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龍八部》中,有人說蕭遠山多次在蕭峰之前殺死證人,使蕭峰受誣陷,卻很少有讀者質疑,對此你怎麼看?這是為什麼呢?

先進


塵靈當初看這些章節的時候,也一直在猜疑究竟會是誰在蕭峰之前暗中殺害了當初雁門關外的一眾人,甚至和蕭峰有了相同的猜測,認為是當初的帶頭大哥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而殺人滅口。直到少林寺一役蕭遠山的現身讓一系列事件真相大白,真正凶手的現身倒也讓中原群豪對蕭峰的仇恨被沖淡了不少,然而掩卷之餘卻也不驚感慨——蕭遠山當真是實力坑兒啊!

為什麼蕭遠山不惜讓蕭峰飽受中原群豪的誣陷亦要擊殺一眾知情人呢,究其原因,塵靈認為杏子林事件之後,蕭遠山的復仇之火便已重燃,而且根本無法阻擋!

雁門關外蕭遠山險死還生之後便潛入少林寺偷學少林七十二絕技,本是懷著“你既冤枉於我,那索性便做給你看”的心態下的復仇之旅,但暗中看著自己孩子一天天的成長,在幾個仇人的照拂下竟然接任了中原第一大幫,成為江湖中鼎鼎大名的武林豪客,心中難免有了一絲動搖之心。一旦自己開始了復仇的行動,孩子就難免處於兩難的境地甚至是身敗名裂,所以蕭遠山一再拖延了自己復仇的時間,名義上是查詢帶頭大哥的身份和收集帶頭大哥的罪證,實是心下憐惜自己的孩子,不忍置其於兩難之地。

但杏子林事件之後,蕭峰被迫離開丐幫,卸下了丐幫幫主之位的同時也消除了蕭遠山心頭的最後一絲猶疑!相反,蕭峰的經歷給了蕭遠山同仇敵愾之感,打消了他心中最後的僥倖——契丹人終究不能見容於大宋,即便自己孩兒身居高位,亦是鏡花水月。這也解釋了蟄伏三十多年的蕭遠山為什麼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因為他已無僥倖心理,杏子林事件就好比在他的復仇之火上添的一勺油,熊熊燃燒之下再難壓制。同時,杏子林事件也讓蕭遠山明白蕭峰的想法——只誅首惡,不追責從犯!但蕭遠山並不認同,當初參與雁門關事件的人他一個都不想放過,所以才會搶在蕭峰之前先行擊斃一眾證人。至於可能會讓蕭峰背上不白之冤,蕭遠山其實已經不在乎了,反正蕭峰已不能見容於中原武林,多一樁惡事與少一樁,其實並無太大分別,反倒還能將蕭峰逼回大遼,重建蕭氏基業之後也可作為自己的強力外援。

最後,只剩下了帶頭大哥!振了振手中的英雄帖,對於這個自己最恨的人,蕭遠山也早已智珠在握,九九重陽之日,天下英雄面前,且看我如何讓你身敗名裂!


大家好,我是塵靈,一位浪跡紅塵的行者,不蹭熱點,不追潮流,只唱自己心中的歌!歡迎點贊關注,也請大家賜評,謝謝!


紅塵之韻


蕭遠山是《天龍八部》裡的人物,本人比較喜歡胡軍版的,我覺得胡軍版的蕭峰比較經典。蕭遠山是蕭峰的父親,他是契丹族人,自幼和漢人習武,武功也是非常高強的,蕭遠山還是契丹的官,好像是遼國的禁軍教頭,深得蕭太后的賞識。



蕭遠山帶妻兒回雁門關探親時,被慕容博陷害,遭到中原武林高手伏擊,蕭遠山以一己之力打敗一眾中原武林高手,因妻子被殺,痛不欲生,殉情跳崖自殺,留下孤兒蕭峰。



跳崖未死的蕭遠山,藏在少林寺藏經閣中,這一藏就是三十幾年,學會了很多少林不傳神功。一邊學習武功,一邊查詢帶頭大哥的下落,最後終於查到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就是當年的帶頭大哥。



那麼蕭遠山為什麼在多次在蕭峰找到證人之前把把他們殺死,我覺得有一下幾點。

第一,蕭遠山認為這些人知情不報,有意庇護帶頭大哥,所以該殺。

第二,蕭遠山不想讓蕭峰破壞了自己的計劃,蕭峰知道帶頭大哥是誰一定會去殺了他,蕭遠山不想讓帶頭大哥就這麼輕易死去,要讓他身敗名裂。

第三,他想陷害慕容氏,因為雁門關的事件就是慕容博挑起來的,他想讓中原武林與慕容家族為敵,也讓慕容家族嚐嚐被陷害的滋味。

第四,蕭遠山不想讓兒子蕭峰迴頭,永遠把漢人當成敵人。


這些只是我個人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


八溝大偉


蕭遠山假死出來後的各種舉動確實成疑,而且不止於蕭遠山,幾大主角,段譽,虛竹,慕容復的爹一個個都是坑兒子專業戶,段譽遇到一個女孩子就是段正淳的女兒,虛竹在少林寺二十多年,一直不過是一個最低階的小和尚,武功低微;慕容博更是假死了之,讓兒子一個人在江湖上闖蕩,還引來各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製造無數對手引來姑蘇燕子塢尋仇的事情。不是讀者不質疑,只能說人力有時而窮。

究其原因,武俠小說純粹依靠作者虛構設置,天龍八部氣象磅礴,而且佛理引入小說,對命運的描繪實在是一絕,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金庸即便才能再大,也不能把完全虛構的武俠小說寫得和現實發生的事情一般情理完全通暢,艾米蝦扯蛋覺得這些父親的舉動是作者的故意為之。因為要對小說主人公進行塑造,突出他們面對命運,即便武功再高,也依然無可奈何,小說畢竟不能毀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所以只能在他們父輩上面動心思,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問題,又可以增加人物故事的宿命感。所以就有了這麼些一群爹。畢竟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有幾人能夠設計得比金老更好呢。

回到題主問題,蕭遠山多次殺害蕭峰苦苦追尋的人,甚至殺人時間和蕭峰前腳後腳的關係。我們從情理上去分析蕭遠山的舉動,其實也能說的通。

蕭遠山自己師父是漢人,所以畢生守著不殺漢人的誓言,結果在雁門關外遭遇伏擊,愛妻身亡,也沒有對伏兵盡下殺手,留下了帶頭大哥幾個人。此後未死,一個人孤苦伶仃,自必越想越氣,自己對人忍讓多番,結果卻被人殺的家破人亡。現在自己的兒子,本來成為大俠,江湖中名聲極高,結果因為身世被丐幫所逐。蕭峰的英雄之名,仁義之舉,蕭遠山自必十分了解。以後江湖人會如何對待蕭峰,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完全想得到,既然如此,何必不自己去把這些以後的障礙全部去除呢。

聚賢莊各路英雄商討對付蕭峰,在江湖人士看來是因為蕭峰殺父殺母,殺了師父,對蕭遠山來說,大抵是不會覺得這些麻煩是自己給兒子帶來的,多半會覺得和原來雁門關伏擊一般,因為遼宋之別導致,自己的出身導致永遠都得不到漢人的理解,所以救了蕭峰之後責備於他,大好身手,居然為了一個長的不咋地的丫頭出生入死。所以有了後來,蕭遠山自承那些人都是自己所殺。實在是一個人經歷的多了,又有不堪回首的經歷,難免對人世看得更為險惡一些。

雖然蕭遠山總是先蕭峰一步殺了蕭峰的尊長和腰追的仇人,看著巧合太多,比較生硬,畢竟情理上去推論也能成立,天龍八部是一部武俠小說中的巔峰作品,大家對之喜愛不盡,何忍苛責呢。


白石龍寄居蟹語


蕭遠山屬契丹後族中人,自幼隨漢人師父習武,武功高強,威鎮遼北,他“一心一意為國效勞,樹立功名,做一個名標青史的人物。他與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馬,兩相愛悅,成婚後不久誕下一個麟兒,更是襟懷爽朗,意氣風發,但覺天地間無事不可為。”

天不隨人願,蕭遠山帶妻子回雁門關省親時,卻被姑蘇慕容氏慕容博陷害,遭到中原武林高手的埋伏與圍殺,妻子被殺身亡,自己殉情落崖自殺,留下遺孤。跳崖後,絕處逢生,性情大變,內心充滿仇恨,換成任何一個人,都得如此,無緣無故,家破人員,必然對世人充滿仇恨。


蕭峰長大成人後,知曉身世,查找當年“帶頭大哥”,蕭遠山暗中跟隨,多次出手相助,救蕭峰於困境,但同時也在蕭峰查明真像之前,擊葬了譚公、譚婆、玄苦、喬三槐夫婦、趙錢孫、單正等人,令中原武林人士都認為是蕭峰所為,使蕭峰蒙受不白之冤。蕭遠山為什麼這麼做?我認為原因有2點:

一、蕭峰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自幼師從漢人,行事光明磊落,而知曉當年真相的武林豪傑一定不會說出“帶頭大哥”是誰,以蕭峰的性格,定不會以死相逼,蕭遠山怕兒子為難,提前下手,一掌擊斃。



二、蕭遠山被人陷害,蒙受冤屈,心態大變,後來的所做所為令蕭峰也遭受中原武林的誤解,蕭遠山想用事實告訴蕭峰,南朝漢人只看表面,不細緻分析查找,很會冤枉人,並且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後,還自以為是,不肯承認錯誤。蕭峰長大成人後,玄慈及汪劍通沒有告訴他當年雁門關的真相,否則以蕭峰的氣魄,定然不會枉死那麼多人。少室山下,蕭遠山表明身份後,“各人均想:‘過去的確是錯怪了蕭峰。但他父子同體,是老子作的惡,怪在兒子頭上,也沒什麼不該。’ ”——這是什麼邏輯,是什麼心態,眾“英雄”虛偽、自以為是、容不得自己錯的醜惡嘴臉暴露無遺。蕭遠山就是想讓兒子看到這一切,堅定蕭峰洗刷冤屈,報殺母之仇的決心。

個人戲言,貽笑大方,敬請關注。


無語者99


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的確讓人很煞費思量,一開始讀天龍八部時,感覺處處趕在蕭峰前殺死證人使蕭峰蒙冤的就是幕後黑手,結果劇情大反轉兇手成了蕭遠山。雖然後面解釋了蕭遠山也是最近才查明白帶頭大哥是玄慈又要處心積慮的報復,但是之前的各種事情又和後面的劇情對不上。



97版天龍八部電視劇裡,蕭遠山裝扮成黑衣人時對蕭峰說過“我所殺的都是漢人,他們通通都該死”,之後在少林寺面對段譽的質疑時又說殺人時沒考慮那麼多,但這個解釋也很牽強。殺死漢人確實是想讓蕭峰明確契丹人的身份和該做的事,但是又處處給蕭峰栽贓使他面臨險境,事後又解釋當時沒想那麼多,確實不合常理。

這一點書裡也沒明確解釋,只能是我們讀者來理解了:蕭遠山雖然在暗處隱藏,但卻一直關注著兒子的成長和動態,所以他知道蕭峰在哪裡,在聚賢莊蕭峰危機時刻立即出手相救,但卻不相認,不想讓蕭峰知道身份,因為心裡怨恨很大,所以一切行動不能以正常邏輯來推斷了。

至於如何解釋,我認為只能這樣解釋:金庸在一開始連載時就設定的帶頭大哥和黑衣人是同一人,處處給蕭峰栽贓的也是他,但到了後來為了增加悲劇性和可看性,強行把蕭遠山復活,最後又不好圓場,又把帶頭大哥設定為玄慈(這也解釋了玄慈為什麼面對江湖上那麼多兇案多年來卻無動於衷),還搬出個掃地僧來打掃戰場。



這也不是金庸犯糊塗,因為長篇小說在邏輯性上都難免出現問題,更何況金庸還是邊連載邊寫作,出現邏輯錯誤在所難免。讀者可以仔細尋找其中的漏洞,但作者已經沉浸其中,以至於後來新修版又進行了改動,邏輯上比之前要好,但大框架已經定了,如何修改也沒法再自圓其說。


紅塵入世亦不閒


蕭遠山一直也在暗中調查當年阻殺他們一家老少的帶頭大哥。

而作為帶頭大哥的方丈大師一直在武林中是受人敬仰的。

所有人都不願意供出當年的帶頭人和所做的錯事。

少林和丐幫是武林中對抗外敵的中流砥柱。

武林中的所謂正義之士一直有種維護這種聯盟的默契。

而喬峰作為武林第一大幫幫主,如果和少林鬧掰,整個武林對抗聯盟便可不攻自破。

而最終喬峰以一己之力的犧牲挽回了整個國家的一時之安。


晨風236306616


1、參與雁門關慘案的人知情不報,有隱瞞之罪,偏偏維護一個罪惡滔天的帶頭大哥。

2、即使蕭峰被排擠誣陷,他也不關心,目的得離間蕭峰與漢人間的關係,將其逼會契丹族,為日後大遼所用,從掃地僧出面那集慕容博遊說蕭峰遠山父子時就不難看出,其實蕭遠山確實為之所動,說明在他心中宋遼不兩立,大有復仇之意。

3、因為漢人不對在先,蕭遠山復仇之後,最後蕭遠山的出現也解釋了罪魁禍首是玄慈方丈,方丈又供出了慕容博,以方丈在江湖上的品德和地位,讀者和眾人又把怒火遷到慕容博頭上…再者,以蕭峰宅心仁厚為國為民的大義精神,大大掩蓋了其父的罪行。




車市峰行


《天龍八部》金庸大師名著!一部快意恩仇的武俠著作,是武俠更體現了江湖險惡,恩怨分明!蕭遠山殺死所有帶頭大哥的人還是可以理解的,仇恨到了一定程度,心又怎麼能和平常人一樣呢?

事出必有因,因就在雁門關外宋人沒弄清事情真相就屠殺了蕭遠山一族人,使蕭遠山慘遭滅族喪妻之痛!還與親生骨肉分離三十年!失去至親乃人生最痛苦的事!要報仇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至於為什麼總在蕭峰趕到前殺死那些人,有人認為蕭遠山是磨鍊兒子,是為兒子好,是為激起兒子的仇恨!我不這樣認為,蕭遠山這麼做就一個目的就是報仇,別的他沒多想,頂多想到兒子不忍心殺這些人,因為他們不是有恩就是不是元兇!知道蕭峰三十年被宋人教育成了一個仁義大俠!

再說在武林大會他自己也說了,殺死玄苦,喬氏夫婦給蕭峰帶來了一個不仁不義的罵名是他沒想到的!有人說為了激起蕭峰的仇恨,應該不是,武林大會當知道了所有人是自己的父親所殺,他當時是很失望很難過的,他並不想殺那些人,蕭峰報仇志在元兇首惡,其他的人他不會亂殺!所以蕭遠山這樣做不會激起蕭峰的仇恨,不會與整個武林為敵!

最後就是掃地神僧的話也能說明這個問題!神僧說玄苦和喬氏夫婦是不該殺的,其實他就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沒想那麼多!後來慕容博想利用蕭峰的大權,挑起戰火,趁機光復燕國,蕭峰當時就惱火了,發誓絕不為了個人恩怨而危害天下黎民百姓!因此讓神僧覺得好生欽佩!








旺旺影吧


蕭峰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讀者和觀眾不希望他姓蕭,只希望他繼續姓喬,也有可能是大家不願意正視這個情況。

蕭遠山擊殺證人,是不希望蕭峰查明事情真相,這件事是個誤會,當初雁門關一戰,中原武林人士以為是契丹人偷學少林秘籍然後侵略大宋。所以才雁門關埋伏。只有殺了證人,蕭峰查不出真相,就會恨怒中原武林人士,甚至與中原武林為敵,乃至與大宋為敵,這是蕭遠山希望看到的。


龍躍飛鷹


蕭遠山殺死證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蕭遠山認為這些證人作為知情不報,沒有讓真相公佈於世,所以有罪

二、殺死這人可以讓漢人更加仇視蕭峰,讓蕭峰沒有回頭路。

三、暫時不讓蕭峰知道真相,讓蕭峰對追求真相的慾望更強烈,變相的也更增加蕭峰對仇人的憎恨,有利於日後幫助蕭遠山復仇。

四、蕭峰大仁大義,如證人說出了帶頭大哥的身份,玄慈方丈。蕭峰該如何處置?殺與不殺,左右為難。如果和尚說自己當年被矇蔽,蕭峰原諒了和尚,這是蕭遠山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殺了玄慈和尚,那麼蕭遠山就沒有讓玄慈和尚“身敗名裂”的終極復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