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來襲,殲20戰機正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作戰能力已形成

中國首款四代隱身戰機殲-20前天首次在公開飛行中打開彈倉,展示掛載的四枚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和兩枚霹靂10近距導彈。中國空軍副司令徐安祥中將對媒體證實,殲-20已經具備了初步的作戰能力,中國空軍將在2020年基本跨入戰略空軍門檻。

重磅來襲,殲20戰機正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作戰能力已形成

殲20 打開彈倉

為期六天的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珠海航展”)前天閉幕,壓軸出場的殲-20以四機編隊進行了約八分鐘的飛行表演,展示了低空高速通場、大仰角拉起、開加力小半徑轉彎、空中滾轉、大坡度盤旋等高難度動作。其中,正在盤旋的兩架殲-20在數萬名觀眾的見證下,打開了位於機腹下的內埋彈倉,燃爆現場數萬名觀眾的熱情。

前天也是中國空軍成立69週年紀念日。徐安祥在記者會上表示,殲-20戰機以四機隊形通過航展上空,展示了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這是本屆珠海航展最大的亮點之一。

他說,本次殲-20戰機飛行展示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殲-20戰機以編隊的形式在航展上進行展示,代表它已具備了初步的作戰能力。第二,殲-20戰機打開了彈艙,以盤旋的形式在機場上空進行展示,說明殲-20戰機已經具備了掛載新型中遠程和近距空空導彈的能力。

重磅來襲,殲20戰機正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作戰能力已形成

殲20

按“三步走”規劃實現世界一流空軍目標

徐安祥介紹,中國空軍將按“三步走”規劃逐步實現建設世界一流空軍的目標:第一步是到2020年基本跨入戰略空軍的門檻,搭建起以第四代裝備為骨幹、第三代裝備為主體的力量體系、指揮體系、作戰體系和保障體系;第二步是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形成戰略空軍的能力,力量體系將更加完備、科學、合理;第三步是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戰略空軍。

空軍裝備部副部長宮繼宏在記者會上說,中國空軍主戰裝備正跨代發展,一大批新型裝備交付部隊,空中進攻能力長足進步,地面精確打擊能力顯著提升,一體化防空反導體系具備實戰能力;裝備體系不斷完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已基本形成體系完整、規模適當的自主研製、生產、保障體系。

有軍事學者分析,殲-20前天首次以四機編隊公開亮相,說明殲-20的完備率比去年朱日和閱兵時的三機編隊明顯提高。首次在公眾面前打開彈倉,展示先進的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則顯示殲-20已成為亞洲國家中首款形成戰力的第四代戰機。

殲-20展示的霹靂15是中國最新研製的一款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導彈,它裝備有抗干擾數據鏈,採用新型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可達200公里。這一射程壓過了世界各國當前服役的導彈。

重磅來襲,殲20戰機正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作戰能力已形成

殲20

中國知名軍事大V“科羅廖夫”昨天發表文章說,以殲-20強大的雷達航電能力,發現超遠距離的目標的同時,配備了攻擊遠距目標的武器才能發揮威力。如果解放軍與具備強大支援機隊的敵人作戰,打擊對方的諸如預警機和轟炸機、加油機之類高價值目標,比和敵軍戰鬥機部隊對抗高明得多。殲-20完全可以憑藉隱身性能,在遠距離攻擊敵軍的高價值軍機,拔除對手預警機或加油機之後,戰場局勢就會大為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