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墓碑為什麼都立在墓裡呢?

手機用戶53317584996F


古時候下葬用的工具,幫助把棺材下到墓裡,是壓在地下的,叫“豐碑”這就是墓碑的來源。

當然這可是種高級的下葬方式,最開始只是王能享受。到後來發展到王室成員,再後來到大臣,最後平民百姓也用。可百姓們不知道碑的作用了,他們只是把碑立在墳前(只
是光禿禿的石頭)。後來,有人開始在碑上刻記已故者的生平。這就是墓碑

普通百姓們墓碑作用非常簡單,做標記,以示區別,墓碑是陰宅大門,標註了陰宅走向,祭奠時擺放供品、紙錢,和行禮憑弔。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係,並且告知過往行人,此墳墓有後人,不得損毀。

瞭解了墓碑的作用和由來我想說,既然墓碑等同於門牌號,會有人把門牌號放在房子裡的麼?顯然沒有吧?

所以只有三種可能

第一那是墓誌銘,墓誌銘是陪同已故之人記錄其一生事例,一同埋在墓裡。

第二因為常年累月風吹雨打倒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滄海桑田被塵封在地下了呢

第三就如上圖的一樣特殊時期造成的原因


最後我們一起看下正常的清代墓碑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像素說歷史


誰會把門牌號放在屋裡啊,同樣也不會有人把墓碑放在墓裡,難道給鬼看啊?


你不能說看到有人從地下挖出墓碑,那就是埋在墓裡的。也許那是墓誌銘呢?也許它只是因為常年累月倒了,被塵封在地下了呢?


假如你看到上面這張圖片,是不是還會要問,為什麼有的人會把墓碑綁上繩子呢?是不是方便推倒呢?

假如你看到上面這張圖片或許還會問,有些人更奇怪,他們為什麼喜歡把碑立在別人腳底下呢?

當然,上面哪幾種都不是正常情況的碑,正常情況的清朝墓碑也是立在外面的。

像這樣


像這樣的

還有像這樣的


這些都是正常的清朝墓碑,它們都是立在墓外的,可見清朝墓碑和其它朝代一樣一樣的。

實際上是有埋在墓內的東西,那叫墓誌和墓銘,墓銘是主要是對死者一生概括和評價,而墓誌則是記錄死者生平事蹟的。兩者合成墓誌銘。墓誌銘一般是埋在墓內的。而墓碑從來都是埋在墓外的。


標準的墓碑一般是:“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贔屓,高約丈餘,尚稱體制”。蛟螭和贔屓都是龍子,傳說贔屓力大無窮,在大禹治水的時候,贔屓有功,但是腦子有點不好使。後來水患解除,禹怕他到處惹事,就用刻石碑記錄它的功績,讓它馱著。它一看,很開心,就馱著到處宣揚自己的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