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45歲男子上廁所每次要花4小時!醫生說,這病愛找這類人

近日,家住鄞州的施阿姨向醫生求助,兒子每次上大號都要花4小時,

每次都要反覆擦屁股!即使破皮出血也停不下來……

寧波一45歲男子上廁所每次要花4小時!醫生說,這病愛找這類人

“我兒子總說髒死了,不擦心裡難受,擦了心裡更難受,因為他明知道誤事卻控制不住自己。”施阿姨一臉愁容地說。

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強迫症。近年來,隨著各方面壓力的增加,因此前來求助的市民越來越多了。

寧波男子每次上大號都要花4小時

施阿姨的兒子楊先生今年45歲了。早年做過修理工,10年前與妻子離婚後沒有再婚,兩人也沒有孩子。

3年前,施阿姨和老伴發現兒子有些不對勁了。“反覆關煤氣,怕洩露,不能看到菜刀、剪刀,說危險,上廁所時間越來越久,一大袋卷桶紙,三四天就用完了。”施阿姨描述兒子的怪異行為。

如今,楊先生不工作,也不出門,一天到晚很少說話。看到父母為他愁白了頭,他也不好過,他告訴父母,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沒有必要,只是白白浪費時間,但他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這一次,老倆口要帶他上醫院,他死活不去。最後,施阿姨只好代替兒子找醫生求助。

“當事人有強迫行為,一遍遍地關煤氣、擦身體,也有強迫思維,他自己也不想這麼做,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典型的強迫症。”接診的心理諮詢師屠珺楠表示。

強迫症被稱作精神癌症

強迫症,人們對這個詞並不陌生。人們的很多行為偏好都會被自己或他人扣上強迫症的帽子。比如,有的人,朋友圈發圖片一定要發滿9張,看到別人只發8張,右下角空出一塊,他心裡就特別彆扭。

但人們口中的強迫症,並非醫學上定義的強迫症。

強迫症患者知道自己不必重複某些行為,他們也不想重複這些行為,但是就是做不到,內心充滿焦慮、矛盾、痛苦。”屠珺楠說,強迫症患者,不光自己難受,也會把周圍人弄得很難受,最終沒法工作,沒法學習,失去社交能力。

強迫症又被稱作精神癌症,會轉移會擴散。有的患者,開始只是洗手時間長了點,慢慢發展為反覆打掃房間,家裡總有一股濃烈的消毒水味。有的患者,開始只是多檢查幾次門窗關沒關,最後發展為反覆關門,手都痛了也停不下來。還有的患者,起初只是工作中有點較真,最後發展為反覆校對一些細節,一整天也幹不成一件事。

中重度強迫症患者愈後也往往不太理想。行為療法、心理療法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當事人需要大劑量用藥才能勉強控制。以楊先生為例,在一天4次大劑量用藥一段時間後,他上大號的時間縮短為2小時,但距離“正常”還是很遙遠。

敏感固執、追求完美的人更易患強迫症

近幾年來,在寧波市康寧醫院、寧波市精神病院以及各大醫院的相關門診,強迫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了。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基本持平。年輕人要多過老年人,20歲至40歲是發病主要年齡段。

屠珺楠發現,敏感、固執、追求完美是多數患者共同的個性,“有這樣性格基礎的人,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而焦慮是催生強迫症的重要因素。老年人之所以不太容易患上強迫症,也和經歷過風風雨雨,想開了看淡了有一定的關係。”


寧波一45歲男子上廁所每次要花4小時!醫生說,這病愛找這類人

如何遠離強迫症?

專家提出幾點建議:當遭遇不順心的事時,及時尋求支持,可以和親友訴苦,也可以找專業人士進行心理干預;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識,比如,講衛生,但不要放大細菌的危害;

培養一兩項積極的興趣愛好,可以起到性格糾正的作用;

當出現強迫傾向時,及時去精神科求助,不要心存偏見,不要諱疾忌醫。

寧波晚報記者 童程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