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餘額攀上新高 “老面孔”仍是心頭好

從規模重返9200億元大關,到突破9400億元,兩融市場僅僅耗費4個交易日。4月以來,踏著A股行情重歸強勢的步伐,兩融餘額再掀“加速度”,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滬深市場融資融券餘額已經達到9451.59億元,進入連創新高模式。當天,正是受到融資客大舉加倉提振,非銀金融板塊一飛沖天。

餘額續創新高

今年以來,兩融市場風光無限,融資客堅定加倉做多,刺激市場融資融券餘額不斷走高。相比年初7500億元水平,目前餘額規模直逼9500億元,截至4月3日,最新餘額規模報9451.59億元,環比增長63.13億元。

具體而言,當天市場融資買入額為982.39億元,環比雖然略有下降,但依然是3個月來單日較高水平,與此同時,當天市場融資償還額為923.26億元,環比同樣有所下滑,由此4月3日兩融市場獲得的融資淨流入為59.13億元。疊加融券餘額從4月2日的94.80億元增加到4月3日的98.81億元,市場兩融餘額順利站上9400億元臺階。

4月伊始兩融餘額加速上臺階,目前在迭創新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數據顯示,4月1-3日,市場單日融資淨流入額分別為81.45億元、79.83億元和59.13億元,與3月29日18.30億元相比大幅翻番。兩融餘額也從3月末9200億元水平急速朝著9500億元一線逼近。

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出當前信用市場依然樂觀,短期市場情緒受到PMI數據超預期提振,兩融市場高風險偏好得以維繫。消息面顯示,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

進一步梳理還可以發現,從3月29日兩融餘額突破9200億元,到4月3日兩融餘額站上9400億元臺階,市場僅僅花費4個交易日。分析人士表示,短暫橫盤過後,近期市場重拾強勢,場內財富效應顯著回暖,預計在個股板塊普漲、技術面修復企穩、槓桿資金加速進場等諸多利好共振下,短期行情仍有衝高可能,但對於高點壓力仍不可掉以輕心。

融資熱點集中

行業融資來看,融資客近期追捧的領域並未發生變化,仍然集中在非銀、化工、建築、醫藥生物方面。

據數據統計,4月3日申萬一級行業融資淨流入情況兩極分化,但當天淨流入額居前的板塊分別是非銀金融、化工、建築裝飾、醫藥生物、房地產、建築材料板塊,具體金額分別為22.56億元、6.74億元、6.73億元、5.88億元、3.72億元、3.56億元。

對此,財富證券認為,國內經濟先導指標已有好轉跡象,經濟見底或已不遠,市場預期逐漸兌現。同時,社融數據繼續改善,建議重點關注受到環保整治影響供給端的基礎化工行業為代表的板塊,以及非銀金融、基建、軍工、計算機、通信等行業。

個股融資方面,4月3日淨流入額居前的股票中,絕大多數也來自金融領域。其中,金額排位前十的股票中,就有中信證券、中國銀河、國金證券、東吳證券、海通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當天淨流入額更達到4.20億元,在全部標的中位居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