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旅行的第二天,目的地,河南,安陽,林州,紅旗渠。

吃過早飯,由涉縣出發,沿著開鑿在太行山山腳的S202一路南行,道路曲折起伏,一側是高聳的崖壁,一側是蜿蜒流淌的清障河。道路情況不熟,只好跟著前面一輛鄉村到市區的巴士,集中注意力開車,不知不覺已經進入河南林州境內。跨過濁漳河大橋,左轉進入G234,道路好走起來。

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到達紅旗渠紀念館景區。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現代版愚公移山

展館內有一處區域,大屏幕播放著當時施工的錄像。一位位腰繫繩索的施工人員如神兵天降,在懸崖峭壁間輾轉騰挪,或手握大錘,或手握鋼釺,硬生生的在半山腰開鑿出了全長70多公里的總乾渠。

1960年動工,1969年完工,前後歷經十年,在當時落後的科技和技術條件下,自創了很多土方法,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這一世界第八大奇蹟。據計算,當時開挖的土石方足以砌成一道從哈爾濱到廣州的2米x3米的土牆。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周總理的偉大評價

十年裡,7萬修建大軍中有81位幹部群眾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也就是從此,林州人也走向了世界,林州建築走向全球。

在寫這篇遊記的同時,一直也在默默關注四川大火中獻身的31位英雄,真的是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而有時候,他們獻出的是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向英雄們致敬!

紅旗渠建成後的這五十年。林州徹底改變了過去缺水多旱的狀態,農業和工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相信作為林州當地的老百姓,更能感同身受!中華兒女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分水閘,乾渠至此分渠

紀念館參觀完畢之後,需要驅車20公里來到青年洞景區。其實從涉縣過來應該先去青年洞,這樣一來我又走了十幾公里的回頭路。景區內是可以坐電瓶車直接到達青年洞景區的,但是我們選擇了沿著渠邊徒步前行。從底部上去到渠邊的幾百步臺階讓大家都汗流浹背,中間休息了好幾次,但是想想當初建設者所付出的辛勞,這點熱和累真不叫什麼事!兒子,要從小就磨練他的意志。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一個劈字,生動形象

整個景區像這樣走走停停,用時大概三個小時。從青年洞下來之後,直接坐電瓶車回到了景區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門口的直飲水必須贊一個,冷熱水都有,總算喝到紅旗渠的水了!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50年來,八米寬的渠水一直靜靜流淌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郭老的題詞

景區出來之後直接上南林高速,先向南,而後一路向東,用時一個半小時到達晚上住宿的兩居室。房東大姐很體貼,特意準備了一份安陽旅遊指南。房間裡還有很多兒童玩具,兒子本來很累了,也突然來了精神。

晚飯特意找了一家安陽菜館,外地的朋友們有認識這兩道菜的麼?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安陽特色

紅旗渠,此河只應天上來,如何騰挪到人間

安陽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