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彈奏鋼琴中 波音應該如何把握和練習

鋼琴波音的彈奏方法

一、連奏法

連奏是彈奏者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特色是連續綿延,富於歌唱性。

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奏後一音手指落下的同時奏前一音的手指方可抬起,“這一起一落便在同時”。

2.手臂與軀體的自然重量必須始終貫於琴鍵,無論聲音強弱必須觸鍵到底。

二、斷奏法

斷奏包括非連音、跳音、頓音與半連音等,其共性是各音斷開,不可粘連;個性則程度有別,需具體對待。

跳音短促而有彈性,奏所標音符時值的1/2;頓音短促而有力,奏所標音符時值的1/4;半連音若斷若連,奏所標音符時值的3/4。

根據樂曲對速度、力度、風格的要求與活動部位的不同,斷奏又分為手指斷奏、手腕斷奏與肘部斷奏。各種奏法對手臂下落觸鍵與抬起離鍵的動作部位、活動幅度等有著具體的要求。

在彈奏鋼琴中 波音應該如何把握和練習

三、特性奏法

特性奏法主要是針對各種裝飾音即倚音、波音、迴音、顫音和震音等採用的奏法。裝飾音的特點是對本音的裝飾作用,彈奏的時值、力度、均勻度等應從嚴把握,切忌喧賓奪主;同時裝飾音的彈奏還受樂曲速度、力度、風格的制約,不可千篇一律。震音有同音反覆、多音反覆的震音,此類奏法對掌關節、指關節與腕關節的彈性、靈活性及力度有較高要求。

練鋼琴需要注意什麼

1.練琴隨意,沒有計劃

家長一般看見孩子在看電視,玩電腦,就催促孩子練琴。孩子勉強坐在琴凳上,心裡還是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的質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開始厭煩練琴。一旦家長不敦促,孩子可能幾天都不會練琴。解決的方法就是制定計劃,對練琴的時間嚴格要求,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認真練琴,練琴時間之外,可以自信安排其他事情。

2.輔導方法不正確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採取的是簡單粗暴的方式,不聽話就打罵,在現今社會文明中,這種教育方式顯然已不合時宜了。在錯誤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可能鋼琴就不會學好了,同時這種教育方式極可能影響孩子的個性完善與健康成長。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記憶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家長必須要輔導小孩練琴,不能不聞不問,更不能一有問題就打罵孩子。家長要理性的輔導孩子。

3.把練習看成簡單重複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的練習,難點便不能有效的解決。每次總是喜歡從頭開始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熟練,後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還是要注重解決問題的。尤其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可以採用分手練習,分段練習、慢練、強化練習。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解決難點是練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4.長時間連續練琴

長時間練琴的結果,一般來說,第一個小時效果十分明顯,第二個小時沒什麼效果,第三個小時開始總是出錯。所以長時間連續練琴,未必是一件好事。中間必須注意休息

5.疲勞狀態下練琴

有的學生每天習慣於做完功課,非常疲勞的狀態下開始練琴,效果一定不佳。可以考慮早上練琴,早上練琴,容易更加集中注意力。

6.嘈雜環境中練琴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事,形成一個噪雜的環境,而與此同時,孩子還在一旁練琴。這樣的練琴效果肯定不會是最佳的。孩子練琴還是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7.假期練琴

在各種放假填滿學生生活的同時,他們的作息時間開始打亂,很容易散漫起來。而對於學琴的孩子來說,放假又是更容易進步的最佳時間段。所以,家長要避免孩子玩“瘋”。

在彈奏鋼琴中 波音應該如何把握和練習

彈鋼琴提手腕方法

手腕的上下動作

手腕的上下動作分成兩種,一是由整個手臂協調帶動下的上下動作;二是手腕獨立動作的上下動作。

由整個手臂協調帶動上下動作,即一般稱之為"落滾"式的動作。譬如在兩個音的小連線時,第一個音彈之前,手腕結合手臂先提起來,把手指帶動起來,然後指尖衝著鍵盤落下去,一發出聲音後,手就立刻放鬆,保持正確手型,在琴鍵上站一會兒,再根據音符的時值向第二個音。在第一音至第二音時,手腕安靜不亂動,而彈完第二音後,手腕結合手臂提起來,使手指柔和地離開鍵盤。這種落滾式動作的練習,可使手臂手腕與手指協調一致,放鬆自如。僵硬的手腕往往通過這種方式的活動得到解放,變得柔韌。這種落滾式動作發展到長一連線或樂句中,可以是在每條連線和樂名的第一個音上落下去,連線中間的音則在這和自然份量中,由手指連奏過去。在連線式樂句的最後一個音彈完後,手腕柔和提起並帶起手指,這樣的離鍵比較優美柔和,同時也是在樂句之間達成了分句和呼吸的效果。我們一般說彈鋼琴用手腕呼吸,就是指這種手腕提起,再落下的小小的間隙,與歌唱中的換氣有同樣的效果。

總之,落滾式的上下動作,使手腕變得靈活柔和自如,並與手臂很好地協調起來,使得手指更好地與手臂重量結合,彈出連線和樂句,彈出更優美豐滿的聲音。對僵硬的手來說,這種方式的動作,經理解和練習必會有很大的改觀。需要說明的是,落滾式動作只是手腕的一種動作,多用於彈奏優美柔和及歌唱性的旋律。而在果斷有務、輕快活潑的段落則不採用落滾動作。否則,處處濫用,就會造成手腕扭動過多。這種動作,在練習時可誇大一些,以明確動作,而正式用於演奏時必須要適度和精練,不要過分。

再介紹一下手腕獨立動作的上下動作。這種動作用於手腕動作的跳音。由於手臂保持平穩狀態,單由手腕上下動,所以動作較輕快靈敏,多用於音量不大、速度較快,又需要集中而有彈性的連續跳音。

這種手腕跳音以把前整個放在桌面上來體會。前臂是指從手臂到手肘的這一段,放鬆地放桌面上不動,這時讓手部作拍皮球的動作。此時手掌處於拱形,手指尖觸及桌面,這樣反覆地上下動作。實際上動作的關節是手腕,由於手臂是不動的,所以可明確地意識並體會到的和腕的主動。

這種手腕的動作我們可臂喻為"雞啄米"動作。整個手部好像是雞頭,手指尖好像是雞嘴,而手腕的動作好像是雞頭後面脖子部分的動作。當雞啄米時,動作是很快的,力量集中到雞嘴是很集中而有彈性的,一觸即回的。

這種手腕跳音的彈奏方法,只是跳音中的一種。因為跳音有可以用整個手臂來彈的,有用手肘部分動作來彈的,也有單用手指動作的。手腕跳音只是作為一種方法,而且必須在已有一定的彈琴基礎上才可學習。

在彈奏鋼琴中 波音應該如何把握和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