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講透:發改委為何首提收縮型城市新概念?

城市並不是總是在擴張。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一些收縮型的城市。

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稱《任務》)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這也是發改委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及“收縮型城市”概念。

收縮型城市也是城市發展的另一種必然

實際上,收縮城市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五大湖、德國魯爾、法國洛林等地就出現了這一現象。例如,美國的東北部——五大湖一帶曾經集聚著不少鋼鐵製造業為主的城市,當美國完成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轉型後,這些城市的工廠紛紛關門。閒置的機器上逐漸生出了鐵鏽,所以這一地區就被成為“鐵鏽地帶”。

在我國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收縮型城市現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康副教授的一項研究顯示,2007~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歷年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結合公開資料統計梳理發現,從2012年到2017年,有80多個城市的城區人口出現減少,城市出現收縮。從空間佈局上看,收縮型的城市中,東北最為集中,西北地區也不少,此外華北、南方地區也有分佈。

從產業結構上看,這些收縮型的城市以能源礦業為主,有不少城市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以遼寧為例,遼寧的12個普通地級市中,除了遼陽、丹東、盤錦和葫蘆島這5年的城區人口出現增長外,其他城市都出現減少,其中鞍山、營口減少量超過10萬人,本溪也減少了8.95萬人。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一些城市的收縮乃至最後消失,都是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一座城市的發展有其條件和依據,到了一定的階段,這些條件和依據不存在了,收縮就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牛鳳瑞說,包括東北、西北等一些礦業城市、資源依賴型城市人口在減少,是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使然。“要尊重這種規律,一些地方收縮了,但一些城市在擴張。人口從這些資源型城市向更利於創業與提高收入的地方轉移,也是人口與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

例如,上個世紀80年代,東北的鞍山、撫順、齊齊哈爾等都是城區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彼時,南方的蘇州、廈門、寧波等都是人口只有幾十萬的中小城市,而深圳在40年前更是一個小漁村。但現如今南方的這些城市都紛紛展成為一二線大城市,而東北這些曾經的大城市,城區人口規模變化不大,甚至出現收縮。

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

近年來,隨著能源經濟的下行,資源型城市又受到一波較大的衝擊。而且由於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人口出生率比較低,加上近年來經濟下行,人口外流比較明顯,很多城市人口的收縮十分明顯。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經過最近十幾年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即很多三四五線中小城市人口在向一二線大城市轉移。因此不光是資源型城市,一些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小城市,也發展緩慢,甚至出現收縮。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說,城市發展跟人、動植物一樣,都有一個生命週期,沒有永遠盛開的繁花。中國有很多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些城市有一些可以轉型,但不可能所有城市都能轉型,有相當一部分必須要收縮,甚至合併。“有發展起來的城市,必然會有衰落的城市。”

因此,適應城市的收縮,規劃和建設方面也必然要有所調整和改變。此次發佈的《任務》明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也正是因應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

胡剛說,原來我國城鎮化比較低的時候,很多城市做的城市規劃,都是未來10年、20年所在城市人口會增加多少,城區面積會增加多少,許多地方還常常出現規劃趕不上人口增長的變化。“以前比較保守,往往很多道路、橋樑建後沒多久,車流就十分密集甚至飽和了。”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0%。胡剛說,在這個階段,高端服務業主要集聚在一二線大城市,製造業也在向大城市周邊、都市圈內的中小城市集聚,這些地方以外的很多中小城市制造業也在收縮。因此,未來很多地方的城市規劃不能再繼續原來的擴張、超前謀劃的思路。

牛鳳瑞也說,過去很多地方政府做城市規劃,都是按照城市是擴張的思路來做的,但現在一些中小城市出現了收縮,做的城市規劃卻是擴張的規劃,違反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樣一來不但規劃實現不了,還容易造成資源配置的錯位和浪費。

丁長髮認為,很多資源型城市、三四線人口外流到了一二線城市,那麼無論是財政指標還是用地等指標,都要實現“跟人走”,轉移給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關鍵是對於崛起的城市,財政支出、公共服務、用地指標都要跟上,相應的,收縮型的城市,相應指標都要壓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