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開羅有什麼經典的景點呢?

小飛飛223053938


開羅有埃及國家博物館。



《開羅埃及博物館》一書中介紹“法國建築師杜爾農設計的這座位於埃及解放廣場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是遊客的必經之地,這裡可以說是貯藏埃及文明瑰寶的大型倉庫。” 確實,如今能感受到古埃及文化的景點除了金字塔就只有國家博物館了。 館內小展廳很多,一共兩層。由於出土的文物太多太雜,很多石雕、瓦罐都沒有介紹標籤,隨意堆放在角落裡。



木乃伊

重中之重,木乃伊還是最吸引眼球的。進入展廳後,遠遠就能看到乾枯黝黑的屍體,皮包裹在骨頭上,真心有點毛骨悚然。據介紹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深層含義是因為他們認為肉體和靈魂是分開的,任何人只要經過“來世審判”考驗就可以復活。 所以不論貧富,人人都渴望自己死後能被製作成木乃伊,待完成冥世闖關後,靈魂可以回家(復活)。


圖片拍於開羅法老村的複製品,埃及國家博物館內木乃伊不讓拍照。


據悉木乃伊的下葬儀式多達70多個步驟,而木乃伊製作也需要70天之久。製作過程約分為三步:1.首先需要在鹼液池內清洗屍體。除了大腦和心臟,全部內臟要泡在鹼中脫水後,保存於諾皮斯罐子內(這種罐子有荷魯斯四個兒子的頭像,保護死者不同部位的內臟)。古埃及人認為心臟是與神靈溝通的媒介不能與屍體分離;無用的大腦使用鐵鉤從鼻子深入後搗碎,腦液從鼻孔留出體外。2. 屍體完成40天的脫水處理後,將腦子和身體內填充上防腐材料縫合。3. 對屍體進行美妝例如帶上假髮或者假眼珠,再用亞麻布全身包裹,將死者雙臂抱於胸前後放入人形棺內。


圖片拍於開羅法老村的複製品

圖片拍於開羅法老村的複製品

圖片拍於埃及國家博物館,用於裝內臟的四個罐子


《古埃及探秘》一書中還提到為了保持木乃伊臉部不變形的竅門:在木乃伊臉上劃出很多小口放入填充物,使死者的臉看起來飽滿,免受下陷的困擾。木乃伊製作過程不僅費時,還費錢。 藥品、香料、護身符等物品姑且不說,包裹一個屍體可能就要用掉上千米優質亞麻布。這讓窮人又如何能承擔的起呢?


埃及國家博物館專門有一個動物木乃伊展廳。古埃及人認為來世與現實無差,所以儘可能的將現實中的東西保存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動物木乃伊。讓我震驚的是有隻鱷魚木乃伊約有3-4米那麼長,鱷魚頭就佔了身體的三分之一。我站在窗前默默嘀咕:如果它還活著,一張嘴就能吞下一個活人吧。



黃金面具

黃金面具,顧名思義全金打造的面具。其擁有者為圖坦卡蒙,一位10多歲的年輕法老,在位只有九年。 《法老的詛咒》一書中介紹這位年輕法老似乎腿部受傷、頭部受到重擊,彷彿經歷了非正常的政治死亡。但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哈瓦斯博士反駁稱,這位法老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行動不便,可能死於腿部傷口的感染。


圖片來自於網絡,博物館內的黃金面具被禁止拍照。



法老圖坦卡蒙的墓穴被發現不久後,參與者接踵而來的死亡、病逝的新聞,讓人聯想到了圖坦卡蒙墓入口的咒語。《古埃及探秘》一書中記錄了這條咒語:“誰驚擾了幼王的安眠,冥神之翼江降臨到他的頭上。" 但墓穴的發現者卡特一直安好無恙直到60多歲去世,他推斷也許是因為上千年的墓室內產生了某種特殊細菌,才導致了這一系悲劇發生的罪魁禍首。傳說中很多事情無法解釋,誰又說得清呢?只是單純覺得世上不會有那麼多巧合吧。



除了熟知的木乃伊和黃金面具展廳,其他更多的都是神像、法老的雕塑。由於埃及總督默罕默德-阿里時代最初對古文物關注度不高,導致很多文物成了交易的籌碼流入了歐洲市場。當我詢問木乃伊的數量時,法老村的導遊介紹目前保留下來的木乃伊都已經在博物館裡了。很早以前有隨意低價買賣木乃伊的情況發生,導致很多文物都已無法追尋。 《法老的詛咒》這本書的前言中介紹的很好,“只有以歷史為鑑的國家,才會比其他國家走的更穩,發展得更好”。 看到如今黃沙漫天的埃及才會深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我是講道理的北極熊,離開北極看世界,分享旅途趣事,歡迎和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