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能成就事業的人,心中一定有這兩個字

王陽明:能成就事業的人,心中一定有這兩個字

王陽明年輕時候練習書法,只用一年半載就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書家評:王羲之以人掩字,王陽明以字掩人。

王陽明引用程顥的"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是此學"。他分析解釋說,明道先生這些話有很深的道理,從字面上看,既然練字,怎麼會不要字好呢?其實,明道先生強調的是要有"誠""敬"的態度,把握這個根本,練字的工夫就落到了根本上,練好字就成了必然的結果,反而不需要刻意關注了。

王陽明:能成就事業的人,心中一定有這兩個字

"誠"和"敬",首先體現在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糾結名利或成敗得失。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然後就和王子期比賽。趙襄王連換了三次馬都輸了。

趙襄王就說:"先生你並沒有把真本事教給我啊。"

王子期回答說:"真本事一點都沒保留,全都教給您了,是您使用得不恰當啊。駕馭馬車特別注重的是,要使馬套在車轅裡很舒適,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馬上,這樣才可以加快速度達到目的。現在國君您落後時就一心想快點追上我,跑在前面時又生怕被我趕上。其實駕車比賽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後面。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還是落在後面,都總是把心思放在輸贏上,還有什麼心思去注意馬呢?這就是您連輸三次的原因了。"

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巨大的潛能,但往往因為私慾的矇蔽,這些潛能被"封印"了。如何開啟內在的巨大潛能?陽明在《傳習錄》中用"殺人須從咽喉處著刀"來比喻"誠"是修身做事的關鍵得力處。

王陽明:能成就事業的人,心中一定有這兩個字

"誠"和"敬"更高的境界,是以"誠"、"敬"之心對待所有的人和事。

王陽明赴任南贛戡亂之前,他的前任將軍們都失敗了。這些行伍出生的將軍,都把戡亂簡單地當成武力取勝的事情,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考慮到,當地治理混亂、民生疾苦,才是不斷有人落草為寇的根源。

王陽明以左僉都御史巡撫四省兵馬的職責擔任"戡亂總指揮",但他並沒有以殺伐決斷的將軍自居。他隨時考慮到百姓的生活疾苦。

出征的途中,他寫下這一首詩:

將略平生非所長,也提戎馬入汀漳。

數峰斜日旌旗遠,一道春風鼓角揚。

莫依貳師能出塞,極知充國善平羌。

瘡痍到處曾無補,翻憶鐘山舊草堂。

詩中陽明明確說自己並無帶兵打仗經驗,之後提到了漢代出師不利的貳師將軍李廣利,以及平羌名將趙充國,這表明陽明對他們的領軍打仗風格、戰略戰術都瞭然於心。

最後,全詩的關注點卻並非建功立業,而是表達了對百姓遭受戰亂的憐憫,以及功成身退後可以歸隱,過起與友人一起讀書論道的淡泊悠閒的生活。

詩中呈現的平和開闊的格局,正是"誠"和"敬"的心境決定的。

王陽明:能成就事業的人,心中一定有這兩個字

在南贛戰鬥取得重大的勝利之後,陽明最為關注的仍然是民生,在他的《喜雨》中體現的非常充分:

即看一雨洗兵戈,便覺光風轉石蘿。

順水飛檣來買舶,絕江喧浪舞漁蓑。

片雲東望懷梁國,五月南征想伏波。

長擬歸耕猶未得,雲門初伴漸無多。

轅門春盡猶多事,竹院空閒未得過。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聞幽碧出層蘿。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歡騰且縱歌。

正是這種對百姓蒼生的“誠”和“敬”,讓陽明的事業和格局超越了所有的前任,在南贛一改前任純粹武力、急躁冒進的做法。他剿撫並用,穩紮穩打,只用一年多就解決了朝廷幾十年沒有解決的民變問題。雖然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誠"和"敬"被程顥為代表的宋代大儒們奉為修身做事的根本,陽明不僅理解了,而且身體力行做到了,也被融入他創立的心學當中。

"誠"和"敬"這兩個字,強調面對自我、面對天地萬物時,剋制私慾,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徹底而完整的覺知,陽明心學"致良知"的表達,正是融入了這一理念。

作者簡介:陳廣,博士,陽明心學與中國文化、管理學、心理學跨界學者;優元書院院長,優元私董會秘書長,長期兼任南京大學MBA/EMBA校外輔導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修經歷,美國認證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願與你一起明心問道,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