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嗎?

亮亮28394124


人類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嗎?

以現在人類的科技來說,就算是飛出太陽系也是不可能!當然您會舉例旅行者二號和一號都已經先後飛出太陽系,正在進入日球層庇護以外的星際空間!完全正確,假如以日球層頂為標準來定義太陽系的話,但廣義上的太陽系範圍是奧爾特雲!

太陽的日球層是太陽風影響的範圍,在太陽系公轉的前方與後方的地球層頂距離是不一樣的,但差異並不是特別大!我們一般認為的日球層頂在距離太陽100天文單位的位置,大約為150億千米,旅行者一號早已突破日球層頂,二號在去年突破日球層頂!

對數尺度下的太陽系以及比鄰星距離模型!真正的太陽系範圍是在奧爾特雲處,出了這個區域才算這正脫離了太陽系的範圍,這個位置在哪呢,10000-100000天文單位!當然不用指望旅行者在各位有生之年內到達奧爾特雲外,所以很多朋友問,旅行者都已經飛了四十多年了,為什麼還沒碰到外星人?很抱歉,我們連家門口都還沒有走出去,就想遇到外星人了?

上圖是太陽系附近6000光年範圍內的局部詳細結構圖,要知道銀河系直徑高達十萬光年(最近已經更新為二十萬光年),這6000光年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我們地球上第一個無線電信號(具體是誰一直都有爭議)按19世紀末期計算,也不過就100多年,到現在為止也就走出了100多光年!如果按火燒阿房宮的光線傳出去的距離算,也不過2000多光年!如果按有史以來記載的華夏民族5000年文明歷史最早的火光計算,仍然沒有突出6000光年的範圍!我們人類何德何能想飛出銀河系?

速度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古往今來的理解都是如此,但速度卻不是跨越星系的關鍵!因為速度有一個天花板,那就是光速恆定!再NB的肖邦也彈不出人類的悲傷,我們已經被光速框死在三維空間內了!

突破空間也許就是跨越光速屏障的關鍵,但現在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是非常薄弱的,我們不確定這個突破會在何時發生,但追求速度跨越銀河系的機會是渺茫的!也許飛船成員能活著回來,但他們回到的地球已經不是他們出發時的模樣,因為至少也將會過去將近十幾萬年!

我們的科技自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突破以後,就沒有基礎科學的突破性進展了,到現在已經將近過去近百年,經過百年積累基礎科學重新累計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次,也許突破就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十或者四十個年年頭裡,何時會發生我們不得而知,但該發生的自然會發生!圍觀群眾的關鍵是活著就有機會看到!希望各位都能看到這個突破的那個時刻!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類到現在都無法飛出銀河系的原因是什麼?天文學家一語道出真理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271649621647209229,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3010101711987bcd34e5b\

未到傷心處丶


有可能!但是我們這代人是看不到了,按照目前世界宇宙飛船最快速度都不超過40千米/秒的進度來看,人類想衝出銀河系至少還需要300–500年,這還是在飛速發展的前提下。

銀河系的直徑大概有10萬光年,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秒,照這樣計算,一光年大約是:300000×60(分)×60(秒)×24×365天=94608億千米,好算一些就大約是95000億千米,那10光年就是950000億千米,假設宇宙飛船可以提供30年的動力,食物等等的生存必須品,那麼這艘宇宙飛船需要達到至少1,004,143千米/秒,先不說這個速度有多難達到,即使速度做到了一切硬件都跟上了,在外太空呆30年對生理和心理也都會是很大的挑戰,在極端環境生存下,人類的壽命甚至可能沒辦法挺到重返地球。

想想看,30年後再次回到地球,原本幼嫩的孩子可能都已經成家立業,人類的發展日新月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那士別三十年呢?按照宇航員平均年齡標準,34歲登上太空,再次回來都已經是滿頭白髮的老人了,除非送上去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否則30年時光匆匆,再次回來會遇到什麼問題都無法預知。

另外,全球變暖日益嚴重,地球還能不能支撐的到人類成功造出"諾亞方舟"帶領全人類去別的星球?面對茫茫宇宙,人類渺小到像一粒細沙,幾百億年形成的宇宙,豈能是人類憑藉區區幾百萬年就能破解的。


鎂客網


答: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要飛出銀河系太難了;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走出銀河系是早晚的事。


我們太陽只是銀河系中,數以千億的恆星之一,以奧爾特云為邊界,太陽系半徑大約一光年,而銀河系的半徑高達10萬光年,這是人類目前難以觸及的尺度。

美國在40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目前飛行速度為17公里每秒,如果一直保持這個速度,飛出太陽系還需2萬年,飛出銀河系需要上億年。

哪怕人類能發明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在地球參考系看來,飛出銀河系也需要數萬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成本是相當高的。


好在根據相對論的時間收縮效應,高速飛行的飛船,飛船參考系內的時間流逝速度會減慢,比如0.9倍光速下,飛船時間會縮短2.29倍,0.9999倍光速下,飛船時間會縮短70倍。

也就是說,以0.9999倍光速飛行的飛船,在地球看來飛了100年,但是在飛船內部的人看來,時間只過了100/70=1.23年。


在未來,或許會出現超越現在的科學理論,從而打破現有的物理定律,比如光速限制,維度限制等等,然後出現如曲速引擎、蟲洞旅行等星際航行技術,到那時候,人類跨越銀河系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

也許在廣袤的宇宙中,已經有超級文明實現了星際旅行,目前人類還遠遠沒達到宇宙Ⅰ級文明,發展過程肯定是漫長的,或許人類還需要努力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實現。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對於人類是否有可能飛出銀河系這個問題,就人類目前的文明程度來講,要想飛出銀河系只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要知道,宇宙間的萬物都被萬有引力束縛在各自的範圍之內。人類想要飛出銀河系,首先要先飛出地球;要想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你就必須達到11.2km/s(第二宇宙速度)以上的速度。達到了這樣的速度,雖然你擺脫了地球的引力束博,但你仍在太陽的引力束縛範圍內。這時,如果你繼續加速超過了16.7km/s(第三宇宙速度),你就可以逃離太陽系的引力進入銀河系更為廣闊的空間。最後,當你的速度超過了115km/s(第四宇宙速度的大概值),你才可以逃離銀河系,從而飛往星系團。



如此說來,人類飛離銀河系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但事實卻是這樣的。

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升空了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在經過37年的長途飛行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14年9月13日對外宣佈,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值得一提的是,NASA對外宣稱的結論只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要知道,太陽系真正的範圍並不只是冥王星軌道之內的“狹小空間”。冥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和奧特星雲綿延至距離太陽1光年之遙。按照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飛行速度來看,它要真正飛離太陽系進入空曠的星際空間至少還得3萬年左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崩潰了?



此時你一定要挺住,你的旅途剛剛開始,你現在所面對的是直徑8到16萬光年(我們普遍認為是10萬光年)的銀河系。雖然你在距離銀心3萬光年的獵戶座旋臂中,屬於銀河系的“郊區”,但你想要飛出銀河系,按第四宇宙速度來計的話,至少也要數億年的時間,甚至更長。

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來飛離銀河系,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有這個耐性的。真要這麼做的話,只有靠曲率驅動和蟲洞技術來完成了。可惜目前我們人類還沒有達到卡爾達肖夫所謂的三級宇宙文明程度。看來這個美好的願望只能在夢裡實現了!



探奇筆記


銀河系是由千億顆恆星組成的巨大星系,太陽系在裡面何止是滄海一粟那麼小。人類有可能飛出銀河系,不過要等相當長的時間,估計要等到現有的物理規律被打破的時候。

銀河系到底有多大呢?銀河是由千億顆恆星組成的巨大盤狀星系,所有恆星都在圍繞著中心旋轉。我們太陽系和地球距離銀心大約是28000光年。而整個銀河系的大小,大約在十幾萬至二十萬光年的尺度上。也就是說,即使以光速行進也需要接近二十萬年的時間。對於人類目前飛行器的速度和人的壽命來講,這還是天文數字。

在人類現在掌握的的物理規律中,愛因斯坦已經定義了光速是整個宇宙中的終極速度。這個速度的極限,使我們飛出銀河系的夢想成為泡沫。以光速飛行也需要十來萬年,這個答案實在是令人崩潰的。

但我們還有時間,一切皆有可能。也許後人會走愛因斯坦時空理論中的捷徑,那就是蟲洞,利用它來跨越時空,實現遙遠星空的旅行。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個人覺得靠目前的科學理論是不太可能的,我們可能需要一些新的理論新的東西才有可能實現。如果按照目前的理論,只是開著飛船往外衝,那需要哪些東西呢?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什麼位置,科學家估算銀河系的直徑大概在10萬光年左右,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如果太陽以簡潔的路線開出去,也要2.4萬光年的距離。但這是不夠的,還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擺脫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引力束縛,根據科學家的估算,這速度被稱為第四宇宙速度。

第四宇宇宙速度

這個第四宇宙大概是約為110-120km/s ,目前人類載人航器就沒有能開到20km/s,當然這也和我們不需要達到這速度有關,不過,載人航天器其實要超過20km/s也很難,而要達到第四宇宙速度,這還只是個零頭。

超級長的路程

假設我們能搞得定第四宇宙速度,那距離也是夠喝一壺的,2.4萬光年,是2.2706*10^17公里,如果按照第四宇宙速度120公里/s飛,需要六千萬年。誰的壽命能有這麼長?

克服壽命問題

按照目前科學對於細胞端粒的研究,人類的壽命極限是120歲。所以要完成如此長距離的旅程,就必須有休眠或者冷凍技術,這又是一個很大的技術難關,尤其是喚醒這一步,其實很難做到。如果要保證每個人都能或者離開銀河系,假設每個人都能活到120歲,前20年無法工作,也就是說完整的工作時間也就是100年(這還不算老到幹不動),那就至少需要60萬人,才能確保每次都有一個人值班。那吃的呢?60萬人一百年的食物要備的量也是相當恐怖。

補給

我們僅僅算吃的:

世界衛生組織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指出,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攝取1800~19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熱量。

我們就按2000卡路里來算,一碗米飯的熱量是116大卡/100g,大概需要50g生米,大致算一下,飛船需要帶1.9*10^10kg大米,這還不算水和其他補給,而且還是隻考慮了剛飛出去時的情況。

蟲洞

其實這麼分析下來,用傳統的思路幾乎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需要新的理論。目前,還沒有很過硬的。唯一有一個特別科幻的,那就是蟲洞。

但是蟲洞根據理論只存在於量子世界當中,我們還需要設法找到它並把它打開到一定程度,科學家計算之後發現,只有打開到1光年的寬度,蟲洞的潮汐力才不至於把飛船和人撕碎,這需要全宇宙總能量6倍的負能量。這看起來似乎也很難做到有木有?


所以,我覺得要走出銀河系,我們至少需要一套能完全顛覆我們現在想象力的理論。


鍾銘聊科學


人類當然可以飛出銀河系啊,要有自信,相信聰明的人類可以解決一切困難,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的足跡可以遍佈整個宇宙。

當然了,說是這麼說,關鍵是要怎麼做才行呢?我們的銀河系,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一個獵戶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為2.6萬光年,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走出銀河系,至少要穿越2.4萬光年的宇宙空間。2.4萬光年的距離,以人類目前的火箭推進技術,估計飛到宇宙毀滅都飛不出銀河系,但是也不要灰心,因為希望還是有的。

想要飛出銀河系,速度是關鍵,準確點來說只有速度達到光速級別才有可能飛出銀河系,所以呢,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外乎能源供應問題、動力系統問題、生態模擬系統問題等等,當然關鍵之關鍵還在於提高飛行速度。只要是足夠接近光速,飛出銀河系只是一瞬間的事。

有人說即使以光速飛行,飛出銀河系不還是需要至少2.4萬年?但是好處在於相對論給了我們希望,根據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公式,當飛行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膨脹效應就會越來越明顯。簡而言之就是飛得越快時間過得越慢,當然這個時間是相對靜止參考系(比如地球)而言的,如果速度無限接近光速,飛出銀河系就是一瞬間的事。我記得《三體》中程心乘坐宇宙飛船飛往254萬光年外的星系,僅僅用了20幾年的時間,這就是相對論的魅力。



那麼人類究竟需要達到怎麼樣的文明程度才能夠飛出銀河系呢?早在上個世紀,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就相當了一個描述宇宙文明等級的指數,也就是卡爾達肖夫指數,指數越高,文明程度越高,科技也就越發達。人類文明的卡爾達肖夫指數為0.73,如果指數可以達到2的話,那麼人類就可以擁有星際旅行的能力,到時候走出銀河系這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當然為了使人類文明程度達到這個層次,或許還需要幾千年的發展才行,以人類現在的航天技術,飛出太陽系都很困難,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4.22光年外的比鄰星(一光年約9.46萬億千米),而以人類現在的科技,飛到比鄰星需要幾萬年的時間,更不要提飛出銀河系了。



當然除了發展文明等級之外,找到蟲洞也不外乎為一個走出銀河系的方法,蟲洞是連接兩個遙遠星際空間的神秘通道,如果能夠找到蟲洞並進入的話,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出銀河系。著名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利用了蟲洞飛到了遙遠的星球。所以說,希望還是有的,加油努力吧!


鏡像宇宙


你認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什麼呢?你若說是光那就錯了。要想走出銀河系僅是光速那人類還不夠走銀河系所需要壽命。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意識,如果有可能它的速度無限的,比千億光年的距離還遠,這個距離用意識還不需要一秒鐘。人類要走出銀河系只能開發人類本身。就像水樣,人類也可有三態:液態、固態、氣態。當人體化為氣態時由相當原子裡面的核一樣統領掌控人體化為的一團氣體。核心到哪裡核身就隨行到哪裡。核心含蓋了人體正常形態下的功能,而且還能以意識的速度穿行於宇宙之間,不畏水火和溫差。當然人體化為氣態時並不是簡單的給人體加熱或象火葬場那樣燒屍。而是直接我們的大腦,人體的總指揮注入能量並將能量傳遞到各個組織的細胞,使細胞受操控的情況氣化。怎樣給人體的指揮部輸送能量將有待人類去探究、實踐。是磁能、電能還是混合能呢?也許將來會有滿意的答案。那時人類就能穿行宇宙找到能適應人類生存的又一個個星球了。你認為呢,小妹……


鄉音依舊濃


這個問題的題眼是“有可能”三個字,萬事皆有可能幾乎已經是常識和真理,僅僅是在100年前,人類根本無法想象今天的世界——通訊、交通……;僅僅是在五年前,絕大部分人也無法想象五年後真的可以拿著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那麼,飛出銀河系也一定是“有可能”的,關鍵在於《三體》裡給我們的“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理論:第一,我們人類什麼時候可以技術爆炸實現星際航行?在第一條前提下,第二,人類在努力的過程中,會不會被外來星際文明滅掉?第三,如果第二點是肯定的,即使人類通過技術爆炸掌握了飛出銀河系的能力,這個可能性也被降到的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