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責任播撒幸福教育——記全市優秀教師、涼城縣第四中學周紅嬰

周紅嬰2009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現就職於涼城縣第四中學,擔任語文教師、班主任以及年級組長。從事教學工作8年,周紅嬰始終抱著強烈的責任感和高漲的工作熱情,在教育的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她用自己的行動履行了一個教師的職責,用自己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得到了領導和學校的肯定。

2013年9月開學初,由於工作的變動,學校語文教師嚴重短缺,校領導找周紅嬰談話,她瞭解了具體情況後便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八、九兩個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同時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帶“兩個頭”、一個班的班主任這對於要獨自照顧兩個不滿兩歲孩子的周紅嬰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接受了。周紅嬰是一位軍嫂,丈夫常年在部隊,她不僅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兼顧繁重的教學任務,但即使家裡再忙再累她也從未遲到早退過,怕耽誤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她也極少請假。作為一個軍人的家屬每年寒暑假期他和丈夫都倍感珍惜,但作為一名教師,假期伴隨著的往往是學習、培訓,為了課改、為了不斷提升自己,周紅嬰寧願縮短全家團聚的時光也不願放棄每一次學習培訓的機會,為此愛人也會想不通發脾氣,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周紅嬰就是這樣一個熱心教育、潛心教改,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費在學生身上的老師。“蒼天不負有心人”,周紅嬰家裡牆上那一張張獎狀和榮譽證書就是她堅持不懈、努力工作的最好見證。

涼城四中是烏蘭察布市課改星級學校,作為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教師,周紅嬰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培“養健康而傑出的高素質人才,還是隻追求教學重壓下的高分效應?”經過不懈的探索她認為:不是不要分數,而是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輕鬆自如地獲得高分,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周紅嬰堅信學生需要的不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教師只有從演員變成導演,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她率先實踐“五自教學法”,引導學生將課堂演繹成學堂,讓孩子們主動愉悅的參與到學習中,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學生們常說:“我們從周老師的課堂上感受到了學習的興趣,感覺到每一篇課文不只是一個個文字、一個個詞語的組合而是有著鮮活的生命力的。”在她的課上學生們那種強烈的積極主動求學的熱情,令她感動,也增強了她課改的信心。她鑽研設計出了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導學案模式,在學校推廣使用,在全市的好課堂大賽中得到了同行的贊同。

2013年3月,學校讓周紅嬰接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在剛接班的幾天裡她瞭解到:張某是個典型的“頑劣分子”,經常逃課、打架、上網,老師批評她,她還不服氣,常頂撞甚至服藥恐嚇老師。周紅嬰瞭解情況後曾想過勸其回家,後來在慢慢的相處過程中她發現這個孩子心底很善良只是嚴重缺少家庭的關愛和父母的管教,周紅嬰不再刻意的去約束她,取而代之的是用行動來感化她,當孩子母親出遠門時周紅嬰主動帶她回家,特意為她準備好孩子喜歡的飯菜和水果,甚至在生日時為她準備了禮物,平日在學校裡裡也是時刻關注她一點一滴的變化,後來孩子不僅慢慢改掉了曾經的壞習慣,還真誠的對周紅嬰說“我不能再給老師惹麻煩了”。也許這個孩子的很多習慣和做法還不夠優秀,但是對於她而言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周紅嬰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接納每一位學生,以慈母般的愛心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她更注重做人的培養,所以在她的班級裡,學生們不僅成績好,在各項活動中都名列前茅。她所帶的班級先後被評為市、縣兩級先進班集體以及縣級安全班集體,學雷鋒先進班集體等,在各類徵文比賽中她的學生成績優異,王宏宇同學的《保護岱海湖我們在行動》被刊登在烏蘭察布晚報上。周紅嬰也先後六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輔導教師”、兩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文學輔導員”。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課題並被評為“課題優秀教師”,“綜合性學習戲曲文化”獲全國課題研究評審中獲教學設計一等獎;論文《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究》被評為國家級一等獎;連續兩屆獲得市好課堂大賽一等獎。

這一切榮譽的取得都離不開她的刻苦和努力。

青春的歲月中留下了周紅嬰耕耘的堅實腳步,孩子成長的故事裡留下了周紅嬰勤奮的足跡。但在周紅嬰眼裡,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她去開拓進取。她的努力必將贏得更可喜的收穫,她的付出必將使她熱愛的事業更加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