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帕爾戰役:日軍的指揮啼笑皆非,超過七萬人成為叢林的孤魂野鬼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勢如破竹。首先是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橫掃整個馬來半島,繼而攻下了新加坡、菲律賓,接著又侵入了荷屬東印度,短短几個月時間,整個西太平洋海域幾乎都落入了日軍之手。繼而緬甸淪陷,緬甸的淪陷就使得印度完全暴露在日軍的戰火面前,而印度一旦失守對英國會造成一種巨大的威脅。

英帕爾戰役:日軍的指揮啼笑皆非,超過七萬人成為叢林的孤魂野鬼

​為此,英軍進行了好幾番試探,但是都被日軍識破並且粉碎。英軍為了奪回印度,先後從本土抽調了大批資源。而日本也增設了緬甸方面軍,這個方面軍的主力是日軍15師,下轄4個師團和一個軍直轄部隊,兵力超過8萬人,而且大部分都有著豐富的叢林作戰經驗。

英帕爾戰役:日軍的指揮啼笑皆非,超過七萬人成為叢林的孤魂野鬼

​但是,這樣一來就使得原有的指揮進入了舒適的參謀辦公室,而補充進來的新的指揮人員缺乏實戰經驗,做出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指揮。比如試圖效法蒙古軍隊,將成批的牛羊作為運輸工具,之後再宰殺作為口糧。我們先不說牛羊的速度能不能跟上部隊,如此數量的牛羊非常容易被敵軍發現。這個計劃的後果就是剛好遇見了連綿的雨季,牛羊成批走失,這樣以來,日軍就喪失了大量的軍需。日軍各部紛紛建議撤兵,然而當時的指揮官牟田口廉也不顧下屬的反對,強行令各個部隊進攻。

英帕爾戰役:日軍的指揮啼笑皆非,超過七萬人成為叢林的孤魂野鬼

​到了戰爭的最後,日軍9萬大軍只有不到1.2萬的人跌跌撞撞回到了緬甸,而超過七萬人成為了叢林中的孤魂野鬼,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七萬人裡面只有三萬左右是死於英軍的槍炮之下,而剩下的多死於飢餓、疾病等。經過這次英帕爾戰役,日軍在緬甸的精銳耗盡,再無力發動任何進攻,中美英三國聯手發動了一系列反攻,最終將日本侵略者推向了墳墓。而牟田口廉也最終也被撤職,備受日本軍隊和民眾的指責和謾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