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保險怎麼買划算(一)

這兩年,不少保險公司,推出400多,可以保300萬的醫療保險。有叫好的,有質疑的,有謾罵的。

正巧老南一直想寫個保險系列,乾脆擇日不如撞日,寫個系列。

通過這個系列,讓你明白為什麼要買保險,國內保險為何人人喊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同時順帶說下近期火熱的互聯網互助保險和海外保險,儘量寫的通俗易懂,但不會推薦任何產品。

當然,老南非保險業內人士,僅以一個CFP國際理財師的專業,從家庭資產配置的角度,也從一個保險消費者的需求來談這事。說的不對的歡迎批評,被說的不爽的請繞道自行發洩。

一、為何要買保險

因為——窮!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窮字的九種寫法

手上有幾百萬?

家裡任何人生場大病,全家回到原始社會

有千把萬?

得了癌想去美國看病,全家回到原始社會

北上深有房?

揹著幾百萬貸款,生病、意外,全家賣房回到原始社會

人的慾望永遠是無限的,但收入總是有限的。所以,保險沒那麼多情懷,我們需要的不是保險,而是一輩子有錢解決問題,尤其在你不夠有錢的時候。

老南分析過很多中產家庭中道崩盤的,幾乎百分之百的兩大原因:一是家裡有人得了燒錢的大病。二是金融投資或實業投資嚴重虧損。

吸毒、賭博之類另說。

所以,所有諮詢老南的客戶,老南第一關心的,是保險配的夠不夠。然後才是各種規劃,如何投資,如何為小孩準備教育金,如何儲備養老金等。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老南一位好兄弟的父親,前陣子在國內被查出得了癌症,應該算中期。

這會趟在香港的醫院,享受著不少國內沒有的醫療條件和領先五年以上的新藥。老南問兄弟費用還吃力,他唏噓到,虧好保險賠付了,應該問題不大。

所以,一定要理解保險的本質,這裡很關鍵,看明白了,後面才好展開:

1、保障

保險的核心一定是、也必須是保障。

各種捆綁銷售的投資功能僅僅是錦上添花,絕不會雪中送炭,反而浪費了寶貴的現金流。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上面這張圖好好看看,絕大多數人買的重大疾病保險都如上圖:每年繳的3746元的保費裡,真正起保障作用的保費僅849元,其餘的2897元都投入到和疾病無關的分紅險去了。而10萬的保額,遇到重大疾病,分分鐘燒光。

為啥3746元不能全部都投入疾病保障上呢?當然可以,只是保險公司要少賺不少,銷售人員提成要少拿不少,後面還會有詳細分析。

2、槓桿

保險的本質就是槓桿。一年幾千,繳幾十年的保費,往往是5到10倍,甚至更高的保障槓桿。所以,如何無風險讓你的保障槓桿最大(為何無風險?後面會說各臺灣當年的悲劇案例),才是最優的保險方案。

所以,保費繳納的週期越長,實際槓桿越大,一次性躉交所有保費往往槓桿最小。當然一次性躉交銷售提成也相當的高。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如這張廣告,就是宣傳香港保險槓桿更高。後面老南也會說香港保險的缺陷在哪。

3、風險轉移

保險就是把你無法承受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這裡有兩個關鍵:

(1)在可承受保費範圍,優先把概率大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如而老南看過很多家庭,買的都是死亡才賠付的終生壽險,而沒有醫療健康類保險。 這就是買反了,畢竟在中國平均壽命74.5歲前,生大病的概率遠高於死亡。當然,終生壽險的確銷售提成高點。

(2)在可承受保費範圍,優先轉移家庭無法承受的風險。

比如鉅額的醫療費用耗幹你的家庭,比如揹負高額房貸和子女教育生活費用下的身亡會。所以在條款中,不要過於糾結完美,如等待期、免賠額、多次賠付等,這些都會體現在保費中。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4、保險是門生意

當然,保險公司也不是傻逼,人家要活著,要賺錢,所以保險公司賠本的事不會玩。如果你買到讓保險公司賠本的產品,肯定是賺了,前提保險公司沒因此倒掉,這事90年代末國內就發生過。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這是老南自己的一份養老和終身保單,1998年買的。如果懂行的朋友一定知道,即使今天看,這是一份多麼牛逼的保單,幾乎前無來者後無古人。

因為這份保單的真實irr(內部報酬率),老南自己測算過,高達9%左右!這可不是什麼預期收益,也不是什麼推算收益。

當時因為銀行存款利率高,中國人壽和平安保險銷售了大量的這樣的高息保單,後來銀行降息後,這批保單差點把公司拖垮。

人壽是國家出錢救了一把,平安是全體動員忽悠客戶退保。不少在平安工作過,40歲以上的都會記得那段痛苦的日子。

所以,老南這款保單,目前看有驚無險的賺到了。

明天,來說說為啥買過保險前後,很多人有以下的感覺:

買錯了,根本不管用

被忽悠了,不是我想要的

買貴了,比別人多花了兩倍的保費

買多了,交不起保費了

買少了,才賠了這點錢,以後咋辦

用處不大啊,現在好好的

買了,但真不清楚買的是啥

要漲價了,再不買後悔

要停售了,再也沒有了

孩子只能買20萬,買多了保險公司不賠(2016年新說辭)

產品這麼多,挑花眼了,算了,隨便買一個吧

公司這麼多,暈了,隨便買一個大公司的

在銷售提成導向下,搞清楚這些,才知道該如何買保險。

保險怎麼買划算(二)

昨天老南連載第一篇,有不少精彩回覆,選幾個典型的:

這次去美國,飛機上除了商務的和旅遊的,居然其他的都是去美國看大病的。

我女兒出生時買了幾份****大病意外險。後來又被熟悉的保險公司人員忽悠買了****,過了10年才知道,****的受益人是孩子的孩子(第三代),還要在第二代身故後才受益。我知道後,立即去退保,從此誰向我推薦保險都不預理睬。

希望老師多寫幾期,寫詳細一點我也覺得保險裡面的坑實在太多了,而且很迷茫不知道要買那種產品側重點在哪裡,之前買的保險年交保費4235元,保意外5萬,大病5萬,交十年20年返,覺得真心的不好,寶寶心裡苦啊

書接上回,保險作為現代家庭必備的風險轉移理財工具,為何時至今日,還被人人喊打?

買錯了,根本不管用

被忽悠了,不是我想要的

買貴了,比別人多花了兩倍的保費

買多了,交不起保費了

買少了,才賠了這點錢,以後咋辦

用處不大啊,現在好好的

買了,但真不清楚買的是啥

要漲價了,再不買後悔

要停售了,再也沒有了

孩子只能買20萬,買多了保險公司不賠(2016年新說辭)

產品這麼多,挑花眼了,算了,隨便買一個吧

公司這麼多,暈了,隨便買一個大公司的

在老南看來,行業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責任的。

1、保險產品強制捆綁銷售

以重大疾病保險為例,國內主流產品,基本都這個樣子: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基本都是:分紅型主險+重疾附加險(少數終生壽險主險+重疾附加險)。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這就意味著,本來4000左右保費可以保50萬的重疾,結果只保了10萬,導致保額在疾病來臨時嚴重不足

而50萬保額,動輒一萬多的保費,導致保費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至於多付的錢,保險公司拿去幹嘛了呢?

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彙總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再深入下,如30歲買份100萬保額,保到70歲的純重疾險,用相對強制捆綁分紅保險,省下的保費去投資,到70歲時餘額達到100萬,你所需要達到的年化收益率要多少呢?

6款分紅型主險+重疾附加險比較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是不是覺得很驚訝?你的錢被拿去吃肉,你也就喝點湯而已。

可喜的是,國內目前已有少數幾家保險公司,推出了單獨的重疾保險,老南在得知的第一時間買入。剩下的錢基金定投,收益率超越保險公司會非常輕鬆。

這就是所謂的“買定投餘”——把準備投保終身型保障產品的保費,通過選擇投保定期保障型產品,把之間的保費差(餘額),用來做投資規劃。

2、銷售環節的佣金導向

任何產品的銷售環節,銷售提成導向,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保險行業,尤其是關係到每一個保險客戶身價性命時,是否應該有點道德?再看下開頭引用的昨天文章粉絲的留言:

我女兒出生時買了幾份****大病意外險。後來又被熟悉的保險公司人員忽悠買了****,過了10年才知道,****的受益人是孩子的孩子(第三代),還要在第二代身故後才受益。我知道後,立即去退保,從此誰向我推薦保險都不預理睬。

老南作為一個非保險從業人士,看的都有滴血的感覺。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因為保險的提成體制,強制捆綁的分紅主險保單、死亡賠付類保單提成較高,而一些純保障類的提成較少。所以,幾乎所有諮詢老南的客戶,保單拿出來,都一堆問題。

經常看到30多歲,最重要的疾病類保障是空白,手上一大堆死亡賠付、高分紅保單。或者大人沒任何保單,小朋友買了一堆,還都是熟人推薦的。老南說,這樣的熟人,不是無知就是無恥。

3、銷售人員的去專業化

這話可能有點傷人,但老南還是得說。

上市保險公司代理人總數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老南在券商工作期間,有陣子負責招聘,偶爾會去招聘會招人,基本100%有保險公司在那招銷售。雖然少數保險公司會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中產做銷售,但絕大部分來自於剛出校園的新人、剛失業急於找工作的外行等。

而對於異常複雜的保險產品,老南和不少保險公司培訓師聊過:培訓偏重於簡單易學的營銷話術和唱歌跳舞打雞血,對於保險產品尤其是條款,培訓非常薄弱。

畢竟在巨大的銷售考核壓力和巨大的流失率下,讓新人依靠身邊熟人,快速出單,是最有效的。

老南曾做個一個測試,問買過重大疾病保險的消費者:你買的重大疾病保險,保的是一種病?一種狀態?一種手術?幾乎沒人知道。正在看這個問題的你,知道嗎?

實際上都有,而且是國家統一標準,非常清楚。如高發的冠心病,是以治療手段作為理賠標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其它非開胸的手術是不在理賠範疇的。

銷售時不說清楚,客戶得了冠心病沒進行開胸手術,理賠被拒,自然會認為保險是騙子。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正是這些基本保單條款,稚嫩的新人在銷售過程中沒有和親戚、朋友說清楚,導致了之後大量的糾紛。

所以,今天的代理人,哪怕不少銷售業績非常出色的代理人,銷售時提供的服務,更多來自於親情、友情、關懷、理念,而非專業。

當一個需要極度專業和經驗的工作,由流水線培訓只會情懷和話術的人來做的時候;當一箇中產的家庭保險方案,由一個學校剛畢業的遠房親戚提供的時候;大家都必然成了犧牲品。

當整個保險體系,從產品設計、到銷售政策、到銷售人員,都和客戶真實需求嚴重脫離的時候,其實巨大的機會,已經悄然出現。尤其是那些專業、有良心的保險人們。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昨天老南保險連載第二篇,有不少精彩回覆,選幾個典型的:

我自認為也是有良心的銀行從業人員,保障型是推薦的首選,可是也有迫於無奈的時候啊

作為從業十多年的外行精算師,深有體會。保額,保額,保額!!!要買改變家庭命運的保單,而不是買佔小便宜的保單

嗯,所以買保險一定要看人品。自己學了AFP,又把保險法研究了一下,最後找了幾個保險經濟面談,最後才選定了一個廣州的保險經濟簽單……買個保險不容易啊

最後一段我認同,保險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和大量真實需求的存在,必然會有靈敏者進入的。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催化劑作用。

在寫本篇之前,正好看到一個保險投訴的新聞,非常有代表性,先拿出來說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劉女士稱,當時向其介紹保險產品的人說5年後能取回本金和收益,自己就認為合同期限為5年;去年**人壽保險北京分公司的人稱要再過5年才能取回本金,就以為是簽了10年合同;但回家後仔細一看才發現,合同竟然長達104年。劉女士說,“這太荒唐了,入保時我38歲,怎麼可能再活104年,我兒子都受益不了,得等到孫子了。”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看看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保險行業,被不專業的媒體,和不負責的銷售,一刀刀的割肉流血。在媒體誘導下,都在批判居然賣給30歲的人104年期限的產品!

實際上,在老南看來,從產品角度,並沒任何問題。因為這是款終生保險,所有終身保險,都有默認的終生年齡作為精算依據,常見的是100歲和106歲。

而從這篇新聞截圖可看出: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被保險人是男性,也就是投訴人的孩子。基本可以推測,這份保險是買給其孩子的,當時小孩2歲,因默認終生年齡為106歲,故保障期限自動為104年。而非媒體所說,30多歲的投保人給自己買了份104年保障期限的產品。

銷售人員奔著高佣金,銷售時存在誤導,而這款保險產品本身是沒問題的。

媒體太想搞個大新聞,而沒有往下深究,歪曲了這個投訴的核心問題——銷售誤導。但經過媒體的不專業報道,社會上更關注“保險是騙人的”,而非“銷售人員有問題”。

本質上,保險機構不是活雷鋒,都是要賺錢的,所以買保險本質上一定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博弈。在你無法承擔自己的病、殘、老、死的風險之前,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即可。如果你有幾千萬了,保險只是你的財富傳承工具而已。

回到正題,今天聊下保險行業近幾年的一些變化:海外保險、互聯網保險和短期消費型保險,考慮到篇幅,直接說重點了。

一、海外保險

這兩年隨著rmb貶值的預期,香港保險突然火了起來,對於香港保險,老南寫過(【老南讀財】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險)(【老南讀財】香港保險停售?你的套路我的心)(【老南讀財】買香港保險前,還記得被停售的香港101保單嗎?),主要觀點直接羅列如下:

1、香港保險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普通中產家庭,配置足夠國內產品後,且支付能力較強時,才建議配置海外高端醫療保險。不建議國內任何保險都沒有,直接購買香港保險。

老南碰到過一個真實諮詢:一姑娘,作保險的閨蜜約她去香港買保險,說香港保險好。姑娘想都沒想、問都沒問就去了,當時想支持下閨蜜。直到拿到保單要簽字了,一看,年繳保費6萬美金,繳納5年

雖然承擔的起,但還是有點暈,第一時間諮詢老南。老南建議她冷靜下,再土豪簽完這個字也三百多萬要出去了,在未提供任何家庭財務數據和未來保障需求前,真不確定這款保險是否適合她,建議回家重新考慮下,如果的確合適再買。

估計姑娘的閨蜜一下子少了幾十萬的提成收入,要恨死老南。但實際上絕大多數買香港保險的,還是出於人云亦云,完全沒做過家庭財務分析。

保險買錯的後果,可能要多年後才會發現,而且往往會讓人非常痛苦。的確香港保險保費比大陸便宜,但畢竟是外幣,從保障一輩子的角度看,不能賭RMB必然貶值一輩子,需要和境內保險產品共同配置,對沖風險。

2、香港保險迷一樣的分紅率

先來一組好玩的數據:

中國上市保險公司股票配置比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香港保誠保險2015年資產配置比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美國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英國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日本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中、美、日壽險公司,投資於股市等權益類資產佔比,僅10%左右;香港和英國壽險公司,投資於股市等資產的佔比,遠高於前者,在50%左右,非常激進。

這個數據很少有人來拿分析,但這也是老南對於香港保險最不放心的地方,而高分紅正是香港保險最大的賣點。高股票配置下的高收益,到底有多長久的可持續性?

3、海外保單槓杆槓桿再槓桿

老南遇過不少客人拿海外保單來諮詢,一般海外產品總體成熟,但最怕的就是加槓桿。比如美國保單(這裡插一句,美國保單比香港保單還便宜)。

如某美國終生保單,保額100萬美金起,實際槓桿已非常大,很適合中老年以上的中高淨值人士,做遺產傳承規劃和避稅規劃,本身是好產品。

但經常被銷售人員忽悠加槓桿買,如“通過保單質押,本來可以買100萬美金保額的,可以買500萬美金保額,用保單分紅覆蓋借款利息。這樣過世後,給子女的賠付可以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可實際上加槓槓買保險,保險公司產品多賣了,銷售人員佣金多拿了,提供保費融資的銀行多賺利息了,所有的風險呢?全部在買保險的人身上:萬一分紅收入覆蓋不了佣金支出,或出現其他問題。

如2008年,大量放槓桿買海外保險的臺灣土豪,保單全部被強制平倉,血本無歸。

所以,無數的血淋淋案例告訴我們,保險產品本身不是騙子,只是為了賺佣金而不關注投保人真實需求的銷售人員,才是騙子。

二、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保險目前有兩個分支,一是網絡保險銷售,二是互助保險。老南對此均持保留意見。

老南自身作為保險消費者,在選擇保險過程中,也會請教很多老從業人員。

因為很難找到兩個幾乎一樣的保險,而每個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互聯網更適合餘額寶這樣的標準化產品。但對於保險這樣的複雜產品,往往會有大量隱患

,舉個例子。

江蘇某市,醫療改革試點,出了個奇葩的狀況:所有好藥,醫院不得銷售,只能在藥房銷售。這事已經有段日子了,但當地老百姓幾乎都不知道,甚至不少醫務工作者都不清楚。

這裡蘊藏一個重大保險隱患:買了醫療報銷險,遇到賠付時,保險公司只認可醫院開具的發票,藥房購買藥物的發票保險公司並不認可。這可真是要了命了。

實際上互聯網銷售醫療保險時,壓根無法關注類似上述這種個性化問題。這也是老南不看好互聯網銷售複雜的人身保險的核心原因。還是需要專業的保險人員對接,才能避免此類情況。

至於互助保險,有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幾乎所有互助保險的高管,均不是多年保險行業出生。然後大量幾元錢,可以保30萬重大疾病的廣告,情懷滿滿。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實際上,根據保險基本的大數法則,可以比較下多家國內甚至海外保險公司重疾險的純保費。

如某保險公司“30萬元保障的基礎重疾險,30歲的人年保費是870,40歲的人是1740元,50歲的人是4950, 這個數據已經是千錘百煉,有足夠的歷史數據支撐,不用有任何質疑。”

也就是說,僅靠消費者情懷以及佔便宜的心理,初期9元的參與是肯定不夠的,後期隨著疾病賠付的增加,需要消費者不斷投入才能保證運行。最後消費者實際繳納的保費,不會比保險公司少多少。

關鍵是缺乏監管下,以及隨著賠付越來越多,需承擔的保費越交越多,退出的消費者自然會越來越多(如當累計支付過百之後,退出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整個項目會難以維持,畢竟大家都是被佔便宜吸引來的

當你未來救命的保費,依賴與一群佔便宜心理人的無私時,你敢嗎?換句話說,從薅羊毛的角度,這類產品不適合年輕人買,更適合年級大的人買,這就是傳統商業保險防範逆選擇的原因。

三、短期消費型保險

前面提到的兩種創新,一種是海外的產品,一種是互聯網的產品,第三,是保險行業自己的革命。前文提到的,400多元保費,可以保300萬保額的醫療報銷就屬於這種。

據老南瞭解,目前有三家保險公司推出了類似的產品。老南的觀點是:樂見其成,知其長短。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1,國內缺少純醫療保障類的保險,幾乎全是壽險,健康保障極低,美國老百姓過去十年健康險超過壽險越來越多。

中國人壽保險結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美國人身保險收入情況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我國健康險發展與美、德相比差距很大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加上目前社保體系入不敷出,“醫保控費”被列為醫改重點工作,同時國內醫療自付比例也很高,在社會醫療保險以外,要提前考慮商業保險了。

各國醫療費用的資金來源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所以,願意推出純保障醫療保險的,大力支持還是需要的,從博弈角度看,這是個大市場,有人打了第一槍,市場競爭起來,老百姓容易得利。

2、瞭解產品的優缺點

這類產品的優點很明顯:

保費便宜,保額高。適合年輕人購買,也適合中產作為重疾的補充。

老南自己也買的,但原因在於非常清楚這個產品的缺點:

一方面,隱性門檻高。如0天猶豫期、30天免賠期,1萬免賠額,不少常見疾病不能參保(如膽囊息肉、胃/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肝炎、腎/輸尿管結石等)。

但不少人通過互聯網投保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以後面臨賠付時容易產生糾紛。保險公司大額賠付時,會去醫院找你15年的病例。

一方面,也是最大的問題——不保證續保。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某保險廣告中關於保證續保的解釋

收藏貼:保險怎麼買划算

某保險合同中明確不保證續保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目前此類產品,雖然廣告宣傳對續保有積極態度,但合同條款均明確不保證續保。也就是說,會存在不續保的風險。

3、關心產品可持續性

這點其實很重要,即這麼便宜的保費保險公司別說能不能賺錢,能不賠穿掉就很好了。保險公司是最不能被薅羊毛的,一旦被薅必死無疑。

若干年前,某大保險公司,因國家政策要求,曾出過一類似產品,當時的費率表,某精算師提供給老南看過,保費差不多是上面所說的3倍左右,後來該產品停售了。換句話說,客觀講,目前該產品的保費,老南認為是過低的。

所以,老南對該類產品的觀點是,可以作為重大疾病保險的補充,但不能完全依靠,畢竟這些保額不是保證續保。

今天扯得比較多,也比較分散。也許負面偏多,但實際上,一個行業的正能量從大家不被坑開始。明天會完成連載的最後一部分,談談老南對家庭保險購買的一些具體戰略及戰術建議。

保險怎麼買划算(四)

看今天的文章前,希望你深度閱讀過本系列的前三篇,知曉老南對於保險產品的基本邏輯,在此基礎上,才會明白這篇文章的觀點。

本文會給不同年齡段、不同富裕程度的家庭,一個保險險種的配置建議,當然,不會涉及到任何具體產品。畢竟理財如開藥,不對症,不下藥。而且保險產品變化也很快。

嬰幼兒及學生

核心險種:

重大疾病險、醫療報銷險

配置原因:

這個階段,對家庭最大的財務衝擊,就是子女生了場大病。一份生病立即給付的重大疾病險,或者較高額度的醫療報銷險,會轉移家庭巨大的醫療財務負擔,

年均保費在幾百至2000之間

至於流行的死亡賠付保險、教育金等,就算了吧。

剛工作的屌絲

核心險種:

互助重疾保險、意外險、醫療報銷險

配置原因:這個階段的特點,就兩字:沒錢,沒自己的小家庭,還屬於可以適當依靠父母的階段。

但也別讓你自己的風險,轉移到父母頭上,他們的養老金禁不起你風險的折騰。

互助保險雖然老南不看好,但對於屌絲來說,在銀行卡僅幾千元儲蓄時,幾塊錢的支出有30萬的重疾保額,還是可以接受的短期選擇。

但切忌當作長期依靠,也儘量不要選擇先交錢的,最好選擇需要分擔時,每個月給幾毛錢的那種。老南自己也買了某家的互助作為測試。

意外險在於萬一你意外掛了,留給父母些養老錢吧,畢竟一年也就幾百的保費。

醫療報銷險,目前暢銷的那幾家網紅保險,幾百保費100萬保額的那種,屌絲就不要糾結於不保證續保了,沒錢啊,怎麼辦呢。

以上一年保費可控在1000以內。

工作有積累開始家庭組建(困難型)

核心險種:

意外險、重大疾病險、醫療報銷險

配置原因:

這個階段往往家庭收支壓力較大,一份意外險規避意外過世、全殘後的風險。同時建議配置大疾病30萬到50萬的保額。

如實在困難,可減配為醫療報銷險。一般年保費1000到4000可以搞定。

工作有積累開始家庭組建(富裕型)

核心險種:

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醫療報銷險

配置原因:

這個階段往往已經購房,且有高額的房貸,需要配置定期壽險(一般20到30年即可,沒必要終生),且保額和房貸餘額一致,確保個人過世後的賠付,可避免家庭房貸斷供導致房屋被收回。

同時確保50萬的重大疾病保額以及100萬的醫療報銷輔助,基本可以轉移各類疾病費用的風險。一年保費控制在6000到1萬以內。

人到中年(小康)

核心險種:

大額定期壽險、海外重大疾病險

配置原因:

這個階段往往國內保險已經配置整齊,主要家庭風險還是死亡和疾病,配置原則屬於保額的補充和調整。

大額定期壽險此時已經不是為了房貸,更多是為防範過世後,子女未來的教育和家庭的生活。

海外重大疾病險在國內配置的基礎上,可以考慮配置,作為貨幣風險對沖,以及隨著通脹,提高原保額不足的部分。

一般年保費在1萬多。

人到中年(土豪)

核心險種:

大額定期壽險、海外高端醫療保險、海外分紅型終生壽險

配置原因:

這個階段保險配置的原則在於財產傳承和全球風險平衡。

雖然你已經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國內的醫療費用。但對於可以出國治療的癌症等,可以考慮配置海外高端醫療保險,畢竟如美國、日本、香港等,在癌症用藥上相對於國內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費用非常昂貴。

同時可以考慮傳承的資產配置,如海外指數型萬能壽險,一方面保持資產的抗通脹積累,一方面保持資產配置在不同的幣種對沖匯率風險,同時通過海外信託進行未來的遺囑規劃。

老年人

核心險種:

防癌險、意外險

配置原因:這個階段,家庭已經成熟,兒女雙全,且已退休,主要的風險為醫療和養老。但養老靠保險非最佳選擇。

醫療這個階段的產品基本已經不合適,保費過高。不妨可以考慮下防癌險,也算減輕子女的經濟壓力。畢竟一年就幾千的保費。

此外,意外險也很值得,老年人意外摔一下,都是大事。

當然,以上僅是老南的建議,具體個人的經濟承擔能力、家庭風險分佈、個人健康程度以及價值觀,在具體配置哪種保險產品時,都還有不少的變數。

尤其這兩年國內保險行業創新較多,新的好產品不斷湧現,包括海外產品等等,選擇空間越來越大。但無論如何,保險條款,一定要精讀精讀再精讀。

所以,老南再三奉勸:

1、保險很重要,值得買。但千萬別”看“收益買保險。

2、切記在經濟能力範圍內,優先覆蓋“病”和“死”引發的,家庭風險敞口。

3、要不找個專業的、值得信任的理財師,諮詢清楚;要不自己花時間,研究清楚。

4、記住,一切以白紙黑字的保險合同為準。而不是廣告,和銷售的口頭承諾。尤其要知道,保險是消費品、保險不是萬能的。

5、保險配置不建議拖延,每次體檢,都會終止你購買保險的可能。

6、如健康所限,買不了保險,千萬別硬上。把買保險的錢,花到體檢和健身上。

7、保險一旦買錯,糾錯成本,遠超你的想象。

8、海外保險,沒大幾百萬、上千萬金融資產,真不建議去折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