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在這個機會大於風險的社會,如何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變得不在那麼複雜,但是人生難免會有錯誤的選擇,也許這一錯,就是一輩子。

在長江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常人眼中的土豪,住著別墅洋房,開著豪華跑車,他們的孩子父母過著衣食無憂的闊綽生活。而事實上他們卻是常年起早貪黑,三餐合為一餐,從無法定節假日,常年與家人孩子分別兩地,跨越大江南北,只為博得一份耕耘。在行業內,這群人常被稱呼為“跑船人”。

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在準備這期文章的時候,小編曾對一個有著十多年船運從業經驗的“跑船人”進行過深度交流,頗為震撼,從對一個行業的好奇,轉變為對整個內河航運從業者的尊崇。下面小編就以採訪問答的形式,為大家揭開這群“跑船人”的神秘面紗。

小編:李先生你好,非常感謝你能在百忙之中騰出時間跟我們見面。

李先生:不客氣,因為身為船員,能夠閒下來的時間也很有限,恰巧你們聯繫我的時候,我們正在南京靠岸卸貨。

小編:好的,那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吧,聽聞李先生有超過十年的跑船經驗,不知道在你跑船業務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呢?

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李先生:說句實在話,我們這些跑船的,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了養家餬口,常常與死神作鬥爭。八年前的那個夜晚,我至今都記憶猶新。那時我們家只有一艘幾百噸的貨船,船上只有父母和我三個人,因為船是貸款買的,為了能夠早日還完貸款,我們就鋌而走險多拉了點貨,緩慢的行駛在長江裡,可誰知當晚風雲突變,颳起了大風,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風越刮越大,浪也越打越高,江水倒灌進入了船艙,在這種危急時刻,我果斷調整船行方向,當時險些沉船。現在回想起來仍是觸目驚心。最後在海事的幫助下,將船拉置附近碼頭臨時停靠。

小編:如此危險的工作環境,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的?

李先生:說到堅持,有一個客觀原因,我出生於船民世家,因為文化程度偏低,所以很難在岸上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出於來自家庭的開支的經濟壓力,不得不走上跑船這條不歸路。

小編:剛剛你也說到了,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家庭開支的壓力讓你走上跑船這條路,那跑船真的很賺錢嗎?

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李先生:其實跑船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豪車洋房,錦衣玉食。收入的高低運氣也佔很大一部分,一艘小的貨船,好的時候一年能營收30多萬,差的時候一年下來倒貼都是常有的。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2017是長江運力最為過剩的一年,每家船主都在低價搶貨,越搶越低,惡性競爭,在此低價下,根本難以盈利。我們家貸款買的一艘載貨1500噸的貨船,為了能夠維持生存,賺回油價,就鋌而走險多拉了100多噸的貨,誰知剛從港口出發不久,就被當地海事罰了1萬多,緊接著又在岳陽水域被罰款2萬多,當時東拼西湊交齊了罰款,回過頭來發現,船上連一百塊錢的流動資金都沒有,連船員的生活費都出了問題,可以說當時一個月都白乾了。

小編:在跑船生涯中,你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李先生:說到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對家人孩子的關心與陪伴。因為常年跑船,一年中除了寒暑假跟孩子們見上一面,其他能見面的次數幾乎寥寥無幾。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3年春天,那時候我兒子剛出生,但是因為船不能停,我僅僅陪伴了他們母子三天,就返回了船上,從那以後,這件事一直壓在我的心裡,覺得做什麼都無法彌補對他們母子的虧欠。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也年事已高,想再幹幾年,就把船交給手下的人,好好陪陪家人孩子,盡一個做父親、兒子、丈夫的責任。

小編: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你還會選擇跑船嗎?

李先生:如果給我從新選擇的機會,我可能還是會選擇上船,無論出於自身原因,還是家庭原因,都使得我很難在岸上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為了讓一家老少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我別無選擇。我會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陪家人孩子,讓心中少些遺憾,讓家人孩子多些安全感。

走進長江船運業,聆聽“跑船人”的真實心聲

通過這次對李先生的採訪,讓我想起了《魏書·河南王傳》裡的一句話:“齊人愛詠,鹹日耳目更新。”如同外界對“跑船人”的理解一樣,令人耳目一新。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你也許常常羨慕他人生活的光鮮亮麗,嫉妒他人掙錢容易來錢快,殊不知,他們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與汗水,常年漂泊在外與親人的分離之苦。常耕一塊地,常出一份力,祝願在各行各業人們,都能找尋到那屬於自己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