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為什麼見不到“虎”字?

國史春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問題的「隱含前設」不是自明的,我們需要核實,也就是說:

  • 要先問「唐朝是不是見不到「虎」字」?

  • 然後才能問「為什麼唐朝見不到「虎」字」?


第一個問題這是很容易核實驗證的事情,我們先查證一下。


唐代政府頒佈的規範漢字文件《幹祿字書》,有「俗、通、正」三體,相當於今天的《規範漢字表》。


《幹祿字書》顏元孫、顏真卿都寫過,下面是顏真卿寫《幹祿字書》中的「虎」字:


《顏真卿幹祿字書》(紫禁城出版社),頁37


還有唐玄宗時期的官方範本《開元文字音義》以及刻碑、唐代留下來的傳世墨跡,都有「虎」字:



  • 這是專門收集唐楷的《唐楷書書法字典》(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頁690:《書法大字典》(商務印書館)第1831頁 : 




貌似【唐代見不到「虎」字】這個說法在網上很多,原因是要避諱:李淵的祖父、南北朝時期西魏大臣李虎。



我暫時沒有做考證,唐代是不是有避諱李虎的規定,就不下結論。

但唐代絕對可以見到「虎」字。

避諱不是一些人想的那麼簡單,避諱「虎」就讓「虎」字消失,用「虎」字說「虎」字就治罪,甚至要你命。


避諱制度其實非常多的講究,絕對不是如此簡單粗暴,三兩句也說不清,在此談此問題,就是答非所問了,另文再談。


------------------------------

有人說那時候不叫「虎」叫「大蟲」,文字是記錄語言的,難道唐代的這些「虎」字表示「牛、羊」?


這件事情也很容易核實,動一下鼠標的事情:


  •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

  •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馬嵬》 李商隱


當然,我沒有考察這些詩歌在唐代的版本,就算這些詩有改動,難道避諱「李虎」之「虎」,把他叫做「李大蟲」?


小漢字見大歷史


唐朝人很少看到“虎”字,事出有因,主要是為了避諱!

01

避諱,避什麼諱?避誰的諱?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就叫“李虎”(下圖),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大臣,這個人風流倜儻,志向遠大,還有一點功績,西魏八柱國之一。


李虎的孫子,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後,把他稱為“太祖”。

古時候避諱是很嚴肅的事情,出不得半點差錯,一般人涉及到祖宗八代的名字裡的字,都不能亂用亂叫,何況是貴為唐高祖的爺爺呢!

02

舊時的大臣和一般公務員,平時的公文、書信、詩詞唱合都要注意避諱,萬一冒犯了哪位皇帝爺爺的爺爺的名號,就會犯下彌天大罪。士子的科舉考試中,據說歷朝歷代都有不成文的規定,哪些避諱字眼是不能出現的,一旦出現冒犯,輕者一“字”否決(考試沒戲了),重則還要追究責任!

在這樣的政治生態和文化背景下,唐代很少見到“虎”字也就不足奇怪了!再舉個栗子:

皇宮裡皇帝老爺用的夜壺,俗稱“虎子”,到了唐高祖這裡就麻煩了!天天對著“虎子”尿尿,豈不是對爺爺的大不敬嗎?於是李淵下令,把“虎子”一律改稱“馬子”,也就是今天馬桶的前身。

03

還有盆友就要問了:如果在書寫的過程中碰到了避諱的字,一定要寫,那怎麼辦呢?那就只能做一些變化了——或者少寫一筆,或者改變一下字形,這在看古代碑帖的時候常會碰見。看所附《唐 · 陸柬之 · 文賦》(上圖)、《唐 · 國詮 · 善見律》(下圖)中這兩個字,這就是唐朝人寫的“虎”字,只是少了一根“尾巴”,明白了嗎?


綜上所述,唐朝人很少看到“虎”字,就是為了避諱——避唐高祖李淵祖父的名諱,就這麼回事!


麓風軒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的父親叫李虎,所以必須避諱!

關於避諱“虎”還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過去,古人稱馬桶叫“虎子”,因為要避諱,就把“虎子”改稱為“馬子”,也就是現在的“馬桶”。


尋根拜祖


虎字在唐朝是必須避諱滴。因為,唐開國皇帝李淵的父親名叫李虎。


白溪釣客


沒。。。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九氘說


唐伯虎,自己遐想意會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