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看過了北京香山的紅葉,那就來太原看看崛圍山的大好景象吧。每年的十月份, 崛圍山景區的紅葉都會開滿山野,當然不只是十月,崛圍山的一年四季,每次去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去崛圍山可以選擇自駕遊,沿著濱河西路朝北出發,再進入柴西公路到了呼延村,就可以來到崛圍山了。但是近期,崛圍山又修了一條汾西公路,這條公路可以幫助你很快的找到進山路。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崛圍山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4公里尖草坪區柴村鎮呼延村西,南北走向,海拔1400米左右。南有青峰,北有飛雲峰。二峰高峻挺拔,夾一東西走向的深溝,隔溝對峙,勢如入山門戶。從山頂向下俯視,四周群山如濤似浪,宛轉盤旋,形成一個巨大的旋渦,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碩大的圓盤,“崛圍山”之名由此而來。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每當深秋來臨,崛圍山便換上了一身輕紗般的紅裝,如雲似霞。漫山遍野的黃蘆,一棵棵都披著一身火苗似的紅葉,在秋風中輕輕搖曳,發出一片颯颯的響聲,極像是燃燒得畢畢剝剝的火樹,連它們腳下的白茅草也被輝映得泛著一抹輕煙似的紅暈。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山上有一多福寺,寺院坐北朝南,殿臺樓閣為磚瓦木石結構。原建築規模宏大,佈局別緻,稱為“真三院”,前後左右看皆為3院,共有9院。現存建築有三進院落。寺院東約11米處懸崖上刻有飛雲峰,南側中有尼姑院,傍崖鑿洞,石房3間,壘石高達數丈為牆,原為尼姑居住處,現小院尚存。寺內松柏參天林立。出多福寺東側的小門,沿石階小道而下,在北側的山谷邊,有兩棵古柏同根生長,相互扭結,名曰“師徒柏”、“夫妻柏”等,此柏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多福寺東南的山頂建有舍利塔,原是宋代建築,塔基、平臺用磚石砌成,東西寬約17米,南北長21米,塔高25米,共7層,呈6角6面,做工精巧別緻,立於崛圍山之巔,宛如武士頭盔上的頂纓。立於塔基向東遠眺,太原城一覽無遺,高樓大廈林立,雙塔凌霄與此塔遙遙相望,近看汾水波粼閃爍,兩岸綠蔭成行,禾田成網,令人心曠神怡。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明清之際的著名思想家和學者傅山,就是太原陽曲西村人,而且曾在太原東山松莊居住過,在崛圍山也留下了許多令人緬懷的蹤跡。多福寺藏經樓下石砌窯洞前壁上有清末鐫刻“傅青主讀書處”,並有傅山遺墨尚存。有不少人誤以為這就是“霜紅龕”(庵),實際上,這是在傅山構築霜紅龕之前借僧房讀書之處。

看膩香山紅葉,就來太原這處歷史名勝吧,簡直就是第二座小香山

太原崛圍山的對面,修了一個很大的湖,湖中心還有假山和涼亭,看起來像是一個景區外的公園,這都是以前所沒有的,太原崛圍山此時不再是單獨的山,也有了水,依山傍水,這裡確實是一個好的風水寶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