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文能稱得是上千古名篇的?

用戶92366370785


文章千古事,一篇好的古文必然是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古文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眾多的佳作。

什麼樣的古文能稱得上是千古名篇?我認為要符合兩點,一是語言要精煉傳神,富有表現力;二是要情感真摯,表達真情實感,立意高遠。在此分享這幾篇千古佳作。

一、《師說》——韓愈

這是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文章闡述了從師求學的道理,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整篇文章觀點明確,論證嚴密,極富說服力和感染力。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二、《醉翁亭記》——歐陽修

公元1045年, 歐陽修上被貶到滁州做知州,《醉翁亭記》就創作於這個時候。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的不同美,以及歐陽修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陋室銘》——劉禹錫

這是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僅八十一個字,卻抒寫作者志行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前赤壁賦》——蘇軾

公元1082年,蘇軾被貶黃州,一日,他與朋友月夜泛舟遊赤壁,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千古佳作。文章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表現了蘇軾精神解脫的達觀,此文對後世影響深遠。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五、《陳情表》——李密

作者李密用樸素的語言,表達著最真摯的情感,感人至深,此文也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從寫李密幼年時的不幸遭遇開始, 敘述了李密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以及李密報答祖母養育之大恩。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千古名篇還有很多,如《滕王閣序》、《岳陽樓記》、《出師表》、《桃花源記》、《蘭亭集序》、《六國論》等。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些千古名篇都將影響著我們。


閱讀與思維


在中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源不斷創作出來的詩詞歌賦可以說讓人眼花繚亂了。

如果說有哪些稱得上是千古名篇的話,有書君覺得還是需要有些標準才行,首先就是要字字珠玉,添一字嫌繁,刪一字嫌簡;其次就是立意深遠,符合時代精神;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膾炙人口。

如果按這幾個標準來篩選,有書君就為讀者推薦以下幾篇古文(排名不分先後):

一、滕王閣序——一杆細筆,一卷駢文,硬是繪出了滕王閣大氣磅礴,波瀾壯觀之感。後世被稱謂“千古第一駢文”。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於上元二年(675年)所創作的一篇駢文。通過敘事、寫景、抒情三種寫法交叉串聯,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困頓不堪,卻又不甘不屈,渴望時代給他機會實現心中志向的願望。

最有特點的是這篇文章全部採用對偶句,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使整體讀起來辭采華美,賞心悅目。特別是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將夕陽與飛鳥、秋水與長空如此完美、和諧的融合在一起,如此詞句營造出的美境及想象,世間無人能及。

二、岳陽樓記——字字璣珠,一篇錦繡。將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完美結合,使之成為古代散文最經典的藝術寶壁。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在陰雨和晴朗的景色,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而文章的重心在最後轉移到抒發作者的政治理想方面的情感覺,從而擴大了文章的意境。文章中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可以說是街頭巷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句也不為過。

三、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這是歷代統治者們最想看到的。而一篇出師表將此這兩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用議論兼記敘和抒情的方式勸勉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興復漢室為遠大目標。這篇文章的特與上述兩篇不同,全文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多以四字句行文。是一篇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的文章。

這種寫法與文章所想表達的思想非常統一,相信讀者幾乎在小學時期都學過這篇文章。其中“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等等都是耳熟能詳了。

四、諫逐客書——以雄渾奔放的氣勢,整齊錯落語言形式,開散文辭賦化的風氣,得以流傳千古。

《諫逐客書》是先秦丞相李斯的一篇優秀古代公文,是屬於上書、奏章,為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和上一篇《出師表》類似。敘述自秦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若無客的輔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文章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使他收回逐客令。

文章辭采華美,排比鋪張,理氣充足,有著典型的戰國縱橫說辭的風格。其中著名的詞句有“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其中的含義仍然適用於今日。

五、桃花源記——優美生動的文字,簡練傳神的意境以及極高的文學價值。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是一種通過文章來抒發自己逃避現實的無奈,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趣。

以上就是有書君為大家挑選出的,能夠稱得上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古文,也都基本符合最開始提出的三個標準,最重要的每篇文章都有大家能夠信手拈來的名句。

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也是成為他們為何能夠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寫出了眾多不朽的名篇大作,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典文學。在古典文學這座大觀園中,膾炙人口的古文不計其數,能稱得是上千古名篇的不勝枚舉!

上學時語文課上的文言文讓無數學生望而生畏,尤其是那句著名的“閱讀並背誦全文”,應該是讓你哭過多次的一句話,而多年後隨著閱歷的豐富,我們才發現,上學時背誦的那些課文,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古人寫作時抒發的情懷,也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比如每當外出旅行時,別人都熱衷於熱門景點,而你走到一個無人問津的地方,冷冷清清,發現了不一樣的景色,你是否會感受到宋朝文學家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寫道的那樣:“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其實,能夠選入教材中的,基本上都是千古名篇,比如《報任安書》《過秦論》《前出師表》《陳情表》《蘭亭集序》《木蘭辭》《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滕王閣序》《陋室銘》《阿房宮賦》《師說》《祭十二郎文》《種樹郭橐駝傳》《春江花月夜》《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赤壁賦》《六國論》《愛蓮說》《送東陽馬生序》《五人墓碑記》等等。這些膾炙人口,耳熟能詳,廣為傳誦,是名副其實的千古名篇。下面再給大家說幾篇教科書中沒有出現過的,但同樣是千古名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寫之前,先說一篇在教科書中沒有要求背誦的千古名篇——《項脊軒志》。上學時,有那麼多“閱讀並背誦全文”的經典名篇,而《項脊軒志》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經典,沒有之一,這篇只寫家長裡短的文章,一直在內心深處揮之不去,那間書房、那個祖母、那個妻子,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諫逐客書》。戰國時期,韓國水工鄭國遊說秦王嬴政在秦國興修水渠,其目的是以此來消耗秦國國力,事情敗露後嬴政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也在驅逐之列,臨行前上書秦王,寫下了這篇名垂千古的《諫逐客書》。該文氣勢磅礴,理足詞勝,一舉打動秦王,秦王收回驅逐令。其名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相信很多人在寫作時都用過。

《誡子書》。這應該是古代史上最有名的一封家書,是三國時期蜀漢名臣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已經被選入教材。這封信很短,卻是後人修身立志的名篇,全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又稱《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中國古代史上最有名的檄文之一,作者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武則天稱帝的野心暴露後,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駱賓王就在其部下,於是就寫了這篇名傳千古的檄文。據說武則天看了之後也是讚不絕口,非常欣賞駱賓王的才華。

《進學解》。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朝文學家韓愈,假託向學生訓話,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抒發了作者憤懣之情。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即出於此文。

《秋聲賦》。這裡說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秋聲賦》,作者以“秋聲”為引子,通過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表達了人生的苦悶,是宋代文賦的典範。

《正氣歌》。作者是宋朝民族英雄、文學家文天祥。南宋滅亡後,文天祥組織抗元,兵敗被俘,誓死不屈,因而被囚。牢獄的環境極其惡劣,文天祥坦然面對,這首詩是他被殺前一年在所作。全詩氣壯山河,慷慨激昂,表達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另外,這首詩的序也堪稱千古名篇。

《賣柑者言》。作者是元末明初文學家劉伯溫,《賣柑者言》一篇政治寓言,講述由買賣一個壞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議論,通過賣柑人的話諷刺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而當今社會,有名無實的人比比皆是,君不見,前不久轟動一時的假博士翟天臨,正是賣柑者口中所說的那種人!

《少年中國說》。這個不用多介紹了吧?在當今,梁啟超先生的這篇散文仍被廣泛吟詠,激勵無數小小少年!一起再來欣賞其名句: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能夠稱得上千古名篇的還有很多,這裡就不再列舉了,想要學習千古名篇的,除了推薦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纂的《古文觀止》外,也推薦乾隆年間姚鼐編纂的《古文辭類纂》。另外,重點推薦曾國藩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

您最喜歡的千古名篇是哪一篇?您有哪些要推薦的古文選?歡迎一起探討!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古文人不學數理化,專懟文學、音律和書畫,名作多集文學和藝術於一身,令後人望塵莫及……

在此,只列舉四篇不同題材和風格的傑出代表。




《洛神賦》

浪漫、飄逸、靈動、美幻、細膩、雋永。集漢賦之抒情和楚辭之浪漫於一身,開闢辭賦新境界。想象浪漫夢幻,描繪傳神細膩,辭藻華麗無比,構思精妙絕倫,情節完整精彩,手法靈活多變......這六點豐富完美融入一篇長賦,歎為觀止。故《洛神賦》常與屈原《九歌》和宋玉《神女》並提。

小編注:減分項:愛情主題,教科書不選用;年代較早,不如唐宋易懂。儘管顧愷之、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文徴明、祝枝山、宋高宗、成親王等追慕,但《洛神賦》依然只屬於文人瑰寶,格調太高!大眾只有仰視長嘆的份……




《滕王閣序》

駢文史和王勃人生最後的絕唱。王勃年少輕狂,文采飛揚,滕王閣序幾乎通篇對偶,用典頗多而工巧。文章前半寫景而含情,後半抒情而有景,氣勢磅礴又情景融合。

小編注:王勃才華、遭遇,華麗的駢文風,借景揮灑政治抱負之大氣場,都是加分項。《滕王閣序》只能算駢文史冠,藝術性、思想性、創新手法這三點,古代巔峰之作還輪不到《滕王閣序》。




《岳陽樓記》

這篇厲害了……范文正公沒去過岳陽,找個藉口“前人之述備矣”。憑一副《洞庭湖晚秋》圖“瞎寫”,洋洋灑灑,氣勢磅礴,酣暢淋漓......

小編注:本該寫岳陽樓,卻寫洞庭景;本該頌政績,卻一門心思憂國憂民...都是老子之道,以退為進啊。一篇《岳陽樓記》可謂賺盡朝廷和民間,名垂千古......範公之境界誰人能比?




《桃花源記》

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新世界開篇。繼而拋出線索,順藤摸瓜,如同遊記小說。景色,人物形象,生活畫面等,都刻畫的細緻生動,更增添了讓人嚮往的感嘆:多希望這是現實……

小編注:桃花源的美好和理想,世人所羨,是因現實中的苟且。詩和遠方,是要有的,至少要存在於精神世界。陶公之世界盡在桃花源。



古代文學名篇不可盡道。我們也要考慮年代因素,先秦到魏晉,由於文風更晦澀,生僻字詞過多,不如唐宋以來容易普及,諸如《天問》。

文學有社會屬性,《岳陽樓記》在任何年代都會被推崇。賈長沙《鵩鳥賦》,儘管富含道家哲理,儘管小編膜拜不已,但這種怪異手法,壓抑的基調,和對現實的憤慨,不是主流社會首推。

我的問題:司馬相如2000多字的《上林賦》,乾的過駱賓王18個字的《鵝鵝鵝》嘛😂?


上弦月A


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的《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公元758年創作的行書作品。

此稿是作者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一揮而就寫成的,是:個人、家、國、天下的純精神和自己文學、書法功力的自然流露。

不但在書法史上極具價值,更具備史料和文學藝術價值。

此文稿是顏真卿為念自己的侄子顏季明寫的,唐明皇寵愛楊貴妃,又被安祿山哄騙給他加官進爵,把大好的河山折騰的一片狼藉。這也是唐朝由盛轉弱的象徵。

安史之亂以來,江山淪陷,顏真卿和哥哥顏杲卿相約抗敵,侄子顏季明穿梭其間聯絡消息,顏真卿最喜歡這個自小就聰明異常的侄子。

顏真卿的哥哥和侄子一家三十餘口被安祿山殺死,顏真卿悲痛欲絕,最後只找到了侄子顏季明的頭骨。在欲哭無淚痛徹骨髓的心情下給侄子寫下了千古絕篇《祭侄文稿》。

這篇文章不同於其他華麗辭藻的大家之作,他是作者本人真實情感的吶喊,是對蒼生和老天的表白,作者一氣呵成,精神高度集中,突破自己的思維方式,好像打開了約束人類大腦的枷鎖。

就是出現了錯別字,作者都沒有發現,可見用心之專。這是一個家族相同基因品質的顯現;是靈魂深處的交流。感情飽滿,思想奔放。此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把筆寫枯也不綴放,滿腔真情寄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灑落在字裡行間。

此書法不但是堪稱中國第一,此文章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書法和文章上看到了一個憂國憂民,大氣凌然,高屋建瓴的國家棟梁形象。

全篇234字,短小精悍,可稱絕品!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佳作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口: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

嗚呼哀哉尚饗!

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

每每讀來,不覺悽然。



用戶4496285841096從


能稱得上千古名篇的有很多,但在我心中,排在第一位的無疑是《蘭亭序》。

眾人只知道《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卻不知道《蘭亭序》是一篇雋永優美的駢文。全文不長,先看看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在書法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掩蓋了它作為一篇散文在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整篇324個字,字字珠璣,清麗典雅,散句中夾雜駢句,讀來朗朗上口。不論是寫景抒情,還是評論言志,讀來都是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如寫景的部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如敘述部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整篇文章,都表達了一種人生觀:好景不常在,人生有限而命運無常。無論是情有所寄,還是放浪形骸,都是“俯仰”之間很短暫的事。

我之所以把這篇文章放在千古名篇的第一位,是因為它表達的這種感情永遠不過時。無論是一兩千年前的魏晉,還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這種對“時間稍縱即逝”,想留卻留不住的感慨都是一樣的。

所以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何而來?

王羲之那個年代的魏晉名士,處在朝代更替,命運無常的時代路口,隨著命運的起伏而起伏,沒人知道明天是生還是死。所以他們縱情于山水,放浪形骸,快樂自足,喝酒就要喝醉,作詩就要痛快。惠風和暢是難得的風景,茂林修竹是大自然難得的恩賜,作為人,既然生命無常,何不珍惜眼前風景?

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有良辰,有美景,正當好心情,剛好有快樂的事。但是,謝靈運都說了,四者難並。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時間的時候沒心情,有心情的時候沒時間,等有心情有時間有能力的時候,卻沒了好風景。

所以隔著近乎兩千年的時光往回看,這篇文章簡直是每個字都說到我的心裡。

千古同理,永不過時。


蝴蝶迷君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出現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不乏有一些名篇鉅著。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勃的《滕王閣序》,杜牧的《阿房宮賦》,李令伯《陳情表》,諸葛亮《出師表》,等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在這裡我特別要說的是蘇洵的《六國論》,做為一篇政治論文,其緊扣當時政治時弊,提出了六國滅亡“弊在賄秦”的精準論點,借古諷今,針對當時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當時統治者應以六國滅亡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六國論》不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19野狐禪70


古文中的千古名篇不是花團錦簇的官樣文章,而是為國家尋出路為百姓謀福祉的經世警示之言。

詩聖杜甫有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魏帝曹丕又曰:“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今擇取三五篇,大家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古文中的千古名篇餘音繞樑經久不絕,或未聞其人但識其聲,或未識其聲但聞其人,曉諭天下警鐘長鳴。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老友的椎心泣血之言。自敘抱定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堅韌意志,忍受腐刑的羞辱。終於撰寫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絕唱,無韻離騷《史記》。

古之朝代多有五毛氾濫成災,帶魚上位封侯的溜鬚拍馬之徒。太史公司馬遷學先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的精神,忍受腐刑的極度羞辱,擯棄春秋筆法,大膽直筆3000多年的歷史人物事件,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知興替明勝衰“的鏡鑑。

《昭公諫厲王止謗》指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讓老百姓開口說話。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唐雎不辱使命》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知識分子不是好惹的。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貨殖列傳》不仇富不仇商大家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倡導藏富於民。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晁錯《論貴粟疏,》民以食為天,農業為百業之首。是國家的根本所在。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腹飢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柳宗元《捕蛇者說》,收稅要知道輕重,執法要講究方式。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

歐陽修《朋黨論》,朋黨就是山頭主義小圈子,和貪汙腐敗一樣都是一萬年的老問題,必須嚴防死守。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

范仲淹《岳陽樓記》,文人的理想文人的烏托邦,古文式微的絕唱。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自唐宋始,古文其興也勃然,其言也婉轉,八大家的文風開始失去了古文剛猛凌厲、乾脆直接的風格,講究言辭的華麗,文采的飛揚。賞心悅目的文章越來越多,警鐘長鳴的漸漸絕跡!


想象一陣風


翻開塵封的歷史,啟迪我們現代人傳統文化的發揚,您的“千古名篇有哪些?”問的正是時候。

當筆者打開歷史文化檔案,對筆者感觸最深的數篇“千古名篇--

《陋室銘》--此篇由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作品,是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劉禹錫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高且高風亮節,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思想境界與樂趣。

《出師表》--說的是作者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與對蜀漢效忠到死的思想品格。

《孟子·告子》--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中,管夷吾舉於士,對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荀子》--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

《離騷》--作者之屈原。此篇代表了“楚辭”的最高藝術成就,在中國的文化與藝術歷史上佔有不二的地位。

……

感謝提問者,問的這個問題!

筆者書法作品欣賞,草書《滕王閣序》等作品。








祥禪


千古名篇得看誰選,從哪個角度選,比如從情理角度來看兩表一文值得推薦,就是《出師表》《陳情表》和《祭十二郎文》,古人言: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足見這三篇文章之動人。而想象奇特,莊子的《逍遙遊》堪當。洋洋灑灑,天馬行空,的確是少見奇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