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東西,要用人一生的時間和整個生命去讀懂,這就是經典。
究竟該如何治國?
如何做人?
孔子說:仁
孟子說:義
墨子說:公平正義
楊朱說:我一毛不拔
莊子說: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荀子說: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奮發圖強
韓非子說:
仁和人都是靠不住的,霸道才是真王道
……
於是,儒、道、墨、法
先秦諸子進行了
歷時300年的跨世紀大辯論
儒墨爭雄
儒道爭鋒
儒法爭用
而最後,這場大辯論
為我們
留下了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
應對變革的思想資源
指導人生的智慧結晶
受益至今
那麼
今天的我們
從先秦諸子當中
能讀出什麼人生智慧?
讀孔得仁
從孔子那裡讀到了一顆愛心,這顆愛心就叫做“仁”。
什麼是“仁”?
孔子沒有直接下定義,我們打開《論語》,會發現孔子對“仁”的很多解釋,但是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樊遲向孔子問“仁”,孔子說愛人。
那,愛是什麼?又當如何愛人?
實際上孔子的主張,如果說得白一點,那就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世界充滿愛”。正面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反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因為你只有做到不把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強加於人,才能進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時候,也讓別人感到幸福。
可見“讓世界充滿愛”的前提,是必須每個人都有“不忍之心”,包括對動物的“不忍之心”。
事實上,不忍心其無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現代社會法治與人權的心理基礎和人性基礎。
所以孔子的理想,可以這樣總結: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世界充滿愛,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這就是孔子的理想。
所以在孔子那裡讀到了一顆愛心,或者說,在孔子那裡,讀到了一顆愛心——構建和諧。
讀孟得義
如果說孔子那讀到了“仁”,孟子這裡呢?
一股正氣。
我們通常說“孔孟之道”,其實孔和孟是不一樣的。
孟子和孔子有很大的區別,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仁和義有什麼區別呢?
仁者愛人,仁是一種愛;義是什麼呢,義是羞惡之心。
羞是什麼?就是自己感到羞愧;惡呢?就是憎惡別人。所以仁是肯定的,義是否定的,義是帶有批判性的。
故,在孟子這個地方,他有一股氣,因為義既要批判自己,讓自己感到羞愧,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我羞愧;另外,他還批判別人,別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他還批判。
所以義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持,而且這個精神力量它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這個東西在孟子那裡就叫做浩然之氣,所以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讀孟和讀孔的感覺是不一樣,讀《論語》如沐春風,讀《孟子》如聞戰鼓。讀了《孟子》後你就振奮,老想站起來做點什麼事,讀到了一股正氣。
讀墨得力行
孟子是不喜歡墨子的。
孟子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也。”(《孟子·滕文公下》)
這是孟子的偏見。其實孟子不必罵墨子,他們兩人也不乏相通之處,這就是“行俠仗義”。實際上後世的“俠義”,就一半來自孟子,一半來自墨子。
如果說他們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墨子側重於“行俠”,孟子側重於“仗義”。
讀韓得直面
墨子是一腔熱血,韓非呢?韓非是一雙冷眼。
墨子講的是兼愛,就是所有人他平等地愛,這跟儒家不一樣,儒家的仁愛是有等級的,先最愛自己的親人,然後再愛不太親的;而墨子他是天下所有的人平等的愛,所以他是一腔熱血。
而韓非子呢?韓非子說世界上沒有愛,世界上哪有什麼愛?人與人的關係就是算計。
韓非言“利”,十分露骨。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儒家講的“仁義”和“禮讓”,而是“利害”和“算計”。
韓非說,開馬車鋪的,天天盼望別人升官發財;開棺材店的,天天盼望別人生病早死。難道是開馬車鋪的比開棺材店的更“仁義”?不是的。實際情況是,只有別人升官發財,開馬車鋪的才有利可圖;只有別人生病早死,開棺材店的才有錢可賺。他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韓非子·備內》)。
買賣關係如此,君臣關係也一樣。
甚至在韓非看來,君臣關係就是買賣關係,叫“主賣官爵,臣賣智力”(《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既然是這樣一種利害關係,那麼,他們之間就不能不“算計”。君主靠算計來僱傭臣子(君以計畜臣),臣子靠算計來服務君主(臣以計事君)。雙方各打各的算盤,只有雙贏互利才會成交。如果合作的結果不利於自己,那麼,無論是君還是臣,誰都不會幹那種蠢事(《韓非子·飾邪》)。
韓非認為,統治國家,不能講“仁義”,不能講“禮讓”,只能用“刑法”,只能用“權術”。
這就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這樣一種思想,也是我們的文化遺產,也有積極意義嗎?
有。韓非的積極意義,我認為就是“直面慘淡的人生”。
實際上儒法兩家的思想雖然對立,卻其實不過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它也是人性的兩面,人類社會的兩面。
這就是善與惡,理想與現實。
人,不能沒有理想,也不能只有理想;必須面對現實,又不能只看現實。所以我們就既要讀孔,又要讀韓非得直面。
讀老得智
如果說在孔、孟、墨、韓那裡,讀到了人生態度,那麼,在老子、莊子、荀子這裡,讀到了人生智慧。
什麼人生智慧呢?大家都很熟悉老子的名言:“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這個觀點,莊子也有。
莊子說:“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莊子·知北遊》)
生與死、神奇與臭腐,在一般人看來,是水火不容根本對立的,但在莊子這裡,也可以變來變去,你變成我,我變成你。
這就是道家的辯證法。這個辯證法,用哲學的語言來表述,就是矛盾對立的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國的智慧。
《老子》一書的精華是什麼呢?就是辯證法,從頭到尾貫穿的都是弱者是生存智慧。
老子講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是什麼?是水;最不可戰勝的東西是什麼?還是水。水能攻堅,水能勝強,水滴石穿……大水漫過來,什麼都沒有了,誰能鬥得過水?但水也是最柔弱的。
強難道是永遠強嗎?弱難道是永遠弱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壞事裡面就蘊含著好事的因素,好事裡面也蘊含著壞事的前兆。所以你成功了,不要得意;你處於弱勢,也不要喪氣。
因為誰都有處於弱勢的可能。即便貴為天子,也未必總是強勢,或一定就是強勢。這個時候,就用得著老子哲學了。比方說,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
所以,老子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結果。用於學術,可以發展為思辨哲學;用於軍事,可以發展為戰略方針;用於
政治,可以發展為鬥爭策略;用於生活,可以發展為生存智慧。讀莊得慧
老子這裡讀到了“生活辯證法”,莊子裡就讀到了
“藝術的人生觀”。為什麼這樣說?
和老子一樣,莊子也講“無為”。但老子的“無為”,其實是“無不為”。至少,也是“有所為”。只不過在老子看來,要想“有所為”,必先“無所為”,或者裝著“無所為”。因為按照老子的辯證法,物極必反。矛盾對立的雙方,總是相互轉化的。誰笑在最後,誰就笑得最好。
莊子的“無為”,卻是“真不做”。
莊子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門來的功名利祿拒之門外。一般都理解為莊子的清高。
其實莊子不是清高,而是透徹。
也就是說,作為哲學家,莊子想明白了兩個問題:世界上什麼最可寶貴,什麼最有價值?
生命。
自由。
這兩個問題合起來,就可以表述為這樣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在於自由。
莊子一生,也在實踐著他的哲學。為了生命和自由,莊子把很多問題都想得很開,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自由自在地活著就好,這是一種藝術人生觀,是一種詩意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所以,莊子的思想在後世就發展為中國人的藝術人生觀,而且對中國美學、中國藝術的影響非常之大。
可以說,先秦諸子當中,對後世美學藝術影響最大的是莊子,就是:一種自然的心態去看待社會,把人與社會全部看做自然,認為最自然的,最順其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讀荀得自強
莊子的這種思想遭到了荀子的批判。荀子把莊子方法論的問題歸結為一句話:“蔽於天而不知人”。
荀子總結了他以前的思想家,認為他以前的思想家,除了孔子以外(他不敢說孔子)都有片面性。
莊子的片面性在什麼地方呢?“蔽於天而不知人”,只知道自然,不知道人類社會。
這對於莊子,可謂一針見血。
不過在我看來,按照荀子的邏輯,孔、孟也有片面性;而孔、孟的問題,則正好與莊子相反,是“蔽於人而不知天”,即只講社會,不講自然。
好在荀子幫儒家補了這一課。與《論語》、《孟子》不同,《荀子》談到了自然(天),而且在《天論》篇集中討論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之分)。
荀子說:各有各的規律,“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也就是說,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天不會因為人們怕冷,就沒有冬天了;地不會因為人們怕遠,就不再廣闊了;君子不會因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動了。可見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有人類的規範。
所以他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思想,發展到《易傳》(《易傳》是《周易》的一個組成部分,《周易》是兩本書,一本《易經》,一本《易傳》),就形成了一直激勵著我們中國人的一句名言:“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就是荀子的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所以從荀子這裡讀到了科學進取心。
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這就是平等互利兼愛;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這就是真實自由寬容;
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這就是公開公平公正;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核心價值,這就是仁愛正義自強;
墨家的平等互利兼愛,道家的真實自由寬容,法家的公開公平公正,儒家的仁愛正義自強;所有加起來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也是我們民族的不朽精神!
本文摘自
[1]易中天:我讀先秦諸子 (央視《百家講壇》)
[2]《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閱讀更多 文博眼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