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流亡海外时,为什么还能住豪华酒店吃大餐?他哪来那么多的钱?

进而读史


有学者说:康有为的人品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纵观他的一生,无论是从其学问、性格、思想、人品等方面看,无不充满了正反两方面的矛盾特点,似乎可以用毁誉参半来形容其一生的为人行事。

康有为是“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将与精神领袖。这场仅进行了一百天的改革虎头蛇尾,因遭到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与无情镇压而草草收场。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人头落地,康有为、梁启超亡命海外,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被画上了句号。

因事先得到光绪帝的秘密通知,变法的主要策划者康有为、梁启超于“戊戌政变”爆发前夜的(1898年)9月20日凌晨逃离北京,由天津塘沽乘日本军舰到上海,后来又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往香港、日本,从此亡命天涯。

康有为在香港藏匿了一段时间后,历尽艰辛和曲折,辗转来到日本,与先期到达的梁启超等人会合。抵日后,康有为的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梁启超等弟子苦苦相劝,他就是不肯剪辫。后来,有日本人讥笑他脑后那根“尾巴”,这才下决心剪掉。

1899年3月,迫于清廷对日本政府施加的压力,康有为流亡到了加拿大。在此期间,康有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海外华侨中加紧筹建“保皇会”。由维新派摇身一变为保皇派,目的虽为促逼慈禧恢复光绪的自由 ,但其人思想性格之诡谲善变,由此可见一斑。

在1901年前后的几年间,康有为流亡初期的生活极为窘迫,主要靠梁启超等人用办报、开书店的收入来接济他。

后来,海外保皇势力发展迅猛,出于对维新派的同情和变法图强的爱国热情,海外华人不仅争相入会,还慷慨解囊,以资助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等维新干将。

广大海外华侨同情因变法失败而四处逃亡的康有为,于是踊跃捐款,康利用华侨的巨额捐款投资美、加等地的房地产,并大获其利。后来,梁启超的“广智书局”和“新民丛报”经营不善、入不敷出,又反过来接受已经腰缠万贯的康老师资助。

1904年,因投资美、加房地产而暴富的康有为来到北欧瑞典,砸下重金,买下了斯德哥尔摩郊区、靠近东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区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东方式园林建筑群,取名曰“北海草堂” ,并在此居住到1907年才离开。

康有为流亡海外期间,利用华侨捐款投资地产牟利,生活奢侈,遭致很多人的批评。这是康备受后人非议并屡遭诟病的重要话题之一。近年来,有人以“历史巨骗”来抨击这位“维新志士”,孰对孰错,很难一言蔽之,但也尤显此人性格之复杂。

投资房地产发达后,康有为吃、住、行均极豪阔,很讲究排场,豪华酒店、西式大餐、洋房别墅已成为其生活日常。此后,身为海外保皇党党魁的康有为,还长期接受美国宪政党的捐助,比如他游历欧洲诸国前,就曾一次性得到过十万美金的赞助,按当时美金的购买力,即便在美国本土,这也算得上是一笔巨额财富了。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前,康有为一再表示为实现变法图强的理想,自己甚至可以付出生命之代价,可当守旧派磨刀霍霍时,他却跑的比谁都快,倒是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说到做到,为变法抛头洒血,令人钦佩。

康氏不仅言行不一,还狂傲自大,目中无人,因此有人说百日维新之所以失败与康心口不一、孤傲自大有莫大关联。

康在海外大发其财,生活骄奢淫逸,在男女问题上也颇为复杂。身为晚清启蒙家、思想家的他,一方面极力鼓吹女权思想,呼吁男女平等,力倡一夫一妻制,现实中却有一妻五妾——正妻张云珠,妾梁随觉、何旃理(原名何金兰)、市冈鹤子(日籍)、廖定征、张光。按理说,旁人无权评说别人的私生活。但对于维新领袖康有为则另说。因为说一套做一套,这也是他备受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束流亡生涯、决定回国定居上海后,很有经营头脑的康有为变卖了被发还的广东原籍祖产,加上从海外带回来的资金,一起投资于方兴未艾的上海地产中,再次大获其利,赚的盆满钵满。

由于妻妾子女众多,康有为归国后一掷千金,广置房产,尤其在晚年,他购建了四座豪华别墅,分别是位于上海愚园路的“康公馆(占地十亩,后因他参与张勋复辟被国民政府没收)” ,位于杨树浦的“莹园”,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天园” ,位于青岛的“提督楼”。康家人口众多,生活讲究,开支巨大,要维持“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就必须财源广进,康有为也确实算得上生财有道。

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开销,却也不易。康有为除投资房地产获利外,还接受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的金钱馈赠,除此之外,他还以卖字来增加收入,以贴补生活。康有为是前清进士,他的书法格调古朴高雅,笔力遒劲,浑厚雄健,飘逸流动,或拙中见巧,别具韵味,故此,上门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他也是来者不拒,给钱就写。据说他一月光卖字就能收入一千银圆。

1927年3月21日凌晨5点许,康有为因食物中毒暴毙于青岛“提督楼”别墅内,享年70岁。据说他的死状极惨,七窍流血,尸体却不僵。他的死因已经成谜。至此,他终于结束了其跌宕起伏、集成败毁誉于一身的诡谲人生。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搬运必究】




铁马冰河wu


清政府的懦弱是出了名的,维新变法便是其一,这场变法中许多人被杀害了,而留下名声的人却是康有为,在许多人的心中,他都是维新运动的推行人物,也是最主要的人物之一。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维新派只是他展现给人们的形象,真正的他完全不配得到那般崇高的赞誉,虽然他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错,但是他那般行为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相反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为国家奔走,他的目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活的更加滋润。

1898年对于清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便是维新变法,许多人都知道,慈禧当时对于维新派是十分痛恨的,毕竟自己辛苦掌握了半辈子的政权,维新派竟然要将她推到台下,将很多当时的权贵推到幕后。

这无疑是顽固派无法接受的,而他们对维新派采取的措施,便是囚禁光绪皇帝,抓捕维新派人士,在他们的全力搜捕下,整座城中的维新人物几乎都被抓了起来,抓捕的这个过程当然不是完全私密的,许多人还是从这次搜捕下逃了出去。

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领导人之一,一早就没打算自己的京城犯险,他先是稳坐在天津观望维新派的动向,发布的命令都是让人代为传达的,因为他知道这般进京的风险太大,果不其然,维新人物被大肆抓捕的时候他见形势不对,迅速逃亡了日本,这一逃就是十六年。

比起来其他许多人慷慨赴义的精神,康有为这般作为着实令人汗颜,这时候他的举动还可以被理解为保全实力,但是逃亡外国以后他的行为可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的他更多的是打着革命的幌子,受着各地华侨的税款,尽享着荣华。

据考证,康有为这次出逃,排场仅比慈禧被赶出京时差一些,虽说他没有各地大小衙门的资助,但他有各地华侨的资助,由于政治原因,他逃亡日本不久就被赶了出去,许多国家并不想跟他来往,毕竟他是被慈禧点名批斗的人物,许多国家自然也不愿意冒这份风险。

国家不要,不代表各地的华侨不接受,在各地,他进行了众多的演讲,这些演讲的内容千篇一律,都是主张救助光绪皇帝,对抗慈禧的暴政,听的在场的所有人情绪都十分激动,以为自己祖国的曙光已经到来。

这些人这时候也体现出了他们的价值,为康有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专门成立了一个保皇会,入会的所有人需要付出的便是一笔小小的会费,虽然数额不大,但是均摊到所有人身上,这笔会费的金额也就十分巨大了。

再加上许多华侨中的富豪对他大力支持,提供了不少的资金,康有为短时间内去了四十多个国家宣扬保皇运动,在每个地方都靠着演讲赢得更多的资金,住着最棒的房间,吃着最美味的食物,甚至还在瑞典购买了一座小岛,专门供自己享乐,可以说,康有为靠着欺骗,换来了崇高的地位以及富贵的生活。


魏青衣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中一名响当当的人物,是戊戌变法的得力干将,也是近代史上宣扬维新思想的领头羊。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成为了慈禧悬赏10万两雪花银通缉的对象,无处可逃的康有为不得不逃亡海外,但让人好奇的是,康有为作为晚清的亡命落魄之徒,竟然还能在国外住豪华酒店吃大餐,他哪来那么多钱?

康有为出生在广东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之中,并且他整个康家家族在广东名气都很大,爷爷一辈还出了个巡抚,康有为就是在这种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在认识光绪帝之前,康有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主,但这个地主可不寻常,他的愿望是拯救中国。于是到处讲学宣扬维新思想,直到见到光绪帝,并发起了维新变法。

康有为虽然拥有很多漂亮的光环,但身上也有很多缺陷,并且被人不齿。他的最大缺陷就是对金钱的欲望,他不满足于地主的收入,他想成为一个名人,这样他就能赚到更多钱。1895年,康有为通过公车上书事件,一炮而红,名声大噪,于是他对金钱的欲望开始暴露出来。他利用名声与光绪帝对他支持的态度,创立了多个报社,名为宣扬维新思想,实则是他背地里敛财的开端。

1898年,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截断了戊戌变法,并杀害了戊戌六君子,康有为侥幸逃到了香港。随后康有为流亡日本,在清政府的施压下,日本不得不请离康有为,康有为又逃亡到了加拿大。对于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来说,银子根本带不动,即使他带了一箱子银票出来,在国外也根本兑换不了,因此康有为办报刊敛的财可以说是全被充了晚清的国库,并且慈禧还派李鸿章撅了康有为家的祖坟。但报刊赚的钱虽说没有了,可康有为利用名气敛财的邪恶思想依然在他的灵魂深处。

于是,康有为在加拿大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把全世界的华人都骗得团团转。康有为宣称自己有光绪帝“衣带诏”,因为戊戌变法的六大核心人物都被慈禧处死,死无对证,于是康有为利用光绪帝的名气开始为自己疯狂敛财。康有为利用光绪帝的“诏书”开始在加拿大以“惟我皇上圣明,乃能救中国”的口号,给海外华侨洗脑,促使华侨捐款,后来又成立了保皇会,入会还得交钱。康有为看到钱来得这么容易,于是开始辗转美国、墨西哥、巴西,又跑遍欧洲,东南亚等国利用“诏书”欺世盗名,骗华侨捐款入会,最后将全部的钱都占为己有。

康有为的钱就是这么来的,他就是一个无耻的骗子,利用光绪帝的名气和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感,让他变得富可敌国,以至于他不管到哪个国家,都能入住豪华酒店吃大餐,而且不是这样的酒店,他还根本不住。并且,他还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沙丘巴登买了一座小岛,在岛上建了一座园林级别的花园别墅,过着皇帝般的生活。


读文学史诗


收入一 讲学所得

早年的康有为在长兴讲学,在当时讲学的费用是很高的,在这段时间他积累了不少的家财资本。从当时的人们对学者的尊重,偶有时间还给讲学者提供衣食住行,使得康有为在当时得到了不菲的讲学资金。

收入二 变法时期的贪污所得

每个时期一旦涉及变法,不免会有不少官员或流放,或贬官。这是就会有人前来疏通光系,上下打赏。作为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一定有不少人前来贿赂与他。在晚清时期这个官场,如果是完完全全清廉做官,可以说你完全没有出路。康有为如果不加入这个利益团体之中,他的政策很有可能得不到实行,变法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在变法时期康有为与袁世凯来往亲密,老袁为了得到他的支撑而贿赂与他,而康有为极有可能动用当时光绪帝交给他的国库之钱,把军费提高。

收入三 家产地租

康有为家是官宦世家,所谓官宦世家就是家里多代为官。为官多了,土地就多,地租也就越多。又因为家里多代为官,家产积累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多数清朝的官员大家都懂!


有了以上收入,康有为在逃亡国外之际,变卖了家产(不买就被人抄了),拿着变法时的所得和积蓄,逃亡到国外也是可以滋润的过日子的。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补充!

<strong>


夜袭糖多多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后日本受于清政府的压力而将其礼遇出境,日本外务省还专门给了他一笔差旅费,而后康有为开始了游历四大洲三十一国的经历。在此过程中,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及后来保皇派的领袖,还是很有号召力的,筹措了不少活动经费,在他后来游历的过程中自然从中支取了不少经费作为生活费之用。

当然他如果只有药钱的本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康有为还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商人。康有为天赋般的投资头脑,如果放在今天,估计房产商李嘉城、许加印都没事可干了。他在墨西哥期间看准了通有轨交通的机会,买入铁路两侧的的大片房产,等开通后再卖出,大赚特赚了一笔,如果仅仅如此还远不够,他买下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沙丘巴登(意为盐湖浴场)地区的一座小岛,在岛上建起中国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一住便是四年。

而在其结束了海外的15年后,回到国内更是了得,其在上海的投资也颇具收益,在广东的老宅拆迁也被国民政府大大的赔偿了一笔,总之,康氏是非常有经济头脑的人,所以他的生活基本都保持在顶层社会的水平,可以住豪宅,吃西餐。

当然,看一个,最主要的要看他的主流,虽然有保皇的行为,但康有为作为晚清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由他发起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对于推动中国变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他的最大贡献。


华竖


孔子曰:劳心者治人。康是幕后操纵之人,他可不食人间烟火,要高人一等。


手机用户52074229651


方励之李淑贤他们不也是么。


把酒临清风


康有为是官家子弟,社会关系如网,逃亡时给他资助的人是多方面的,也因为他的事件影响太大了,所以生活方面的享用都是小事。


郭三齐厨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