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佈了一份報告 和你的"錢袋子"有關

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6,比上年縮小0.02。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

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技人員、小微創業者等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七大群體收入顯著增長

日前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安徽省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中期總結報告》近日發佈。報告指出,近兩年來,全省上下圍繞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全面貫徹落實安徽省《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七大重點群體激勵計劃全面實施,六大支撐行動紮實推進,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重點群體收入顯著增長。

報告指出,近兩年來,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6,比上年縮小0.02。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的目標。就業規模穩步擴大,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各類失業人員組織到就業準備活動中,平均失業週期進一步縮短。實現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的就業援助精細化、制度化、長效化。

以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技人員、小微創業者等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七大群體為重點,我省實施激勵計劃成效明顯。 2017年至2018年,全省普通本專科高校、中職學校共招生118萬人,培養畢業生近80萬人。 2017年以來安排培訓資金2億元,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5.57萬人。 2017年至2018年,全省專利權質押融資540筆,質押金額33.81億元;全省累計辦理商標權質押貸款1900餘件,幫助企業融資近200億元,商標權質押貸款連續8年保持全國領先、中西部領跑位置。 2017年至2018年,共為44879名畢業生髮放求職創業補貼4163萬元。全省高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43961人通過幫扶實現就業,就業率達92.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以就業促進、技能提升、託底保障、增加財產性收入、收入分配秩序規範、收入監測為重點,我省推進六大支撐行動進展順利。 2018年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952.4萬人,其中省內轉移就業523.3萬人,佔比26.81%。落實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政策,2018年為14.9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記者 鄭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