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這個詞對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166284143


不知提問者這樣提出問題是何用意,不管怎麼說,農民退休養老問題,國家早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尤其是全民退休養老保險待遇問題也正在通過政策的調整和完善逐步得到解決和趨於一致,這讓農民也看到了希望並且正在入列,60歲以上的老農民已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養老保險待遇。



退休,是指人們因年齡或身體原因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而繼續領取生活費用。原來主要是指國家的幹部、職工到達規定年齡時離開工作崗位,由國家供給生活費用。

我國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同時,第四十二條也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勞動因社會分工不同,所以勞動者的勞動崗位也不同。幹部、工人、知識分子等職工有其工作崗位,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也象其他職業者一樣在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歷史上農業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條件所限,所以國家僅規定了幹部、職工的退休制度。退休制度說到是一種養老保障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工業、農業、社會服務業的結構正在逐步調整,勞動者的崗位也在逐步優化,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在離開農業崗位而走進了二、三產業。



勞動崗位的調整和優化,必然涉及勞動報酬和社會福利的調整,必然涉及到退休、養老等生活保障制度,所以國家也在逐步地進行勞動報酬、福利待遇、退休養老等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實行全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就是最重要的改革。

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後由領取退休工資(退休金)變為領取養老保險金,幹部和職工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差別問題也正在通過政策調整逐步縮小並將趨於一致。



特別是城鄉居民和農民也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60歲以上的農民也開始領取基礎養老保險金了,不也相當於退休制度嗎。隨著新農保政策的落實和完善,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對三農領域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農民,作為一種職業,也會象其他職業人一樣享受到應有的退休養老保險待遇。

不過,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尤其涉及全民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想一步調整到位那是不可能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只能一步一步地過渡,各行業之間的差別也只能逐步的去解決。



所以,關於農民退休的問題要正確的理解和對待,絕不能歪曲惡意炒作。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農民得到的實惠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農民,也將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



一己之見,敬請批評!


圖說農村事


退休這個詞對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黃土芳香為您解答。

職工的退休年齡大概在55歲左右。職工退休就是廣場上跳跳舞,公園裡散散步,樹陰下面說說話,俱樂部裡打打牌,退休金,醫保卡,日子過得真不差。農民的退休年齡沒有一個標準的界定,力不從心,勞而無力,就是退休年齡。也許是70歲,一許是80歲。對農民來說,退休意味著死亡的到來。那真是:人到老了真孤單,兒孫不在你身邊。農村老人沒有錢,靠撿垃度餘年。


我認識一個外縣的拾荒老人,年齡七十多歲。腦溢血後遺症,半邊身體殘疾,一兒一女,女兒出嫁。兒子在城裡買了房,兒子兒媳和孫子在城裡,老人一個人在家靠拾荒為生。

寒冷的冬季,老人騎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來到我家門前,因為我家有點兒廢品,我把老人喊了過來。只見老人衣衫襤褸,十指漆黑。在犀利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因為老人半身不遂,手腳不是那麼靈活,走起路來晃晃悠悠的。 在收拾廢品時我詳細詢問了老人的一些情況。

原來老人一兒一女,女兒出嫁,身有重病。兒子三十多歲才結婚,兒媳要了彩禮又要房,把老人家榨的一乾二淨。兒子的時光也不好過,兒媳沒有工作,兒子沒有技術,靠打零工也掙不了多少錢,加上房貸,還有孫子上學他們也.照顧不到老人。因為城裡有房,村幹部說老人沒有申請低保的條件。因為有病,平時也離不開吃藥,只有靠撿垃圾維持生活。



我們說一說現在的農村扶貧政策。年收入3208是脫貧的底線。也就是說收入超過3208,他就不是貧困戶。一個強壯的勞動力在外打工,他們的年收入可是五六萬吶,是3208的多少倍。可他們是貧困戶,低保戶。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重病殘疾的人得不到幫助,原因是他們的兒子在城裡有房。我們國家的扶貧政策到了基層為什麼就成了這個樣子呢?扶貧扶的是什麼人吶?這公理又何在呢?

這就是農民"退休"後的現狀,歡迎大家積極勇耀參與評論。


黃土芳香


退休真正意義上並不區分什麼農民身份退休的時間和標準。

如果你是農民,如果你購買的是職工養老保險。那麼你依然按照我國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年齡的規定去辦理退休。

當然如果你並沒有購買任何的養老保險,那麼就談不上退休一說了,因為你就算到達退休年齡也領不到相應的退休金,現實是很多農村家庭確實拿不出這筆錢。

所以退不退休對這類農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可言。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標準的農民,辛苦一輩子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退休一說。

因此,為了生活,很多的老人不願意給自己的子女生活增加負擔,所以他們會選擇繼續種地養活自己,除非農民的身體已不能支撐繼續種地了,那是也就無奈的放下土地。

即使兒女有錢,老人們不一定能愉快安度晚年,有一部分老人,也是可坐享清福的,但他偏偏坐不住,還在日奔夜做。

雖然現在還有一部分農民不能領退休金,不過國家給農民的支持是越來越大,補貼也越來越多,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未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鄉村興農


退休對農民來說意味著離死又近了一步,農民其實也沒有退休,活到老幹到老,很多農民七老八十了還依然在勞動,農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假如不讓幹活,他們會特別不適應,特別抑鬱寡歡,所以幹活對農民來說就是一種愛好和享受。

現在農村60歲的老人也有退休金,但是他們一般是退而不休,繼續種地,畢竟60歲的年輕人還是年富力強的,他們認為不幹活那是不務正業,在老百姓眼裡只要活著就得幹活,就得勞動。

農民勤勞一生,辛苦一生,他們無怨無悔,辛辛苦苦勞作一輩子,不為別的,只希望孩子們過上幸福生活,把孩子撫養成人,為孩子娶妻生子,看孫子,操持家務,給一家人做飯,最後終老一生,這就是我們的父母。

現在國家的政策好了,國家富強了,農民也有退休金了,這是我們所有人的願望,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但是農民就是這樣,即使手裡不缺錢也不會退休,主要是習慣了,一天不幹活就不舒服,勤勞的農民生活習慣就是勞動。

農民一輩子其實很簡單,掙錢給兒子娶媳婦,買房子,等這一切都完成了,老了,等孩子都大了,走不動了,沒有幾天好日子,如果平平安安還好一點,如果在有一個大病小災的最後人財兩空,所以希望天下父母平安健康。

慢慢我們的土地會扭轉,等沒有土地了,我們就真的是退休了,那時候農民就不用天天勞作了,農民真的可以安享晚年了,看看孫子,幫助孩子看看家,做做飯,那時候的農民絕對是可以安心退休了,沒有土地他們就沒有了牽掛,未來我們的農民也像城裡人一樣,退休頤養天年。


大海傳媒


哇!

你說到點子上。

這個問題對農民來說太重要了。

退休了。農民就可以休息不幹活了。沒事出去旅旅遊,喝喝茶,打打牌,出出國,舒服啊!

退休了。農民就可以領養老金了,一個月5000多,感覺省著點用還是夠花的。

退休了,農民不用上班了。閒起來怪難受的,就種種花,養養草,溜溜鳥,跳跳舞什麼的也挺好。

退休了,農民好幸福。有養老金,養老保險,六險三金。看病不愁,吃飯不愁好愜意。

退休了,人也老了。養老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了。

當然我們有人養老,我們不操那個心。

我的回答你滿意否。


老郭看世態


“退休”這個詞對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要說回答這個問題,那肯定是“公婆都有理”各執一詞。因為“言論自由”,且僅僅是言論而已,所以不用承諾,無需負責,更無權定奪!所以可以敞開的談,無所顧忌的談。因為立場,觀點,角度不同,關健是所代表的群體利益不同,所以,無論怎麼表述各自的觀點,都無可厚非。我在這兒就相關法律規定,談談我的看法,也希望大家發表各自的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理解如下:

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是:1.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也就是說,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話則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話,即便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也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3.累計徼費滿十五年。也就是說,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也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累計徼費年限不足15年的也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

再看一下勞動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理解如下:

1.“勞動者”應該是指年滿18週歲,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任何個人,有平等就業和擇業的權利。是經商,務工還是務農等完全由權利人自己選擇。

2.“勞動者”有責任且需要具備完成某些工作的能力以及遵守相關規範。

下面是國務院關於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意見的相關規定。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週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該“意見”沒有提及或說相關“退休”的規定,只規定了年滿60週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

以上是相關法律規定。

截止2017年底,全國適齡參保人的參保率接近90%,僅有10%左右的人(包括城鄉居民)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提問中說的“退休”一詞對農民意味著什麼,應是指養老金問題吧,如果是,那麼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年滿六十週歲就能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沒有參加的,年滿六十週歲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障待遇”。一個是“保險待遇”,“一個是保障待遇”,兩個待遇的標準是不同的。

那麼就“退休”而言,相對農民來說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什麼年齡退出土地耕作,選擇休養,這需由各自經濟條件和身體健康狀況而定。現在老年人選擇轉讓土地經營權的很多,這是個很好的辦法。年齡大了想減輕子女負擔的最佳選擇就是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鞠維坤1


退休這個詞對農民來說,只是讓耳朵聽的舒服點,想想啊大部分年輕力壯的,都出門打工了,留下來有勞動力的個別少數人,都是想出去打工,又離不開家的人,另大部分人都是些老了彎腰駝背的老頭老太,和上學的小孩,和要人抱的小孩在農村家裡,那麼這農村裡的農民最起碼,蔬菜要種吧?大點的小孩上學,最小的還要人抱,那麼這任務就是:老頭老太來擔當了,要退休也就是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動就退休了,有些農村老人七八十歲了喜歡幹活,叫他們休息還說,停下來不幹活要生病;大概是勞動慣]的人也休不住,所以說農村裡沒有什麼退休不退休的規律;你懶點生活跟不上人家,又被人家說閒話,只有聽了不在乎能過且過,或者病在床上,也就算是退休了;不然農民職業退不了休的~是不是?




小桃16588


不請自來!

國家規定年齡到達60歲就要退休。退休後有退休工資,頤養天年就行。


但是退休一詞對於農民來說:根本不存在的。

你見過60歲的農民就不下地幹活了,現在建築工地不乏有一些60歲的農民,他們要養家餬口,他們一旦退休誰來養活他們,單靠國家養老金是不行的。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用錢的地方也多了,農民一旦退休,吃喝就要成問題。

農民大部分以種地為生,只有種地才能解決自己溫飽問題,退休後誰來種植糧食?自己的口糧要從哪裡來?

農民真正意義的退休就是孩子成家立業,兒孫滿堂,這樣的生活才是農民退休的生活。雖然農村不乏一些50歲當爺爺奶奶的,但是他們依然要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60歲的也如此。除非孩子特別孝順,強烈要求你不要幹活。

農民真的需要國家特別重視,關於農民養老,國家也要出點好政策保證農民的養老。


總之來說:退休一詞對農民意義不大,農民幹了一輩子農活,這都已經成為習慣了。農民退休不存在的!


劉遊遊同學


退休這個詞啊!對於我們大多數農民來說,就是一種解脫!打個比方來說,一個農民工的家庭從把孩子生出來的時候,為了孩子就一路走來,為了孩子唸書要辛辛苦苦的工作,為了孩子買房買車,再等到孩子🈶️了他們自己🉐️家庭的時候!大多數勞動人民會說我該退休了!當然對於這個退休,應該只是說應該要我自己跟老伴想想了……不一定就是指能拿到退休工資了!所以我想在此表達的是中國🇨🇳人民其實真🉐️很可憐……理應尊重他們,他們同樣屬於那種為我們國家建設的無名英雄!就像我們中國🇨🇳領導人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


龍的權人啊


意味著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