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杭州深夜逆行的程序員,讓年輕人繃不住了

那個杭州深夜逆行的程序員,讓年輕人繃不住了


前兩天,一則“杭州年輕人深夜逆行,情緒崩潰”的視頻,在網上徹底火了,在知乎居然超過了3億的熱度,堪稱知乎有史以來第一熱門話題,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讓無數網友落淚。


1

一個程序員,深夜在公司加班,結果女朋友忘記帶鑰匙,於是平常循規蹈矩的他,騎著自行車去給女友送鑰匙,為了抄近路,他選擇了逆行,沒想到被交警抓了個現行。

前邊有女朋友在催,後邊有公司在催,而還要等著接受處理,他終於情緒徹底崩潰了。大哭、道歉、下跪,奔向橋邊,不過最終理性還是壓住了跳橋的衝動。

很多人說,成年人的崩潰從來都是從無聲無息開始,壓垮你的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才發現,原來能夠崩潰,發洩一下也是好事,很多時候,只能默默承受,直到生命的極限。

2

記得前年春節的時候,凌晨3點接到電話,要去加班。本來情緒就不是很好,那天更是接近崩潰。

想到平時各種檢查,寫一堆從來都沒有人會看的文件,提一堆永遠沒人來解決的意見,還有無數次的加班……當車子開上立交橋的時候,我突然有種衝動,就是一腳油門下去,從橋上飛出去,如同電影《末路狂花》的那一幕。

我甚至想到了,說不定還給我記個工傷,甚至搞個烈士呢。但是又想到,請個10年病假沒啥問題,但是工傷是基本不可能的。

於是咬咬牙,從兜裡摸出了一顆安定,含在口中,情緒開始慢慢穩定了----有段時間經常極度煩躁和焦慮,處於崩潰邊緣,所以常備了這種藥。

3

不是現在的年輕人脆弱,我曾經說過,那些勸你堅強的人,其實都不靠譜。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飛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焦慮和不安從來都在那裡。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80年代之後,美國的社會分化加劇,根據一些調查,人們身體上的疼痛和疲勞雖然少了,但是焦慮和緊張卻在持續增加。

上個世紀,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隨著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未來人們每週只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可惜他只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的確,生產的效率大幅提高,整個經濟體的人均GDP翻了上百倍,但是人們的工作時間卻沒有減少,甚至在大幅增加。

今年初以來,多家互聯網公司都在開始搞996或者995的工作制。所謂“996”,指的是朝九晚九,每週工作6天。這超出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時間(加上允許的加班時間)。

於是,程序員們也開始反擊,在著名的代碼託管平臺GITHUB上,有人搞出了一個996.ICU的項目,意思是“996工作制之後,員工就應該住ICU了”,這個項目引起了廣大程序員的支持,累計獲得超過16萬的支持。

電影《華爾街》第二部取了個副標題,叫“金錢永不眠”。的確,隨著互聯網等通訊技術的發展,全球化的進行,資本是可以7*24小時永不停歇賺錢的。但人不是機器,人需要休息,除開工作,人們需要的還有很多。

我曾經以為,其他人最能觸動我的事情就是看到中年男人哭泣,但是沒想到青年男性的崩潰一樣會擊中我。

那個杭州深夜逆行的程序員,讓年輕人繃不住了


實際上,青年人的壓力程度一點都不小,抑鬱症在青年人中的發病率是最高的,也是青年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而在社會的要求下,“男兒有淚不輕彈”更是讓男性的壓力無處發洩。女性的抑鬱症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男性的自殺率死亡率卻是女性的三倍。(唯一的反例是我們國家以前的時候,因為農村婦女喝農藥死亡的成功率太高,不過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我們也在和國際接軌了)。

男人的壓力大多都是默默承受,實在承受不住的時候,選擇的方式往往是最激烈的那種。當年以為華仔唱的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只是一首口水歌,當年未解曲中意,如今已是曲中人。

工作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工作影響了生活,生活得不開心,那麼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認清這點,切勿本末倒置。

說起來很簡單,我也是花了10年時間才認清這一點的,最後才選擇了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