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桶油來說,開放國內原油市場真的是洪水猛獸嗎,你怎麼看?

小應點點評


個人覺得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影響。為何?因為放開國內原油市場並不等於放開國內原油市場監管,如果國內成品油有任何風吹草動,你覺得監管部門會坐視不管嗎?



樓市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樓市算是進入WTO以後比較開放的領域了,國內外資本可以自由的進出相關二級資本市場。2008、2012、2017幾次樓上漲都有外國資本的影子在裡面,後來外匯制度變化,國家提出住房不炒的聲音後,外資才逐步偃旗息鼓暫時的消停了。


所以如果石油領域外資進入後,更多的是資本的博弈和競爭。如果沒有管控,就像房產一樣價格肯定上升,外資大量囤貨造成市場供應短缺,優惠減少,價格上漲。所以寄希望於原油市場開放後對油價有大影響的人,希望怕是要落空了。油價只會上漲,畢竟有錢一起賺哪裡不好呢?原油市場開放的目的更多的是促進原油儲量和品質的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品質當年希望能有進一步提升。另外原油市場的開放也有利於促進產油國和我國的貿易,以前是石油換食品,現在RMB也能換石油了,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所以可以說對三桶油沒有太多的影響,三桶油的儲量太大了,市場份額也太大,就算有影響也只是皮毛。



深藍月華


可以很負責,很確定的說,開放國內原油市場真的是洪水猛獸,這不單是三桶油虧損那麼簡單的事,而是事關國家安全的大事。如果石油不是我們國家自己說了算,到時人家就是10元一升,你該加還是要加。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在這方面我們吃過虧,有過現實的例子。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大家知道08年豬肉價格是多少嗎,40元/公斤,知道為什麼這麼高嗎?就是因為我國從加入WTO以後,把大豆進口市場全部開放。國外的大豆都是集中種植,如美國、巴西等,地廣人稀,集中種植的好處就是成本低,於是衝擊我們國內的大豆市場。國內種植大豆沒有利潤,全部改種玉米,這也是過去幾年我國玉米用不了,但大豆不夠用的原因。就這樣,我國的大豆完成了從90年代的能自給自足,到2008年高度依賴進口的轉變。

外國的大豆先是用低價佔領市場,等壟斷後再抬高價格,獲取高額的利潤,這就是被壟斷經營後果,大豆被提價,相應的產業鏈上的商品價格都會上提,豆油,生豬養殖,豬肉等價格都要上提。而我們還沒有辦法,因為一時找不到替代品,所以才有了08年的高物價引發的通脹,如果不是美國先發生了次貸危機,我們可能會很慘。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也一樣,不過現在我們有了非洲的鐵礦石來源,不再依賴澳大利亞,要不然,還要高價購買人家的鐵礦石,這就是壟斷經營。

上面只是農業、工業的一個分類被人家壟斷,就造成了這麼大的後果,如果關係到國家安全的能源被外國控制,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別隻想著加點便宜的油,人家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成本不到20美元,而我們國內的開採成本要50-60美元,不是我們技術不行,而是人家地下全是油,打個洞出來的就是油,而我國打個洞出來的是水。如果放開原油市場,我們國內的石油行業要賠死。

雖然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對外依賴達65%,但我國也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2016年自已開採了20250萬噸。因為我國對原油市場的控制,才讓國內的石油公司能保持技術研發的投入,如果大家關心的話,就會知道,中石油是我國企業中,除華為外對技術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俄羅斯在北極圈的油田開採不了,我們能與之合作開採,然後低價買到能源,這就是技術研發的優勢。

如果放開了原油市場,三桶油虧損破產,國內原油市場被國外壟斷,想想會發生什麼。如果那天真的要打仗了,人家把原油供應一斷,你也不用打了,沒有油什麼都做不了,飛機開上不了天,軍艦出不了海,坦克跑不了路,直接投降算了。到時你還想著加著便宜的油嗎?人家就是賣到100元,你也不敢說個不字。

因此,對外開放國內原油市場真的是洪水猛獸,不僅僅是對三桶油來說的,對國家,對我們也一樣。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互動交流,我是禪風,點贊關注,後面的內容會更精彩。


淡淡禪風


如果國內開發國內原油市場的話對於三桶油肯定會影響很大,至於會不會對三桶油洪水猛獸的影響不敢肯定,可以肯定的是對三桶油衝擊很大,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首先假如國內打破三桶油的壟斷,把成品油為開放市場,油企市場必然會打起了價格漲,這樣才是真正的利國利民,大家才能加大便宜的油;而不會類似現在三桶油壟斷性,他們三桶油都是富得流油啊。

雖然國內已經有民企加油站,但是民企加油站的油都是從三桶油裡面進的,在他們手中進油想要得到便宜的油概率非常低,三桶油也是需要賺錢的,不可能虧本賣個民企加油站的。這樣的話給民企打價格戰得到限制,民企加油站也是為了賺錢,也是不可能虧本賣油的,只能稍微同比三桶油的零售價便宜一些賣出去;民企加油站求生存的時候就會優惠力度加大,只能把利潤降低一些出售。

現在國內油價確實也是打起來的價格戰,但這種價格戰空間非常小,這些也是民營加油站求生存的營銷策略。但假如國內開放國內原油市場,有其他私人參與三桶油的分羹分肉吃的話,整個市場都是會影響很大,國內油價打起價格戰是必然趨勢。

一旦開放國內原油市場,三桶油的利潤絕對會衝擊非常大,從此可以改變三桶油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這樣就是真憑實據的打拼實力了,看是三桶油能力強還是私人經營能力強,誰的營銷方案好誰就是能從油行業賺到大錢。

意淫結束了,國內肯定不會放開原油市場的,不可能把這麼一塊肥肉分給大家吃的,何必自己吃完,寧願撐一點都是需要可以把油市場消化完的。所以大家還是洗洗睡吧,不要想太多了,這就是現實的社會。


老金財經


對三桶油而言放開國內原油市場不僅僅是洪水猛獸,更是一場噩夢

依託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國內的油氣市場十分龐大,而對於三桶油來說只需要把握住市場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人口紅利就像一棵“搖錢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原油市場較為封閉的現如今他們很容易就能獲得收益,畢竟要想加油,除了找他們三家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假如完全開放國內原油市場,不少對於國內過高油價嗤之以鼻的百姓肯定會成群結隊選擇外資加油站進行加油,他們不僅原油品質較優,價格也較為低廉,那麼三桶油勢必會在競爭中敗下陣來,在市場的角逐中落敗也極有可能發生。


但是這都是不切實際的妄想而已。易綱不是說了要“保住既得利益,先發展新體制”,到頭來新體制還是排在既得利益之後,改革的阻力非常之大,尤其是這些傳統領域,利益糾葛錯綜複雜,想要完全放開市場,讓他們利益受損,很顯然不太現實。

(1)放開原油市場後,油價肯定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調

一個市場只有存在了競爭才能不斷注入源頭活水,讓市場的生產效率、產品的質量、服務水平都得到質的提升。就比如現在的電商平臺,可供選擇的商品非常多,競爭尤其激烈,那麼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勢必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更為優質的產品,否則幾個差評就會葬送自己的客源。

一旦完全開放原油市場,大批民營、外資都能在這個領域“百家爭鳴”,那麼高昂的油價肯定會立刻迴歸,否則失去的可就不是幾個顧客那麼簡單了,而是會失去整個市場,甚至是直接倒閉關門。

一旦外部資金入駐,那麼國際原油的走勢會更加顯著地影響國內的油價走勢,以往國內油價“跟漲不跟跌”的奇怪現象也會得到遏制。


(2)市場一旦開放,原油的定價權就會落在美國人手中

畢竟現在國際原油貿易90%以上都是依靠美元進行結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仍然任重而道遠。

美國通過一些經濟手段制裁伊朗、俄羅斯這些油氣大國,就能很輕易地動搖國際油價的走勢,甚至美元的漲跌也會對於油價的走勢產生較大的影響。

就像現如今美元十分強勢,那麼對於很多外匯儲備不是很充足的國家而言,穩住匯率、避免資本外流就已經把所剩無幾的外儲消耗殆盡,然而作為大宗商品的原油無疑會消耗大量的外儲,那麼減少原油的進口也就 順理成章了。

美國就能很輕易通過這些手段控制住國際油價的走勢,從而達到遏制他國發展的目的。


開放原油市場有利有弊,但是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肯定是利大於弊的,畢竟每天都能切身感受到生活成本的降低,生活壓力的減少,這對於正處於發展中國家需要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我國而言尤為顯得重要。


浮雲視界


樓主提問開放石油市場會不會對國內三家石油生廠商造成威脅?

肯定會。但涉及到的後果就不止三家石油生廠商了。下面我一一解答。

中國石油市場被三家把持形成壟斷形式,躺著賺錢的職位加上吃公家糧,必然會導致慵懶和不作為的作風,內部腐敗可見一斑。對於廣大有車族來說痛恨欲絕,這樣的公司如不是靠著壟斷地位,當與人競爭的時候必然是毫無競爭力,開放市場成活率不高。

對於剛才我所說的還有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後果。

石油是什麼?能幹什麼?石油可以提煉汽油和柴油,提供機動車和航空飛行的動力,這大家都知道的,石油提煉汽油和柴油是他的基礎作為。

但石油的作用遠不止這些,石油更是大部分不可缺少的工業原材料,不僅僅是汽油和柴油跟普通人接觸的多,服飾、瀝青、塑材、液化、溶劑、甚至食品、藥品、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清潔用品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人類即便發生能源革命,石油依然不可或缺。頁岩氣和天然氣的發現僅僅是解決動力之渴,工業用品是佔了石油利用的大頭。

這也是為什麼說,石油對於製造力強的工業國家簡直就是心臟。而國際原油的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僅僅是動力成本,更多的是工業成本,石油價格暴跌,意味著企業成本低,產品傾銷大,競爭力小,對於印度、東南亞這些低端製造國是個機會,對於中國這種低中端向高端製造發展的國家來說就是索命價,石油價格高漲,對於日本、德國這類高端製造企業有益,減少中端崛起的時機,但對於中國這種要擺脫低端,邁向高端發展的國家來說、企業成本高了盈利難,轉型就更難,下有東南亞、南亞之流追截,上有日本、韓國、北美、歐洲之流阻攔,可以說石油高得死,低也得死,只有維持一個平衡線,那就是國際原油65-75美元一桶是最合適的。

阻止一個工業化進程的國家發展,控制石油價格是最有力的手段,這也是美國為什麼天天待在中東攪屎的根本原因。中東戰亂,石油就減產,價格必然高漲,帶來美元強勢緊縮,提高歐佩克的石油產量,石油價格必然暴跌,自帶美元量化寬鬆,轉移美國經融債務,買單的自然是產油國和買油國,這種不勞而獲的方式,可以說美國jj都快爽歪了。打擊工業轉型化國家和俄羅斯這類美國死對頭又是石油國家,這種方法就是尚方寶劍,屢試不爽。至於美國為什麼不受影響,美國本身製造業佔比很小,而且都是高尖精產業,一架波音飛機值多少塑料和服飾了,美國自能產業和芯片產業的利潤更是躺賺,(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等發達國家高舉知識產權和專利權的口號,中國如今不太重視,事後也必然高舉)_剩餘的都是經融經濟體。而且美國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大國,國內油價賣白菜,正愁找不到市場傾銷呢,市場大還能干預石油避免戰爭直接干預石油價格波動,中東就不再是美國的一塊心病。

中國以前是低端製造業,石油價格波動幅度不大,影響不大,如今要做高端的轉型期,必然很敏感。

有人會說市場經濟好,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市場經濟,即便有也是弱國才有,因為弱國是強國的產能傾銷地,工業強國對工業弱國往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貿易自由”

如今美國不再是製造業大國,而是經融大國,“市場經濟”就成了美國的口號。對中國的則高喊“公平貿易。”

如今中國高舉“貿易自由”的大旗,“貿易自由”今後從我們國家口中會成為口頭禪。

地球就這麼大,資源必然不夠分,均分必然是侮辱強國,資源的爭奪就是生存權利的爭奪,動用戰爭手段非常正常。

我個人也不太喜歡三桶油的作風,但開放石油市場就是開放國家安全,工業化進程得不到保障,開放後購油者是一時爽,後代的生存或許就成問題了。

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加快國家經濟轉型,加快新能源的運用,三桶油的內部改革和調整。



情陷舊時光


這個問題要用兩分的觀點來看。三桶油不僅僅是經營生產單位,還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守護者。開放原油市場,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

正面是可以合理引入競爭機制,倒逼三桶油改革。說實話雖說我是中石油員工,我自己都覺得我們的管理太落後了,落後就要捱打,領導們是應該清醒清醒了。

負面影響是開放市場需要國家承擔一定的損失,而且風險不可控。三桶油都是國家的,而大家知道三桶油虧損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投入過大上,而國家地位和國際政治環境決定了我們必須花高價去開發國外的油田,所以開放市場可能會造成能源根本握在別人手中。

如果非要對開放國內原油市場做出選擇的話,兩者相比較,取其風險小的一方面,我覺得國家可能會加快三桶油改革進程,治理三桶油內部管理的問題,強化成本投入的審核機制,而有限度的開放國內原油市場。


就為五斗米折腰


鴻網能化觀察到:加拿大政府的強制減產措施導致其重油價格(WCS)上漲,市場似乎達到某種平衡。但平靜的水面之下暗流洶湧, 全球重質油的主要生產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沙特和墨西哥都在不同程度地減產,重質油市場可能面臨供求結構失衡。

加拿大重油:價格危機暫緩,引來表面平靜▲▲▲

油砂是加拿大原油產量的主要來源,並且一直以來都是開採成本比較高的油種,國際油價回升,油砂生產商的收入逐漸增加刺激了其油砂產量大幅增加,然而管道運能不足的缺陷卻又逐漸表露出來。由於管道運能的不足,出口量的增長無法配合原油產量的增長,庫存不斷累積,最終2018年下半年WCS下跌至13美元/桶,對WTI的折扣擴大至40美元。

如此巨大的價差導致加拿大原油生產商出口積極性下降,與此同時其主要原油買家由於季節性的原因需求放緩,因此加拿大原油出口下降,進而嚴重影響到加拿大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因此,2018年12月初加拿大宣佈阿爾伯塔省將從2019年1月起強制減少原油與瀝青的產量,減產幅度達32.5萬桶/天。減產計劃迅速見效,在半個多月內WCS對WTI的折扣迅速回到12美元,目前為9美元/桶。

伴隨著OPEC、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的減產,油價有所回升,加拿大油砂生產商仍將繼續尋求增產的可能,以便增加收益和現金流。但管道瓶頸依然限制其原油出口和WCS上漲。

在加拿大政府強制減產措施和管道瓶頸的雙重製約下,WCS價格可能不會出現太大變動。但國際重油市場供需正在這表明的平靜下暗藏變數。

全球重油產量減少:供應危機隱現▲▲▲

與加拿大減產同步的還有沙特——全球第三大產油國。

OPEC計劃2019年1月開始在2018年10月產量基礎上減產120萬桶/天,沙特是OPEC最大的產油國,減產配額為32.2萬桶/天。沙特2018年11月的產量為1102萬桶/天,10月產量為1068萬桶/天,產量減少約76萬桶/天。

能源諮詢公司Turner Mason & Co.執行副總裁約翰•奧爾斯表示: “從歷史上看,沙特減產時,減的主要是中重型原油。” 沙特剩餘產能一半以上是重質油產能,新增產量也偏向於重質油。沙特在OPEC+的減產協議下的減產行為在產品結構上影響最大的是沙特的重油產量下降。

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重油蘊藏區,其國內原油產量也都以重油為主。隨著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其原油產量也不斷下降。委內瑞拉表示2018年11月其原油產量為146萬桶/天,但OPEC月報顯示委內瑞拉11月只有110萬桶/天的產量。2019年1月初馬杜羅成功連任委內瑞拉總統引來美國的制裁威脅,這給馬杜羅提升委內瑞拉原油生產能力的承諾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墨西哥是北美重要的原油生產國,在其全盛時期產量與昔日的委內瑞拉相當,但是隨著國內油田老化,產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也日益縮減,而其原油出口中大部分為重質原油( 商標為“瑪雅原油”)。

目前墨西哥、委內瑞拉的產量大概率會繼續減少,供應端疊加沙特(排除中質油)和加拿大的減產減少的影響,鴻網能化預測全球重油市場預計將會在2019年損失100萬桶/天左右的供應,但同一時期全球煉油廠對原油的需求結構並無根本性變化,對重油的需求保持相對強勁。

重油需求:美國和中國的煉油廠需求保持旺盛▲▲▲

相對於中質和輕質,重質油在全球原油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少,但同樣是未來原油需求中不可或缺的油種。全球大多數國家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這就決定了未來重質油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比如道路建設、生活用品、汽車等的需求決定了瀝青、化工產品、成品油等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煉油產品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輕質的,如汽油,作為化工原料的石腦油等,又有重質的,如潤滑油,瀝青,石蠟,燃料油等,這就決定了中國需要進口大量重質油。而且,中國煉廠往往傾向於佈局一體化裝置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這也就是中國煉廠裝置的複雜程度即尼爾森係數較高,甚至超過世界標準的原因,同時也表明中國有充足的條件加工重質油。

但是目前中國主要從委內瑞拉、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進口重質原油,而這些國家重油產量正面臨下降的風險。

美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國內煉廠尼爾森係數也普遍超過中國,以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重油消費市場,全球幾乎一半的重質原油都是在美國加工的。同時美國煉油之都——墨西哥灣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和沙特組成的三角形中心,重質油一般都彙集在這裡,因此墨西哥灣最能感受到重質油市場的變化。與中國相似的是,美國主要的進口重油供應也都在減少,如委內瑞拉、墨西哥、沙特重油等,來自加拿大的重質油供應並沒有減少,但管道瓶頸限制了其上限。如圖所示,路易斯安納重油(HLS)相對於路易斯安納輕油(LLS)的折扣上升,反映出重質市場供應趨緊。此外,沙特將其阿拉伯重質原油2月份對美國的官方售價設定為比阿格斯酸原油指數(Argus Sour Crude Index)高出50%,這是至少10年來的首次溢價。

現在判斷全球重質原油市場是否會遭遇價格大幅上漲為時過早,但不能排除風險較低的利用重質油價格套利的機會。對加拿大而言,重油市場內冷外熱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方面,加拿大減產控制下的WCS價格相對溫和; 同時,各主要重油產國正在減產,重質油供應危機隱現。


鴻網大宗


怎麼會呢,大家都去外資油站加油,我們的中石油中石化就不會每年虧損了。讓外資加油站虧死,這是我們愛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難得湖塗163587362


中國的三桶油在一些方面還是承擔一大部分國家安全方面的儲備任務,過於開放市場,增加競爭會多少妨礙國家安全。但是現在的保護,讓行業壟斷加劇,行業腐敗更甚,對民眾的利益造成傷害,所以說國家要加大對壟斷行業的監管,降低成本,大幅讓利於民,才能在國家安全和群眾利益方面找到平衡點


用戶5890422962


看對誰來說呢?對於即得利益者就是洪水猛獸,對於百姓百益無一害,競爭能使質量上去,價格下來,而市場是公平的,是不講人情的,大家想一想,放開三桶油,即得利益者都的退出,因為他們跟本就不學無朮,怎麼會徑管生意呢,它們向蛀蟲一樣扒在國家這顆大樹上撈錢。向我們這兒的糧庫一樣,糧食市場開放,糧庫一斤糧利容一角五分都賠錢。私人糧站一斤掙二三分都發財,糧庫怎麼賠了,錢都到私人腰包裡了,不然大吃二喝玩女人花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