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北站離孝感市100公里,為什麼不直接叫大悟站而要牽強地叫孝感北呢?

海南肖華


孝感北站是京廣高鐵上的一座二級車站,坐落在大悟縣高店鄉境內。為什麼距離孝感城區100公里呢?

1.孝感北站本來叫大悟站,孝感本無站

京廣高鐵規劃的時候,沒有在孝感設站,一方面是因為距離武漢站太近,另外一方面根據取直選擇,武漢站在武漢的東南,孝感在武漢的西北,拐個大彎到孝感設站,顯然是不合理不經濟的。

而大悟設站就沒有上面的問題,原定規劃為縣級中間站,2臺4線。


作為補償,武漢到孝感的城際鐵路很早就通車了,漢十高鐵也設有孝感東站。

2.為什麼大悟站改名孝感北站?

因為大悟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縣領導覺得縣級小站不大氣,不能帶動本地經濟發展,因此申請升級為二級站。這個提議得到了劉華清(沒錯,就是號稱中國現代海軍之父,航母之父的戎裝常委),錢運錄等老領導的支持,並交湖北籍鐵道部長劉志軍辦理,很快,大悟站升級成功,根據高鐵站命名原則,需要地級市冠名,因此,理所當然地改為孝感北站。


老左說長沙


大家好,我是孝感北站,我有話說!

大家好,我的芳名叫“孝感北站”,我是京廣高鐵的一員,我的家在湖北省大悟縣高店鄉。喜逢盛世,得益於國家的高鐵建設東風,自2012年底誕生起,我一直默默無聞的,在這個鄂北小鎮,服務著南來北往的旅客,無論風雨,無畏寒暑,不爭功名,不計回報!

雖然外面的世界繁花似錦,異彩紛呈,但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做一個溫婉的女子,宅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任它滄桑變化,斗轉星移,只做自己該做的事——為人民服務。然而,誰也不曾想到,近來,我莫名其妙的成了“網紅”,而讓大家非議的,無非就是我的名字取得不盡人意,容易讓人誤解!這一點,我很委屈,很傷心,也很無奈,空含一腔憤懣,卻幾乎百口莫辯;但是,我並不會生氣,因為我好歹也算個大(悟)家閨秀嘛。

我覺著,生身名姓,乃受之於父母,又豈容我異想。原以為流言會沒於時光,而漸行漸遠;而我的容顏也將似家鄉的紅葉,愈發美麗。但是,江湖之上,總有人“惦記”著我,時不時的冒出我的“傳說”,形似鬼魅,揮之不去。除了批評,抨擊,乃至諷刺,更有辱罵;揹負惡名而心靜如水,那是聖人,可我不是。沉默總歸不是辦法,如果不能以正視聽,恐將貽誤乘客出行,乃至家鄉大悟的發展。

其實,我原本名叫“大悟站”,原定規劃為縣級中間站,2臺4線,年規劃乘客發送量僅為26萬人,如此小站,實不足以承載我大悟之名。須知,大悟乃革命老區,將軍故里,鄂北門戶,雖是一國家貧困縣,但如果不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高鐵機遇,往後鄂北片怕是更難有長足發展;而興建高鐵,發展經濟與服務人民本為第一要務。故此,時大悟縣領導集思廣益,呈函相關部門,懇請將高鐵大悟站由縣級中間站提升為地級中間站,增設站臺,增加停靠,擴大規模,以應對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趨勢。

拳拳赤子,濃濃鄉情,事關故鄉發展,大悟籍領導——“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將軍,時政協副主席錢運錄等領導,亦非常贊同上述提議,並給予指示。後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支持大悟高鐵站由縣級站升格為地級站,4臺6線,年規劃乘客發送量260萬,遠期將達350萬以上;但因文件規定地級站須冠名為地區名,故,原定名“大悟站”應更名為“孝感北站”,此乃順理成章之事!至此,“孝感北站”正式命名,並由此負起其積極的,正面的,前瞻性的現實意義;此亦是大悟發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全縣上下皆彈冠相慶!

破舊立新,不可能一蹴而就,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孝感北站”投入運營之後,良好的服務了大悟及周邊縣市人民。如隨州東南部及廣水,孝感北部及孝昌,黃岡西北部及紅安,乃至武漢北部,信陽南部等,皆可覆蓋;多一個選擇也多一份方便,畢竟這是重大利好。只不過,現階段,公路換乘等後續配套尚需跟進與完善!

至於因站名“孝感北站”而坐錯車者,肯定是有之的;我想此應大多為至孝感市區旅客,想當然的認為孝感北站就在孝感市區。我雖未誤導乘客,乘客卻因我而誤坐!怪我咯?面對一個新站,難道你買票之前不需要查證一下的?那你到武漢怎麼會買武昌站或漢口站的票?莫非你去河南省還會買去荷蘭國的機票?

如果非要為“孝感北站”找一個替罪羔羊,那也只能怪孝感市整體經濟太差,未能將大悟實現融城;如果實現了孝感—孝昌—大悟一體化,我想,站名的問題並不是個事,不過,這必將是孝感市後期努力的一個目標!想來老家大悟也挺悲催的,站設在大悟,卻名為孝感,默默的為孝感做了廣告,未曾收取半分廣告費,反而落得一地雞毛!何苦來哉!

最後,我再聲明一下:孝感北站在孝感市大悟縣境內,坐京廣高鐵北上到孝感市區的乘客,應在武漢站下車再換乘;坐京廣高鐵南下到孝感市區的乘客,可在武漢站下車換乘,亦可在孝感北站下車換乘。大悟有開通至孝感市區的客運班車,方便快捷!

乘車坐錯站,尚可重來一遍,人生則不然;希望你認清回家的路,也選對人生的路!

我是孝感北站,我在大悟!你來,我熱情服務,你去,我恭祝平安!

有興趣的話加個“關注”吧!🙏🙏🙏




雲非池


這個問題很有趣,答案其實也不難,我來回答下吧!在回答問題前,還是請大家看下孝感的簡介以及孝感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


孝感地處於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因東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現轄孝南區、漢川、應城、安陸三個縣級市,雲夢、大悟、孝昌三個縣,以及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和七個省級開發區。面積89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6.13萬,其中孝感城區人口55萬,常住人口90萬。



從上述簡介以及湖北省的地圖看,孝感與大悟同樣處在京廣線上,但孝感是地級市,大悟是孝感下面一個縣。就想問下,孝感這個名字,與大悟這個名字,大家哪個聽得多些呢?顯然是作為地級市的孝感曝光率和機會多得多。高鐵站雖然就是一個地方上下客的站,但其作用非常大,除了能直接帶動當地的經濟、旅遊發展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作用,那就是對外宣傳的窗口。



那麼,說到這裡,答案就基本出來了。你說這個站叫孝感北站好些還是叫大悟站好些?叫大悟站並非不可以,但是既然大悟只是孝感底下一個縣,如果取名大悟,那等於只對大悟的宣傳起到了作用,而對孝感市的宣傳,沒有半點作用。是一個縣的宣傳重要呢還是一個市的宣傳重要?答案很明顯吧!


孝感市花那麼大的精力爭取到一個高鐵站,肯定要站在全市的角度衡量。所以即便這個站建在大悟,從宣傳推廣孝感的角度來說,取名孝感北站肯定比取名大悟站要有益處得多。對不?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歡迎指正。




潭州劉員外



之所以起名為孝感北站,而不是大悟站,原因在京廣高鐵石武段,就是石家莊到武漢,設計規劃時,經過大悟縣領導的爭取,高鐵線路規劃路過大悟縣,按照正常情況設置的車站將起名為大悟站,根據鐵路部門的規定,縣級車站的規模較小,一般規模在數千平方米,如最開始大悟站設計站房面積為3000平方米,站臺規模為兩臺四線,為典型的中間站模式。如果定義為地級市車站,則可以增加到上萬平方米,後來經過大悟縣的爭取,通過命名為孝感北站,從而升級為地級市車站,站房的面積擴大到12000平方米,其中有4000平方米由鐵道部出資建設,8000平方米有地方政府出資建,站臺規模改為兩個島式站臺的兩臺六線。


這就是為什麼不叫大悟站兒叫孝感北站。


地方政府是很有遠見的



素菜均儒


孝感北站是經過三次變化才得來的。京廣高鐵是我國最早規劃的高鐵之一,以取直高效為主,因武漢站規劃在青山,當年京廣高鐵就規劃從大悟經過,站名叫大悟站,設在離大悟30公里外的東新鄉,大悟覺得離城區太遠,就找高鐵規劃團隊鐵四院反覆做工作,後來將高鐵站調整到大悟高店鄉離城區8公里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個山包,周圍可開發的平地少,大悟又與鐵四院協商,高鐵站向西北平移了1公里多,也就是目前高鐵站的位置,離大悟城區7公里。位置確定後,大悟縣委縣政府有個想法,想在大悟建個大站,即12000平米的二級站,促進大悟發現,可二級站只能在地級市以上城市建,縣級基本不可能,大悟就通過各種途徑找領導,最終協調的結果就是叫孝感北站才能建大站,叫大悟站就只能建三級小站。所以說孝感北站的來歷與孝感基本沒有太大關係,只是借用孝感把大悟站變大而已,孝感人老是說大悟搶了孝感的高鐵,建個站離孝感100公里,這是不公平的,本身孝感北站就是大悟站。我這是最權威的說法,沒有之一。


與龍共舞708


這個問題糾結了很久,都是一群希望大悟永遠窮的人在說。大悟是孝感最遠的縣,走出37位開國將軍,孝感哪個縣市區能比?大悟是全國十大將軍縣,為新中國建立大悟10多萬兒女為國捐軀。現在誰不知道孝感北在大悟,這個問題再總拿出來炒,莫讓流血流汗的66萬大悟人民感到心塞。


山高人為峰205


死站一個,孝昌的人都是去武漢了,資源浪費


廣州志能塑膠製品


太坑了,有次從漢口回孝感,買的票顯示是孝感北,可不知道孝感北是在大悟下車,沒辦法,只能從大悟轉乘孝感的車😭😭😭😭


吉祥鳥4024006


讓我來認真的回答你吧!因為未來大悟城區會和孝感城區連成一體,應該差不多快了吧!大概一百年以後保守的話!大悟到那時會成為孝感人們口中的北城區了!到時候通了公交就更方便了市區的人去孝感北站出行了!這樣的規劃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我們應該站在長遠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決策!


人生苦短


無聊,國家定的你若心中不平,就把高鐵搬自家去,聽著更順耳可能麼?說白了也就是自己家鄉沒有高鐵或站,拿站名搗枯,叫什麼站也只是一個代號,自己的心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