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瘟”來勢凶猛,斜管蟲的防治也不可忽視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今年現時所謂的“魚瘟”即水黴赤皮併發症,來勢兇猛,氣焰囂張,頑固之極令所有養魚人心焦意煩,雖經眾多人士參與其中,但治療效果目前仍不盡人意。病情危急,雖然外傷是其主因,但究竟還有好多病因摻雜其中才會導致“魚瘟”如此久治不愈,眾說紛紜。

最近有養魚人朋友發來顯微鏡視頻(見上)經過查看,魚類斜管蟲滋生相當嚴重,本來在前一段時間就有多人和我交流時也說過現在斜管蟲(也有口誤說成“血管蟲”)寄生很嚴重。因此,本文就目前低溫時段結合“魚瘟”暴發從寄生蟲方向作一個簡單分析,從斜管蟲的寄生說起,力求尋找一個對“魚瘟”整(診)治多一個突破口的參考思路之一。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一、魚類斜管蟲的形體

魚類斜管蟲病的病原體為鯉斜管蟲。蟲體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較薄,後部較厚。腹面觀一般呈卵形,剛死去的個體呈圓形。背面除有橫行剛毛外,其餘部分無纖毛。在纖毛線上長著纖毛,腹面中部裸露。身體後部有一個大核,一般在大核的旁邊或後面有一球形小核。身體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圓形圍繞成漏斗狀的口管,並與身體縱軸向左成30度傾斜角,故名斜管蟲。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斜管蟲的形態結構,A和B是活體標本,C和D是染色標本

顯微鏡下的斜管蟲會呈現出卵圓形以及鴨梨形的形狀,分腹面、背面、側面三處種形態。因為腹面中部有一胞口,所以會在鏡頭下面看到類似小氣泡的圓圈,而當觀察的的斜管蟲是背面則沒有,如果是側面則呈現出的是一頭大一頭小拉長的橢圓,猶如鴨梨形狀。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二、魚類斜管蟲的生長特性

斜管蟲、車輪蟲、指環蟲、鰓隱鞭蟲是水產養殖中的常見寄生蟲病,魚類的寄生蟲最擅長、最喜歡寄生到瘦弱的魚體上。。斜管蟲多在暗溝、陰暗、適溫、糞便、汙水、淤泥和腐殖質中繁育,適宜斜管蟲繁殖的水溫為8-18攝氏度,最適繁殖水溫為5-12攝氏度。因此,每年3-4月和11-12月是此病的流行季節。夏秋兩季比較少見。斜管蟲主要爆發的水溫在12-18℃,一般在養殖過程中12-22℃都比較容易爆發斜管蟲。初冬和春季最為流行,斜管蟲最為活躍。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鯉斜管蟲形態(仿黃琪琰)

魚類暴發斜管蟲病,多在溫度回升較快,池塘底質不良,如果又逢陰雨持續,溶氧不穩定,此時最適合寄生蟲的繁殖。斜管蟲在養殖環境惡化,魚體的抵抗力差的時候,據說30度以上的水溫也能大量繁殖。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鯉斜管蟲形態 (仿R.Herbert)

斜管蟲離開魚體後在水中自由狀態下可維持生活1-2天,可以直接轉移到其他魚體或水體中去。斜管蟲常常寄生在鰓、鼻孔和皮膚上,如果環境不適應,斜管蟲就會形成胞囊,通過直接接觸或胞囊進行傳染。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鏡檢斜管蟲時要檢測新鮮的病魚,對於死亡兩小時以上的魚,斜管蟲會逃離寄主,會給診斷可能帶來誤診。斜管蟲的活體大小在20至50毫米大小,只有成蟲期的小瓜蟲十至二十分之一大小。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三、魚類斜管蟲病的症狀

魚類斜管蟲病必須用顯微鏡進行檢查才能準確診斷。在苗種培育池塘和小面積的人工水域環境內的魚對斜管蟲感染最敏感,而且斜管蟲是魚苗的大敵,能引起嚴重的死亡。如果在觸摸魚體時手感體表粘液很多,觀察鰓絲蒼白或有的呈淡藍色,即可診斷為疑似斜管蟲寄生。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體表粘液很多

由於鰓上多粘液且鰓絲受到蟲害損傷,通過鰓小片進入魚體內的溶氧就會減少,魚就會出現缺氧(或欠氧)浮頭,也會有吃食減少的現象,鰓上常伴有淤泥現象。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斜管蟲的超微結構,A是在鰓絲上的蟲體,B是蟲體外觀,C和D分別是纖毛細微結構

斜管蟲主要侵襲魚的鰓和皮膚,以鰓和皮膚上的粘液作營養。病魚體表、鰓部有大量粘液。體表形成蒼白色或淡藍色的一層粘液,組織壞死,呼吸困難。患病魚食慾減退,靠近池邊浮於水面上或側臥於水面上。

當魚被斜管蟲大量寄生時,魚的鰓和皮膚遭受破壞,並刺激皮膚和鰓大量分泌粘液,使鰓絲間嚴重粘合在一起使魚的呼吸困難,魚體表現瘦弱發黑,遊動遲鈍,隨即死亡。一般可見病魚靠邊,漫遊,鰓絲掛有髒物比較嚴重,鏡檢可見扁形的蟲體,一般沿著鰓絲邊緣遊動。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感染斜管蟲的魚,圖為鰓絲掛有髒物

四、魚類斜管蟲與車輪蟲的區別

斜管蟲與車輪蟲、指環蟲、鰓隱鞭蟲可以同時併發並存的,但斜管蟲與車輪蟲兩者是相似但仍有區別的。斜管蟲是很扁形的,喜歡在鰓絲邊緣遊動,車輪蟲會打轉,一般在鰓絲外邊遊動,車輪蟲一般危害小規格的魚苗。斜管蟲一旦大量感染會造成魚兒大量死亡,並且比較迅速,需要及時發現並及時處理。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在顯微鏡下的斜管蟲和車輪蟲的區別

斜管蟲在晴天轉雨天氣時,因氣候突變會激活蟲卵,斜管蟲病便會有大機率的發生,當水質偏酸時的池塘,斜管蟲病發生的機率也大。魚苗越小,斜管蟲病的危害越大。車輪蟲在連綿陰雨時的發生概率很大。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感染斜管蟲的魚,圖為鰓絲掛有髒物

如果發現有斜管蟲基本不動或者活動強度不大的話,一般危害不大。如果發現斜管蟲數量多並且遊動能力又好,那就說明斜管蟲傷害攻擊力很強,必須及時殺蟲以免蟲情惡化。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五、防治方法

防治蟲害最好的方法是建立良好的池塘生態系統,池塘有一定的浮游動物也是寄生蟲的天敵,水中浮游動物常常是寄生蟲幼蟲或原生動物類寄生蟲的食用者,如果一味的主張殺滅浮游動物,造成浮游動物的缺失,就是這些原生動物類寄生蟲或寄生蟲幼蟲的“天敵”就消失了,從而失去了生物控制寄生蟲病害的生態方法。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浮游動物

在水體氨氮高時用什麼殺蟲藥都效果差或者容易復發。寄生斜管蟲的病程一般都較忙急,一旦發病,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苗種及魚類的大量死亡。有時要重複用藥一次或者一到兩種方法隔時聯合運用,才能達到最終殺蟲的目的。魚類寄生蟲一般都很容易滅殺,使用殺蟲劑即可治療。一般用藥量精準時,用藥8小時左右,魚類斜管蟲病即可治癒。

寄生蟲的反覆性:寄生蟲的反覆性和頑固性很強,多數殺蟲藥一般只是有驅蟲作用而不死殺死蟲子,有些寄生蟲因為受不了殺蟲藥的刺激,就會形成包囊以求自保,然後沉入塘底,待藥效消失或條件適宜又會重新繁殖。這也是很多人說殺蟲後又生蟲的原因。因此,殺滅寄生蟲時用藥兩次為宜。

“鱼瘟”来势凶猛,斜管虫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斜管蟲與車輪蟲、指環蟲、鰓隱鞭蟲可能同時併發,殺滅方法基本相同。

1.前期預防: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

2.後期預防:在魚類寄生蟲宜生時節用普通的殺蟲劑全池潑灑。

3.預防從底質開始:池塘底質差,寄生蟲就比較容易繁殖,遇到溫度適宜寄生蟲就繁殖進入水體,然後侵入魚體上。徹底清塘消毒和經常"底改"的池塘,寄生蟲爆發的概率就會很低。

4.甲醛(福爾馬林):每立方米水體用20~30毫升,稀釋1000倍全池潑灑。甲醛雖然刺激性不大,但是比較汙染水體,使用後需要及時解毒調水,晚上容易缺氧,甚至是第二天晚上最容易缺氧。

5.魚蟲淨:每畝/米水體用魚蟲淨溶液200毫升;春秋季水溫低於18℃、水清瘦發生寄生蟲病時,用量為100-150毫升/畝/米水體,稀釋5000-6000倍均勻潑灑。

6.硫酸銅浸浴:用8克/立方米水體的硫酸銅溶液浸浴30分鐘。

7.高錳酸鉀浸泡:用20克/立方米水體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水溫10~20℃浸洗病魚20~30分鐘;水溫在20~25℃時,浸洗15~20分鐘;水溫在25℃以上時,浸洗10~15分鐘。

8.食鹽溶液浸洗:用2%食鹽溶液浸洗5~15分鐘,

9.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每立方米水體用0.7-1.0克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遍灑。

10.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用0.5-2.0克全池潑灑。

11.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與強氯精組合:每立方米水體用0.7-1.0克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與0.3-0.5克強氯精混合,稀釋後全池遍灑。病情嚴重的池塘,可連用2次。

12.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每立方米水體用0.2~0.3毫克阿維菌素溶液(以阿維菌素計),稀釋2000倍,全池潑灑;第二天每立方米水體用0.3-0.5克二氧化氯(含量8%)化水全池潑灑。

13.苦楝枝葉汁:水深1米,每畝用25~30千克苦楝樹枝葉煮水全池潑灑,每15天1次。或者扎捆苦楝枝葉浸泡於塘中也有效果。

14.施用殺滅寄生蟲專用藥物。

附:赤皮水黴併發症---“魚瘟”的參考防控措施

近期“魚瘟”、“怪病”暴發流行,本文建議按以下措施療程救治,三至五天為一療程,每天一次,僅供參考!

1.近期停止魚類捕撈和轉塘,待水溫18度以上後再行操作為宜。

2.增開、加開增氧機,保持足夠的溶氧量。

3.使用暴血停(平)等止血因子類藥物,按使用說明全池潑灑。

4.食鹽和小蘇打合劑。每畝水面1米水深使用食鹽5斤加小蘇打5斤混合全池潑灑。

5.大蒜素+二氧化氯。每畝用250克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後全池潑灑。

6.中藥大黃。每立方米水體用大黃2.5-4.0克,用0.3%氨水(可在化工試劑店購買)浸泡後,連水帶渣進行全池均勻遍灑。購買氨水不便的,按500克大黃加10公斤碳酸氫銨的比例混合,加水浸泡12小時後全池潑灑,使池水藥液濃度為3克/立方米。還可用大黃、硫酸銅(各0.53克/立方米)全池潑灑。

7.中藥五倍子。將五倍子搗碎,用開水全部溶解後,用池水稀釋全池潑灑,用量為2-4克/立方米。

8.使用"草鯽四病靈"1瓶(100毫升)+"花白鰱暴發止"1瓶(100毫升)可分別或(最好)合用施用3-5畝的水面積,全池潑灑。

9.生石灰。施用生石灰(每畝15-30公斤)溶液全池潑灑,有較好的效果。

10.三合劑。每立方米水體用敵百蟲克1、高錳酸鉀0.8克、食鹽5克合劑全池潑灑,隔天一次,用一至兩次。

11.強氯精(1公斤/5畝)+戊二醛(125毫升/畝)合劑,全池潑灑。

12.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與強氯精。每立方米水體用0.7-1.0克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與0.3-0.5克強氯精混合,稀釋後全池遍灑。病情嚴重的池塘,可連用2次。

13.內服藥。發病初期可用三黃散,氟苯尼考等藥物拌料投餵。(本文轉自【水花魚】。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魚瘟” 斜管蟲水產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