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九峰圍視,取九龍探珠之意的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寺景區

神山寺在安徽省全椒縣城西15公里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佔地約6.7萬平方米,始建於唐大曆年間(766-779),距今已存1200多年。人來人往,乃香火勝地。

因九峰圍視,取九龍探珠之意的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寺景區


相傳五代末期,趙匡胤破滁州曾率兵抵全椒境,經過此寺,安營神山。後周皇帝柴世宗(柴榮)冀圖統一中國,於即位之當年,首先對南唐(都金陵,今南京)用兵,次年,柴世宗也曾親駕神山趙匡胤屯營處。

因九峰圍視,取九龍探珠之意的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寺景區


山上古木參天,路轉峰迴,清泉涓涓,縈繞寺前。寺系唐大曆年間建,歷代均有修葺。寺旁有神仙洞,傳聞有一道士居於洞中,以白石為餐。唐滁州刺史、詩人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因而神山寺名聞久遠。

因九峰圍視,取九龍探珠之意的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寺景區


原有大雄寶殿、觀音殿、法王殿、藏經樓等,氣勢恢宏、錯落有致、雕樑畫棟、古樸肅穆。幾經焚燬,幾經修葺,現存前進樓房,中進大雄寶殿和兩邊耳房。院內有柴王井、龍紋石階。殿牆嵌有廟產碑及明、清兩代修寺碑文。民國9年《全椒縣誌》載:"神山寺,在縣西神山內。寺旁有神仙洞、白石泉、龍文石刻、柴王碑、柴王井、神山石塔(現僅存巨石塔基)等古蹟。

因九峰圍視,取九龍探珠之意的安徽省全椒縣神山寺景區


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神山寺廟會已經成為將祭祀活動、集市貿易和文化娛樂活動融為一體的文化載體,內容十分豐富,具有很高的民俗價值。每年都會吸引合肥、南京兩大都市圈以及長三角的香客、遊客來此祈福。廟會舉辦前後,儘管天氣乍暖還寒,但四面八方的信眾、遊客、商賈紛至沓來,參會人數每年都有數十萬之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