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因農民版畫再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殊榮

本溪市桓仁傳統木版年畫

桓仁因農民版畫再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殊榮

桓仁版畫走過了百餘年的歷史。早在民國初年,伴隨著因戰亂和災荒而闖關東的移民大軍,古老的複製木刻木版年畫成為心靈手巧之人的生存技能,而桓仁幸運地承接了這一傳統技藝,以優美的生態和厚重的歷史滋養著三代傳承人,使之由生存所需變成藝術追求。1987年,全國著名畫家、本溪市群眾藝術館美術輔導老師李德甲來到桓仁,精心選拔培養了一批農民版畫作者,建立起桓仁民間版畫創作團隊。在李德甲老師的精心栽培和指導下,桓仁迅速突起一支百餘人的版畫創作隊伍,當年9月有4幅作品入選中國首屆民間藝術節。1988年,桓仁版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並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全國各大媒體相繼報道了這一盛事。同一年,中國文化部授予桓仁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桓仁版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作品大多取材於民間風俗、地域文化、山水風光、歷史傳說等傳統題材,作者以質樸的心靈,呈現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不懈追求,抒發體會生活、感悟歲月的美好情懷,形成了富有鄉土氣息的版畫語言和表達方式,湧現出陳東明、任鳳山、於東風、崔哲海等一大批版畫作者。桓仁版畫百餘幅作品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展出,10餘幅作品獲國際獎,70餘幅作品獲國家級獎,4幅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全集》,20餘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博物館等國家級收藏,300餘幅作品在《求是》《中國文化報》《版畫世界》《版畫藝術》《中國農民報》《美術大觀》等報刊雜誌上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