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為何都喜歡娶14歲的女子為妻?原來有“貓膩”

大家都知道,現在提倡晚婚晚育,很多女人在三十歲結婚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可在古代,女子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年齡稍大,就很難嫁出去了。這麼大的女孩,身體機能都才剛剛開始發育,在現代都還在上初中,可在古代就已開始生兒育女。這是為什麼?

古時候,為何都喜歡娶14歲的女子為妻?原來有“貓膩”

古人之所以那麼早結婚,原因之一也與當時的國情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在戰亂世界,人口的死亡率更加高,為了填補空缺,就要求女子一定要早婚早育,這樣國家才能有更多的人口,所以在三國時期,一般來說女子12歲就要出嫁。而到了唐朝,國家昌盛穩定的時候,婚齡又延遲了兩年。到了漢朝,如果當了固定的年齡還不出嫁的話,就得徵收5倍的人頭稅,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個稅收直接可以將一個家庭打垮。

古時候,為何都喜歡娶14歲的女子為妻?原來有“貓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需要會什麼學識,只要會生兒育女,伺候丈夫就夠了。在當時成婚主要看重的是身份、血脈以及女子的年齡。所以在古代的時候,還經常出現外甥女嫁舅舅的事情。

古時候,為何都喜歡娶14歲的女子為妻?原來有“貓膩”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古人的壽命。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醫療水平不高,很多人生一場小病,就能夠被奪去性命。所以,古人的壽命大多都不長,平均下來只有四五十歲。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一個人的壽命,如果能到60歲,那麼就已經算是高壽了。那麼,他們就必須要在四五十年間過完這一生。就是因為這一點,讓他們的生活與我們的生活大相徑庭,他們只能選擇早早的開始結婚生子。對於古代人來說,女子的地位並不高,所以她們的態度無關緊要,為了更高的利益捨棄這些人對古代人來說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