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上”的便利店,你還能“瘋”多久?

在中國有很多便利店,其中600萬是夫妻店,只有10萬不到的連鎖店,而且滲透率非低,所以現在便利店是開發的紅利期。

2018年,中國的零售業改革在不斷增加,便利店行業繼續注入新的概念和技術。

2018年下半年,便利店和好鄰居被資本投資。

“風口上”的便利店,你還能“瘋”多久?

由於資本過重,便利店品牌開始好轉。但是,由於資金的破壞,也有悲慘的失敗,市場還有很多增加的餘地。

目前,上海、廣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場已接近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便利店開發水平。

據統計,2017年至2018年的便利店市場大多仍是中央和東部地區的第二大城市。

中國的便利店連鎖店數量接近10萬人,營業額為130億元。另外,主要地區的主要品牌數超過了店鋪數量的一半。而國內農村市場對發展有著非常大的空間。

“風口上”的便利店,你還能“瘋”多久?

實際上,中國的便利店市場普及率並不高。據日本2336人/店鋪市場飽和,中國便利店的市場空間約為60萬人,城市為34萬人,相當於現有9家以上。滲透率在25%以下。

中國便利店市場目前正處於新風或最佳紅利時期。在此之前,春秋副總裁對資本投資的麵包的核心評估:原核心消費者集團,在50,60後,今天,核心消費者群已成為80,90後。有以城市小格式投資的機會。

所有現在的新零售的線下業態的機會中,核心還是出現了幾個新的現象。

四到五年之後中國會湧現一大波便利店併購的機會。

“風口上”的便利店,你還能“瘋”多久?

當然,除了舊品牌連鎖店,零售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京東、天貓、蘇寧為首,天虹、大潤發、永輝等都開始佈局線下小店,加上之前很多的本土品牌(美宜佳、百里臣、便利蜂、可的等)和洋便利店品牌(711、全家、羅森等),整個行業像是在孕育一場大運動。

為什麼都搶著佈局便利店?除了市場需求之外,便利店真正的競爭是在最後“300米生活服務圈”。

除了天貓、京東、蘇寧,其他平臺商也都在醞釀著放大招。便利店正站在一個新的風口,你把握住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