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最近幾年,自主品牌高端化萬馬奔騰,各路諸侯,各顯神通。既有WEY和領克這些出身傳統車企的新生品牌,也有紅旗這樣的資深品牌蟄伏多年之後重新復興,還有類似蔚來汽車這種專注新能源和智能科技的行業新貴。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總之,各大品牌處境不同,卻目標一致,為了拓展生存空間,擴大企業實力,展開了與合資品牌的貼身較量。當然,這條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前面至少還有五座“大山”等待跨越,而自主品牌的處境也各有不同。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第一:工藝品質,自主即將追平

品控是品牌高端化需要跨越的第一座“大山”,也是最基礎的關口,如果連品控關都不能通過,別說品牌高端化,恐怕做一個普通品牌都不夠格。

在N多年前,品控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短板,也是合資品牌對付自主品牌最直接有效的攻擊點。當年,記得有一款紅極一時的自主車型,高峰時月銷曾超4萬輛,但卻在行駛過程中掉了車門。還有一款自主微型車,竟然在行駛中掰斷了方向盤,質量問題讓人瞠目結舌。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早期自主品牌的低劣質量,極大影響了自主品牌的聲譽,也導致自主品牌被合資品牌牢牢壓制。但是最近幾年 ,在吉利、長城等品牌的帶領下,自主品牌經歷了頑強的品控革命,產品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在品控方面,一線自主品牌已絲毫不遜於任何合資品牌。不久之前,汽車之家公佈的質量評比中,WEY、觀致和領克等自主高端品牌的表現都非常優異,甚至有些已經可以比肩奔馳、寶馬和奧迪等合資豪華品牌,在質量這一關,自主高端品牌已經過關,完全具備挑戰的資本。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第二:核心技術,自主逐步掌握

比品控更高的層面是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這將進入競爭的更深層次。

如果說品控更多體現在嚴謹的管理、優秀的工人和使用更高質量的零部件,那麼掌握核心技術的難度顯然要高得多。在掌握核心技術方面,自主品牌最近幾年進步明顯,一線的長城、吉利、長安、奇瑞和比亞迪等全部掌握了發動機的製造技術,而且發動機的技術指標都非常不錯。

比如長城旗下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69馬力,最大扭矩達到了285牛米,比本田冠道那臺1.5T還要強悍。至於領克搭載的1.5T發動機,和沃爾沃共享技術,也是直接站在排名的前端。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在變速箱方面,一線自主也已經基本解決,長城的7速雙離合直逼大眾,奇瑞的CVT變速箱也非常有競爭力。在更能代表高科技的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甚至已經實現了趕超,比如在電池電控和正極材料等核心技術方面,以比亞迪為首的自主品牌甚至已經超過了大眾、通用等競爭對手,走在了全球前沿。在整體技術層面,自主品牌正在迎頭趕上,也完全底氣十足。

第三:安全技術,自主已經凌駕

除了品質和技術,安全是高端品牌的又一元素。安全不僅體現在車身結構,體現在發生事故時候對乘客的保護,更多體現在安全配置方面,體現在事故發生之前的安全預防。尤其是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包括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疲勞預警、自動剎車、360全景影像等配置的出現,可以大幅度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在安全配置方面,其實自主高端品牌和奔馳、寶馬、大眾、本田等合資品牌處於同一起跑線,而自主品牌因為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優勢,同時對於新技術的追求更加大膽,更願意使用創新性的技術,自主品牌不但不落後,甚至已經在這一方面超越了合資品牌。如今,配置高也已經成為自主車型的一項重要競爭力。

第四:豪華氛圍的塑造,自主尚需要學習

一部豪華車和一部普通車並列站在一起,哪怕一個對於汽車一無所知的人,也能夠從豪華車上感受到更多的豪華氣息。在外形設計方面,豪華車更懂得去塑造氛圍,即便一輛豪華車被一群普通車包圍,它也能鶴立雞群。在內飾設計方面,豪華車同樣經驗豐富,無論是材質用料、設計風格和工藝選擇,總能很好地將豪華感和高端元素展現出來。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必須承認,在豪華氛圍塑造方面,自主品牌確實缺乏底蘊。以WEY和領克為例,其實這兩家品牌在材質和用料方面足夠誠意,在工藝和做工方面也精益求精,在外形設計方面,也請得起全球最昂貴的設計師,也確實打造了比哈弗和吉利品牌明顯更高層次的豪華氛圍。

但與奔馳、寶馬、奧迪相比,他們卻總還是差那麼一點點,如果單獨分析材質用料、做工和設計風格,或許任何一項都不差,但結合在一起,確實比豪華車稍遜一籌。這一點,或許還需要時間的積澱。

第五:品牌差距侵蝕消費者的信心

以上幾點,是我們對自主高端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差距評價,其實在看得見的硬件方面,自主品牌已經和合資品牌相差無幾,至少一輛WEY VV7和一輛途觀相比,如果撕掉商標,掩蓋所有能夠體現身份的標誌,恐怕會有不少人覺得WEY 更高級。但是這些要素對於消費者來說,意義並不大。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因為目前自主高端品牌和合資品牌最大的差距,其實不在於產品力,而是在於品牌,品牌的差距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這才是導致自主高端品牌步履維艱的最大因素。

哪怕WEY VV7和領克01做得再好,動力再強,配置再高,耐用性再好,但在品牌方面,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內心深處,就是認為合資或者進口品牌高人一等,就是認為自主品牌、哪怕是自主高端品牌也是低人一頭,這種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歧視,才是自主高端品牌最難翻越的山口。

自主品牌高端化需跨越的五座“大山”

但這種歧視,又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同時還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它就如同一塊冰山一樣,是經過多年嚴寒的累計才得以形成,但是要想融化,同樣需要足夠的熱量、時間和溫度。

我們無法判斷,自主高端品牌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融化消費者內心的冰山,但一定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未來,車騁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