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一致行動人不再續簽協議,青島積成變更為無實控人

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清明節前(4日),新三板企業青島積成(872230) 補發一則關於一致行動人暨實際控制人變更聲明的公告稱,楊志強、王浩、嚴中華、王良等八位實際控制人共同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不再續簽的告知函》,使得掛牌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發生變更,由楊志強、王浩、嚴中華等八位變更為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積成電子(002339)為青島積成的控股股東。就在上月中旬,積成電子曾公告稱,其八位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並不再續簽。這意味著,在積成電子和青島積成兩家公司中“合體”多年的八位實際控制人,正式宣告“散夥”。

控股股東已處“無主”狀態

事實上,青島積成的控股股東積成電子,已先期進入無實控人狀態。

3月15日,積成電子公告稱,公司收到股東楊志強、王浩、嚴中華等八人共同出具的《告知函》,這八位股東於2018年3月15日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之續簽協議》已到期,到期後自動終止,不再續簽。隨著上述協議到期不再續簽,積成電子進入“無主”狀態。而一致行動關係解除後,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國投”)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1月30日,積成電子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山東國投通過“舉牌”持有積成電子5%股份。目前,該股份暫未變動。山東國投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加在積成電子中擁有的權益股份的可能。由於積成電子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以,此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

積成電子於2010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彼時,公司便存在股權較為分散的問題,發行前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僅為7.01%(楊志強、王浩並列)。上市公司當時稱,各股東之間亦不存在投資關係、協議或者其他安排,因此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直到2015年3月,楊志強等八人宣佈簽署了一份為期3年的《一致行動協議》,從而抱成一團。當時,這八名股東合計持股達1.08億股,持股比例為28.59%。2018年3月,上述《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後,八人續簽了協議,但有效期只有一年。

近年來,楊志強等八人的持股數量在不斷減少。在續簽協議之時,八人合計持股為9878.23萬股,持股比例為25.09%。而截至目前,八人合計持有積成電子股票8899.34萬股,持股比例為22.60%。在此前的6個月內,孫合友持股從575.14萬股減少至82.59萬股,王浩持股數由1153.3萬股減少至1023.3萬股。目前,八人中持股比例最高的為楊志強(4.15%),其次是嚴中華和王良(均為3.98%)。

不會引起管理層變動

實際控制人“散夥”,積成電子又迴歸到上市初期“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但不同之處在於,公司十大股東里多了一個實力派——山東國投。其在1月份發佈的權益變動書中表示,增持積成電子股票的決定是“基於對該公司價值分析及前景的預測而做出”。

在山東國投舉牌的背景下,積成電子實際控制人卻主動“散夥”,這一進一退,也給市場留下了遐想。對此,積成電子相關人士表示,實際控制人解除一致行動並沒有構成讓位,“以前是為了原始股東管理層穩定而簽訂的一致行動協議。實際上,公司目前也是這些人在管理。公司現在是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但這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

而此番青島積成也表示,“本次一致行動關係到期終止不會引起公司管理層變動,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據青島積成介紹,楊志強、王浩、嚴中華等八人於2015年3月20日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約定各方一致同意對公司的重大事項保持一致行動,並作出相同的意思表示和行為,形成一致行動關係。《一致行動協議》有效期為3年。2018年3月15日,八位一致行動人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之續簽協議》,有效期為一年。因此,上述八位一致行動人系公司的原實際控制人。

今年3月15日協議到期,青島積成八位股東於當日共同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不再續簽的告知函》,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事宜共同說明如下:各方於2018年3月15日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之續簽協議》到期後將自動終止,不再續簽。這意味著, 一致行動關係解除後,青島積成由原八位一致行動人共同實際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暨一致行動人。

據經濟導報記者瞭解,該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系青島積成在本月4日補發,對此,青島積成方面解釋稱,“由於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疏忽,未能在上述事項發生後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應收賬款佔比較高

工商信息顯示,成立於2001年的青島積成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法定代表人為楊志強,公司於2017年10月在新三板掛牌,主要產品與服務項目為智慧水務、智慧燃氣系統及表計的開發、生產、集成和技術服務等。

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8178.26萬元,同比增長36.21%;實現淨利潤1114.67萬元,同比增長184.02%。淨利潤增長較多,主要是由於該公司2018年強化對各業務板塊的獨立考核,同比2017年費用減少較多,另外,2017年公司操作新三板掛牌,發生了較多的審計評估等費用,2018年則沒有這些費用。

據財務數據,2018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淨額為1.71億元,佔期末總資產比例高達46%。但青島積成對此解釋稱,“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應收賬款佔比較高的情況,這符合公司所處行業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