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屯的蛻變——吉林長嶺縣松原興源合作社的發展之路

马场屯的蜕变——吉林长岭县松原兴源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地處“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太平川農業園區,有了新變化。該地松原興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手打造的“興源新村”,不僅讓這裡的農民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還成為了土地入股、社內上班、拿工資分紅的新型農民。

“八百里瀚海”其實與海無緣,只是鹽鹼地的別稱。這裡土地貧瘠,沙鹼化嚴重,生產條件落後,基礎設施薄弱,賭博成風,興源合作社成立前的馬場屯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屬於省級貧困地區,交通閉塞,馬場屯內全部為土路,70%的住房為危房,居住條件極度惡劣。2013年3月,在長嶺縣太平川農業園區黨委的幫助和新風村黨員創業創富帶頭人張造力的推動下,成立了松原興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張造力擔任理事長。合作社成立以後,大力宣傳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組織和動員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社,並確立了以科技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共同致富為目標的長遠發展戰略。

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土地後,在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上狠下功夫,效益持續向好。合作社成立的當年,社員收入由入社前年均3000元,增長到了9870元。望著手裡厚厚的鈔票,大家心情都特別激動。張造力說:“請大家相信我,以後咱們的日子還好著呢。”

誠如張造力所言,2014年,興源合作社真的又喜事連連了。首先是馬場屯一舉拆遷,開始建設“興源新村”。8000平方米住宅樓和6000平方米老年公寓撥地而起,原馬場屯72戶、311名社員喜遷裝修精美,取暖費、物業費終身免除的住宅樓,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入住6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2000平方米的文體綜合樓的建成後,社員們置身於辦公區、圖書室、健身室、餐廳、培訓中心的大樓內,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2016年,興源合作社大力發展稻花香、長粒香等有機弱鹼水稻種植,產量達到100萬斤。同時,還建成了有機穀子示範基地和孝糧香谷育種基地,其中孝糧香谷面積達到500公頃,產量達500萬斤,產值達1000多萬元。在發展示範基地和育種基地的基礎上,又建立了穀子經濟區,扶持周邊鄉鎮共同致富。現在孝糧香谷種植面積已達到了1500公頃,1萬公頃穀子經濟區已初具規模,帶動了周邊11個鄉鎮1200戶農戶發展穀子種植,人均增收2300元。

興源合作社在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對綠色有機種植也沒放鬆。2017年3月,興源合作社還投資4500餘萬元,引進了山東壽光齊民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先進技術,建設新型高效日光溫室大棚276棟,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種植、特色採摘和現代智能溫室的蓬勃進棚膜經濟。2018年投入使用蔬菜大棚700棟,可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帶動貧困戶,帶動貧困人口2500人,棚菜產值將達到3500萬元。截止目前,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建設蔬菜大棚416棟,種植西紅柿、黃瓜、茄子、油麥菜、韭菜、西蘭花、芹菜、葡萄等綠色無公害蔬菜。這些蔬菜上市後,深受各地消費者的歡迎。

長嶺縣原有建檔立達貧困戶5500戶,太平川鎮園興源新村作為“三星級”包保2482戶現在已經全部脫貧。

马场屯的蜕变——吉林长岭县松原兴源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马场屯的蜕变——吉林长岭县松原兴源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