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後為什麼失火頻發

最近四川涼山發生了森林大火, 30餘名撲火隊員在大火中不幸壯烈犧牲,事件震驚了全國,引發了全社會對火災事故的強烈關注。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祭祀文化。清明節歷史悠久,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

清明節前後為什麼失火頻發

清明節前後,天氣乾燥,容易引發火災,四川涼山大火的原因,經過森林公安部門確認,為雷擊起火。

恰好,最近也是清明節前後,是火災事故的高發期,為什麼清明節前後失火頻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

1、燃放鞭炮引起火災。祭祖時會燃放鞭炮,鞭炮燃燒會有火星,火星到處亂蹦,會引燃雜草,進而形成火災。

清明節前後為什麼失火頻發

2、燒紙錢引發起火。燒紙錢的時候,引燃附近的枯草。火勢隨風不斷蔓延,難以控制。

清明節前後為什麼失火頻發

3、亂丟菸頭引發起火。清明祭祖通常需要爬山,菸民們會一路抽幾根菸。有的吸完後,隨意丟在路邊的草叢裡,引發棉花、柴草、木材等起火。

清明節前後為什麼失火頻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