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

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

尹偉倫:北京林業大學校長,植物生理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

尹偉倫院士:過度疲勞的土壤亟待減肥提質

目前,我國人均農業耕地不足1.3畝,相當於美國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我國耕地數量減少趨勢難以逆轉。土地在減少,而糧食卻靠化肥和農藥在增產。

過去60年間,我國化肥施用急劇增長。因為缺少有機肥導致化肥增、產量退、地力衰、汙染重。同時,我國每年農藥用量約為180萬噸,受農藥汙染耕地有1300-1600萬公頃,佔全國耕地10%以上。化學農藥過量使用,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造成土壤有機汙染嚴重,且導致食品中的有害殘留。我國糧食產量佔世界的16%,化肥用量佔世界的31%,每公頃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

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

重施化肥、輕施甚至不施有機肥,使有機質積累緩慢而消耗多。我國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1.8%,而西方發達國家則為3.5%,我國約為發達國家的1/2。土壤質量整體沒有顯著提高,有的甚至在退化。

目前我國耕地基礎地力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僅為50%-60%,比40年前低10個百分點左右,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

由於我國土壤肥力低,農民為了確保高產而過量施用化學氮肥,造成氮肥供應與作物需求嚴重不同步。長期不合理過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結構變差、土壤板結、地力下降、農作物減產,農產品硝酸鹽含量過高、重金屬含量超標。大量和過量的氮肥和重金屬流失於環境中,汙染土壤、水體、空氣,威脅人類的食物安全和健康。

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

雖然目前我國汙染土壤比例並不比歐美國家高,但全國範圍內土壤重金屬含量在過去20-30年間呈明顯上升趨勢。

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

環保部與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表明,與“七五”時期全國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的點位座標相比,表層土壤中無機汙染物含量增加比較顯著,其中鎘的含量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40%。

由於追求產量,連作和過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嚴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土壤養分轉化很慢,很多露地土壤已經成為或正在變成“僵土、死土”。

為緩解土傳病害狀況,很多農民只好每隔2-3年施用一次土壤消毒劑,不僅加大成本,而且嚴重汙染土壤,影響農產品安全。

土壤狀況決定著整個農業產業以及人類食物鏈的安全問題。我們已經度過了商品短缺的時代,現在處在生態短缺的時代。土壤是生產食品重要的基礎條件,它的安全性、可靠性需要高度關注。

我們只看見了化肥農藥帶給了我們產量,卻沒發現它們奪走了更寶貴更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能再只依靠化肥和農藥來提高產量了!因為我們的土壤已經承受不起這麼折騰了,它只是不會用語言的方式表達而已!

為此,建議從政策、技術、經濟路徑保護土壤環境。儘快啟動耕地質量保護立法,開展耕地質量和農田環境質量普查,強化耕地質量提升與土壤汙染防控的科技支撐,呼籲全民響應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加大有機肥、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的施用,改良中低產田和提高土壤基礎地力,這才是目前農業可行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