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开罗有什么经典的景点呢?

小飞飞223053938


开罗有埃及国家博物馆。



《开罗埃及博物馆》一书中介绍“法国建筑师杜尔农设计的这座位于埃及解放广场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游客的必经之地,这里可以说是贮藏埃及文明瑰宝的大型仓库。” 确实,如今能感受到古埃及文化的景点除了金字塔就只有国家博物馆了。 馆内小展厅很多,一共两层。由于出土的文物太多太杂,很多石雕、瓦罐都没有介绍标签,随意堆放在角落里。



木乃伊

重中之重,木乃伊还是最吸引眼球的。进入展厅后,远远就能看到干枯黝黑的尸体,皮包裹在骨头上,真心有点毛骨悚然。据介绍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深层含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分开的,任何人只要经过“来世审判”考验就可以复活。 所以不论贫富,人人都渴望自己死后能被制作成木乃伊,待完成冥世闯关后,灵魂可以回家(复活)。


图片拍于开罗法老村的复制品,埃及国家博物馆内木乃伊不让拍照。


据悉木乃伊的下葬仪式多达70多个步骤,而木乃伊制作也需要70天之久。制作过程约分为三步:1.首先需要在碱液池内清洗尸体。除了大脑和心脏,全部内脏要泡在碱中脱水后,保存于诺皮斯罐子内(这种罐子有荷鲁斯四个儿子的头像,保护死者不同部位的内脏)。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不能与尸体分离;无用的大脑使用铁钩从鼻子深入后捣碎,脑液从鼻孔留出体外。2. 尸体完成40天的脱水处理后,将脑子和身体内填充上防腐材料缝合。3. 对尸体进行美妆例如带上假发或者假眼珠,再用亚麻布全身包裹,将死者双臂抱于胸前后放入人形棺内。


图片拍于开罗法老村的复制品

图片拍于开罗法老村的复制品

图片拍于埃及国家博物馆,用于装内脏的四个罐子


《古埃及探秘》一书中还提到为了保持木乃伊脸部不变形的窍门:在木乃伊脸上划出很多小口放入填充物,使死者的脸看起来饱满,免受下陷的困扰。木乃伊制作过程不仅费时,还费钱。 药品、香料、护身符等物品姑且不说,包裹一个尸体可能就要用掉上千米优质亚麻布。这让穷人又如何能承担的起呢?


埃及国家博物馆专门有一个动物木乃伊展厅。古埃及人认为来世与现实无差,所以尽可能的将现实中的东西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动物木乃伊。让我震惊的是有只鳄鱼木乃伊约有3-4米那么长,鳄鱼头就占了身体的三分之一。我站在窗前默默嘀咕:如果它还活着,一张嘴就能吞下一个活人吧。



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顾名思义全金打造的面具。其拥有者为图坦卡蒙,一位10多岁的年轻法老,在位只有九年。 《法老的诅咒》一书中介绍这位年轻法老似乎腿部受伤、头部受到重击,仿佛经历了非正常的政治死亡。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博士反驳称,这位法老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行动不便,可能死于腿部伤口的感染。


图片来自于网络,博物馆内的黄金面具被禁止拍照。



法老图坦卡蒙的墓穴被发现不久后,参与者接踵而来的死亡、病逝的新闻,让人联想到了图坦卡蒙墓入口的咒语。《古埃及探秘》一书中记录了这条咒语:“谁惊扰了幼王的安眠,冥神之翼江降临到他的头上。" 但墓穴的发现者卡特一直安好无恙直到60多岁去世,他推断也许是因为上千年的墓室内产生了某种特殊细菌,才导致了这一系悲剧发生的罪魁祸首。传说中很多事情无法解释,谁又说得清呢?只是单纯觉得世上不会有那么多巧合吧。



除了熟知的木乃伊和黄金面具展厅,其他更多的都是神像、法老的雕塑。由于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时代最初对古文物关注度不高,导致很多文物成了交易的筹码流入了欧洲市场。当我询问木乃伊的数量时,法老村的导游介绍目前保留下来的木乃伊都已经在博物馆里了。很早以前有随意低价买卖木乃伊的情况发生,导致很多文物都已无法追寻。 《法老的诅咒》这本书的前言中介绍的很好,“只有以历史为鉴的国家,才会比其他国家走的更稳,发展得更好”。 看到如今黄沙漫天的埃及才会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是讲道理的北极熊,离开北极看世界,分享旅途趣事,欢迎和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