的標準

1,從開始治療,到任何階段,個體感覺不能體力精力日益下降,走向崩壞。

2,胃口食慾要有基本正常,不能喪失而後導致情志低落。

3,應當始終能夠應付工作生活事務,不能經過治療失去基本生活能力。

這是最起碼的標準。比這個再嚴重一點,就是嚴重的過度治療。那不但毫無意義,而且必定導致癌症反撲進展。

化療會加速轉移,化療減半不會影響壽命。這都是英美最新研究結論。這由不得我們不信!

三,你要時刻確信,癌症的逆轉完全依靠的是機體活力免疫力良好

這個是以心態良好、心理平衡為基礎,以個人飲食起居正常、工作生活正常為保證的身體機能狀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癌症,任何階段,都有逆轉的可能。

所有抗癌成功的例證,都是這個經驗。這更由不得我們不信!

逆轉癌症:避免過度治療,然後機體活力四射,基本都能實現。

回答如上。


春雷滾滾2


在美國,癌症就是慢性病,因為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祈禱][祈禱][祈禱] 而在中國,癌症就是絕症… 因為五年生存率才30%,不僅遠遠達不到美國的水平,還遠遠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為什麼科技高速發展30年後5年生存率還在原地踏步走? 這是為什麼?是中國人諱病忌醫嗎?是中國人捨不得花錢嗎?是當今中國的醫療技術水平不夠嗎?! 請看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組數據: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1/3的癌症是可以長期帶瘤生存的; 再看中國醫療界公認的一組數據:在中國,有1/3的癌症病人是嚇死的,1/3的癌症患者是被治死的,只有1/3的癌症患者是因病死亡。 如此便是這樣一個 結果:中國式的癌症觀念及中國式的過度醫療是導致中國癌症患者死亡的禍首。

請參見一一《我的重生手記》,作者:人民日報著名記者 暢銷書作家 凌志軍



手機用戶62442284914


癌症是原有的不科學生活方式造成的,一旦確診,必須通過手術進行摘除,但除早期外,晚期擴散多器官患者除了沉重心理負擔外,是否再次甚至多次手術已成為許多患者和患屬的選項,再加上多次放化療對身體免疫系統的摧殘,生活質量己無從談起,許多家庭也因為鉅額的醫療費用而債臺高築,動搖的是一家人的今後生活基礎。人其實必有一死,其生存質量才是重點,許多後期癌症患者己是生不如死,大可不必在西醫手術+化療+放療中絕望,完全可以嘗試副作用小的中藥+艾炙+心態+營養+運動的方式,我聽說過有旅遊和積極融入田園生活而自愈的病人,未有聽說過度治療而荃愈的癌症患者,至於一面倒的過度醫療,是因為患者+患屬+醫院三者相互綁架在一起造成的,患者求生慾望強,情有可原,患屬也不願意落下不孝不悌的名聲,情有可衷,醫院是皆大歡喜。現在國家醫療管理部門已發現了此類過度醫療方面的問題,今年已先後出臺了若干癌症診療規範和禁止過度輸液的條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人生意義和生命真諦的無知。端正心態,改變原有生活方式,積極規範嘗試多門類的治療方式,說不定上帝準備給你關上生命之門的同時,有一扇開啟的窗戶迎來你新生活的一線晨曦。

謝謝!


汪叔華


國家需要出臺法制來約束醫院醫生對癌症患者負責任的醫治,不能為了用藥拿巨大回扣而不顧患者身體是否能承受進行強制治療,這種醫生應該三代不得從醫才是,特別是腫瘤醫院主任級別的多數,真不可思議,全國都要嚴打嚴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