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鹽漬化、板結…蔬菜大棚土壤退化的原因分析

設施農業的發展,對穩定蔬菜市場,保障蔬菜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設施蔬菜產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一些長時間連作的設施蔬菜種植地,土壤退化現象十分嚴重,大大影響了保護地蔬菜的可持續發展。

酸化、鹽漬化、板結…蔬菜大棚土壤退化的原因分析

土壤退化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土壤酸化

設施農業高溫、高溼的環境,加快了有機質分解,產生有機酸和腐植酸,同時土壤的緩衝能力下降,加之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中鹼基離子濃度下降,造成土壤酸化。設施蔬菜地土壤酸化,致使土壤理化性狀惡化,同時破壞了土壤微生物的分佈和活動,使蔬菜作物處於不利的生長環境,生長髮育受到影響,造成作物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二、土壤次生鹽漬化

設施蔬菜地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使土壤中的大量鹽分,在強烈蒸發作用下,不斷向地表積累,從而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土壤次生鹽漬化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影響作物對水和養分的正常吸收,不利於蔬菜的生長,對土壤微生物活性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

三、土壤板結

由於水、肥過量投入,土壤次生鹽漬化、土壤酸化等影響,土壤發生板結,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密度增加,孔隙度減小,透氣性變差。從而破壞了土壤中水、肥、氣、熱平衡,減弱了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惡化了土壤生態環境,直接抑制了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影響到他人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生命過程,正常地力衰退、土壤質量下降。

四、土傳病害發生嚴重

由於作物連作障礙,即在設施蔬菜生產中連續種同一種作物,造成設施蔬菜生物多樣性下降,引起了根系生物活性下降,養分吸收能力降低和植物抗病性減弱,加之由於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和土壤板結,致使土壤生態環境惡化,土壤微生物生態失衡,造成目前設施農業土傳病害發生較為普遍,如黃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辣椒疫病等。

五、中微量元素缺乏

部分菜農只認識到氮、磷、鉀元素對蔬菜生長的作用,而忽視了蔬菜對鈣、鎂、硫、鋅、硼等中微量元素吸收也較多,因而生產管理中僅補施有機肥和化肥,基本上不單施中微量元素,而設施蔬菜採收量大,土壤中大量元素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鈣鎂鋅硼等被大量帶走,蔬菜連年種植導致土壤養分的偏耗,特別是鈣、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偏耗,引發各種缺素症的發生,進一步加重了作物的生理性病害,不利於蔬菜的正常生長髮育,致使其產量和品質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