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流亡海外時,為什麼還能住豪華酒店吃大餐?他哪來那麼多的錢?

進而讀史


有學者說:康有為的人品介於君子與小人之間。縱觀他的一生,無論是從其學問、性格、思想、人品等方面看,無不充滿了正反兩方面的矛盾特點,似乎可以用譭譽參半來形容其一生的為人行事。

康有為是“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的主將與精神領袖。這場僅進行了一百天的改革虎頭蛇尾,因遭到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的強烈反對與無情鎮壓而草草收場。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人頭落地,康有為、梁啟超亡命海外,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被畫上了句號。

因事先得到光緒帝的秘密通知,變法的主要策劃者康有為、梁啟超於“戊戌政變”爆發前夜的(1898年)9月20日凌晨逃離北京,由天津塘沽乘日本軍艦到上海,後來又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香港、日本,從此亡命天涯。

康有為在香港藏匿了一段時間後,歷盡艱辛和曲折,輾轉來到日本,與先期到達的梁啟超等人會合。抵日後,康有為的腦後還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梁啟超等弟子苦苦相勸,他就是不肯剪辮。後來,有日本人譏笑他腦後那根“尾巴”,這才下決心剪掉。

1899年3月,迫於清廷對日本政府施加的壓力,康有為流亡到了加拿大。在此期間,康有為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海外華僑中加緊籌建“保皇會”。由維新派搖身一變為保皇派,目的雖為促逼慈禧恢復光緒的自由 ,但其人思想性格之詭譎善變,由此可見一斑。

在1901年前後的幾年間,康有為流亡初期的生活極為窘迫,主要靠梁啟超等人用辦報、開書店的收入來接濟他。

後來,海外保皇勢力發展迅猛,出於對維新派的同情和變法圖強的愛國熱情,海外華人不僅爭相入會,還慷慨解囊,以資助流亡海外的康有為等維新幹將。

廣大海外華僑同情因變法失敗而四處逃亡的康有為,於是踴躍捐款,康利用華僑的鉅額捐款投資美、加等地的房地產,並大獲其利。後來,梁啟超的“廣智書局”和“新民叢報”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又反過來接受已經腰纏萬貫的康老師資助。

1904年,因投資美、加房地產而暴富的康有為來到北歐瑞典,砸下重金,買下了斯德哥爾摩郊區、靠近東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區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美輪美奐的東方式園林建築群,取名曰“北海草堂” ,並在此居住到1907年才離開。

康有為流亡海外期間,利用華僑捐款投資地產牟利,生活奢侈,遭致很多人的批評。這是康備受後人非議並屢遭詬病的重要話題之一。近年來,有人以“歷史巨騙”來抨擊這位“維新志士”,孰對孰錯,很難一言蔽之,但也尤顯此人性格之複雜。

投資房地產發達後,康有為吃、住、行均極豪闊,很講究排場,豪華酒店、西式大餐、洋房別墅已成為其生活日常。此後,身為海外保皇黨黨魁的康有為,還長期接受美國憲政黨的捐助,比如他遊歷歐洲諸國前,就曾一次性得到過十萬美金的贊助,按當時美金的購買力,即便在美國本土,這也算得上是一筆鉅額財富了。

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前,康有為一再表示為實現變法圖強的理想,自己甚至可以付出生命之代價,可當守舊派磨刀霍霍時,他卻跑的比誰都快,倒是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說到做到,為變法拋頭灑血,令人欽佩。

康氏不僅言行不一,還狂傲自大,目中無人,因此有人說百日維新之所以失敗與康心口不一、孤傲自大有莫大關聯。

康在海外大發其財,生活驕奢淫逸,在男女問題上也頗為複雜。身為晚清啟蒙家、思想家的他,一方面極力鼓吹女權思想,呼籲男女平等,力倡一夫一妻制,現實中卻有一妻五妾——正妻張雲珠,妾梁隨覺、何旃理(原名何金蘭)、市岡鶴子(日籍)、廖定徵、張光。按理說,旁人無權評說別人的私生活。但對於維新領袖康有為則另說。因為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是他備受指責的一個重要原因。

結束流亡生涯、決定回國定居上海後,很有經營頭腦的康有為變賣了被髮還的廣東原籍祖產,加上從海外帶回來的資金,一起投資於方興未艾的上海地產中,再次大獲其利,賺的盆滿缽滿。

由於妻妾子女眾多,康有為歸國後一擲千金,廣置房產,尤其在晚年,他購建了四座豪華別墅,分別是位於上海愚園路的“康公館(佔地十畝,後因他參與張勳復辟被國民政府沒收)” ,位於楊樹浦的“瑩園”,位於杭州西湖邊的“一天園” ,位於青島的“提督樓”。康家人口眾多,生活講究,開支巨大,要維持“鐘鳴鼎食”的富貴生活就必須財源廣進,康有為也確實算得上生財有道。

要維持如此龐大的開銷,卻也不易。康有為除投資房地產獲利外,還接受大軍閥、大官僚、大買辦的金錢饋贈,除此之外,他還以賣字來增加收入,以貼補生活。康有為是前清進士,他的書法格調古樸高雅,筆力遒勁,渾厚雄健,飄逸流動,或拙中見巧,別具韻味,故此,上門求字的人絡繹不絕,他也是來者不拒,給錢就寫。據說他一月光賣字就能收入一千銀圓。

1927年3月21日凌晨5點許,康有為因食物中毒暴斃於青島“提督樓”別墅內,享年70歲。據說他的死狀極慘,七竅流血,屍體卻不僵。他的死因已經成謎。至此,他終於結束了其跌宕起伏、集成敗譭譽於一身的詭譎人生。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搬運必究】




鐵馬冰河wu


清政府的懦弱是出了名的,維新變法便是其一,這場變法中許多人被殺害了,而留下名聲的人卻是康有為,在許多人的心中,他都是維新運動的推行人物,也是最主要的人物之一。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維新派只是他展現給人們的形象,真正的他完全不配得到那般崇高的讚譽,雖然他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不錯,但是他那般行為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相反的,他從來沒有想過為國家奔走,他的目的自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活的更加滋潤。

1898年對於清朝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便是維新變法,許多人都知道,慈禧當時對於維新派是十分痛恨的,畢竟自己辛苦掌握了半輩子的政權,維新派竟然要將她推到臺下,將很多當時的權貴推到幕後。

這無疑是頑固派無法接受的,而他們對維新派採取的措施,便是囚禁光緒皇帝,抓捕維新派人士,在他們的全力搜捕下,整座城中的維新人物幾乎都被抓了起來,抓捕的這個過程當然不是完全私密的,許多人還是從這次搜捕下逃了出去。

康有為作為維新派的領導人之一,一早就沒打算自己的京城犯險,他先是穩坐在天津觀望維新派的動向,發佈的命令都是讓人代為傳達的,因為他知道這般進京的風險太大,果不其然,維新人物被大肆抓捕的時候他見形勢不對,迅速逃亡了日本,這一逃就是十六年。

比起來其他許多人慷慨赴義的精神,康有為這般作為著實令人汗顏,這時候他的舉動還可以被理解為保全實力,但是逃亡外國以後他的行為可就不一樣了,這時候的他更多的是打著革命的幌子,受著各地華僑的稅款,盡享著榮華。

據考證,康有為這次出逃,排場僅比慈禧被趕出京時差一些,雖說他沒有各地大小衙門的資助,但他有各地華僑的資助,由於政治原因,他逃亡日本不久就被趕了出去,許多國家並不想跟他來往,畢竟他是被慈禧點名批鬥的人物,許多國家自然也不願意冒這份風險。

國家不要,不代表各地的華僑不接受,在各地,他進行了眾多的演講,這些演講的內容千篇一律,都是主張救助光緒皇帝,對抗慈禧的暴政,聽的在場的所有人情緒都十分激動,以為自己祖國的曙光已經到來。

這些人這時候也體現出了他們的價值,為康有為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專門成立了一個保皇會,入會的所有人需要付出的便是一筆小小的會費,雖然數額不大,但是均攤到所有人身上,這筆會費的金額也就十分巨大了。

再加上許多華僑中的富豪對他大力支持,提供了不少的資金,康有為短時間內去了四十多個國家宣揚保皇運動,在每個地方都靠著演講贏得更多的資金,住著最棒的房間,吃著最美味的食物,甚至還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專門供自己享樂,可以說,康有為靠著欺騙,換來了崇高的地位以及富貴的生活。


魏青衣


康有為是我國近代史中一名響噹噹的人物,是戊戌變法的得力干將,也是近代史上宣揚維新思想的領頭羊。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成為了慈禧懸賞10萬兩雪花銀通緝的對象,無處可逃的康有為不得不逃亡海外,但讓人好奇的是,康有為作為晚清的亡命落魄之徒,竟然還能在國外住豪華酒店吃大餐,他哪來那麼多錢?

康有為出生在廣東一個官僚地主家庭之中,並且他整個康家家族在廣東名氣都很大,爺爺一輩還出了個巡撫,康有為就是在這種富裕的環境下成長的。在認識光緒帝之前,康有為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地主,但這個地主可不尋常,他的願望是拯救中國。於是到處講學宣揚維新思想,直到見到光緒帝,併發起了維新變法。

康有為雖然擁有很多漂亮的光環,但身上也有很多缺陷,並且被人不齒。他的最大缺陷就是對金錢的慾望,他不滿足於地主的收入,他想成為一個名人,這樣他就能賺到更多錢。1895年,康有為通過公車上書事件,一炮而紅,名聲大噪,於是他對金錢的慾望開始暴露出來。他利用名聲與光緒帝對他支持的態度,創立了多個報社,名為宣揚維新思想,實則是他背地裡斂財的開端。

1898年,慈禧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截斷了戊戌變法,並殺害了戊戌六君子,康有為僥倖逃到了香港。隨後康有為流亡日本,在清政府的施壓下,日本不得不請離康有為,康有為又逃亡到了加拿大。對於逃亡海外的康有為來說,銀子根本帶不動,即使他帶了一箱子銀票出來,在國外也根本兌換不了,因此康有為辦報刊斂的財可以說是全被充了晚清的國庫,並且慈禧還派李鴻章撅了康有為家的祖墳。但報刊賺的錢雖說沒有了,可康有為利用名氣斂財的邪惡思想依然在他的靈魂深處。

於是,康有為在加拿大撒了一個彌天大謊,把全世界的華人都騙得團團轉。康有為宣稱自己有光緒帝“衣帶詔”,因為戊戌變法的六大核心人物都被慈禧處死,死無對證,於是康有為利用光緒帝的名氣開始為自己瘋狂斂財。康有為利用光緒帝的“詔書”開始在加拿大以“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的口號,給海外華僑洗腦,促使華僑捐款,後來又成立了保皇會,入會還得交錢。康有為看到錢來得這麼容易,於是開始輾轉美國、墨西哥、巴西,又跑遍歐洲,東南亞等國利用“詔書”欺世盜名,騙華僑捐款入會,最後將全部的錢都佔為己有。

康有為的錢就是這麼來的,他就是一個無恥的騙子,利用光緒帝的名氣和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情感,讓他變得富可敵國,以至於他不管到哪個國家,都能入住豪華酒店吃大餐,而且不是這樣的酒店,他還根本不住。並且,他還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的沙丘巴登買了一座小島,在島上建了一座園林級別的花園別墅,過著皇帝般的生活。


讀文學史詩


收入一 講學所得

早年的康有為在長興講學,在當時講學的費用是很高的,在這段時間他積累了不少的家財資本。從當時的人們對學者的尊重,偶有時間還給講學者提供衣食住行,使得康有為在當時得到了不菲的講學資金。

收入二 變法時期的貪汙所得

每個時期一旦涉及變法,不免會有不少官員或流放,或貶官。這是就會有人前來疏通光系,上下打賞。作為戊戌變法的主導者,一定有不少人前來賄賂與他。在晚清時期這個官場,如果是完完全全清廉做官,可以說你完全沒有出路。康有為如果不加入這個利益團體之中,他的政策很有可能得不到實行,變法很有可能以失敗告終。另一方面,在變法時期康有為與袁世凱來往親密,老袁為了得到他的支撐而賄賂與他,而康有為極有可能動用當時光緒帝交給他的國庫之錢,把軍費提高。

收入三 家產地租

康有為家是官宦世家,所謂官宦世家就是家裡多代為官。為官多了,土地就多,地租也就越多。又因為家裡多代為官,家產積累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大多數清朝的官員大家都懂!


有了以上收入,康有為在逃亡國外之際,變賣了家產(不買就被人抄了),拿著變法時的所得和積蓄,逃亡到國外也是可以滋潤的過日子的。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strong>


夜襲糖多多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後日本受於清政府的壓力而將其禮遇出境,日本外務省還專門給了他一筆差旅費,而後康有為開始了遊歷四大洲三十一國的經歷。在此過程中,康有為作為戊戌變法及後來保皇派的領袖,還是很有號召力的,籌措了不少活動經費,在他後來遊歷的過程中自然從中支取了不少經費作為生活費之用。

當然他如果只有藥錢的本事,那就大錯特錯了,康有為還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商人。康有為天賦般的投資頭腦,如果放在今天,估計房產商李嘉城、許加印都沒事可幹了。他在墨西哥期間看準了通有軌交通的機會,買入鐵路兩側的的大片房產,等開通後再賣出,大賺特賺了一筆,如果僅僅如此還遠不夠,他買下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的沙丘巴登(意為鹽湖浴場)地區的一座小島,在島上建起中國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一住便是四年。

而在其結束了海外的15年後,回到國內更是了得,其在上海的投資也頗具收益,在廣東的老宅拆遷也被國民政府大大的賠償了一筆,總之,康氏是非常有經濟頭腦的人,所以他的生活基本都保持在頂層社會的水平,可以住豪宅,吃西餐。

當然,看一個,最主要的要看他的主流,雖然有保皇的行為,但康有為作為晚清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由他發起的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等對於推動中國變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應該是他的最大貢獻。


華豎


孔子曰:勞心者治人。康是幕後操縱之人,他可不食人間煙火,要高人一等。


手機用戶52074229651


方勵之李淑賢他們不也是麼。


把酒臨清風


康有為是官家子弟,社會關係如網,逃亡時給他資助的人是多方面的,也因為他的事件影響太大了,所以生活方面的享用都是小事。


郭三齊廚子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