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圳4月8日訊 (記者 楊陽騰)4月8日,2019年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在深圳舉行。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專題報告中指出,我國以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備重大機遇。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處於格局未定和麵臨重大突破的戰略窗口期,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協同聯動的良好開局,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空間廣闊且推進動力強勁,我國具備加速追趕和超越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生態機遇、以及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現實機遇。

據麥肯錫預測,工業互聯網在2025年之前每年可產生高達11.1萬億美元的收入;據埃森哲預計,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能夠為全球經濟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同時,根據測算,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有望達到4800億元,能為國民經濟帶來近2萬億元的增長。

徐曉蘭指出,發達國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雖起步較早,但在技術、標準、應用等方面也一直未取得系統性突破,國際技術和產業的格局尚未固定成型,為我國工業互聯網加速追趕和超越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新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新要素、新市場、新路徑和新形態,將全面引發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的創新變革。

據徐曉蘭介紹,自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發佈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正加速走向落地實施。在供給側,網絡、平臺、安全三大核心體系全方位突破。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我國製造業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2010年以來連續保持全球工業第一大國地位,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元,佔GDP比重三分之一。

其中,我國已在在載人航天、大飛機、高鐵、集成電路等多個重大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近40%,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44%和46%。擁有全球最大、世界領先的光纖通信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4G網絡覆蓋所有城市和主要鄉鎮,用戶數達11.7億。我國企業給國際標準組織提供的5G標準文稿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已完成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5G系統設備具備預商用水平。基於互聯網的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和升級,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正在成為享譽世界的三張新名片。

工業互聯網將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徐曉蘭指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有利於優化存量,降低企業綜合成本,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化解產業向外轉移意向加劇的挑戰;有利於做大增量,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壯大,推動產業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搶佔未來長期發展主動權;有利於融通發展,促進創新創業,向實體經濟各領域延伸擴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儘管我國工業互聯網取得了初步進展和明顯成效,也具備進一步加快創新發展步伐的重大機遇,但與發達國家總體水平相比,與著力推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目標相比,與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願景相比,仍面臨著產業基礎薄弱、企業引領能力不強、融合創新能力不高、安全風險防護能力不足等艱鉅挑戰。”徐曉蘭指出,當前,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採取多項舉措發展工業互聯網,我們必須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繼續發揮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工業體系完備和信息技術創新活躍的產業優勢,以及市場需求廣闊、應用場景豐富的市場優勢,進一步落實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徐曉蘭在報告中提出下一步措施建議,要積極推動面向工業互聯網的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與網絡能力提升,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著力提升多層級安全保障能力,優化提升工業數據資源管理能力,有效形成內外合作、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以及創新開展專業及複合型人才培養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