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薩德在敘利亞最危難的時候能力挽狂瀾,而卡扎菲不行?

環球熱點匯


敘利亞和利比亞這兩個國家,一個是中東小國另一個是北非小國,相同的命運是都被西方武力干預內政,不同的命運是利比亞總統卡扎菲被羞辱致死,國家政權更迭,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維護了其政權穩固,抵禦住了西方武力的打擊。看似命運相同的兩國國家,最終的結局卻大不相同,下面咱們就來說說為什麼阿薩德做大了卡扎菲沒有做到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卡扎菲在二十八歲的時候通過軍事政變執掌利比亞,之後由於政權得不到西方認可,所以在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利比亞一直與蘇聯保持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也延續到了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但是在2011年利比亞爆發危機的時候,當時的俄羅斯內外交困無暇他顧所以在戰略上選擇放棄了當時的卡扎菲政權。其中最主要的是在2011年敘利亞也同時爆發了危機,擺在俄羅斯面前的就是救利比亞還是敘利亞,很顯然俄羅斯選擇了後者。

普京之所以選擇拯救敘利亞其實也有其戰略上得考慮,首先當時的卡扎菲政權在國內已經民心盡失,而且最主要的是卡扎菲政權沒有自己的軍隊,利比亞的軍隊大部分是由僱傭軍組成,這種為錢賣命的軍隊在危急時刻顯然是以報名為主。相對於利比亞敘利亞的軍隊實力顯然要比其高出一個檔次,最主要的是敘利亞軍隊完全掌握在阿薩德政權手裡,所以在面對國內危機局勢的時候阿薩德的掌控能力顯然要高出卡扎菲很多。

其次敘利亞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俄羅斯插在中東的一把尖刀,在戰略地位上要比利比亞重要很多,我們看一下中東地圖就會發現,如果把沙特、土耳其、埃及和伊朗等中東國家看成一個半島那麼敘利亞就是鏈接這些半島的交匯處,我們也可以把敘利亞看成是中東地區的心臟,所以敘利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最主要的是以俄羅斯目前的國力面對西方的打壓除了被動防禦根本就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所以俄羅斯只能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者之間選其一,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世界淺談


卡扎菲和阿薩德是完全不同的兩路人,儘管卡扎菲和阿薩德都遭到國內反對力量武裝叛亂,且有外部勢力干預。卡扎菲早已死去,阿薩德卻挽回了局勢,保住了政權,繼續穩坐總統寶座,這背後自有原因。

卡扎菲的統治持續了42年,後期統治已經僵化,對民眾的壓迫比較嚴重。民眾對他的支持率並不高,卡扎菲自己坐擁數百億美元資產,而財富在平民中分配極度不均,自然缺乏民意基礎。

而且在外部世界,卡扎菲沒有任何強援,卡扎菲基本上把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得罪了一遍,任性的不要不要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大國支持他,內部的戰爭爆發後,卡扎菲只能靠著自己的為數不多的軍力,自然會失敗。

而阿薩德完全不同,雖然阿薩德家族也是長久統治敘利亞,儘管其代表的阿拉維派人數僅僅11%,但是多數的遜尼派比較溫和,而且阿薩德對於民眾還是較為仁慈的,至少沒有卡扎菲式的嚴酷壓迫。大馬士革戰前都被稱為人間天堂,可見其經濟發展較好。

所以,敘利亞內部對阿薩德還是有較高的支持率,大多數民眾認同他,阿拉維派更是願意死戰到底。此外,阿薩德外部有俄羅斯作為戰略支持,伊朗和真主黨武裝也直接提供援助。有強大的外援,使得美國等不敢全力以赴,反對派再怎麼打垮政府軍,阿薩德也能求助俄羅斯和伊朗等的部隊來救火,自然就敗不了。


科羅廖夫


阿薩德能夠有今天,是俄羅斯鼎力相助的結果,可以說!在敘利亞,沒有俄羅斯也就沒有今天的阿薩德!當然相比較,阿薩德的為人及執政手段和專橫跋扈的卡扎菲有很多的不同。


一;阿薩德:全稱巴沙爾.阿薩德,1965出生在大馬士革,1983年進入大馬士革大學學醫,1988年畢業併成為一名眼科醫生,1994年進入霍姆玆軍事學院學習軍事,1998年畢業,1999年去英國,攻讀眼科醫學並獲得醫學碩士學位。本來巴沙爾沒有什麼大的政治抱負,是一次意外車禍,導致他的哥哥巴西爾.阿薩德離世,而他的哥哥,是他爸爸老阿薩德培養的接班人,沒辦法,老阿薩德急調在英國攻讀的巴沙爾回國準備接班。無獨有偶,2000年他的父親老阿薩德病逝,巴沙爾.阿薩德步入敘利亞最高領導崗位,成為敘利亞總統兼最高武裝力量司令。巴沙爾.阿薩德,為人謙和低調,受過良好西方教育的巴沙爾上臺後,銳意改革懲治腐敗,摒棄老阿薩德的許多毛病,不搞個人崇拜、平易近人。2011年由於西方國家的“顏色革命”加之國內反動勢力的武裝對抗,內外交困的巴沙爾政權危在旦夕,在危難之處,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伸出援手,力挺阿薩德政權。尤其是俄羅斯不惜代價在敘利亞和巴沙爾並肩戰鬥7年,敘利亞全國解放指日可待。最困難時有很多朋友大力支持,說明巴沙爾.阿薩德有很好的人緣。


二;卡扎菲:再說說這個利比亞前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1942年出生在利比亞一個叫蘇爾特的小鎮,1969年9月,在軍隊服役的卡扎菲,率領他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了利比亞的伊德里斯王朝,自封上校軍銜,成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同年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成為第一任共和國領導人。登上最高領導位置的卡扎菲,放蕩不羈、目空一切的毛病暴露無遺。不論是美國總統還是沙特國王,都不在話下。阿盟會議上大罵沙特國王,丟盡了人!在聯大會議上,歷史性的抨擊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大放厥詞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制度進行指責。更有甚的是,作為一國的總統,支持恐怖分子並策劃了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使250多人死於非命。事件一出,利比亞和卡扎菲受得了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卡扎菲的卑鄙沒有人性的手段,也受得了全世界人們的唾棄。2011年風雲突變,卡扎菲被國內外勢力趕下臺,悲慘的死於自己臣民的手上,並暴屍多日,臭名昭著的卡扎菲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以上可以看出,巴沙爾.阿薩德和卡扎菲,在危難來臨之時的不同結果,性格決定命運!


東義義



巴沙爾·阿薩德在敘利亞最危難的時候力挽狂瀾,另一個阿拉伯強人卡扎菲卻不行,不僅被法國、英國、美國推翻政權,最後還死於非命,除了能力、人品、韌勁、氣節以及對國家的使命等等跟巴沙爾無法相提並論外,最重要的是向來狂妄無知的卡扎菲人緣太差,把全世界最強大的幾個國家都得罪了,而巴沙爾卻有俄羅斯這棵大樹罩著,以及伊朗這樣的地區大國全力以赴的支援,才沒有淪為卡扎菲第二,這就是小國有沒有大哥,有沒有朋友的根本性區別。

1、雖然同為阿拉伯國家,但西亞的敘利亞的實力跟北非的利比亞相距甚遠,無論是國土面積、國家資源,還是經濟能力、軍隊武器裝備、地區影響力等等,都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然而,在危難之際,敘利亞的巴沙爾卻熬過來了,不僅挺了過來,政權屹立不倒,也保護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巴沙爾有俄羅斯這棵大樹罩著,以及中東地區大國伊朗這個“二師兄”不計代價、全力以赴的支援,而向來張狂的卡扎菲卻沒有朋友,更沒有攀上世界大國做“大哥”,結果在三個西方大國的空襲,以及利比亞的反政府武裝的軍事進攻的雙重打擊下,不僅政權被推翻,還死於非命、家破人亡。

2、通過軍事政變攫取了國家政權的卡扎菲上校,依靠比利亞豐富的石油資源換來了源源不斷的鉅額財富,並對國民實施高額的免費福利收買人心,利比亞看似一片繁榮,打造了脆弱的卡扎菲盛世,野心無限膨脹,不僅動作頻頻,一心想做非洲的老大,還時不時地挑戰世界大國,傷害他們的利益,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中,除了俄羅斯,卡扎菲還其他的四大常任理事國全都得罪了,結果其中的三大常任理事國法國、英國、美國終於不再姑息他了,於2011年夏季對他動手了,對利比亞實施了猛烈的空襲,並扶持比利亞的反政府武裝向比利亞政府發動劇烈的軍事進攻,幾十年來不可一世的卡扎菲竟然是一隻紙老虎,在法英美的空襲與反政府武裝的進攻的雙重打擊下,很快就崩潰了,不斷被自己人出賣,成了孤家寡人、喪家之犬,最終在逃亡路上被利比亞的反政府武裝以恥辱的方式殺死,得到了應該得到的大結局:政權倒了,性命沒了。

3、卡扎菲有一個坑爹的兒子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而巴沙爾卻有一個賢內助阿斯瑪·阿薩德,對於他們各自的政權的合法性,以及受到人民的擁戴上,前者起到了負面作用,給卡扎菲減分,而後者則起到了正向的作用,給巴沙爾加分。

次子賽義夫與五子穆塔西姆是卡扎菲屬意的接班人,對他們疼愛有加,給予了極大的權力與無限的金錢。賽義夫先後在瑞士、奧地利、英國等西方國家留學,最終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拿到博士學位。

賽義夫在西方國家遊學期間,深受西方思潮影響,一言一行都是西方的模樣,獲得博士學位後,他以利比亞賣石油獲得的鉅額資金,創辦了卡扎菲慈善基金會,親自擔任主席,把自己塑造成“國際人道主義大使”的角色,被稱為“歐洲人”。

更關鍵的是賽義夫被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情報組織策反、洗腦,回比利亞後極力鼓吹西方的那一套,試圖將阿拉伯國家比利亞“改造”成歐洲國家,使比利亞成為非洲第一個標準的“西方國家”。然而,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卡扎菲聽信賽義夫的戰略忽悠,“浪子回頭”,改走西方路線,向西方大國“諂媚”,結果人家不領情,依然把他視為威脅,並於2011年出兵推翻了他,使他死於非命。

而巴沙爾的幸運之處不僅沒有像賽義夫如此坑爹的家族成員,還擁有一位賢內助、敘利亞第一夫人阿斯瑪·阿薩德。在英國出生、成長、就學的阿斯瑪·阿薩德跟巴沙爾回到敘利亞後,沒有像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夫人那樣把自己鎖在深宮裡,而且積極走向人民,參與眾多的社會活動——探望患病兒童、看望殘疾人、關懷傷殘軍人、鼓舞女兵、鼓勵中學生、探視烈士家屬、會見國家英雄、自己出錢修建兒童醫院……阿斯瑪·阿薩德的這些舉動溫暖了許許多多的敘利亞人民,給他們帶去了愛與希望,受到了廣泛的讚譽與擁戴,成為戰亂的敘利亞的傷口的粘合劑,極大地改善了丈夫巴沙爾總統的形象,爭取到更多的支持者,為國家的和解、安定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另外,巴沙爾比卡扎菲更開明,更頑強,更有能力,對國家更有使命,這也是他能在危難中堅挺下來,笑到最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這方面,卡扎菲沒法跟巴沙爾相提並論。


飛狼


阿薩德和卡扎菲這二哥們能一樣嗎?看外形都知道不一樣啊!敘利亞和利比亞,這二國家能一樣嗎?看地方你就知道不一樣啊!阿薩德外交懂得投桃報李,卡扎菲外交善於過河拆橋,看手腕就知道不一樣。以上三個不一樣就讓二人狀況大不相同。

阿薩德敘利亞領導人,卡扎菲前利比亞領導人,這二個哥們共同點很多。比如都是國家領導人,都被冠以獨裁統治,都是軍人出身。

都在2012年前後這個時間點,國內動亂爆發,所謂彩色 革命開始。

以上相同點讓他們應該是有很多共同話題和共性存在,可是事實並不如此。首先結局就不同,六年時間。

利比亞迎來了所謂的春天,卡扎菲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他的人民用黃金手槍給槍決,死的時候可謂英雄落幕,難看至極。

同樣是六年,阿薩德的統治,還在戰火硝煙中繼續,並且不斷前進,馬上阿薩德就要迎來勝利,所謂的春天,估計遙遙無期。

那麼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出現,為何慣於顛覆政權的,所謂戰火中的自由還沒來到吶?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以下幾條。

第一,阿薩德統治基礎更牢固,卡扎菲不如此

第二,阿薩德個人修養素質還有性格更好,卡扎菲不是如此。

第三,二者統治風格不同。

第四,敘利亞利比亞在地理區位不同,造成的國際影響不同。

第五,阿薩德會做人,卡扎菲作死。

第六,國際形式的變化給啦阿薩德生機。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的不同點,下面讓我們一條條分析。

第一,阿薩德統治基礎更牢固,卡扎菲不如此

阿薩德,中東地區一個響噹噹的家族名字,一個被冠以獨裁,其實也確實如此的國家統治家族。這是明面上的事情,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阿薩德家族還是派別首領,那個派別就是敘利亞阿拉維派,這個派別約有200萬人口,佔敘利亞人口約11%。這11%的敘利亞人口加上受其影響的相關派別和人口,就是阿薩德統治的基礎,也是阿薩德家族的天然盟友。而通過政變及軍事獨裁統治上臺的卡扎菲是沒有這樣的統治基礎的。



第二,阿薩德個人修養素質還有性格更好,卡扎菲不是如此。

巴沙爾·阿薩德是敘利亞前總統老阿薩德的次子,一開始並沒有當做接班人培養,這也給啦他更多自由空間,最開始的阿薩德勵志成為一名醫生,也在大馬士革大學醫學院學習,並去英國留學,學習的也是醫學專業。良好的家庭聯繫和西方留學的經歷決定了他不是一個粗鄙的武夫而是一個風度、有修養的男人。後來因大哥去世,才棄醫從政,在軍隊中鍛鍊多年,之後才走上領導人崗位。

卡扎菲就不一樣,典型軍閥出生,早年在班加西利比亞大學(肄業)之後就參加軍隊,後來雖然也去過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但是軍人本質不改,這一點從他的著裝,外形還有言談舉止以及統治風格,都可以看出。

第三,二人統治風格不同。

阿薩德上任伊始,就開始改變敘利亞傳統的個人崇拜風氣,並進行命名為“阿拉伯之春”的內政改革舉動。給敘利亞人民帶來的直觀感受,和之前完全不同。

卡扎菲,那就是典型獨裁統治,這一點可以從他兒子,他自己的腐化生活,還有美女親衛隊看出來。

一個致力於改革,一個致力於享受,換你們,誰更親民?誰更有支持率?


第四,敘利亞利比亞在地理區位不同,造成的國際影響不同。

這一點很重要,相對於以上三點都重要,敘利亞位於中東咽喉地帶,是中東乃至全球地緣政治的關鍵點之一,就決定了敘利亞的地位非同一般。簡單說吧。第一,他是俄羅斯在中東最後的徵地。第二,他是俄羅斯在中東最後值得信任的盟友。第三,他是伊朗面對色彩革命的緩衝地帶。沒有敘利亞,伊朗直面威脅,沒有敘利亞,俄羅斯將在中東無立足之地。於是從2015年9月開始俄羅斯正式介入敘利亞戰爭。力保阿薩德政權,IS開始走向覆滅。


伊朗和俄羅斯支持,確保了阿薩德政府的統治,同時也保證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還有伊朗的戰略緩衝區。

反觀利比亞,身處北非,遠離歐亞政治地緣中東,在國際局勢中地理位置並不重要,如此地位,誰又願意跟卡扎菲出頭咧?

第五,阿薩德會做人,卡扎菲作死。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政治手腕,還有外交手腕問題了,阿薩德是堅定的聯俄聯中派領導人,他深切的知道,搞好大國外交的重要性。於是,在國際社會上,有五常中的二個為他撐腰。

而卡扎菲這方面就差強人意,大嘴巴容易得罪人,自以為和歐洲國家領導人都是朋友,殊不知別人都等著看他的笑話,除了幾個非洲窮親戚,在國際社會就沒幾個真朋友。不僅如此,他的外交政策還非常飄忽,典型的見風使舵類型,危急時刻沒人來救,只能怪自己作死。不僅如此,他的內部政策也一團糟,在世俗華和原教旨主義間搖來擺去自以為二面逢源,其實是二年不討好,這樣情況下,如何擋得住背後有大金主的反對者,還有西方的不斷策反?



第六,國際形式的變化給阿薩德生機。

隨戰爭衝突引起的利比亞難民問題,讓歐洲各國對顛覆行為有了嚴重分歧。你們打仗難民都往我這裡跑,美國拍拍屁股不理不睬,這鍋包袱太重,歐洲也不高興啊。於是歐洲的政策開始轉變,德國明確表達了希望敘利亞恢復和平的願望,還有大量歐洲國家的支持。這也算阿薩德因禍得福吧。

以上就是阿薩德政權還屹立不倒而卡扎菲政權灰飛煙滅的原因。時局也許會有變動,但是敘利亞政權倒不了這個事情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希望敘利亞快點恢復和平吧。看著以下圖片難受。


阿斗不傻


這個問題可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一個內因,兩個外因。

一、卡扎菲和阿薩德的不同。


卡扎菲和阿薩德是明顯不同的兩類領導人:卡扎菲太愛咋呼,是世界國家領導人裡的一朵奇葩,他的性格倒很有點特朗普的意思,但特朗普的家底雄厚,怎麼沒譜都只會逐漸消耗美國的國力,而不會出現像利比亞那樣大的閃失。

而阿薩德卻要靠譜的多,他既有人民的擁護,也有軍隊的跟隨,不會像卡扎菲那樣出現人設的崩塌現象。

二、俄羅斯對待利比亞和敘利亞態度的不同。

對於利比亞,俄羅斯明顯不太顧得上。就算顧得上,也是鞭長莫及。而敘利亞靠近俄羅斯,更主要的是敘利亞對俄羅斯來說顯得更加的重要,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後的一顆釘子,普京是不可能讓敘利亞再成為美國的囊中之物的。

三、對美英法來說,先打的是利比亞。
那時美國其實已經力有不逮了,而英法更願意為美國充當馬前卒。經過這麼一次“黑道合作”,大量的利比亞難民湧向歐洲,這個虧歐洲國家吃的著實不輕。如此在敘利亞問題上,英法德就只是意思意思,再不肯真的替美國火中取栗了。那麼對於敘利亞,美英法都是意思意思,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蛙眼看天下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和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其實都是一個性質的政權,開始都是以軍人發動政變上臺的獨裁政權。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在1969年,發動的軍事政變獲得政權,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創始人老阿薩德在1970年發動政變,開啟了阿薩德家族掌權敘利亞40多年的歷史,利比亞和敘利亞都是一前一後建立軍人獨裁政權。



不過有區別的是,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是和敘利亞前總統老阿薩德是一個時代的人,現在掌權的敘利亞總統是巴沙爾·阿薩德是老阿薩德的兒子,是個家族政權的二代,卡扎菲算是巴沙爾的前輩,然而巴沙爾這個二代卻比前輩做的好,卡扎菲政權幾乎就是一個空中樓閣,一推就倒。

當然,2011年美國搞起來的“阿拉伯之春”,目的就是為了中東各大獨裁國家的政權洗牌,突尼斯、利比亞、埃及等政權都變了顏色,連中東英雄級的人物、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政權都被推翻,然而卡扎菲政權卻最慘的那個,政權當年就被推翻,本人在2011年10月份被反對派武裝分子活活打死,一代梟雄死的極為窩囊。



有人該問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巴沙爾可以力挽狂瀾,屹立到現在不倒,而卡扎菲為何落得個被活活打死都下場?

卡扎菲是一個典型的少年得志的狂人,在1969年發動政變獲得成功時僅僅27歲,當時卡扎菲的軍銜只是上校,是一個軍銜比較低的軍官,一下子獲得執掌一國大權的領導人,肯定狂妄自大的沒有邊,而且缺少治國理政的經驗。想一想,就這樣的一個人在利比亞獨裁統治了42年,會把這個國家帶到何種地步。

卡扎菲在統治利比亞的期間,可沒少得罪世界大國,幾乎能得罪的都得罪的差不多了,而且在國際上名聲極臭,除了自己支持宗教極端勢力和恐怖主義活動外,在上個世紀80年,派人擊落了美國民航客機,270人遇難,雖然當時利比亞和美國有恩怨,屬於報復行動,但這種赤裸裸對平民下手的行為,和一個恐怖政權無異。



對內就更不用說了,執政42年,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卡扎菲家族幾乎壟斷著利比亞的石油資源和各種社會資源,資產數百億美元,有著無窮揮霍的財富,而利比亞民眾則是卡扎菲家族壓榨的對象,因此利比亞民眾極度厭惡的卡扎菲的獨裁專制,恨不得除之而後快。所以在2011年,美國挑起的阿拉伯之春後,利比亞狼煙四起,卡扎菲政權外無大國幫助,內無民眾支持,最終很快就倒臺了,本人被活活打死,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而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不同在於二代總統巴沙爾,巴沙爾雖然出生於政治家族,但自己立志成為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在英國受過良好的西式教育。然而命運捉弄了他,因為其哥哥出車禍死去,自己就被父親老阿薩德重點培養為繼承人,於2000年7月成為敘利亞總統。



巴沙爾上臺後就對敘利亞進行改革,雖然阿薩德政權是敘利亞境內穆斯林少數派政權(阿拉維派,什葉派的一支),但巴沙爾改革和執政方針卻讓很讓大多數人受益,獲得很多派遜尼派穆斯林民眾的支持。巴沙爾政府對外政策也是擴大外交,多交朋友。

巴沙爾的一系列的政策取得成效,在2011年到2015年間,雖然阿薩德政權岌岌可危,被很多反對派和恐怖組織搶走了很多地盤,但政權盤子依然不散,說明巴沙爾政府是一個非常有凝聚力的政府,雖然期間獲得同為什葉派國家伊朗的大力支持,但本身還是比較給力的。



起到翻盤作用的還是敘利亞的傳統盟友俄羅斯,2015年9月,俄羅斯最終出手幫助在中東的小兄弟敘利亞,直接派大軍幫助敘利亞政府作戰,最終消滅敘利亞境內的大部分反對派勢力,收服了失地,徹底的翻盤,巴沙爾的堅持最終等來了好運氣。

其實這就是個攢人品的過程,巴沙爾的執政人品不錯,最終堅持了近五年,等來了翻盤機會,而卡扎菲在掌權期間敗光了人品,國內外都沒有人幫他,最終他的政權一推就倒。


大正看世界


為什麼阿薩德在敘利亞最危難的時候能夠力挽狂瀾,而卡扎菲不行?應該說巴沙爾.阿薩德與卡扎菲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個人素質方面也不同。而且敘利亞與利比亞的朋友圈也完全不同,所以後來兩人的處境差別太大。他們相同的是都具有反美立場的中東國家,所以才會在2011年美國策動的中東顏色革命中,被列為顛覆推翻的國家政權對象。八年時間過去了,卡扎菲早已死於非命成為歷史,而阿薩德卻度過磨難,依然還是敘利亞總統。如何看待阿薩德政權依然存在,不僅僅是運氣好,而應該看到阿薩德也有獨到之處。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一、早年中東國家的政權都是由政治強人掌握,雖然號稱走世俗化民主路線。但都是依靠軍隊高壓統治,專制獨裁。卡扎菲也一樣軍人出身,依靠軍事政變上臺,在利比亞建立了國王一般的專制政權。卡扎菲1969年軍事政變上臺執政42年,卡扎菲及其家族幾十年壟斷了利比亞社會資源,嚴重忽視民眾的呼聲和違揹人民的利益。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和夫人)

可以說利比亞人民早已厭倦了卡扎菲的獨裁專制,美國策動反對派起來推翻卡扎菲政權,則是助推了一下。卡扎菲自我膨脹,忘乎所以,對外沒有大國朋友,對內完全被民眾拋棄。利比亞從2011年2月17日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到發生內戰,卡扎菲在反對派武裝的攻擊下,堅持時間一年都不到在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就被反對派武裝抓獲並處死。

(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

二、而巴沙爾.阿薩德相比於卡扎菲、薩達姆以及穆巴拉克等老一代中東政治強人,則是新生代的領導人。阿薩德即不是軍事將領出身,也不是政治強人。巴沙爾.阿薩德從小受到過西方的高等教育,原來的個人理想是做一名受人尊重的眼科醫生。巴沙爾的從政是因為其兄長遭遇車禍,在其父老阿薩德的要求下,不得已才走上政壇的。

(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

2011年美國計劃顛覆一些中東國家政權,要改變這些國家的顏色,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也在其中。 2011年自從美國完成了突尼斯、利比亞和及埃及的政權變動,但是受阻於阿薩德政權的敘利亞。 在美國西方的煽動顛覆下,那些不可一世的所謂政治強人,獨裁政權,紛紛在很短的時間內都一個個的失去政權,敗下陣來。而敘利亞的巴沙爾.阿薩德遇到了國內動亂,但是巴沙爾的命運完全不同於卡扎菲。

阿薩德雖然也遭到了國內反對派的圍攻,情況緊急時甚至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但是阿薩德的政府機構相對穩定,阿薩德能夠堅持下來了,這與巴沙爾的個人能力以及領導風格有關。 自從阿薩德進入政壇,就在敘利亞政府中堅持打擊官員中的貪汙腐敗,受到社會一定的好評。巴沙爾擔任敘利亞總統後,除了繼承了原來的內外政策。

馬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釋放政治犯,寬鬆媒體言論控制,不搞個人崇拜,推行經濟發展計劃。巴沙爾的這些新政策推行,對於卡扎菲以及薩達姆政權來說,是不可想象的。阿薩德推行的政治經濟改革,大大緩和了社會矛盾。儘管在2011年敘利亞發生大規模動亂以及內戰,但阿薩德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在50%以上。

二、敘利亞獨特的歷史和阿薩德政權家族影響。阿薩德政權的民眾人口基礎並不好。阿薩德所在的什葉派阿拉維人只佔全國總人口11%,統治了敘利亞近80%以上的其它教派民眾。這種情況,在中東地區國家中是沒有的。阿薩德政權能夠以這麼少的比例,這麼多年來統治敘利亞,也是一個奇蹟。因為歷史上敘利亞屬於法國殖民地時,法國殖民者徵兵,佔敘利亞大多數人口的遜尼派民眾因為怕死,不願意去軍營當兵。

就只有貧困山區的什葉派的阿拉維人願意當兵,所以整個敘利亞的軍人大多數都是什葉派阿拉維人,80%的高級軍官理所當然的是阿拉維派擔任,老阿薩德原來就是一名阿拉維派將領。敘利亞獨立以後,與其它的中東國家一樣,也都是軍人政權。直到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小阿薩德上臺,敘利亞政權並沒有發生變化。敘利亞有2300萬人口,其政權掌握在兩百多萬人口的阿拉維派人的手中。

不過阿薩德政權意識到自己是少數族群,在對待不同教派和族群時,相對比薩達姆的完全依靠殘暴鎮壓稍有不同。阿薩德政權使用懷柔手段對待其它族群,小阿薩德漂亮的妻子就是來自於遜尼派,敘利亞的國防部長賈西姆.弗拉傑也是遜尼派人。阿薩德政權對待庫爾德人問題上,相對比較寬厚,沒有像薩達姆那樣的無情鎮壓,在中東國家中應該算是比較優待的。敘利亞發生內戰,庫爾德人首先的是建立武裝自保。所以在敘利亞發生內戰以來的這些年裡,阿薩德政權的保壘相對穩定,沒有內部兵變的發生。

三、阿薩德的什葉派政權,在敘利亞國內是少數派別。但是在外面卻有一箇中東大國什葉派伊朗是盟友,以及在中東地區的強勢的什葉派武裝勢力。阿薩德政權在同為阿拉伯國家中比較孤立,但是能夠得到伊朗和什葉派武裝勢力的支持。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垮臺,新伊拉克政權改由什葉派勢力控制,給伊朗軍事力量進入敘利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正因為阿薩德政權得到了伊朗以及黎巴嫩同為什葉派武裝的外部有力支持,能夠繼續支苦苦撐。 阿薩德政權正因為有伊朗等外部支持,有效的阻擊了極端恐怖組織的進攻,以及美國扶持的反政府武裝的圍攻,能夠堅持到2015年9月俄羅斯出兵敘利亞。

綜述、之所以阿薩德政權沒有像卡扎菲那樣不堪一擊,在很短的時間內垮臺,既有阿薩德本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外部什伊朗等葉派勢力的有力支持。運氣肯定還是有的,誰知道2015年9月,俄羅斯為了轉移烏克蘭事件的國際視線,普京宣佈出兵敘利亞,才使得阿薩德政權全面翻盤。而卡扎菲無論是在內部,還是在外部,都不具備阿薩德的條件。 如果沒有阿薩德的內部核心領導,敘利亞政府在內戰中能夠潰而不散,等不到外部支援的那一天。如果沒有伊朗和俄羅斯的外部軍事力量支持,巴沙爾政權也很難長久維持下去。


亦新湖


最主要的原因是阿薩德有外部的強力支持!老大想搞他,但二哥三哥挺他,所以才能屹立不倒!

1,連年戰爭,百姓苦不堪言。敘利亞成了各種勢力爭奪利益的舞臺,敘利亞民眾都希望儘快結束戰爭--戰前的敘利亞沒那麼差!

2,阿薩德對遜尼派等採取溫和政策,對庫爾德人也採取了溫和政策。其個人外在形象良好,而且西方輿論先前一直對巴沙爾是頗有讚許的!阿薩德擁有較高的支持率,民眾基本支持阿薩德。阿拉維派屬少數派,只能死戰到底!

3,外部勢力的支持。同屬什葉派的伊朗對敘利亞的大力支持。決定性的的原因,俄羅斯對其直接的軍事支持!--卡大佐口無遮攔,得罪五常,戰時無人支持。

(人間天堂-大馬士革)

(俄羅斯直接軍事支持敘利亞)


霧影wy


我們先來說上校卡扎菲,他能以軍事政變上臺,就說明他執政的不“合理性”,桀驁不馴是他最大的弊病,雖然卡扎菲上臺一開始也是一心“為國為民”,但隨著利比亞的富有,卡扎菲已不滿足於現狀,在處理國際事物中,卡扎菲處處高調出鏡,連去聯合國開會,他都住在自帶的帳篷裡。

膨脹的野心使他旁若無人,就是美英法等西方國家都不看在眼裡,他製造的洛克比空難讓美國一直懷恨在心,在伊斯蘭世界,他儼然是王,由於他的狂妄至極,周邊國家都對他側目,在他落難時,阿盟和非盟都不願意出頭為他解難,“孤家寡人”卡扎菲最後落得悲慘的下場,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不作就不會死。

再說
阿薩德,醫生出身的阿薩德,性格沉穩低調,自從“接班”後,一方面繼承了老阿薩德的內政,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進行改革,釋放政治犯,打擊腐敗,並禁止神話領導人,在經濟上他積極吸引外來投資,對改善民生非常重視,這贏得了許多普通國民的廣泛支持,但由於席捲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敘利亞也不幸被捲入其中,但埃及和利比亞的政權都被更迭,唯有阿薩德的敘利亞屹立不倒。
但題主所說的

阿薩德力挽狂瀾,有點兒言過其實了,這是因為,在敘利亞戰爭初期,沒等西方國家出手,阿薩德就已經岌岌可危了,若不是伊朗和俄羅斯力挺,阿薩德早已隨卡扎菲而去了,所以說,阿薩德對比於卡扎菲,他更有政治頭腦,這是因為,敘利亞對於俄羅斯和伊朗都是不能放棄的盟友,而阿薩德也一直和伊朗,俄羅斯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所以,雖然阿薩德也反美,但他不像卡扎菲那樣“魯莽”(幾乎沒有朋友),他能把自己和伊朗俄羅斯“捆綁”在一起,這才逃過一劫,
所以說,高調做事,低調處人,無論是在國與國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種顛撲不破的真理,懂嗎卡扎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