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向內心尋找清歡,佛系散文如何避免庸俗化

題記:我們是該詩意的生活,還是去追逐被美化了的慾望的生活?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問題本身的答案,它需要每一個人親身經歷自己的人生,才能自己告訴自己屬於自己的那個答案,任何人代替不了你回答這個屬於自己人生的問題。

像林清玄這樣“佛系”的散文,我認為大致有兩種風格,一種是非常理性的風格,就像史鐵生的散文那樣,一種就是感性的風格,就像林清玄這樣的散文。當然我們不在這裡深入的討論史鐵生是屬於佛系還是西方的人生哲學,我們也不討論林清玄的是屬於佛還是禪,在這篇文章裡暫不做展開,就統稱為佛系吧!

讀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向內心尋找清歡,佛系散文如何避免庸俗化

首先我們不去爭論這種散文是否為心靈雞湯,對於喜歡寫文的讀者來說,讀一點“佛系”的散文會讓你很快的進入到寫散文的感覺之中去,因為它牽扯的主題足夠的大,大到可以關係整個人類。

然而這樣的主題又很難寫,因為這樣的主題幾乎就是一個雞湯慣用的主題,人生從來不是靠一個簡單的主題,或者一首簡單的詩詞就可以概括。人生的主題,是全人類文學作品的主題,如今卻仍然不能有哪一個作家說,他可以探索其真正的奧秘,人心與人生也許是人類最複雜的研究課題。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主題足夠的深邃複雜,才被一代代的人們去用生命不斷的探尋,林清玄的散文,總是有一種極為清晰的文字脈絡,它明明白白的展現在你眼前,拿眼前的這篇《清歡》做例文,我對其做一個簡單的閱讀體驗。

清歡,是一種人生姿態,這種立意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內容形式是我們上學時最常用的作文寫作手法,因此在表達的形式上,我們在林清玄這裡似乎學不到更多讓我們可以為之激動的寫文構思。林清玄就是不厭其煩的用這種最簡潔醇厚、清新舒暢的方式來把自己感悟到的禪文化,由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情節進行一個傳遞,把禪理寫進生活,又通過生活點滴表達禪機。

因此在內容上他是有足夠多的寫作材料,生活幾乎就是一種傳遞情感,表達情感的方式。他因此可以做到選題廣博,通過生活盡情的表達,又可以使自己的內容表現出一種恬淡質樸。

開篇引出主題-清歡。緊接著是告訴我們他理解的“清歡”是什麼,緊隨其後的就是關於“清歡”到底好在哪裡這樣的感悟闡述,然後就是寫人要想清歡是比較難的,他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幾次“清歡”得與失的人生體驗,告訴我們清歡是如何與人生之間產生一種若即若離的無奈感,在文章的尾聲,作者對清歡為什麼難覓做出疑問,最後以失去清歡的悲哀為結局。

讀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向內心尋找清歡,佛系散文如何避免庸俗化

讀完整篇作品,作者並沒有一味的告訴我們,要去找一種清歡的環境,因為他通過自己的一生感悟,認識到這種清歡的消失,是有著必然的一個現實結局,他最終的表達是在他文章寫下的最後那句:第一流人物是在塵世間也能找到清歡滋味的人。因此文章表面對清歡的得失與尋找的內容表達,都是為在為這內心找清歡做鋪墊。

我認為大家寫散文,尤其寫佛系的散文,如何避免讓自己的散文雞湯化,其主要的一點就在於心靈的敏感與麻木的區分。何謂麻木?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於丹在霧霾的那句經典雞湯文,關上窗戶不行就關閉內心。這就是麻木,讓自己麻木的活著,這是雞湯文的倚天劍,每一次使用都可以帶來無盡的殺傷力,會使很多人為之跪拜而且屢試不爽。

這也是林清玄散文區別雞湯文的一點,人的心靈敏感是不能缺失的,心靈即世界,在不能改變世界的無奈環境中,我們不是去學的如何不改變世界,一味的關上心門,而是要自己不讓這個世界改變自己敏感多情的內心。

我們在這世俗中中生活,如果想到的“清歡”,首先想到的是肉身的清苦,或者僅僅是肉身的歡愉,我們始終把人的精神與肉身合二為一的看待,要想清歡,首先就要是肉體表現出的一種對生活的節制,作者卻用了一個排比句把清歡做了一番的解釋。

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裡看出比鑽石更吸引人的滋味,一個人聽林間小鳥的聲音比提籠遛鳥更感動,體會靜靜的品茶比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一個是看,一個是聽,一個是體會安靜,與之對應的是鑽石,提籠遛鳥和晚宴,前者注重的是心靈的感受,心靈的發現,而不是擁有,後者卻是對其擁有佔有和掘取。

讀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向內心尋找清歡,佛系散文如何避免庸俗化

鑽石的閃耀在於你對其外在的展示,提籠遛鳥的愜意在於你將其佔有和獨享,奢華的晚宴帶來的只是大腹便便的肉身享受。作者在這部分內容裡指出清歡的好,在於對物質的無求,在於心靈的品味。相信與很多現實主義者會大聲的質疑,沒有物質哪來的精神,如果以這種姿態對待人生,我相信就算擁有無限的物質,你始終無法擁有精神的充盈,物質是必須,但我們很多人沒有分清哪些是被慾望牽引而帶來的額外物質需求。

就如當一部手機,電話功能和上網功能都齊全的時候,有人卻被商業環境造就出來的更快的慾望滿足所迷惑,於是追求比現在手機快5%的慾望,而付出100%的努力。當失去心靈的品味,這種更好更快的追求會始終伴隨著你的慾望,你的慾望就不斷的要求被滿足。而快樂僅僅是擁有的那一瞬間,下一秒帶來的仍然是被髮明出來的慾望干擾你的情緒,被資本和利益堆積起來的慾望,繼續在你面前不斷的炫耀。

整篇文章中有幾處用到排比的修辭格,看來作者除了喜歡引用古典詩詞,還很喜歡用排比句來試圖達到對其情感昇華的效果,在文章的中間部分,作者用了幾個時間相關的詞語,如“當學生的時候”、“二十歲的時候”,以及“最近有一天”,一條清晰的歲月時間軸出現在我們眼前,這種對歲月的流逝與清歡的得失平行的展示在我們眼前,最後在兩個整段的追問中,引出那句“人生看得幾清明”。

讀林清玄的散文《清歡》向內心尋找清歡,佛系散文如何避免庸俗化

正如作者說了,凡人多一份世故,多一份機智,其實就會少一份高雅。我沒有想到高雅,而是想到冷漠,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看似變得越來越成熟,而其實背後就是感性的減少,理性的增加。看似這並沒什麼不妥,但理性意味著人被工具化,也許人生存在地球上的初衷,應該就如那句:我們應該詩意般的活著。

而理性與詩意從來都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理性意味著人情感的壓制,我們從小到大,似乎從來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學會感性,而一味的強制去理性,而清歡恰恰就是來自於我們的感性世界。

結束語:現實既然沒有了清歡,那就不要讓內心也沒有了清歡。這就是作者最終告訴我們的人生答案,但這個答案並不是屬於任何人的答案,只屬於他自己。一篇“佛系”的散文如何做到不庸俗,有操守的作者至少都不會讓讀者關上情感的心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