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度宗教盛事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啟幕

新華社臺北4月7日電(記者李建華、劉剛)臺灣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7日晚啟幕。至16日迴鑾,活動將歷時9天8夜,全程340餘公里,途經臺中、彰化、雲林、嘉義等4縣市近百座廟宇,預計吸引百萬人參與。

大甲鎮瀾宮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有200多年曆史,每年農曆三月都要舉行媽祖繞境進香活動。

7日適逢臺灣清明假期最後一天。除了信眾,這一盛事還吸引眾多遊客參與,讓鎮瀾宮從早到晚擠滿人潮。

當天一早,大甲鎮瀾宮就湧入大批香客,他們輪番在廟前廣場參拜,鄰近道路實行交通管制,附近車位難求。當地交管部門表示,在大甲媽祖起駕與迴鑾兩天,特別安排免費接駁車,方便信眾迎媽祖。

中午過後,大甲街頭不斷湧入人潮,到傍晚信眾越來越多,整個大甲宛如不夜城。當地交管部門預估,晚間十點起駕時,到場參拜信眾將超過15萬人。

媽祖繞境進香主要科儀有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10個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據瞭解,今年大甲媽祖繞境路程長達340餘公里,眾多信眾將徒步隨行,沿途會有不少商家、居民設攤免費供應茶水、食物給繞境信眾。

媽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女子,她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死後由鄉親於湄洲島上立廟奉祀,千百年來被海內外中國人尊為“海上女神”。數百年前,大陸先民渡海來臺,將媽祖作為保護神。

目前,媽祖在臺有分靈宮廟2000多座,信眾1000多萬人。媽祖文化是聯結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