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哥哥共同出錢安葬爸爸,事完後他居然不算賬,也沒有記賬,就說錢花完了,該怎麼辦?

方炫懿


有必要這樣較真嗎?

你和哥哥一起安葬父親,你只是出錢,你哥哥應該才是安葬父親的主辦人,辦這種事可不是一件簡單有錢就能辦好的,需要顧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勞心費力是少不了的,這樣看來你哥哥比你在這件事情上付出的多很多!

你哥哥和你一起出錢安葬父親,應該都出的一樣多,應該在出錢之前就相互商量好了要大概花多少錢辦事,都會按著這個標準去辦,但是考慮到規劃和實際可能有所不同,經常有些事是你們之前考慮不到的,這樣可能會需要更多的錢財,你不操心當然不知道,你現在想的是錢沒用完,是哥哥把剩下的錢裝進自己腰包了,想讓哥哥給你一個明細,那你有沒考慮到另一種狀況?就是安葬的花費比你們拿出來的錢要多,而多出來的這部分錢你哥哥自己補上了,卻沒有告訴你!

所以不要想當然的去片面的考慮這件事,你們的目的是好好安葬父親,如果你感覺哥哥在安葬父親的安排上能夠讓你滿意,那就說明你這錢花的值,那還計較那多沒用的幹嗎?能夠讓父親體體面面的走才是重點,相信你父親也希望你們兄弟能夠相互理解,互相幫助做一生一世的好兄弟!


鴨子生活筆記本


說實在的,真沒必要算那麼清。你所說的類似情況,我今年也遇到過……

今年九月初,我九十三歲的老媽媽過世了。今年一直都是哥嫂在陪著媽,因此媽存摺本以及低保,高齡補貼還有過年過節那些晚輩孝敬的,一年都有五、六千。最後算帳時哥說只剩這點錢了。我們姊妹也沒有人說什麼,他說多少就多少。

如果要丁是丁,卯是卯,那樣來細算,那肯定不止。還有前年爸爸去世前再三交代我大姐還借有一萬元沒還。當時我們姊妹幾個都在場,但過後誰也不說。算總帳時也沒有一個人去提。

還有我三哥收的禮金。他們學校二十多個老師以及朋友一共收七,八千元(當時他在那兒寫,我也看了一下)。當時三哥還是說老師們送的錢他要給,但我們都說,你收的禮你要還情的,不必了……

我想說,弟兄姨妹之間真沒必要:計較那麼多。我大姐在家中是老大,書也沒讀多少,僅上了個三年級。很小很小就在家裡帶弟弟妹妹,付出最多。所以她欠的錢誰都沒提一句。我也覺得就當給她一點補償,一點安慰吧。

俗話說,弟兄姊妹只有今生,沒有再世。今生能成為兄弟姊妹,那是多大的緣份,要珍惜。不要因蠅頭小利而喪失親情,那太不值得!

我的看法供你參考。若喜歡點贊,不喜勿噴,歡迎評論,謝謝。


高山流水276587399


大事明白,小事糊塗。作為農村處理紅白喜事的理事,我是這樣這樣認為的,紅公事,白公事,都是公事,就要公事公辦,帳目分明。

經我手操辦的紅白喜事都有幾十起了吧,說真的,操辦這事真的很累,操心費力,還得處理家庭矛盾。

這不前幾天剛剛幫我夲家叔叔安葬了母親,老人都八十九歲了,春節前老人就病了,醫院都不收了。但老人還是憑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兒女們的悉心照料活到了正月初十。

老人晚期都是心肺衰老,呼吸不暢,叔叔從縣醫院租了氧氣瓶,給老人輸氧,直到老人離世。這一點值得讚賞。輸氧使老人少受病痛的折磨,也算是兒女盡的最後一份孝心了。

在處理問題上,我的態度是一半明白,一半糊塗。明白就是:

一、帳目明白。付利(白帛),收記相符,專人負責,以便以後本家人情往來有據可查。

二、程序明白。殯葬老人,入土為安,按風俗禮數,從靈堂布置,到火化守靈分白;從架喪人員到賓客主次安排;從掃堂到紙錢幫工回禮;從起喪到墓地下葬到圓墳結束,每一道工序安排銜接明白無誤,保證公事順利完成。

身前能盡孝,何計身後評。

一半糊塗就是:以老人入土為安為目的,以家庭和睦為宗旨。不翻舊帳,不計得失。白公事做的好壞,體現的家風孝道。往往是對父母平常盡孝不夠的人誇誇其談,默默付出的人卻默不作聲。還有就是總有那麼幾個明白人,見不得別人好,不翻翻舊帳,不揭揭傷疤,不給人家添堵,不弄得人家兄弟反目就不高興。所以理事要糊塗,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安排明白人些事做,使其遠離公事中心。

我就說這麼一件事吧,我們這兒有母親病故,女兒送紙草一說,說牛喝惡水,牛要女兒送。我看無非是過去窮,兒子要負擔殯葬費,是要女兒也承擔些。

現在,在殯葬問題上,女兒們都是盡心竭力,甚至超過兒子,現在有人拿這說事就是居心不良。起碼是弄得女兒心裡不舒服。

紙草,不過是一、二百元的事,為這討說法到底居心何在,不是一目瞭然嗎?

不是大事大非問題,理事還是糊塗點的好。

這是我的一點拙見,有同感的朋友可共同探討。


青龍湖畔大安丘


這種帳還是糊塗點好,如果算太清了,關糸可能就到頭了。

說說我們家碰到的這情況:我老公爺爺是糧食局退休的,每月退休金3000多,一共有六個兒子,(其中三個在家務農,另外三個均在縣城糧食局裡面上班。)所以爺爺在世時一直同小叔叔生活,平時生病住院也是縣城的三個叔叔照顧。爺爺過世的時候,喪事由小叔叔主持,單位上給了喪葬費和慰問金,還有爺爺的工資卡全部在他手裡(每個人先出兩千)。結果後事辦妥後,每家分了三千塊。其實大家都清楚喪葬費有三萬多,爺爺平時不花什麼錢,也有幾萬存款,但大家都沒有說破,我公公說小叔照顧爺爺沒功勞也有苦勞。再說父母沒了,親兄弟更得團結。

所以,這種帳切記不要算太清。


Angel66862


兄弟如手足,血濃於水,多點包容和理解吧,我老公在十二歲時,公公就去世了,婆婆一個人辛苦帶大了四個兒女,我和先生沒有靠自己的努力,買車買房,吃糠咽菜也要把錢省出來給婆婆用,後來他大哥建房沒錢毫不猶豫借給他五萬,到裝修又借五萬,說實話,我和先生自由戀愛,結婚生孩子,他大哥連個電話都沒打,曾抱怨過,後來想通了,他做為長子,同時有自己的小家庭也不容易,幫與不幫是他的本份,今年婆婆手術,住院九個月,我先生一人出了六七萬,其她兄妹拿了幾百元,我不怪任何人,孝順父母發自內心,為人子女,連父母都不孝順,怎立天地間,結婚十五年,直要回老家,都在一起吃,為的是讓婆婆開心,一家人健康和瞌才是最主要的,少點得與失。


胖胖尹瑞華


有今生兄弟無來世兄弟,誰出多出少都是為父母盡最後的孝道,我父母走了很多年,他們在世時我出錢最多,走的時候我也出最多,最後大哥說結下數,大哥負責支出數一筆筆記得很清楚,尚有餘錢,最後我提出:你兩個哥把餘錢分了,但父母留下的東西我必須得有一份,因為如果將來我兒子會問我我可以答得上,更是防止他們堂兄弟起分爭。我哥就從中包了個吉利數字的紅包給我,其中我預存了三千左右在郵政的應急錢就留給了二哥,我也是一起說的,當年二哥的生活較差。

現在,父母走了十幾年了,每年的年夜飯我和老婆都是分開吃的,一拔在大哥家一拔在二哥家,通常我在大哥家吃,長兄當父,但我也必定在二哥吃一塊雞肉之類的,或者喝一碗,今年是在二哥吃了後才到大哥家吃,吃了之後就給侄輩發壓歲錢,之後回城了自己家,十幾年來都是這是,更希望年年如是,因為兄弟只有今生沒有來世,而我們也會老去的,處得不好也會愧對父母。另外,如果自己親兄弟都不能好好處,又有什麼資格教育要求自己的子女他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呢?


evergoal


我自家的一個爹去世,讓我管事,她六個孩子,三男,三女,條件都差不多,但三個哥哥都不太當家,當時我把賬同一個外甥算好後,大家都沒有意見,留下後續費用,然後把賬單一把扔進當時做飯的鍋底裡燒掉了!然後我就走了,就是以防後來他們又去扒老賬,說在去世前照顧老人的花費等!大家都佩服我這種做法,對於這種事情,大家都不能計較太多,作為中間人,還不能有私心,這問題就好解決了!這輩子只有今生的兄弟姐妹!再說我父母去世也全是我一個操持,雖然哥哥比我有錢!之所以親戚自家對我的評價相當的高!人的名聲都是自己做出來的!


五月清風22372133


我的一生,缺的是掙錢的能力,至今也只是過得去,95年我母親去世,大哥已不在,肯定不會要嫂子出錢,大哥只有兩個女兒,二哥也不比我的條件好,我媽也沒給他帶過小孩,因為我二嫂欠達理,那年我用了8千元,沒要二哥出一分錢,全年的農作物只賣7千元,欠1千元的賬還有兩小孩讀書,事後也沒和哥說半個錢事,12歲的侄子他不認識我,我也很少看到他,侄子長大後,對我這個叔叔親得不得了,兄弟之間有舍點,沒有願諒點,對自己對晚都好,好多為錢兄弟反目的,被旁人笑話不說,自己肯定有後悔的時候,到你老了時,回憶你的過往,你就會流出辛酸的淚,因為我看到過這類人。


手機用18975604300


這個事因人而異,情況不同處理不同,還要看兄弟之間的情份和經濟情況,我們兄弟姐妹四個,就我是掙工資的,四年前我九十歲的爹不能自理了,和老爹住村裡的只有弟弟,弟弟妹妹都兩個兒子負擔重,姐姐七十多了,我剛好退休,我說你們都去忙吧,我回老家伺候爹吧,我正月十二就回到老家住下來伺候我爹,伺候九個多月直到老人去世。也有人說你們四個輪留伺候,我說他們都負擔重,我閒的,我一人就行。老人去世後買棺材,請人抬棺,下葬這一類事全由我弟弟負責,他住村裡人熟,我多年在外地和人不熟了。我和弟弟說你花吧,最後你說讓我拿幾千我拿幾千,兄弟之間別斤斤計較,老人過世一走最親的就剩兄弟姐妹了,因幾千塊錢鬧菟見不值,抓起灰來比土熱,千萬別壞了直系血情之間的情份,這就是我的看法,


10509824337


我的父親在我奶奶過世時也經歷了你的這種情況,但是也是想不通自己的親哥哥為什麼這麼算計,因為先說好大家都是兒子平攤費用,我伯就讓我爸先墊著,當時又恰逢我堂姐結婚,有些費用都劃到我爸負責,最後伯伯不認賬了,當是也沒有辦法,鄉里鄉親的都看著,兩兄弟要是為了錢而鬧起來就太難看了,那個時候0幾年,我爸也是沒有錢的,最後被坑的回廠打工的路費都沒有,但是我爸是我最佩服的人和尊敬的人,到了現在,我伯伯家越來越窮,我爸爸運勢越來越好開廠買房買車,其實做人怎麼說呢,斤斤計較可以對外人,但是對自己的血親可以稍微大氣一些,都是親人,遇到這種喪事,其實是很有福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